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09:08

Ⅰ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章節目錄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建設產生污染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國家標准和地方標准;在實施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區域內,還必須符合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
第四條
工業建設項目應當採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清潔生產工藝,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五條
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必須採取措施,治理與該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環境影響評價
第六條
國家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第七條
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按照下列規定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實行分類管理:
(一)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訂並公布。
第八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
(四)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五)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九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但是,鐵路、交通等建設項目,經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在初步設計完成前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其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營業執照前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第十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後,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簽署意見後,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6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之日起30日內、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5日內,分別作出審批決定並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一)核設施、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
(三)國務院審批的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
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許可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建設項目造成跨行政區域環境影響,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爭議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共同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二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採用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自批准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原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10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逾期未通知的,視為審核同意。
第十三條
國家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實行資格審查制度。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按照資格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范圍,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並對評價結論負責。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已經頒發資格證書的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名單,應當定期予以公布。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
建設單位可以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任何行政機關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徵求建設項目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環境保護設施建設
第十六條
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第十七條
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編制環境保護篇章,並依據經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在環境保護篇章中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
第十八條
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
第十九條
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
第二十條
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同時進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第二十一條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其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應當分期驗收。
第二十二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
第二十三條
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該建設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擅自開工建設的,責令停止建設,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
(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採用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未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
(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自批准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未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的。
第二十五條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同意,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責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試生產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弄虛作假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資格證書,並處所收費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流域開發、開發區建設、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區改建等區域性開發,編制建設規劃時,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第三十二條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按照國務院關於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三條 軍事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Ⅱ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最新修改!的年月日

《建設來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源》於1998年11月18日國務院第1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8年11月29日發布施行。目的是為了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
該條例自1998年11月29日發布實施後沒有進行過修改。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主要是為了防止建設項目產生新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
該條例主要分為五章,分別為:總則、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法律責任和附則。

Ⅲ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二十七條於二十八條的區別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
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
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責
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
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
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1、27條說的是已經試運行超過了3個月,沒有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需要責令限期辦理驗收,超過規定期限,罰款處理。
2、28條說的是主體工程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但是環境保護設施說白了就是打不到標准要求,責令停產,並罰款。
3、應該說前者情況較輕,並且按照正常試運行,只不過是超過了三個月的試生產期限的,責令辦理就可以了;後者比較嚴重,已經投入正式生產但是還沒有把環保設施達到要求,所以需要停產,罰款也高得多。

Ⅳ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實施之前企業沒有環評手續合法嗎

應當按照地方各省人民政府劃定了一個時間節點,在節點以前已經建成投入內使用的企業,免容於處罰直接做報告,節點以後的就必須罰款後再完善手續。因為:

第一、已經存在的企業不能通過環評驗收,通常會要求進行整頓,整改不合格會考慮予以關停。

第二、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是指對規劃和建設 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並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第三、第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該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

Ⅳ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的建設項目指那些項目,那些項目不屬於建設項目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環發〔1999〕107號 )中提及:
一、關於建設項目的范圍
《條例》(即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所稱的「建設項目」是指:按固定資產投資方式進行的一切開發建設活動,包括國有經濟、城鄉集體經濟、聯營、股份制、外資、港澳台投資、個體經濟和其它各種不同經濟類型的開發活動。按計劃管理體制,建設項目可分為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房地產開發(包括開發區建設、新區建設、老區改造)和其他共四個部分的工程和設施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飲食娛樂服務性行業,也屬《條例》管理范圍。

Ⅵ 2017年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新《條例》體現了怎樣的改革思路

2017年國務院對《建設源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新修改的《條例》在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設計了很多操作性強的制度措施,對於全面提高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水平意義重大。

條例的修改主要體現在:一是刪除有關行政審批事項;二是簡化環評程序;三是細化環評審批要求;四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五是加大對未批先建、竣工驗收中弄虛作假等行為的處罰力度;六是強化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新《條例》突出強化了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加快推動業主從「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轉變,抓住了根本和核心。這是環境管理供給側改革的重大進步和成果。

Ⅶ 修改建設項目環保管理條例包括哪些內容

國務院關於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已經出台。

七、將第十二條修改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

八、刪去第十三條。

九、將第十七條改為第十六條,修改為: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編制環境保護篇章,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

十、刪去第十八條、第十九條。

十一、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

十二、刪去第二十二條。

十三、將第二十三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十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施工、驗收、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情況,以及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的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十五、將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合並,作為第二十一條,修改為: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處罰。

十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編制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未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未將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納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開展環境影響後評價的,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十七、刪去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

Ⅷ 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關系與區別是什麼

個人理解,環評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主要區別有四點:1、性質不同內,效力不同。環評法容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屬於法律層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是由國務院作出的,屬行政法規法律效力大於行政法規,如發生沖突,法律優先執行。2、意義不同,目的不同。環評法意義在於重在預測,預防污染,促進協調發展,重在預判。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主旨是保障環評的實施,防治建設項目的實施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重在執行。3、范圍不同,內容不同。環評法所說的環評含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則指針對建設項目,無規劃環評的執行要求。4、時段不同,側重點不同。環評法要求的環評發生在項目建設前,主要講為什麼要環評、怎麼環評、誰來寫環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要求的內容可以是項目建設前、中、後期,誰審批、如何審批、審批期限、如何公示等,以及環評中提及的措施如何執行、誰來實施,它涵蓋環評、審批、三同時等。總之,環評法是基礎法律,明確基本方向。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是落實環評法要求,保障法律實施而編制的具體辦法。

Ⅸ 關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適用情況

本項目先建抄,但早期估計沒有做環評,而後面民房和生產廠房在選址時也沒有參照相關要求充分考慮選址合理性。本項目屬於危險品倉儲企業,存在環境風險,看你的描述周圍有許多民房和生產廠房,所以環保局處於安全考慮,要求做環評。這種情況可以到當地消防安全主管部門就安全距離咨詢下,看具體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然後核實本項目與周圍建築物的距離是否滿足,最後還得和環保部門進行協商,參考下他們的意見。

Ⅹ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你投資建設的項目,簡單點說就是你租廠房做的那攤子項目

熱點內容
法院訴訟費發票 發布:2024-12-22 22:58:22 瀏覽:189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