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行政法規的位階
⑴ 法律中的位階是什麼意思
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內級。下位階的法律必容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⑵ 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法規,誰的法律位階高
司法解抄釋並不是我國正式法律的范疇,所以不能去比較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規章(注意不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規章在人民法院的審判中僅是參考適用,不是必須適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由於是指導下級法院司法審查的標准,所以在司法實踐中當行政規章與司法解釋沖突的時候,法院一般適用的是司法解釋。
⑶ 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誰的位階高
行政法規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發布,司法解釋主要有高院發布。行政法規如果是中央職能部門發布,其位階與司法解釋相比是一個等級,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還要高於司法解釋
⑷ 法律位階的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回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地方政府規章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⑸ 如何確定法律之間的位階關系
一、明確制定主題與對應的法律(廣義上的):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制定的是:「法律」;
2、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
3、省級或較大市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規 」;
4、省級或較大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是:「規章 」;
5、法律規定的其他主體,制定的是:「其他規范性文件 」。
二、法律位階:
1、上述」1「的中包含兩個意思,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即憲法;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是基本法位階之下的是普通法律,意思就是,基本法即憲法,就是普通法律的上位法;
2、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那麼行政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法律,包括基本法和普通法律;
3、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那麼,可以看出,地方性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
4、部門規章,即行政規章,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三、規則:
法律法規效力等級一般是根據制定該法律法規的機關的等級地位來確定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高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低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同時適用新的規定,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同時適用特別規定。
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 即: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的法規——省級人大常委會的法規——省會市人大的法規——省會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較大市人大的法規——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行政規章(部委規章——省級政府規章——省會市政府規章——較大市政府規章)。在這個序列中,法律位階是依次遞減的,但是部委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的位階孰高孰低,在憲法和有關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實踐中,地方性法規跟部委規章發生沖突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⑹ 確定法律位階的基本原則
確定法律位階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層次:
第一,創制主體的等級性,各種法律淵源的規范性法律文本創制主體存在等級性(即法律位階的高低以立法主體的不同等級為基準);
第二,調整事項的包容性,不同等級的創制主體所創制的各種法律淵源的規范性法律文本調整事項之間存在包容性(即法律位階關系以立法事項的包容性為標准,由此形成法律與法律之間的層層遞進關系);
第三,作為法律規范構成要素的法律概念抽象程度的層次性,構成法律規范的概念就象是一個金字塔。最抽象的法律概念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它的內涵被抽象到極致,因而外延至為廣大,以至於它可以俯視其他一切法律概念;而抽象程度最弱的概念位於金字塔的底層,每一個概念內涵豐富,所指稱的事物相當具體,因而其涵蓋范圍有限,但其數量眾多,得以構成金字塔較大的底面積。根據法律概念在這個金字塔中所處的位置可知,「底面積愈小,位階愈高,鳥瞰度愈佳;反之,底面積愈大,位階愈低,鳥瞰度愈差。底面積相當於一個抽象概念之內容,位階之高度相當於其適用范圍」。
按照這三個標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如我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多數代表)為調整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項而制定的最具抽象性的法律規范(如憲法)位階最高,較低層次的國家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分之一以上多數、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為高速調整社會生活的某一相對具體的領域而制定的較為具體的法律規范(依次為基本法律、普通法律和行政法規)則位階較低,而具有創制權的最低層次的國家機關(如國務院的部委)就社會生活的某一狹小領域的事項制定的最為具體的法律規范(行政規章)位階最低。
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位階沖突解決規則:
由於立法技術等原因,不同位階的法律淵源之間可能發生沖突現象。為了保證法律體系的統一,以便公民遵守和行政執法及法院適用,我國立法法規定了不同位階的法律淵源發生沖突時的解決規則。
1、在不同位階之間的法律不一致時,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位階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位階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位階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位階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2、在相同位階之間的法律不一致時,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位階,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參考:http://ke..com/view/2227366.htm
⑺ 法律位階的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專法屬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是憲法的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⑻ 法律法規的位階
人大制定的是法律,政府制定的是法規、規章、條例
法律的位階是高於法規、規章、條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