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反競爭條例

反競爭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19 22:48:15

A. 如何理解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競爭關系

提問者,該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學理論問題,所謂「競爭關系」即商品或服務被取代的一種社會關系。
司法實踐角度看,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12月1日)「第五條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第十一條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等關於「競爭對手」的定義。一般涉及上述法律糾紛時候對原被告雙方是否存在「競爭關系」進行界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在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2004年11月11日)對「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競爭關系」有著比較務實的論述:
講話認為應當准確理解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調整的競爭關系。競爭關系是取得經營資格的平等市場主體之間在競爭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認定不正當競爭,除了要具備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以外,還要注意審查是否存在競爭關系。存在競爭關系是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條件之一。首先,從有關法理精神和立法本質出發,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調整的競爭關系的主體應當限於市場經營者之間,非市場經營者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這種經營者是在競爭市場上從事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自然人,其行為具有直接或間接的營利目的,即為了獲得有利的市場條件和盡量多的經濟利益。其次,所謂競爭關系一般是指經營者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經營業務雖不相同,但其行為違背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規定的競爭原則,也可以認定具有競爭關系。再次,有權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的人須與被告之間存在特定、具體的競爭關系。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可能導致不特定的經營者受到損害,但只要侵權人、侵權行為和損害後果是特定、具體的,在不特定的受損害的經營者與特定侵權人之間形成的競爭關系就是特定、具體的,任何受損害的不特定的經營者原則上都可以主張權利。但這類訴訟在具體程序適用和實體權益處理等問題上,還要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要做到准確體現法律規定的精神。

重要提示:根據各個案子具體情況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的反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哪些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下列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1)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行為。

(2)虛假標識行為。即經營者採用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使用與其相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的;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的;在商品上偽造、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行為。

(3)濫用優勢地位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公平競爭的行為。

(4)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在賬外暗中給對方單位、個人以回扣等其他人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購買商品的行為。

(5)強行搭售行為,是指經營者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銷售商品的行為。

(6)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包括三類,即欺騙性有獎銷售、借機推銷質次價高商品的有獎銷售、最高獎金超過5000元的抽獎式有獎銷售。

(7)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經營者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主要表現為3種: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權利人的職工或者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

(8)濫用行政權利行為,是指對市場經營活動有影響力的行政主體,出於地方利益或小集團利益,違反法律或公認的市場規則故意對市場進行干預,妨礙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也指來自經營主體外的直接或間接行政權利作用下的強買強賣的行為。

(9)虧本銷售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

(10)商業誹謗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和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物的行為。

(11)串通招標投標行為。我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招標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的投標人;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名稱、數量以及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條件;泄露標底;強制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限制投標人之間的競爭等。投標者不得有下列行為:投標人之間串通投標報價;與招標人串通投標,各投標人或者評價委員會成員行賄謀取中標;以低於成本的報價競標;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請採納

C.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范的行為(種類)有哪些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
(1)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5)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6)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7)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人賬。
(8)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
(9)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1)偷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10)經營者不得以排擠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11)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12)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13)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D. 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法沖突嗎

提問者問題是問「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是不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版不正當競爭法(199權3年12月1日)沖突」?
首先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作為下位法,首先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12月1日)制定的;《浙江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已於2000年8月25日經浙江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93年9月2日通過,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次如果具體條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12月1日)沖突是無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2000年7月1日實施)第七十九條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E. 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區別

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同屬競爭法范疇。二者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 調整相關法律關系版的目的不權同:

反壟斷法調整的目的在於禁止限制競爭行為,創造進行合法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維護合法競爭的自由性,鼓勵經營者積極參予市場競爭,保證經營者自願參預市場競爭的機會和條件,是實現合法競爭的前提和保證。

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的目的在於禁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規范合法競爭的市場秩序,維護合法競爭的公平性,鼓勵經營者積極參予市場的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在合法競爭中的平等地位,是進行合法競爭的具體要求和規范。

  • 調整相關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同:

反壟斷法調整的內容主要是控制市場的構成,防止過度的經濟集中和少數大企業操縱、控制市場、濫用經濟(或市場)優勢,其重點主要是針對已在市場上佔有一定優勢地位的大企業,有時也會涉及到部分中小企業。

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的內容主要是規范各個經營者的市場行為,防止少數經營者採取投機取巧的手段、違背商業道德去謀求競爭優勢和商業利益,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其重點主要是針對在市場上不佔優勢地位的中小企業,有時也會涉及到在市場上佔有一定優勢的大企業。

F. 關於反不正當競爭法和電信條例

1、實際處理電信企業的違法行為應當用電信條例。這是行政法規,調整的是行政管理關版系,有權行政許可的規定,有行政處罰的規定,主要是行業管理,是特別法。根據特別法由於一般法,所以適用電信條例。
2、電信條例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向電信用戶賠禮道歉,賠償電信用戶損失;拒不改正並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處以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這是行政處罰,由行政執法機關處罰。
3、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法律,是一般法。與電信條例比較,是上位法,效力高。「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是與「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前法」相並列的法律基本適用規則之一。我國《立法法》第83條規定,既是我國法律首次對「特別法優於一般法」規則的明文確認,也是首次對「特別法優於一般法」規則適用條件的設定。

G. 反不正競爭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09-02)發布時間:1993年09月02日 (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
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監督檢查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條國家鼓勵、支持和保護一切組織和個人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支持、包庇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二章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第六條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第七條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第八條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帳。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帳。

第九條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

第十條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第十一條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銷售鮮活商品;
(二)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三)季節性降價;
(四)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第十二條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第十三條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第十四條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第十五條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
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第三章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監督檢查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權行使下列職權:
(一)按照規定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證明人,並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協議、帳冊、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
(三)檢查與本法第五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查的經營者說明該商品的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聽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該財物。

第十八條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當出示檢查證件。

第十九條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和證明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資料或者情況。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第二十三條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的,其中標無效。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經營者有違反被責令暫停銷售,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的行為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被銷售、轉移、隱匿、銷毀財物的價款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違反本法第七條規定,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區之間正常流通的,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由同級或者上級機關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明知有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經營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法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H. 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相同點

1、你的抄問題答案不在反不正當競爭法,而在價格法和反壟斷法。2、我國價格法所稱的市場價格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注意,前面說了自主制訂,但後面馬上加了競爭限制,這個價格必須是競爭形成的,不能是人為操縱的。3、價格法明確禁止任何人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最重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至少也要罰款。4、反壟斷法也規定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你說的情況是價格壟斷協議,絕對禁止。

熱點內容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
視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2 16:37:57 瀏覽:737
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在哪裡舉辦 發布:2024-12-22 14:26:48 瀏覽:156
東城法院趙軍 發布:2024-12-22 13:22:14 瀏覽:302
法與社會對法治的認識 發布:2024-12-22 13:20:52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