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舊條例對比

新舊條例對比

發布時間: 2020-12-19 06:47:04

A. 新舊條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的籌備條件有哪不一樣

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的籌備條件,主要你可以買兩本條例自己對照一下,基本大體上都是相似的,只是在細節上有一些不同。

B. 新舊稅法的比較,新稅法有哪些變化

新舊稅法的比較,新稅法解釋權有所變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稅法解釋權歸屬於財政部。

後來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國家稅務總局擁有了稅法解釋權。《企業所得稅法》則明確,新的稅法解釋權歸屬於國務院,由國務院負責《企業所得稅法》的解釋。這也可以看作是中國稅法層次的提升。

征管有所變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所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為年度終了後的四個月內,而《企業所得稅法》則調整為五個月。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在報送申報表時須向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而《企業所得稅法》則要求納稅人報送財務報告。

納稅調整有所變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對關聯交易的納稅調整雖然也作了規定,沒有《稅收征管法》等配套法律法規。《企業所得稅法》則專設《特別納稅調整》一章,對關聯交易事項的納稅調整問題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

並且在報送納稅資料等方面還完善了現行《稅收征管法》的不足。

稅收優惠權有所變化。《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雖然沒有明確對稅收優惠權作出限定,但從其規定分析,國務院,乃至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都有相當的許可權。

《企業所得稅法》則對稅收優惠權了相當明確的規定:從總體上明確稅收優惠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規定了稅收優惠辦法的備案制度,即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或者由於突發事件等原因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務院可以制定企業所得稅專項優惠政策,但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新舊條例對比擴展閱讀: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作如下修改。

將第九條修改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條除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居民企業以企業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五十一條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的所得,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以選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第五十二條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之間不得合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五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每年1月1日起至每年12月31日止。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十二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企業依法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第五十六條依照本法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並繳納稅款。

第三十五條本法規定的稅收優惠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六條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或者由於突發事件等原因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務院可以制定企業所得稅專項優惠政策,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 物業管理條例,新條例和舊條例的區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對《物業管理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刪除第十條第二款。

二、將第十一條修改為:「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三、將第十二條修改為:「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四、將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並通告全體業主。」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將「物業管理企業」修改為「物業服務企業」,將「業主公約」修改為「管理規約」,將「業主臨時公約」修改為「臨時管理規約」,並對個別條文的文字作了修改。

本決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業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D.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有何不同

僅供參考;
1、主要修改如下:
一是擴大了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二是調整了工傷認定范圍;三是簡化了工傷認定、鑒定和爭議處理程序;四是提高了部分工傷待遇標准;五是減少了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待遇項目、增加了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待遇項目等。
2、具體修改如下:
一、第二條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二、第八條第二款修改為:「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若干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三、第九條修改為:「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定期了解全國各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收支情況,及時提出調整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的方案,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四、第十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對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五、第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工傷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
六、第十二條修改為:「工傷保險基金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用於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等費用,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用於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的支付。
「工傷預防費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衛生行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規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用於投資運營、興建或者改建辦公場所、發放獎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七、第十四條第(六)項修改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八、第十六條修改為:「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九、第二十條修改為:「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十、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九條:「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和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進行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期限,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十一、第二十九條改為第三十條,第四款修改為:「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款修改為:「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十三、第三十三條改為第三十五條,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一款第(三)項修改為:「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十四、第三十四條改為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二款修改為:「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
十五、第三十五條改為第三十七條,修改為:「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十六、第三十七條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修改為:「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十七、第四十條改為第四十二條,刪去第(四)項。
十八、第四十一條改為第四十三條,第四款修改為:「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十九、第五十三條改為第五十五條,修改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
「(三)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
「(四)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
「(五)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二十、第五十八條改為第六十條,修改為:「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還,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十一、第六十條改為第六十二條,修改為:「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並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後,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二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拒不協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核實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十三、第六十一條改為第六十四條,刪去第一款。
二十四、第六十二條改為第六十五條,修改為:「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支付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此外,對條文的個別文字作了修改,對條文的順序作了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工傷保險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本條例施行後本決定施行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依照本決定的規定執行。

E. 新舊兩版《紀律處分條例》有哪些區別,新舊兩版紀律

從條例上看,來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源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F. 2019工傷保險條例的新舊對比

保險小抄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襲可在線答疑。

新舊法適用問題,《工傷保險條例》有明確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七條本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G. 黨紀處分時限在新舊條例中如何銜接

以行為發生的時間劃分新舊條例的適用。
新版的《紀律處分條例》作出版規定
第一百三十三條本權條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條例施行前,已結案的案件如需進行復查復議,適用當時的規定或者政策。尚未結案的案件,如果行為發生時的規定或者政策不認為是違紀,而本條例認為是違紀的,依照當時的規定或者政策處理;如果行為發生時的規定或者政策認為是違紀的,依照當時的規定或者政策處理,但是如果本條例不認為是違紀或者處理較輕的,依照本條例規定處理。

H. 工傷保險條例新舊對比有什麼區別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六條職工工緻殘鑒定五級、六級傷殘享受待遇:
()工傷保險內基金按容傷殘等級支付性傷殘補助金標准:五級傷殘18月本工資六級傷殘16月本工資;
(二)保留與用單位勞關系由用單位安排適工作難安排工作由用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五級傷殘本工資70%六級傷殘本工資60%並由用單位按照規定其繳納應繳納各項社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低工資標准由用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提該職工與用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單位支付性傷殘業補助金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性傷殘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府規定

I. 中國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 新舊版 可同時 適用嗎

2003年12月中抄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襲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以16年新版為准。

J. 修改後的工傷保險條例於2010年1月1日實施,請對比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分析有哪些變更

您好:
主要變化有:
1、拓寬適用主體的范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版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權、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納入條例調整的范圍。
2、放寬了了認定條件:增加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造成的傷害。
3、提高了工傷待遇的標准:如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調幅度不小。
4、調整了支付待遇分配比例:將一次性一次性醫療補助金、護理費、食宿、交通費的支付由社保基金承擔,給企業減負不小。(本來企業投保後就不該承擔過的的責任)
5、再就是虛頭吧腦的規定,關鍵就是認定和待遇的變化。

熱點內容
農民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4-12-22 08:57:03 瀏覽:201
情人腦梗死了我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2-22 08:48:20 瀏覽:839
漫天道德客 發布:2024-12-22 08:18:31 瀏覽:191
海珠法院電話 發布:2024-12-22 07:02:43 瀏覽:350
城市道路進入小區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2 06:56:32 瀏覽:421
承擔連帶責任最新法律規定 發布:2024-12-22 05:24:06 瀏覽:902
燕子社會與法 發布:2024-12-22 05:16:51 瀏覽:428
法學院學院 發布:2024-12-22 03:45:24 瀏覽:195
山陽去法官 發布:2024-12-22 03:39:21 瀏覽:394
司法考試國際公法 發布:2024-12-22 03:36:3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