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0 10:01:23

①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式樣由( )制定

民政部

② 《民法總則》確立宗教法人制度有何意義

《民法總則》對宗教活動場所法人資格的確立,對於加強宗教財產的法律保護和推進宗教事務法治化具有重大意義

法人制度是民事主體制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過對比《民法總則》和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可以發現,法人制度是其中修改最多、變化最大的部分之一,可以說是《民法總則》有重大突破的領域。

過去,我國《民法通則》根據法人所從事的業務活動,將法人分為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四類,或歸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兩大類;新頒布的《民法總則》採用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的基本分類方法,非營利法人再分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捐助法人,同時對特別法人作出規定。這一分類充分體現了法典化立法的理性考量,摒棄了西方國家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的分類方法,轉而採用營利性法人和非營利性法人的歸類。既滿足了我國民商事法律實踐的要求,實現了對《民法通則》法人類型的創新和突破,同時,又保持了我國法人制度在立法上的延續性。其中,《民法總則》第92條第2款對宗教活動場所法人資格的確立,對於加強宗教財產的法律保護和推進宗教事務法治化具有重大意義。

在《民法總則》頒布之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宗教法人資格的規定並不完善。僅在《民法通則》第77條規定:「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盡管該條款內容主要涉及宗教財產的法律保護,但據此我們仍可以推知宗教團體在依法辦理審批登記手續有成為社會團體法人的可能性。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宗教事務條例》第6條規定:「宗教團體的成立、變更和注銷,應當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宗教團體章程應當符合《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由此可見,《宗教事務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宗教團體應依照社會團體的法人地位。

但是,因多種條件的約束,無論是《民法通則》《物權法》,還是《宗教事務條例》,均未能賦予宗教活動場所法人資格。宗教活動場所不具備民事主體資格,沒有開展民事活動的「合法身份」,權利和義務十分模糊。由此造成實踐中的許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宗教事務的良性發展。這些負面情況大體歸納如下:一是宗教財產所有權缺乏基本法律的明確規定和保護。宗教財產不限於宗教團體的財產,宗教活動場所的財產並未納入保護的范圍,許多活動場所因沒有房產證、土地證等相關證件,變成沒有任何法律保障的「非法」場所。二是宗教財產所有權主體不清。由於未對各類宗教財產權屬作出明確規定,且各時期、各宗教確定財產歸屬的標准不一,存在「宗教團體所有」「地方宗教協會所有」「中國教會所有」「寺廟所有」「社會所有」「社會公有」「國家所有」「信教群眾集體所有」等不同規定,形成了事實上的宗教財產歸屬主體多元化的實踐亂象。三是宗教活動場所不具備民事主體資格。由此導致宗教活動場所沒有開展民事活動的「合法身份」,使得其常面臨財產被非法侵佔、不能開設單位銀行結算賬戶以存放善款、不能以宗教活動場所的名義訂立勞動或經濟合同、不能作為動產和不動產的適格權利主體、不能作為訴訟維權的主體、影響屬靈活動和公益慈善活動的正常開展等問題。四是「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現象普遍。法人地位的不明確亦使得財產使用和收益分配的規范無矩可循,產生了借擴建寺廟之名大搞房地產開發,收取高價門票等種種商業化操作行為,破壞了宗教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面對過去法律規定不完善所產生的實踐問題,《民法總則》對法人制度作出了如下兩方面的創新和完善:

1、關於宗教團體的法人資格。2016年2月修訂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3條規定:「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民法總則》第90條、91條、95條,對社會團體法人制度的基本法律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其中雖未直接提及宗教團體的法人資格概念,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關於《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時特別表示:「《民法總則》(草案)通過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因此,應當依據《民法通則》第77條的規定,仍依社會團體法人確定宗教團體的法律地位,宗教團體法人的設立制度、組織機構、財產管理與分配製度也都可以按照《民法總則》《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宗教事務條例》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調整。

2、關於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資格。《民法總則》第92條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為公益目的以捐助財產設立的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經依法登記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資格。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具備法人條件的,可以申請法人登記,取得捐助法人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對宗教活動場所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該條確定了宗教活動場所屬於捐助法人性質,第93條、94條進一步明確了捐助法人的組織機構、財產管理規則。

在《民法總則》時代,如何進一步完善宗教主體的三類法人,成為宗教事務法治化的新課題

根據以上對《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現行有效)》《宗教事務條例》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綜合分析,立法機關通過確立兩類宗教法人制度,使宗教團體法人和宗教活動場所法人依據自身的性質和任務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權利義務,管領和處置不同類別的宗教財產。這一創新思路,必將為《宗教事務條例》的修訂和《民法總則》實施細則的制定提供基本法律指引。

第一,設置「團體+場所」雙重法人制,為宗教組織釐清各自的權利義務和依法財產保護提供了明確有效的法律規范基礎。

作為社會團體法人的各級宗教團體(俗稱「大團體」),通常不直接進行宗教屬靈活動。其作為團結入會宗教人士的協會組織,主要職責是保障宗教人士依法從事宗教活動、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總結交流宗教工作經驗,組織宗教業務教育和培訓,嚴肅教風和相關戒律的教育監督,開展對內對外交流,調解宗教內部糾紛,從事宗教公益慈善活動,等等。要完成如述職責,其經費應主要來自各入會機構(或個人)的會費和國家財政的適當撥款,並只對作為其工作場所的房產和維持其運轉的其他財產(專項捐贈收入和自營收入等)享有所有權和使用權。

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是指寺、廟、堂、觀等具體的宗教活動場所(俗稱「小團體」),處於宗教活動的前沿,與信眾距離最近、關系最密切。信眾的信教及捐助行為多發生在宗教活動場所內,捐助意願中的捐助對象亦為寺廟堂觀及神靈。它所掌握的財產多寡直接影響著宗教活動的開展,並成為宗教主體性財產的實際擁有者、使用者。宗教活動場所管領的宗教財產不僅有宗教不動產,如寺廟、宮觀、教堂和其他建築物、構築物,還包括許多宗教動產,如佛像、法器、經卷、牲畜、宗教自營收入、所受捐贈、知識產權等。實踐中,也有相應的人員和組織機構來具體管理、使用和經營宗教財產。有鑒於此,依法將宗教活動場所設定為捐助法人,較為符合這類組織的實際情況。

實際上,從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性質角度看,宗教活動場所就是寺院、宮觀、教堂等以財產的集合為主要特徵的法人,按照歐洲大陸法系的學理,屬於財團法人性質。《民法總則》雖未採用財團法人的概念,但捐助法人(包含基金會法人和社會服務機構法人)的含義與其基本等同。基於約定俗成和便於社會公眾對法人制度的理解和適用,不用財團法人概念而繼續使用捐助法人及基金會的概念,既符合中國國情,也是更為可取和現實的選擇。

《民法總則》出台前,國務院法制辦在《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中,已考慮建立宗教場所法人:《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第23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符合法人條件的,經宗教團體同意,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同意後,可以辦理法人登記。」第25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成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對照《民法總則》關於宗教活動場所法人的規定,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法人,具有保護宗教財產所有權、提高宗教場所管理水平,促進宗教公益慈善事業等諸多益處。

賦予宗教活動場所捐助法人的地位:(1)有助於使之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和承擔責任,加強對宗教財產的保護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宗教活動場所可依法保護自身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權利,解決各類涉宗教民商事糾紛,並享受免除或減少稅收待遇國家優惠政策。(2)有助於釐清其與宗教團體的關系,解決因相關利益和事務重疊而產生的矛盾。將宗教團體從管理場所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放在做好教務指導、培養教職人員、加強自身建設、辦好宗教院校等活動之上,進而充分發揮自身的橋梁紐帶作用。(3)有助於提升宗教活動場所的自身管理水平,優化和加強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成立捐助法人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有規范的章程、健全的管理組織(包括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通過賦予宗教活動場所捐助法人資格,可以推動場所建立健全管理組織,完善落實管理制度。(4)有助於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成為法人之後,宗教活動場所開辦的公益慈善機構注冊更為方便,能夠開具抵稅發票等,籌款渠道得以打開,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進而逐步走上專業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5)有助於解決「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問題。《民法通則》與《民法總則》中,關於法人名稱權、名譽權等的規定也適用於宗教場所,對解決有關假借和利用宗教活動場所之名行旅遊開發、宗教騙捐之實的問題等,也同樣有積極的影響。監管部門能夠以「與公益目的相違背」為由,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撤銷或取締「被承包」「被上市」等亂象,規范和促進宗教事業發展。

第三,實踐中是否及如何設置雙重法人制,還需尊重宗教傳統和既有規定。

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對於實行教區管理制的天主教(其於2003年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務委員會和主教團聯席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天主教教區管理制度》),由於該宗教特殊的教務管理傳統,貫徹《民法總則》不能簡單套用上述「雙重法人制度」。而是尊重該宗教業已完善的教區/團體管理制度,由教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民政事務部門進行社會團體法人登記(《中國天主教教區管理制度》第5條),並由教區管理委員會協助主教做好對神職人員、修女的靈修培養和日常管理,以及教區的經濟、財務管理以及牧靈工作的開展(《中國天主教教區管理制度》第31條)。此外,在主教指導下從事日常牧靈工作的教堂、會所,經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核准登記且具備法人條件的,辦理法人登記,但其是否具有支配、管領宗教財產的權利,需征詢和尊重天主教愛國會的意見。

第四,為探索實施宗教院校法人制度開辟了法律空間。

除上述兩類法人主體外,根據《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第14條的規定,宗教院校也可以申請法人登記。

總之,在《民法總則》時代,如何進一步完善宗教主體的三類法人,成為宗教事務法治化的新課題。

(作者馮玉軍 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宗教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③ 社團法人登記證怎麼辦理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成立登記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2016修改版)【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1998版)】

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2016修改版新增此款)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 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 有固定的住所;

(四)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 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 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登記社會團體(2016修改版)【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1998版)】,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 登記申請書;(2016修改版)【籌備申請書(1998版)】

(二) 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 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 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 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2016修改版)

社會團體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業務范圍、活動地域、法定代表人、活動資金和業務主管單位。(2016修改版)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2016修改版)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籌備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1998版)】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2016修改版)【不予批准籌備(1998版)】

(一) 有根據證明申請登記(2016修改版)【申請籌備(1998版)】的社會團體的宗旨、業務范圍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的規定的;

(二) 在同一行政區域內已有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團體,沒有必要成立的;

(三) 發起人、擬任負責人正在或者曾經受到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 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的;

(五) 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2016修改版,將本條刪去,原1998版「第十四條」)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並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四條(2016修改版,原1998版「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 名稱、住所;

(二) 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 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 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 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 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 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 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

(九) 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2016修改版,將本條刪去,原1998版「第十六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准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 名稱;

(二) 住所;

(三) 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 活動資金;

(六) 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第十五條(2016修改版,原1998版「第十七條」)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批准文件,申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2016修改版)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備案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1998版)】

(3)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第三十條(2016修改版,原1998版「第三十三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並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塗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的;

(二) 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 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 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 違反規定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或者對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2016修改版)【擅自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1998版)】

(六) 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

(七) 侵佔、私分、挪用社會團體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前款規定的行為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2016修改版,原1998版「第三十四條」)

社會團體的活動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有關國家機關認為應當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登記。

④ 如何合法成立民間組織或社會團體

1、以廣東為例,成立合法成立民間組織或社會團體的登記條件:

(1)會員數量不得少於15個。

(2)有規范的名稱、相應的組織機構和章程。

(3)有固定的住所(必須是郵政通信可達地址)。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異地商會須2名以上)。

(5)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辦理流程:

(1)成立社會團體首先要申請社會團體名稱預先核准,拿到社會團體名稱預先受理通知書後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法人登記的業務。

(2)網上申報:網上填寫申請業務的相關信息,用於數據採集,並將紙質版資料掃描件在網上同步提交,用於審核和電子檔案備案。

(3)領取證書:業務在網上成功辦理後,前往指定地址提交所有紙質材料,並領取法人證書或相關辦理結果。

3、辦理時限:

(1)登記管理機關收到申報材料後,5個工作日內指派工作人員進行預審,5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預審。

(2)材料齊全、符合規范的,登記管理機關通知正式提交;自正式提交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准成立登記的決定。

(4)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申請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1、登記申請書;

2、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3、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4、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5、章程草案。

⑤ 辦工商營業執照需要哪些東西

公司注冊登記需要提交的材料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 :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 2、全體股東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簽字); 應標明具體委託事項、被委託人的許可權、委託期限。 3、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 4、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股東為企業的,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股東為事業法人的,提交事業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股東人為社團法人的,提交社團法人登記證復印件;股東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提交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復印件;股東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復印件。 5、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6、 股東首次出資是非貨幣財產的,提交已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證明文件; 7 、董事、監事 和 經理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或其他相關材料。股東會決議由股東簽署(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董事會決議由董事簽字。 8 、 法定代表人 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提交股東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或其他相關材料。股東會決議由股東簽署(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董事會決議由董事簽字。 9 、住所使用證明; 自有房產提交產權證復印件;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復印件以及出租方的房產證復印件;未取得房產證的,提交房地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或者購房合同及房屋銷售許可證復印件;出租方為賓館、飯店的,提交賓館、飯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10 、《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11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12 、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或許可證明。 註: 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設立的除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以外的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設立登記適用本規范。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可以到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領取。 以上各項未註明提交復印件的,應當提交原件; 提交復印件的,應當註明「與原件一致」並由股東加蓋公章或簽字。

⑥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改了哪些地方

現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是根據2016年02月06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的。

具體修訂內容如下:

十八、將《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九條中的「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修改為「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第十一條中的「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修改為「申請登記社會團體」,「籌備申請書」修改為「登記申請書」。

第十二條修改為:「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社會團體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業務范圍、活動地域、法定代表人、活動資金和業務主管單位。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三條中的「不予批准籌備」修改為「不予登記」,「申請籌備」修改為「申請登記」。

刪去第十四條、第十六條。

第十七條改為第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依照法律規定,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批准文件,申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刪去第二款。

第十九條改為第十七條,刪去第一款。

第二十條改為第十八條,刪去第一款中的「備案事項」和「變更備案(以下統稱變更登記)」。

第二十一條改為第十九條,刪去其中的「注銷備案(以下統稱注銷登記)」。

刪去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七條改為第二十四條,刪去其中的「或者備案」。

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二十五條,刪去第一款第一項中的「籌備申請」。

第三十三條改為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五項中的「擅自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修改為「違反規定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第三十五條改為第三十二條,將其中的「未經批准,擅自開展社會團體籌備活動」修改為「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⑦ 社會團體法人可以作為有限公司股東嗎

社會團體法人原則上不具備股權投資的主體資格,共青團、婦聯、僑聯、工商聯不得設立非法人企業,黨政機關主辦的團體不得投資興辦企業。

1、1998年10月25日頒布實施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0號)第4條規定,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2、1999年6月29日實施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企業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執行意見》[工商企字(1999)第173號,2006年6月23日廢止]規定,社會團體(含工會)事業單位及民辦非企業單位,具備法人資格的,可以作為公司股東或投資開辦企業法人,但依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規定不得經商辦企業的除外。

3、國務院發布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自身不得從事經營活動。條例發布前已辦理登記的,應隨時條例的執行予以糾正。

(7)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公司辦理了工商注冊後,公司名稱受法律保護,且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應當使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名稱。不能改變、增減其中的任何一個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公司的登記事項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公司登記機關不予登記。」第十一條:「公司名稱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公司只能使用一個名稱。經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公司名稱受法律保護。」

⑧ 理事是什麼職務

理事會成員,即是代表團體行使職權並處理事務的人員。

語出《管子·問》:「官承吏之無田餼而徒理事者幾何人。」

1. [member of a council]∶理事會的成員。

2. [steward]∶代表團體行使職權並處理事務的人員。

1. 治事。處理事務。

《管子·問》:「官承吏之無田餼而徒理事者幾何人。」 漢王充《論衡·程材》:「文吏、儒生皆有所志,然而儒生務忠良,文吏趨理事。」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朕亦本擬與 元濟 ,恐其年少,未能理事,所以未便處理。」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路 總管泰不華正升堂理事。」《紅樓夢》第六六回:「那時 鳳姐 已大愈,出來理事行走了。」

2. 代表團體行使職權並處理事務者的職稱。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還有其他的好些個團體,都約他入會,而且被選為理事或幹事。」

例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8)社團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職權

第二十四條

一、為保證聯合國行動迅速有效起見,各會員國將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責任,授予安全理事會,並同意安全理事會於履行此項責任下之職務時,即系代表各會員國。

二、安全理事會於履行此項職務時,應遵照聯合國之宗旨及原則。為履行此項職務而授予安全理事會之特定權力,於本憲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及第十二章內規定之。

三、安全理事會應將常年報告、並於必要時將特別報告,提送大會審查。

第二十五條

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

第二十六條

為促進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建立及維持,以盡量減少世界人力及經濟資源之消耗於軍備起見,安全理事會借第四十七條所指之軍事參謀團之協助,應負責擬具方案,提交聯合國會員國,以建立軍備管制制度。

熱點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
國際商法知識產權英文版 發布:2024-11-18 13:19:15 瀏覽:922
規章可分為 發布:2024-11-18 13:18:59 瀏覽:122
依法治鎮建議 發布:2024-11-18 13:16:01 瀏覽:977
南翔法院 發布:2024-11-18 13:03:14 瀏覽:772
國內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12:58:06 瀏覽:979
教師資格中教育法的社會作用 發布:2024-11-18 12:53:19 瀏覽:91
非典法院 發布:2024-11-18 12:50:43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