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條例
『壹』 請問,繼承權公證這個制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施行的
1982年4月13日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 (現已廢止)其中規定了繼承可以公證。
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其中第17條和第20條規定繼承權公證這個制度。
『貳』 法律解釋與條例哪個效力等級高
在一國之內同一法域之中,法律體系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特徵。在單一制專的國家結構中屬,為了維持法律體系的內在統一,不但各種法律部門在橫向上要相互銜接,而且各種法律淵源在縱向上要保持協調。從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淵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該效力本身並不存在差異;但是,不同淵源的法律規范卻存在等級。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部委規章屬於最底法律位階,所以省級條例法律效力大。
『叄』 公證制度的公證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公證暫自行條例》第3條規定:公證處是國家公證機關。《公證程序規則(試行)》第2條艦定:公證處依據事實和法律、法規、規章,獨立辦理公證事務,不受其他單位、個人的非法干涉。由此可見,我國辦理公證事務的機構是公證處,公證機構就是對各公證處的總稱。公證處由國家設立,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辦理公證業務及相關的法律事務。
『肆』 公證處一般都幹些什麼啊
公證處是指代表國家行使公證證明權力的國家司法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3條規定:「公證處是國家公證機關」。《公證暫行條例》第5條規定:「直轄市、縣(自治縣,下同)、市設立公證處。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批准,市轄區也可設立公證處」。我國的公證機關是以直轄市、市、縣為基本單位,按地域設置的,一般一個基本單位內設一個公證處,稱為「某某縣(市)公證處」。
實踐證明,我國公證機關的設置適合我國具體情況,是可行的,基本上滿足了公民和法人日益增長的公證業務需要。到1991年底,全國共設立公證處2933個。
《公證暫行條例》第6條規定:「公證處受司法行政機關領導。公證處之間沒有隸屬關系。」這表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市轄區、縣(自治縣)所設的司法行政機關,是該地區公證處的領導機關,所有的公證處,不論是市公證處,還是區、縣公證處,都沒有上下級關系,它們各自在所轄區范圍內獨立行使公證職權。各公證處所出具的公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公證機構是由公證人員構成的。《公證暫行條例》第7條規定:「公證處設公證員、助理公證員。根據需要,可以設主任、副主任。主任、副主任由公證員擔任。主任、副主任領導公證處的工作,並且必須執行公證員職務。」
公證員是公證處的主要公證工作人員,負責辦理公證事務。其職責是受理、承辦具體的公證事項,草擬、出具公證文書,並在公證書上署名。
『伍』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暫行條例
一九八二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公證暫行條例相比,改動哪些
從1982年4月13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現行的公證體制早已突破了1982年的《公證暫行條例》,而且各條文彼此之間也存在不少矛盾,立法的滯後嚴重製約了公證的發展。
2006年施行的《公證法》對公證而言無異是一場及時雨,它明確了公證的各項制度,並對公證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公證法》繼承了原先絕大部分的公證制度,但也適當做了一些修改:
1、《公證法》第六條:「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公證暫行條例》第3條:公證處是國家公證機關。
2、公證機構的設置。《公證法》第七條規定:「公證機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可以在縣、不設區的市、設區的市、直轄市或者市轄區設立;在設區的市、直轄市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公證機構。公證機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這里明確了一個原則就是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這應該說是回歸了公證機構的本性。原先公證機構有國家公證處,省級公證處,市級公證處,縣級公證處,後來國家公證處已改為長安公證處,但省里依舊是三層設立公證處,這導致了公證管理的混亂及公證機構之間地不公平競爭。
3、公證機構設立的條件及程序。《公證法》第八條:「設立公證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自己的名稱;(二)有固定的場所;(三)有二名以上公證員;(四)有開展公證業務所必需的資金。」第九條:「設立公證機構,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按照規定程序批准後,頒發公證機構執業證書。」第一次明文規定了公證機構設立的條件。
4、公證的管轄。《公證法》第二十五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委託、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可以適用前款規定。」對於管轄的規定主要是參考了《公證程序規則》,只是增加了「經常居住地」。
5、公證的期限。《公證法》第三十條:「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提供的證明材料真實、合法、充分,申請公證的事項真實、合法的,應當自受理公證申請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但是,因不可抗力、補充證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實有關情況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原先《公證程序規則》規定的期限為:一個月。
6、法律責任。《公證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公證書的,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原先公證法草案對此沒有規定,在公證機構地要求下,增加了這一款,這對減輕公證機構的責任風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