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法律法規
⑴ 中葯資源保護法規有哪些
葯資源保護管理措施
1)更新觀念,加強保護中葯資源的宣傳
目前,「葯用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誤觀念仍然困擾著許多人,極大地影響著葯材生產和中葯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因此,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宣傳保護中葯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積極作用,以及破壞資源的嚴重後果,強調保護野 生葯用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強中葯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制建設
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中葯資源保護管理法規,健全執行中葯資源保護任務的組織機構,培養一支較高水平的中葯資源保護和研究的科技隊伍,是搞好中葯資源保護管理工 作的可靠保證,目前,中國中葯資源的第一部法規《條例》已經頒布,中葯資源保護與管理有了法律依據。各地應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領導,逐步完善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的地方法規和實施細則,並付諸實施,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保障中葯資源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建立健全執行中葯資源保護法規的組織機構,承擔協調、監督、管理職責,並在中葯經營系統中設立相應的執行監督機構,與其它部門的資源保護機構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資源保護工作。
充實中葯資源保護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在保護、管理以及科研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要有專項資金,保障中葯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正常進行。
3)建立中葯資源保護、試驗研究基地
應在中國有代表性地區建立國家級大型葯用植物(動物)種質基因庫和野轉家種、引種栽培研究試驗基地,以及相應的中葯資源綜合保護區。收集、保存並運用現代技術研究葯用種質基因,同國內外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和多學科交流,促進中葯資源保護工作的發展。例如,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資源種類豐富,高原特有種和民族葯種類較多,應開展種類收集和研究;新疆等荒漠區以收集保存沙生葯用動、植物種為主,並開展沙生動、植物的葯用研究,推廣沙生葯用植物的栽培技術,逐步綠化荒漠,擴大葯源;東北地區以收集中國寒冷動、植物種質為主,並加以引種馴化。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區為中國葯材集中產區和人工栽培適宜的地區,在廣泛收集野生葯材種質的同時,應特別注重收集人工栽培變異種和人工栽培品系的種質基因。野轉家種家養試驗,應注重研究合理的采獵手段和優質、高產技術,並及時推廣。
4)中葯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協調發展
中葯資源保護的目的在於合理開發利用,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把中葯資源保護與中葯材生產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目的。目前,各自然保護區,動、植物園、樹木園等與資源利用部門的協作關系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盡管國家一再強調合理利用資源,但是,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仍然長期脫節,使得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不斷加劇,受破壞的資源種類仍在不斷增多,影響了資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各類型保護區、種質基因庫、引種馴化基地和中葯材生產收購部門應進一步配套協作,加強資源的補給,平衡資源的產出與投入;要研究野轉家種的技術和恢復資源的方法;收集野生種質和人工培育的優質品種,並妥善保存,為科研提供材料,為生產提供優質種源。
5)確定中葯資源物種瀕危程度的標准
目前,對於葯用植(動)物的瀕危程度的標准還處在定性評價階段。1992年第17卷第2期。(中國中葯雜志)刊登了「葯用植物稀有瀕危程度評價標準的討論」一文,從葯用價值、分類學意義、分布及生態環境要求、野生資源量、野生資源減少速率、栽培狀況、保護現狀、綜合性開發現狀等8個方面對葯用植物進行了較全面詳細地評價,評出葯用植物的瀕危種,漸危種、受威脅漸稀種類。在此基礎上根據中葯資源的狀況和人為的影響,對中國珍稀瀕危葯用植(動)物加以調查和評價,編制《中國珍稀瀕危葯用植(動)物名錄》,作為保護葯用物種的依據。
6)監測中葯資源的動態變化
中葯資源的動態變化監測就是對中葯資源的種類、數量(產量、蘊藏量)、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群落的演替規律,以及其它影響中葯資源變化的諸多因子(如市場需求、價格因素)情況等作定期或長期觀察和切合實際的綜合統計與分析。及時預報中葯資源的消長變化與市場、價格等因子的關系,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中葯資源動態變化監測是中葯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得以長期正常維持和正確發揮作用的重要一環。監測的主要任務包括:監測的物種、區域情況報告。監測的物種主要是市場需求大、資源相對不足的葯用物種;資源稀少且易受威脅的葯用物種和國家保護的野生葯材物種;監測的重點區域為中葯資源開發破壞區和保護區,其它區域為一般觀測區;監測情況報告,主要包括葯用動、植物、分布范圍、生境、繁殖方式、種群結構、資源消長、市場需求、價格變化和保護狀況等,監測的主要方法,可根據監測品種的不同情況研究確定,實行定點監測和全面了解相結合,對於重點品種每年至少有1一2次野外實地考察,並做出詳細記錄,逐級整理報告。
中葯資源監測可以由中葯資源保護管理機構具體承擔。各地中葯資源保護(監測)分支機構和監測網點,除完成每年監測任務外,還要承擔國家統一組織的保護物種定期調查,組織專門調查隊伍,深入實地詳細摸清瀕危保護物種的資源情況,為調整和編制中 葯資源保護名錄提供依據。
⑵ 關於三七粉的法律法規三七粉屬於中葯飲片還是農產品
我們雲南文山交易市場一堆一堆的放在大街上賣,葯監局不服嗎?來啊!
⑶ 執業葯師法規教材通用嗎
執業葯師考試中葯師管理與法規與西葯師考試管理與法規是公共科目。
執業中葯師和執業西葯師考試中的葯事管理與法規科目考試內容是一樣的,考試教材也是一樣的。
但是報考執業中葯師和西葯師都需要報考這個科目,是不能通用的,如果去年通過了中葯師考試,今年參加西葯師考試的話,是需要重新報考的。
中葯和西葯考試的法規是一樣的內容,法規一共11個章節,可以分三個部分進行復習。
第一部分:首先學習葯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當中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四大階段,即第4、5章,其中第5章在考試當中佔分比最高。學習重點放在許可證制度及GCP、GMP、GSP。
第二部分:學習國家對中葯、特殊管理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與化妝品、葯品廣告管理以及與葯品相關的人(執業葯師)的管理要求,第1、6、7、9、11章,其中第7章為考試重點章節,歷年考試毒、麻、精、放葯品考試都是重中之重;第6章內容關於中葯的考試分值可能會提升,復習是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管理上;第1、9、11章內容相對較簡單,理解即可得分。
第三部分:學習國家實行的葯物制度、相關管理職能部門以及觸犯葯品安全法律應付的責任,即第2、3、8、10章。第10章內容考試佔分比較高,復習時著重復習假劣葯的認定,以及生產、銷售、使用假劣葯所應負的行政及刑事責任。第2章內容著重復習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第3章注意區分各個部門的職責劃分。第8章復習重點在於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
⑷ 有關於中葯材種植加工銷售方面的法律條文與規定嗎
1、《關於中葯材種植企業銷售中葯材有關問題的通知》(國食葯監市[2005]198號),明確規定:「一、中葯材種植企業若銷售本企業種植的中葯材,不需要申領《葯品經營許可證》。二、特殊中葯材的種植企業生產銷售管理仍按照已有的規定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城鄉集市貿易市場可以出售中葯材,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城鄉集市貿易市場不得出售中葯材以外的葯品,持有《葯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的除外」,超市等營業主體可自由銷售中葯材(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並不需要辦理《葯品經營許可證》。
3、《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十四條「開辦葯品批發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開辦葯品零售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憑《葯品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得經營葯品」和第十六條「葯品經營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制定的《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經營葯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規定對葯品經營企業是否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認證;對認證合格的,發給認證證書」的規定,超市須按上述規定取得《葯品經營許可證》、《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方可銷售中葯飲片。
4、超市未取得上述審批銷售中葯飲片的,按照《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處理,即「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⑸ 浙江中醫葯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考查課《衛生法律法規》讀書報告
廣泛覆蓋廣泛
⑹ 國家有法律法規中葯師可以調劑西葯嗎
沒有明確的規定,按理來講,兩個是不同的門類,都需要考相應的資格證才可以從事此內類的工作的。
中葯師是指容國家在中葯生產和中葯流通領域實施執業中葯師資格制度。凡從事中葯(中葯材、中成葯、中葯飲片、中醫葯保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在其關鍵崗位必須配備有執業中葯師資格的人員。
西葯師是我國人事職稱制度為葯學專業技術人員設立的專業技術職稱,按晉升級別分別為西葯師、主管西葯師、副主任西葯師、主任西葯師。西葯師職稱人員在學生階段所學的為葯學(通俗的說為西葯)類專業,主要從事西葯方面的專業技術工作。
⑺ 葯店沒按處方葯物調配中葯飲片,配錯兩味葯,觸犯法律法規哪條制度
配錯兩位要是規格配錯,還是葯完全配錯,暫時不要服用,確定後在服用
⑻ 請問一下,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對中葯涼茶以及保健涼茶作出定義
好像沒有哎。要有就是醫院自己也做涼茶,他們當然就說他們的好,有資格。
⑼ 醫療機構把中葯材當中葯飲片使用違反了什麼法律法規
你說的太籠統了,實際上很多品種的中材和飲片並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法規要求醫療機構從正規渠道購進飲片而已。只要是從有資質的機構購進葯材或飲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