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條例
❶ 南昌市市民文明行為為條例1112018年9月30日通過省人大批准並將於201幾年正式施
❷ 憲法中如何規定的公民的權利求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公民基本權利主要有:
1.公民的平等權。即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即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國家保護。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
5.公民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賠償權。即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6.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物質保障,憲法對公民享有的社會經濟權利作了具體的規定。這些權利包括公民的勞動權、休息權,以及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和物質幫助權。
7.公民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憲法規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8.其他方面的權利。憲法除對所有公民應普遍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作出規定外,還對特定群體的公民,作了專門規定,給予特別保護。主要是指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以及華僑、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等。
具體可以參考:http://ke..com/link?url=_WaR6j-ft5KwU9gY8E_#3_3
❸ 《身份證管理條例》原文
第一條為了證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領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正在服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不領取居民身份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頒發軍人和武裝警察身份證件。
第三條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
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使用全國通用的文字填寫。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可以決定同時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選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四條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限分為十年、二十年、長期三種。十六周歲至二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證;二十六周歲至四十五周歲的,發給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證;四十六周歲以上的,發給長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證。
第五條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統一印製、頒發和管理。
第六條公民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並按照規定履行申請領取手續。
第七條華僑回國定居的,在辦理戶口登記手續時,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八條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或者登記內容有變更、更正或者證件嚴重損壞不能辯認時,應當按照規定申報換領新證;丟失證件的,應當申報補領。
第九條公民被徵集服現役的,在辦理注銷戶口手續時,交回居民身份證;退出現役後,發還居民身份證或者再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第十條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以及被羈押的人,尚未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在服刑、勞動教養和羈押期間,不發給居民身份證。
已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執行機關按照規定收繳其居民身份證,釋放或者解除勞動教養後,由本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或者將原居民身份證發還本人。
第十一條公民出境按照規定需要注銷戶口的,在辦理注銷戶口手續時,交回居民身份證。
第十二條公民死亡的,由公安機關收回居民身份證。
第十三條公安機關在執行任務時,有權查驗居民身份證,被查驗的公民不得拒絕。
執行任務的公安人員在查驗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時,應當出示自已的工作證件。
公安機關除對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被執行強制措施的人以外,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證。
第十四條公民在辦理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的事務時,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其身份。有關單位不得扣留或者要求作為抵押。
第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一)拒絕公安機關查驗居民身份證的;
(二)轉讓、出借居民身份證的;
(三)使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四)故意毀壞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六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或者竊取居民身份證情節嚴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第十七條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本條例時,徇私舞弊、侵害公民合法權利和利益的,應當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居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無國籍人,不適用本條例。
第十九條本條例的實施細則,由公安部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市民條例擴展閱讀:
關於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
居民身份證是我國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為更好地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現就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核查等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1、為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便利公民進行社會活動,公民應當依法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2、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3、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
4、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有利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5、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履行居民身份證核查義務,嚴格落實人、證一致性核查責任。不依法履行核查義務致使公民合法權益或公共利益遭受損害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公民應當自覺配合居民身份證核查,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6、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應當當場核查居民身份證的人、證一致性,不得擅自記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
7、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擅自復印、掃描居民身份證,不得扣留或者抵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證。公民應當堅決抵制擅自復印、掃描居民身份證或者扣押居民身份證的行為。
8、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對單位內部建立的公民個人信息存儲系統,要嚴格設定查詢許可權,嚴格控制知悉范圍;要強化技術防護措施,嚴防信息泄露或者被竊取。
9、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要建立不良信用記錄人員「黑名單」制度,對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個人,要列入不良信用記錄「黑名單」庫,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時進行必要限制,推動落實聯合懲戒機制。
10、歡迎廣大群眾積極向公安機關和有關主管部門檢舉偽造、變造、買賣、冒用居民身份證以及泄露、竊取、買賣、冒用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❹ 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出來啦,公民應當自覺遵守哪些規定
養成好習慣,平時做到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過馬路不闖紅燈,開車專注,不開小差。
❺ 中國個人隱私法條例有那些
有關涉及到個人隱私的法律條文有以下規定:
1、《憲法》規定,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民法通則》規定,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人格權就包括隱私權】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5、《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第一百五十六條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6、《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
第一百五十條採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偵查人員對採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拓展資料: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❻ 地方政府管理條例公民是否一定要尊守
和國家憲法不復的可以不遵守或舉報
❼ 世界公民的文明條例有哪些
文明城市標准:抄 1、 黨政機關廉襲潔高效,社會風氣健康向上;道德建設扎實有效。 2、 科教文衛體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3、 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秩序井然; 4、 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生態環境優良; 5、 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❽ 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識,說明市民參與條例制定的理由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復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市民參與條例制定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 ②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市民參與條例制定是國家對公民政治權利的保障,而且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實現。依法有序 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 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③ 市民參與條例制定可以促進國家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有利於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這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 政治文明建設,有利於社會安定與和諧。
❾ 針對於《民法通則》公民改名條例,中央最新政策
沒有,就是要批准很費勁,因為全國聯網了,動一次都要一起動,得等待
❿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實施細則的全文內容
第一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居民身份證的編號使用公民身份號碼。
戶口登記機關在為公民辦理出生登記時,按照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為公民編制公民身份號碼。
第三條居民身份證式樣和制證工藝以及申領居民身份證應當填寫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和公民身份號碼編號工作使用的《公民身份號碼順序碼登記表》,由公安部制定。
居民身份證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由公安機關統一負責印製、頒發和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可以根據需要設立證件製作中心或者制證點,並報公安部備案。
第四條戶口登記機關負責辦理公民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日常工作。
第五條頒發居民身份證是戶口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工作,應當貫徹方便群眾、科學管理的原則。 第六條年滿16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戶口登記機關履行申領居民身份證的手續。
公民年滿16周歲時,在從生日起計算的30天內申領居民身份證。
第七條回國定居的華僑,回內地定居的香港、澳門同胞,回大陸定居的台灣同胞,年滿16周歲的,在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的同時申領居民身份證。
第八條在中國境內定居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被批准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年滿16周歲的,在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的同時申領居民身份證。
第九條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以及被羈押的人,沒有領取居民身份證的,在被釋放或者被解除勞動教養後,申領居民身份證。
被判處管制或者獨立適用刑罰附加刑的人,以及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人,可以申領居民身份證。
第十條公民申領居民身份證,需填寫《常住人口登記表》,交驗居民戶口簿,交近期標准相片兩張。 第十一條公民的常住戶口在本市各市轄區的行政區域之間和本縣行政區域內遷移變動的,可以不換領居民身份證。
公民的常住戶口遷出本市市轄區和本縣行政區域的,在遷入地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的同時換領居民身份證。
第十二條被徵集服現役的公民,在辦理戶口注銷手續時,應當交回居民身份證。退出現役回原戶口所在地定居的公民,如果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未滿的,可以繼續使用;有效期已滿的,應當申報換領新證。退出現役不回原戶口所在地定居的公民,向現居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換領新證。
第十三條公民出境定居的,在辦理注銷戶口手續時,應當交回居民身份證。
第十四條公民領取居民身份證後因犯罪被拘留或者被逮捕的,其居民身份證由執行拘留、逮捕的公安機關收繳歸入本人案卷。當被判處刑罰或者被批准勞動教養時,其居民身份證由人民法院或者批准勞動教養的機關交執行刑罰或者勞動教養的機關保存。在被釋放或者被解除勞動教養時,由執行刑罰或者勞動教養的機關將居民身份證發還本人。
被釋放或者被解除勞動教養的人,回原戶口所在地定居,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未滿,可以繼續使用;有效期已滿,申報換領新證。不回原戶口所在地定居的,向現居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換領新證。
第十五條公民應當在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之日的3個月前申報換領新證,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在舊證有效期滿前將新證發給本人。
第十六條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污損、殘缺不能辨認時,應當申報換領新證。
第十七條公民需要變更居民身份證登記的內容,在履行申請變更手續的同時申報換領新證。
第十八條公民遺失居民身份證時,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從報告之日起3個月仍未找到的,應當申報補領新證。
補領新證後找回原證的,應當將原證交給戶口登記機關。
第十九條凡申報換領、補領新證的,需重新填寫《常住人口登記表》,交近期標准相片兩張。申報換領新證的,戶口登記機關發給新證的同時收回舊證。申報補領新證的,原證作廢。 第二十條公民在辦理下列事務,需要證明身份時,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證:
(一)選民登記;
(二)戶口登記;
(三)兵役登記;
(四)婚姻登記;
(五)入學、就業;
(六)辦理公證事務;
(七)前往邊境管理區;
(八)辦理申請出境手續;
(九)參與訴訟活動;
(十)辦理機動車、船駕駛證和行駛證,非機動車執照;
(十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
(十二)辦理個人信貸事務;
(十三)參加社會保險,領取社會救濟;
(十四)辦理搭乘民航飛機手續;
(十五)投宿旅店辦理登記手續;
(十六)提取匯款、郵件;
(十七)寄賣物品;
(十八)辦理其他事務。
第二十一條辦理本細則第二十條規定的事務的機關以及執行逮捕、勞動教養、刑事處罰的機關,應當在有關的記載表冊中設公民身份號碼欄目。
第二十二條除公安機關依法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可以扣留居民身份證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或者作為抵押。 第二十三條居民身份證的簽發機關是縣公安局、不設區的市公安局和設區的市的公安分局。簽發居民身份證的具體手續,由戶口登記機關辦理。
第二十四條《常住人口登記表》內有關公民申報的項目,經核對無誤,由本人或者代理人簽名後,作為簽發居民身份證的憑據。
第二十五條居民身份證有效期限自簽發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六條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在受理公民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手續後的3個月內發給證件。 第二十七條《常住人口登記表》由戶口登記機關以戶為單位管理。
第二十八條公民按照本細則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不換領居民身份證的,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將其《常住人口登記表》復制、造冊,並將原表移交遷入地戶口登記機關。
第二十九條公民按照本細則的規定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的,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在公民原《常住人口登記表》上註明領證原因,並另行造冊保管。
第三十條《公民身份號碼順序碼登記表》由戶口登記機關按年度裝訂成冊,長期保管。
第三十一條交回存放的居民身份證,由戶口登記機關造冊並妥善保管,有效期限已滿的證件,按作廢處理。
第三十二條作廢的居民身份證,由戶口登記機關將證件簽發機關印章的一部分剪掉,並編造銷毀清冊,由簽發機關定期銷毀。 第三十三條公民應當隨身攜帶並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
第三十四條公安機關在下列情況下,有權查驗公民的居民身份證:
(一)追捕逃犯、偵破案件中,遇有形跡可疑或被指控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需要查明身份時;
(二)維護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公共場所治安秩序以及巡邏執勤中,對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人需要查明身份時;
(三)對各種災害事故和突發性事件進行現場調查時;
(四)辦理戶口登記手續和核查戶口時。
第三十五條戶口登記機關應當結合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查驗居民身份證。
第三十六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公務需要查驗公民的居民身份證時,應當首先出示自己的工作證件。 第三十七條公民第一次領取居民身份證或者換領居民身份證,應當交納證件工本費。
公民丟失居民身份證申報補領新證,交納相當於證件工本費二倍的費用。
第三十八條居民身份證工本費的標准由國務院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核定。
公民交納的證件工本費作為地方預算收入全部上繳國庫。
第三十九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