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規章制度
① 急診科未完成的工作怎麼寫
急診科工作總結與醫院急診科工作總結範文如下:
一、積極開展中醫急危重症業務技術培訓。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及衛生廳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急診科中醫葯人員的人才優勢,運用中醫葯療法為廣大患者服務。為此我們急診科制定好科室發展計劃,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建立人才梯隊不斷滿足專科中醫內涵建設需要。制定發揮中醫特色的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制定並不斷完善常見病及特色的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 高特色病種的辯證論治水平,提高中醫治療率。
二、加強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科室業務的管理。
重點落實醫療管理核心制度。如病歷書寫制度、處方管理制度、首診負責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病例討論制度、醫囑制度、會診制度、轉診制度、轉院轉科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三級質控網路管理,確保醫療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規范和制度來約束。不斷完善質量控制和考評指標,每月進行集中檢查考評。進一步加強醫療安全和生產安全工作。總的來說,我們不僅有良好的服務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練的搶救技術和應急能力。對急診病人要迅速、准確作出診斷和處理,盡快減輕病人的痛苦,這就需要每個醫務人員認真鑽研業務,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和搶救技術。因此科內組織定期的業務學習及加強各種急救技術的培訓。如心肺復甦術、機械通氣、心電監護、電復律、除顫、洗胃等常規的技術操作。堅持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對相關病例及時進行業務討論,提高全科醫護人員的急救水平。
② 急診科工作總結
關於急診科工作總結,其實和其他科室的工作總結差不多,都是闡述在工作的過程碰到的問題以及工作計劃,以下是愛醫人才網整理的急診科工作總結。
急診科工作總結與醫院急診科工作總結範文如下:
一、積極開展中醫急危重症業務技術培訓。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及衛生廳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急診科中醫葯人員的人才優勢,運用中醫葯療法為廣大患者服務。為此我們急診科制定好科室發展計劃,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建立人才梯隊不斷滿足專科中醫內涵建設需要。制定發揮中醫特色的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制定並不斷完善常見病及特色的具體措施,並組織實施, http://www.aiyijob.com/zixun/3702.html提高特色病種的辯證論治水平,提高中醫治療率。
二、加強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科室業務的管理。
重點落實醫療管理核心制度。如病歷書寫制度、處方管理制度、首診負責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病例討論制度、醫囑制度、會診制度、轉診制度、轉院轉科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加強醫療質量控制的三級質控網路管理,確保醫療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規范和制度來約束。不斷完善質量控制和考評指標,每月進行集中檢查考評。進一步加強醫療安全和生產安全工作。總的來說,我們不僅有良好的服務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練的搶救技術和應急能力。對急診病人要迅速、准確作出診斷和處理,盡快減輕病人的痛苦,這就需要每個醫務人員認真鑽研業務,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和搶救技術。因此科內組織定期的業務學習及加強各種急救技術的培訓。如心肺復甦術、機械通氣、心電監護、電復律、除顫、洗胃等常規的技術操作。堅持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對相關病例及時進行業務討論,提高全科醫護人員的急救水平。
③ 三級中醫醫院評審標准(2012年版)的文件內容
第一部分 中醫葯服務功能
第一章 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的措施
一、依據功能與任務,確定醫院發展戰略,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體現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的醫院發展方向,有明確的發展目標,重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二、圍繞醫院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醫院年度工作計劃,有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具體措施,並按照年度定期評價。
三、醫院管理體系中建立引導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考核和獎懲激勵制度,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將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作為重要指標。
四、積極開展中醫對口支援工作,並制定鼓勵措施。
第二章 隊伍建設
一、嚴格執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中醫醫院人員配備的相關要求。
二、制定中醫葯人員隊伍建設規劃和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三、認真開展醫師定期考核工作,積極開展中醫葯繼續教育與培訓。
第三章 臨床科室建設
一、按照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有關規定,合理設置臨床科室,科室命名規范。
二、按照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的相關要求加強科室建設與管理。
三、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制定並實施本科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優化診療方案。對中醫優勢病種的療效及中醫葯特色進行年度分析、總結和評估,並制定改進措施。
四、實施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制定的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臨床路徑實施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不斷完善和改進。
五、嚴格執行《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中醫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中葯處方格式及書寫符合相關規定。
六、嚴格執行《中成葯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七、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和急危重症中西醫診斷與鑒別診斷的准確性不斷提高。
八、按有關要求,合理配置、應用中醫診療設備。
九、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和中醫綜合治療。
十、研製和使用一定數量的醫療機構中葯制劑;門診中葯處方數、中葯飲片處方數占門診處方總數及中葯飲片處方數與門診人次的比例達到規定要求。
第四章 重點專科建設
一、省級以上中醫重點專科(專病)達到一定數量,專科床位、設備、人員、技術及業務達到規定要求。
二、制定並實施專科建設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和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及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具體措施。確定的優勢病種應具有明顯的中醫葯特色優勢,主要研究課題應針對優勢病種的中醫治療難點。
三、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制定並實施本專科優勢病種和常見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中醫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分析中醫治療的難點並提出解決難點的思路和措施。
四、推廣應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發布的中醫臨床路徑。
五、開展本專科臨床經驗整理與應用,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培養專科學術繼承人。
六、開展專科診療技術及特色療法,研製和使用專科中葯制劑。
七、建立重點專科研究室,開展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專科研究工作。
第五章 中葯葯事管理
一、醫院葯事管理組織定期對臨床使用中葯進行監督、評價和指導,合理遴選醫療機構內使用的中葯。
二、中葯房設置達到《醫院中葯房基本標准》。
三、嚴格執行《醫院中葯飲片管理規范》。
四、按要求積極使用小包裝中葯飲片。
五、嚴格執行《醫療機構中葯煎葯室管理規范》。
六、嚴格執行中葯飲片處方用名和調劑給付有關規定。
七、加強醫療機構中葯制劑管理。
八、臨床葯師參與中葯葯物治療,促進安全與合理用葯。
第六章 中醫護理
一、參照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開展中醫護理工作。
二、執行《中醫護理常規 技術操作規程》,積極開展辨證施護。
三、護士掌握本科常見病的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能夠提供具有中醫葯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
第七章 文化建設
一、醫院重視中醫院文化建設。
二、醫院價值觀念體系體現中醫葯文化。
三、建立並不斷完善行為規范體系,形成富含中醫葯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
四、參照中醫醫院環境形象建設範例,開展中醫醫院環境形象體系建設。
第八章 「治未病」服務
一、為發展「治未病」服務提供支撐。
二、按照「治未病」服務提供平台建設基本規范,合理設置和建設「治未病」服務平台。
三、按照要求規范提供「治未病」服務。
四、積極應用「治未病」服務技術,技術應用符合相關規范。
第二部分 綜合服務功能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
一、醫院設置、功能和任務
(一)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二)醫院的功能、任務和定位明確,保持適度規模,醫院編制及實有床位數均≥400張,科室設置、每床建築面積、人員配備和設備、設施符合三級中醫醫院基本標准。
二、醫院服務
(一)醫院有改善診療環境,提高工作績效,優化醫療服務系統與流程,縮短平均住院日、縮短患者診療等候時間具體措施,支持醫務人員從事晚間門診和節假日門診。
(二)急診綠色通道管理規范,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三)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訴管理。
(四)為住院患者提供營養指導、配餐、煎葯等相關服務。
(五)執行《無煙醫療機構標准(試行)》及《關於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
三、應急管理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承擔傳染病的發現、救治、報告、預防等任務,主管部門對傳染病管理定期監督檢查、總結分析,持續改進傳染病管理,無傳染病漏報,無管理原因導致傳染病播散。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各級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認真執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在衛生應急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葯作用的要求,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
(三)加強領導,成立醫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應急隊伍,落實責任,建立並不斷完善醫院應急管理的機制。
(四)明確醫院需要應對的主要突發事件策略,建立醫院的應急指揮系統,制定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應急素質和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
四、臨床醫學教育
(一)教學師資、設備設施符合中醫葯院校教育和中醫葯繼續教育的要求。
(二)承擔本科及以上醫學生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
(三)承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基層中醫臨床骨幹培訓任務。制定相關的制度、培訓實施方案,並有具體措施予以保障。
(四)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有繼續教育規劃、實施方案,提供培訓條件及資金支持。
五、科研及其成果推廣
(一)有鼓勵醫務人員參與科研工作的制度和辦法,並提供適當的經費、條件與設施。
(二)承擔各級各類以解決優勢病種難點問題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核心的中醫葯科研項目,獲得院內外研究經費。
(三)有將研究成果轉化實踐應用的激勵政策,並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上取得成效。
(四)依法取得相關資質,並按葯物臨床管理規范要求開展臨床試驗。
(五)醫院臨床研究工作符合相關倫理審查規程和要求。
第二章 患者安全
一、確立查對制度,識別患者身份。
二、確立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
三、建立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四、防範與減少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和壓瘡發生。
第三章 醫療質量
一、醫療質量管理組織與制度
(一)建立醫院、科室的醫療質量管理責任體系,院長為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二)合理設置醫院質量管理組織,定期研究醫療質量管理等相關問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過程,為院長決策提供支持。
(三)醫療、護理等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全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方案,承擔指導、檢查、考核和評價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四)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全院醫療、護理、醫技質量實行監管,並建立多部門質量管理協調機制。
二、醫療技術管理
(一)醫院提供與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醫療技術服務,符合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行業規范的要求,符合醫學倫理原則,技術應用安全、有效。
(二)醫療技術管理符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制定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監督評價與檔案管理制度,臨床應用新技術按規定報批。
(三)制定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和醫療技術損害處置預案,並組織實施。對新開展醫療技術的安全、質量、療效、經濟性等情況進行全程追蹤管理和評價,及時發現並採取相應措施降低醫療技術風險。
(四)對實施手術、介入、麻醉等高風險技術操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授權」制,定期進行技術能力與質量績效的評價。
三、醫技科室質量管理
(一)臨床檢驗質量管理
1.臨床檢驗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能提供24小時急診檢驗服務。
2.有實驗室安全流程,制度及相應的標准操作流程,遵照實施並記錄。
3.由具備臨床檢驗專業資質的人員進行檢驗質量控制活動,解釋檢查結果。
4.檢驗報告及時、准確、規范,嚴格審核制度。
5.實驗室與臨床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和途徑,保證臨床咨詢及時受理與處理,為臨床醫師提供合理使用實驗室信息的服務。
6.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制定質量與安全管理計劃和質量控制指標,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所有即時檢驗項目(POCT:Point-of-care testing)均應開展室內質控和院內比對實驗,並參加室間質評。
(二)病理質量管理
1.病理科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要求,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
2.從事病理診斷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人員資質符合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要求,診斷質量符合相關規定。
3.有醫院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管理程序與措施,遵照實施並記錄。環境保護及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符合規定。
4.及時提供規范的病理診斷報告,有嚴格審核制度。
5.落實全面質量管理與改進制度,按規定開展質量控制活動,並有記錄。
6.有病理醫師與臨床醫師隨時溝通的相關制度與流程,解釋病理檢查結果,為臨床診斷與外科手術方案提供支持。
(三)醫學影像質量管理
1.醫學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聲、核素成像等)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提供24小時急診影像服務。
2.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執行技術操作規范,實行質量控制,定期進行圖像質量評價。
3.提供規范的醫學影像診斷報告,有審核制度,有疑難病例分析與讀片制度和重點病例隨訪與反饋制度。
4.制定醫學影像設備定期檢測制度、環境保護、受檢者防護、及工作人員職業健康防護等相關制度,遵照實施並記錄。
四、其他科室質量管理
(一)手術治療管理
1.實行手術醫師資格准入制度和手術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建立定期手術醫師資格和能力評價與再授權的機制。
2.實行患者病情評估與術前討論制度,制定診療和手術方案並記錄在病歷中。
3.患者手術前的知情同意包括術前診斷、手術目的和風險、高值耗材的使用與選擇,以及其他可選擇的診療方法等。
4.醫院建立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有急診手術管理措施,保障急診手術及時安全。
5.手術預防性抗菌葯物應用的選擇與使用時機符合規范。有手術抗菌葯物應用管理制度,預防使用抗菌葯物規范。
6.手術的全過程和術後注意事項及時、准確地記錄在病歷中;手術的離體組織應做病理學檢查,明確術後診斷。
7.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定期進行圍手術期質量與安全評價,有「非計劃再次手術」與「手術並發症」監測、原因分析、反饋、改進、控制體系。
(二)麻醉治療管理
1.制定麻醉醫師資格分級授權管理制度與規范,及定期能力評價與再授權的機制,麻醉人員配備合理。
2.實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評估制度,制訂治療計劃、方案,風險評估結果記錄在病歷中。
3.履行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治療風險、優點及其他可能的選擇)。
4.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實施麻醉操作的全過程記錄於病歷、麻醉單中。
5.設立麻醉後復甦室,管理措施到位,實施規范的全程監測,記錄麻醉後患者的恢復狀態,麻醉並發症的防範措施到位。
6.建立術後、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鎮痛治療管理的規范與流程,能有效地執行。
7.建立麻醉科與輸血科的有效溝通,積極開展自體輸血,嚴格掌握術中輸血適應症,合理、安全輸血。
8.成立科室麻醉質量管理小組,定期開展麻醉質量檢查並有記錄。
(三)重症醫學科管理
1.科室布局、設備設施、專業人員設置符合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基本要求。
2.制定科室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和技術規范、操作規程。重症監護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實行「危重程度評分」。
3.對醫師與護理人員實行資格、技術能力准入及授權管理;對重症疑難患者實施多學科聯合查房制度;患者診療活動由主治醫師及以上人員主持與負責。
4.制定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規定,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管所致的血行性感染、留置導尿所致的泌尿系感染有預防監控方案、質量控制指標,並能切實執行。
5.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定期評價質量,促進持續改進。
(四)感染性疾病管理
1.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健全傳染病防治與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架構,完善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2.感染性疾病科或傳染病分診點設置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成立重點傳染病防治專家組。
3.根據標准預防的原則,採取標准防護措施,為醫務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並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理廢物。
4.開展對傳染病的監測和報告工作。有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並按照規定進行網路直報。
5.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
(五)輸血管理與持續改進
1.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有關法律和規范,制定輸血管理制度,並進行培訓。
2.設立輸血科,具備為臨床提供24小時服務的能力,滿足臨床需要,無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為。
3.加強臨床用血過程管理,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症,促進臨床安全、合理、科學用血。
4.開展血液質量管理監控,制定並實施控制輸血嚴重危害(輸血傳染疾病、輸血不良反應、輸注無效)的方案,嚴格執行輸血技術操作規范。
5.開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實臨床用血申請、申請審核制度,履行用血報批手續,執行輸血前核對制度,做好血液入庫、貯存和發放管理。
6.落實輸血相容性檢測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檢測實驗質量管理,確保輸血安全。
(六)醫院感染管理
1.建立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醫院感染控制活動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規章要求,並與醫院功能和任務及臨床工作相匹配。
2.開展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與教育。
3.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監測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採用監控指標管理,控制並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4.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實施依從性監管與改進活動。
5.制定多重耐葯菌(MDR)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規范與程序,實施監管與改進。
6.應用感染管理信息與指標,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
7.消毒工作符合《醫院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准》的要求;隔離工作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的要求;醫務人員能獲得並正確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重點部門、重點部位的管理符合要求。
8.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監測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醫院感染率及其變化趨勢;根據醫院感染風險、醫院感染發病率和(或)患病率及其變化趨勢改進診療流程;定期通報醫院感染監測結果。
五、病歷(案)質量管理
(一)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范的要求,設置病案科,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病案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工作,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與人員梯隊。
(二)按規定保存病歷資料,保證可獲得性。
(三)建立病歷書寫質量的評估機制,定期提供質量評估報告。
(四)採用國際疾病分類與代碼(ICD-10)、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TCD)與手術操作分類(ICD-9-CM-3)對出院病案進行分類編碼,建立科學的病案庫管理體系,包括病案編號及示蹤系統,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詢系統。
第四章 葯事管理
一、加強葯劑管理,有效控制葯品質量,保證用葯安全。
二、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開展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葯。
三、按照《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要求,合理使用葯品,並有監督機制。
四、有葯物安全性監測管理制度,按照規定報告葯物不良反應。
第五章 護理質量管理
一、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實施護理人員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規范,落實責任制護理措施。
二、護理人力資源配備與醫院的功能和任務一致,有護理單元護理人員的配置原則,有緊急狀態下調配護理人力資源的預案。
三、根據分級護理的原則和要求實施護理措施,有護理質量評價標准,並定期評估。
四、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基礎護理和專業技術服務,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
五、有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室)護理質量管理標准與監測措施。
第六章 醫院管理
一、依法開展執業活動。
二、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滿足醫院管理、臨床醫療和服務需要。
三、加強財務與價格管理,規范醫院經濟運行。
四、成立醫學裝備管理部門,建立並完善醫學裝備管理制度。
五、實行院務公開,積極開展醫院社會評價。
④ 中醫內科是否能夠開展靜點法定依據是什麼
中醫內科當然可以輸液的啊,現在提倡中西醫結合嘛,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但是中醫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上出效果沒有西醫快。
1.設立中醫門診,開設中醫病房或中西醫結合病房,加強中醫科室的建設,中醫科應以繼承、發掘、整理、提高祖國醫學遺產為宗旨,積極搞好門診和病房工作。
2.醫院中醫科的病房,由中醫負責管理。中醫科病員的入院、出院、飲食、護理均由中醫決定,診斷、治療以中醫方法為主,必要時可請西醫協助。
3.中醫可按病員病情簽署診斷、病假、死亡等有關醫療證明書。根據理、法、方、葯的原則,認真及時書寫中醫或中西結合病歷(包括門診病歷)。病歷記載要完整、准確、整潔,要簽全名。
4.對於年老經驗豐富的中醫,應配備水平較高的青壯年中醫或西學中醫師,作為助手,繼承並整理其學術經驗。積極開展中醫的科研工作。
5.承擔中醫和西醫學習中醫的教學工作,認真帶好進修、實習人員,定期開展中醫學術活動。
6.積極採集民間土、單、驗方,進行整理、篩選、驗證,對確有療效的要推廣應用。
7.積極弘揚中醫的特長,如針灸、推拿、正骨、男科、婦科、皮膚科等,設專科門診方便群眾就醫。
8.院外處方,原則上不轉抄,只能供參考。醫師未見患者,一概不得開處方和抄方。
9.對於特殊的煎葯方法及服葯時間,醫師要向患者交代清楚,並在處方上註明。
10.中醫治療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隨診,由會診醫師確定,並認真做好記錄,定期隨診。各科中醫隨診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經治醫師通知隨診醫師停開中葯,以免造成浪費。
11.在弘揚中醫特長的同時,有選擇地吸收和應用西醫的成功經驗,不斷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病的新路子。
12.就診病員必須先掛號,按照先後順序就診,老年病員可優先就診。
13.熱情接待病人,耐心解答問題,詳細詢問病史,全面仔細檢查,力求正確診斷,治療措施得力,必要時轉上級醫院診治。
14.根據理、法、方、葯的原則,認真及時書寫中醫門診病歷,病歷記載要完整、准確、整潔,要簽全名,並詳細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項。
15.實行首診負責制,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離職守,堅持醫療原則,按規定出具醫療證明。
16.講究醫德,儀表端正,衣帽整齊,室內整潔,做好科內安全、防火、防盜工作。
17.做好科內空氣、物體表面、地面及醫療廢棄物的消毒及處理工作,防止和控制醫院內交叉感染,一旦發現傳染病人,立即採取隔離等相關措施。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一、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會診討論。
二、會診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三、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准備,將有關材料整理完善,寫出病歷摘要,做好發言准備。
四、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並將討論結果記錄於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參加人員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於病程記錄中。
醫療事故核心報告制度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院管理的要求,發生醫療事故後,為了便於醫療機構負責人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及時掌握情況,啟動醫療事故處理預案;有利於及時採取積極有效治療措施,防止對患者損害後果的擴大,減少給患者造成的損失;同時也有利於醫療事故的及時、妥善處理,制定醫療事故核心報告制度:
一、內部報告制度:
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務人員,包括直接相關的醫務人員和無直接相關的每一位知情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後,科室負責人立即向醫務科報告。由醫務科立即向分管業務的副院長報告,直至上報院長。
二、發生醫療事故後,由院長或分管業務的副院長向衛生局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報告單位、報告時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後果(死亡、殘廢、器官損傷、功能障礙以及其他人身損害後果等);醫患雙方當事人的情況;死亡患者是否屍檢、屍檢結果;初步處理意見等。
危重及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一、對住院病人中的危重或疑難病例,必須給予特殊的關注,及時召開科室全體醫師參加的病例討論會,共同研究問題,爭取早日化險為夷。各臨床科室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科室組織的危重及疑難病歷討論是醫院醫療質量監控內容之一,該工作的有關考核內容將逐步納入醫院責任制考評標准。
二、凡住院病人在診斷和治療上存在疑難問題或病情危重時,經主管醫師提出,主診醫師核定後,經科主任同意,即可安排討論。若病情涉及多學科,可申請全院病例討論,上報醫務部,由醫務部組織落實。
三、病例討論應由病房主診醫師主持,科主任及全體醫師參加,護理人員自由參加,護士長必須參加。
四、於討論日期三日前,即可將病歷提出,在病房晨會時宣布病人床號、姓名,以便大家事先參閱病歷,檢查病人,翻閱文獻,做好發言准備或提出問題。
五、主管醫師應事先將有關材料加以整理,進行充分准備。
六、主管醫師在會上詳細報告病歷,並提出自己的各種看法和意見。然後主診醫師對病例進行分析歸納,提出初步診斷和存在問題以及檢查治療方案。
七、醫師可根據病例各抒己見或提出有關問題,做到知無不言。
八、主管醫師和主診醫師做補充發言,或做出適當解釋後,大家進一步進行討論,交換意見。
九、最後由科主任總結並提出意見。
十、主管醫師做好發言記錄,專冊保存,並擇要記入當日病程記錄中
醫療咨詢制度
根據醫院管理的要求,為了體現人性化服務,讓患者的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制定本制度:
1、所有醫務工作者都有向患者提供醫療咨詢的責任。
2、在診治的整個過程中,不論是門診病人還是住院患者,醫務人員都要耐心詳細地為患者解答疑問。
3、醫療咨詢的內容不僅僅是指醫療專業知識或是健康宣教的內容,還包括涉及到在我院就診整個過程中的其他細節,如葯品價格、服務內容、醫療程序等。
4、醫務人員是否參耐心、及時、詳細地向患者提供醫療咨詢作為醫療質量考評的內容之一。 保護性醫療制度
一、醫務人員應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本著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高度責任感,尊重、關心、愛護病人,實行保護性醫療制度。
二、醫務人員在實施診療過程中凡遇涉及病人的語言,均應做到清楚簡明,分寸得當,避免其產生誤解、疑慮、悲觀等不良情緒或造成其他不必要的傷害。對有可能對病人造成不利影響或傷害的病情分析、病例討論等不得在給病人查房時進行。
三、對於可造成病人精神傷害的疾病、生理上的缺陷、有損個人名譽的疾病等,醫務人員在履行告知義務時,在不違背保護性醫療制度前提下,不得歧視病人,在向病人和家屬告知病情時,應使用規范性語言,特別要講究語言的藝術和效果。
四、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診療操作時應做到衣著整潔端莊,態度熱情溫和,耐心細致,動作嫻熟准確,成功率高,盡可能減輕病人的緊張、焦慮和痛苦。
五、為教學工作需要進行現場示教時,或在病人清醒狀態下進行手術時,醫務人員不得泄露病人不應了解的、不利於其病情恢復的情況。
六、由於醫療活動的特點,醫務人員在疾病診療活動中所處的特殊地位,主動或被動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征、家族史以及個人的習慣、嗜好等隱私、私密。病人具有隱私權,隱私權必須得到保護。保護病人隱私是醫務人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七、病人的隱私僅在診療過程中向醫務人員公開,是不願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私有領域,醫務人員必須嚴格為其保守秘密,未經病人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泄露。
八、工作人員不得利用工作便利私自查閱或復印病歷、檢驗報告等醫療資料。必要時必須與具體經管醫師協商後按照醫院相關規章制度辦理。
九、在未得到病人或其委託人同意的情況下,無權向除司法機關、疾病控制中心、省市醫保中心以外的其他單位提供病史資料。
十、遇到實行保護性醫療措施而不宜讓病人知情的情況時,由病人授權委託其近親屬代行知情權。如病人因故無法行使知情權,由其法定繼承人代行知情權。
醫患溝通、醫患談話和出院隨訪制度
根據醫院管理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體現人性化服務,讓患者享有知情權、同意權,加強醫患雙方的交流與溝通,避免醫患雙方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創建和諧的就醫環境,特製定我院醫患溝通、醫患談話和出院隨訪制度:
1、每位新入院的患者,主管醫生都要親自與患者及其家屬就患者的病情、診治方案進行詳細的面談,耐心解答患者或其家屬的疑問。在整個住院過程中,因病情需要行價格較為昂貴的特殊檢查或是葯品的使用,或是使用價格雖不貴但副作用較大,用後可能產生不良反應的葯物時,醫生要向患者及其家屬作詳細的說明和解釋,以取得患方的理解和同意,必要時還要簽知情同意書。
2、根據衛生部的要求和醫院管理的實際需求,醫方在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時,涉及到麻醉、手術、特殊檢查、貴重葯品、一次性耗材、危重病情、死亡診斷和時間、自動出院等情況時要向患者或是在法律上具有效應的委託人簽署相關的醫療文書,內容包括患者對院方告知內容的意見、日期和名字。以上內容是作為院病案檢查小組在病案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院病案檢查小組提出整改意見,並督促醫生及時進行改正。
3、患者因病情好轉或是痊癒或是患者自動要求出院,在出院之前,主管醫生要請示上級主治醫師的意見,並詳細交待好出院的注意事項和服用葯物等情況。對於慢性病患者主管醫生要在患者出院的一至六月時間內不定時進行至少一次的電話隨訪,對居住城區活動不便的患者要家庭隨訪。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制度
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現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1、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建立應急管理網路,並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有關科室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啟動應急系統。
2、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葯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服從衛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3、醫務處在分管業務副院長的領導下組織相關科室,負責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搜索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4、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疑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時,應立即用電話通知信息科,同時立即報告醫務科長和業務副院長。信息科要向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5、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進行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採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並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6、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7、醫院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並定期對醫生和實習生進行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工作的培訓。
8、發現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不報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對其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態惡化等嚴重後果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及時控制和處置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秩序。
(二)工作原則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快速反應、依靠科學、依法管理的原則。
(三)編制依據
本預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為依據編制。
(四)定義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如:飲用水污染事件、醫源性感染爆發、生化恐怖襲擊事件、免疫接種引起的群體性事件、重大醫療事故、醫院水電及醫療設備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
(五)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六)應急組織及職責
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小組、應急指揮辦公室、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應急處置隊。
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小組:負責協調與上級部門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關系,確保在上級行政部門領導下,統一領導全院醫療救治工作,統一調配全院人員、物資、技術,使醫療救治工作及時有效地進行。由院長任組長,分管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職能科室負責人任組員。
應急指揮辦公室:在指揮小組領導下協調好院內各科室關系,具體組織協調院內各相關部門,確保突發公共事件救治工作在我院順利實施。主要由醫務科、院辦、護理部、總務科、設備科、信息科負責人組成。辦公室掛靠醫務科。為保證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和醫療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應急指揮辦公室統一協調院內各部門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醫務科負責安排院內外病人的收治、會診、轉診、組織搶救及醫務人員的調配工作;
2、護理部負責護理人員的調配及病區醫療物品准備工作;
3、總務科負責組織院內各種後勤物資的供應、後勤設備(施)的維護以及院內環境和被服的清潔、消毒工作;
4、設備科負責相關醫療物資的采購、儲備和供應;
5、葯劑科負責各類葯物的采購、儲備和發放,保障供應;
6、信息科負責傳染病疫情的報告;
7、院感中心負責組織院內感染的預防及處理、培訓工作。
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在應急指揮辦公室領導下,針對不同類別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導應急處置隊進行具體醫療工作並組織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及時提出建議和整改措施。由各臨床科室負責人、流行病學專家、醫院感染專家等組成。
應急處置隊:在應急指揮辦公室指揮下,參加院外及院內醫療救治工作。由急診科主任或相關醫療專業人員任組長,各相關科室醫師任組員。
二、報告與響應
(一)監測
l、對法定傳染病進行系統監測,對傳染性大或危害嚴重的傳染病實行重點管理,中毒監測網路和食物監測網路加強生物毒素和化學毒素的監測。
2、加強重點科室工作,當出現不明原因的傳染性疾病,常用方法或治療無效或效果不良,疾病發病或死亡異常增多時應進行報告。
3、嚴格按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開展工作,以利於盡早發現和識別生物、化學恐怖襲擊事件,加強疫情監測分析和信息交流。必須做好監測資料相關分析,及時發現異常現象,以便排除和確認生物、恐怖襲擊事件和及時發現傳染病的流行特徵。
4、對醫院內有化學毒品、放射性葯物儲存和使用的地方以及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危害和社會恐慌的場所進行衛生學評價,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做好相應的應急准備。
(二)報告
1、責任報告人:發現疫情的首診醫師、應急指揮辦公室工作人員,發現生物飲用水污染事件、醫源性感染爆發、生化恐怖襲擊事件、免疫接種引起的群體性事件、重大醫療事故、醫院水電及醫療設施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事件的任何人均為責任報告人。
2、報告程序:責任報告人除常規疫情報告、疾病監測及其他常規監測系統規定要求進行報告外,對發現的各種公共衛生異常現象要盡快向信息科報告,信息科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縣衛生局或疾控機構報告。
(三)啟動條件:
臨床上遇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接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令時。
(四)工作程序:
l、醫務科或值班人員在接到報告後,立即向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匯報,以決定是否成立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若應成立,則由醫務科或值班人員通知相關專家到位。
2、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在接到指令後,立即到首診科室對患者進行會診,判斷事件嚴重程度,指導首診醫師進行初步診治,並建議應急指揮辦公室是否啟用應急處置隊對患者進行診治。
3、應急處置隊在接到通知後,根據情況立即到達院內或院外開展醫療施救。
4、應急處置隊要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及應急指揮辦公室指揮下及時做好傷員和病人救治工作,開辟專門病房對病人進行隔離和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工作。
(五)個人防護:突發疫情應急處理工作人員在開展救治工作時應注意個人防護。收治病人的科室應採取相應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保障
(一)物資保障
葯劑科及設備科要根據要求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葯品及物資儲備。應急儲備物資應妥善保管,及時補充更新。各臨床科室要做好病區各類急救葯品的儲備。
(二)技術保障
各級醫務人員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各臨床檢驗科室要積極開展相關實驗檢查項目,提高檢測水平,為更快識別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實驗室保障。各科室應收集、整理、分析各種資料,為開展相關科研製定應對措施。
醫務科、護理部應對醫務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推廣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
四、結束後處理
(一)評估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完畢後,要對處理過程與結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教訓,通過科學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二)獎勵與處罰
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科室及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失職科室及相關責任人員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予以追究相應責任,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中醫會診查房制度
為了提高住院病人治療的多樣化效果,減輕病人經濟負擔,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總後勤部衛生部組織制定的《綜合醫院中醫葯工作指南(試行)》和《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甘政發〔2010〕32號)等有關精神,我院實行各科病種中醫會診查房制度。
1.建立並落實中西醫相互會診、轉診、查房、中醫葯參與診療方案制定、中西醫共同參與病例討論、中西醫共同衛生應急、中西醫相互學習交流、中西醫科研協作等制度;
2.建立有效協作機制,加強中西醫合作,將中醫葯服務拓展到醫院各臨床科室,使患者在我院接受西醫葯服務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時、方便的中醫葯服務;
3.將西醫科室中葯消耗量、中醫、針灸、康復治療人數中醫葯治療率或參與治療率等納入考核指標。
4.各科室凡遇證情復雜等疑難重危病證,或西醫治療3日效果不好的病人,應即時申請中醫會診查房。中醫人員接到會診必須隨請隨到,按時高效地完成會診查房任務。
5.各科室會診查房前經治醫生及主治醫師應准備好病史、四診摘要及有關材料。會診查房中要充分討論,制定符合病人病情合理的中醫治療方案,做好記錄和總結,並認真做好病程記錄和分析,不斷總結經驗,促進我院中醫葯全面發展。
甘肅省人民醫院中醫葯人員崗位培訓制度
一、培訓的內容與安排
1、每月組織4次業務學習。
2、每月組織一次醫院感染知識學習。
3、參加醫院組織的業務學習、三基理論考試和技術操作考核。
4、定期/不定期組織學習、考核核心制度、相關法律知識、醫療護理應急預案等。
二、根據年資不同的培訓要求
1、畢業後1年暫未取得執業資格人員的培訓:要求以臨床基礎技能為主,兼學專科知識和技術。能熟練掌握日常操作技能。每月對其進行技術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核及院感知識考核。
2、畢業後1—5年輪轉人員的培訓:
培養目標:
⑴具有熟練的基礎操作技能
⑵能掌握各科儀器的使用。
⑶能掌握各科和相關科室常用葯品劑量及毒性反應
⑷掌握醫療文書書寫。
⑸能掌握心肺腦復甦急救技術。
⑹能熟練掌握各科科常見病、多發病醫療護理。
培訓計劃和方法:
⑴鼓勵自學
⑵由高年資人員進行傳、幫、帶
⑶在實踐中培訓:利用醫療護理業務查房、舉辦專題講座以及通過實際業務指導加強基本功訓練和系統的理論學習。
⑷每月進行技術操作考核、理論考試、院內感染知識考試。
3、畢業後5—8年人員的培訓
培養目標:
⑴具有熟練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基礎操作技能,能執行系統化醫療護理。
⑵熟練掌握配合各科搶救的知識及技能
⑶能參加醫療護理科研課題的設計。
⑷達到初級壹(師)任職條件及水平。
⑸能熟練掌握心肺腦復甦技術。
培訓計劃和方法:
⑴鼓勵自學。
⑵參加本科及大專的深造:自學、函授或脫產進修學習
⑶有條件時參加短期專題學習。
⑷每月進行技術操作考核、理論考試、院內感染知識考試。
4、對醫師、護師、中葯技師的培訓
培養目標:
⑴熟練掌握基礎醫療護理和專科醫療護理技術,掌握危重病人的醫療護理和急救技術。
⑵掌握本專科新技術、新知識,能運用醫療、護理理論、技術和醫療、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身心整體醫療和護理
⑶能參加實習生帶教實習,能參加科研和總結經驗或撰寫論文
⑷能獨自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工作。
⑸能組織業務學習、護理查房等。
培訓計劃和方法:
⑴自學、進修、有條件時參加專科進修班。
⑵每季度進行業務知識考核。
⑶每月進行技術操作考核。
5、對主治醫師、主管護師和主管技師的培訓
培養目標:
⑴具有課堂教學及臨床帶教能力,能組織本科病房醫療、護理會診、醫療護理查房及參加全院性醫療護理會診。
⑵逐步達到副高的任職條件。
⑶對疑難、危重病人有豐富的臨床醫療護理經驗,具有較強的管理、教學和科研能力
培訓計劃和方法:
⑴同初級(師)培訓方法
⑵有計劃地選送到院外對口短期學習
⑶每季度結合院內及科內的學習內容進行考試。
五、組織管理
(一)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必須加強宏觀管理和指導。醫院中醫葯管理科負責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規劃、組織、指導和實施,制定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管理辦法、培訓考核大綱及各二級學科培訓實施細則。
(二)中醫葯管理科負責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組織、指導和實施,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要實行繼續教育登記制度,建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檔案,做好日常記錄和年度登記工作。
(三)培訓所需的經費,在醫院繼續教育經費項內列支,醫院要積極創造條件,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五)醫院聘請高等中醫葯院校、各中醫學術團體專家擔任指導老師,要充分發揮專家優勢和學術技術專長,積極為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提供教學、技術服務。
⑤ 綜合醫院中醫科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
jnsjvcwvro4632387857 針灸工m作制度(00-43) 5。 嚴格無g菌操作,嚴密消毒,使用一i次性針,防止0交叉g感染。 2。 凡v留針治療者,術者不s得離開u崗位,注意觀察病員變化5。取針時注意防 止2漏針、斷針。 8。 採取措施,預防暈針、滯針和斷針,如有發生,迅速處理。 1。 使用電針時,應首先檢查機器是否完好,輸出是否正常,並根據病情, 選用適當強度。治療完畢後將開u關關閉,輸出扭至零位。 6。 經常檢查針具是否完好,如有不f銳利及s彎曲時應及u時修理、更換。 0。 針灸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4發生意外。 中7醫科崗位職責在院長1。業務副院長7的領導下s,負責中1醫科一j定范圍的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工y作。 2認4真執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m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 7隨時了c解病員的思想。生活情況,徵求病員對醫療護理工x作的意見3,做好病員的思想工z作; 4對病員進行親自檢查。診斷。治療,嚴格按照中7醫望。聞。問。切0四診。八h綱。辯證執行審察內5外。辯證求因。四診合參,嚴格用葯,依君。臣。佐。使。原則開s寫醫囑和處方0; 8做好病人h用葯指導,服葯後隨訪,治療癒合情況觀察及a不v良反6映工f作的記錄報告; 4承擔適當的臨床教學。指導進修。實習i醫師的工i作及w各期相關預防保健工n作的開i展及t宣傳; 2做好科室環境衛b生及a醫療器械的維護;
⑥ 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有什麼不一樣
等級醫院管理將醫院分成一、二、三、特級四級。其中一級等級最低,特級等級最高。一級醫院沒有甲、乙、丙三等;二、三級中有甲、乙、丙三等。
三甲和二甲醫院主要從床位數、執業人員要求、教學要求、設備設施管理、承擔醫療任務都有很大不同,就跟5星級賓館和3星級賓館,大學跟中學一個道理。三甲醫院人員技術水平相對更高,設備設施更強,相對收費也高一些。
⑦ 急需中醫門診相關制度,牆上掛的那種,請高手給予!!!
1、門診工作制度
① 門診部主任在主管院長的領導下負責門診的醫療行政管理,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各科室的門診工作;
② 門診各診斷室醫師值班,調休請假由門診主任負責安排及辦相關審批手續;
③ 門診醫師在診斷過程中,對診明確或可穎傳染病人,應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特殊情況及時上報;
④ 對重病人、老年人、殘疾人,則應協調優先安排就診;
⑤ 認真規范書寫門診病歷,處方及門診日誌,做到細致診斷,合理用葯,態度和藹,耐心解釋,對經復診仍不能確診的難重病人,則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
⑥ 門診各科要注重與醫技科室、病區加強聯系與溝通,以便及時收治病人和早日明確診斷;
⑦ 專家專科門診則要按時出診,特殊情況不能出診,則應當公示或告知病人;
⑧ 門診大廳公開設立病人意見本及投訴箱,以便接受群眾監督;
⑨ 門診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以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2、門診服務台工作制度
① 門診服務台負責導醫、分診、咨詢及維持大廳的工作秩序等工作。
② 准時上班,堅守工作崗位,熱情主動接待病人。
③ 服務台人世間員必須熟悉本院門診各科醫師的特點與專長、開展治療項目、科室組成、醫療器械、設備等醫院概況,以便能正確的引導病人。
④ 病人選擇醫師時,則應詳細介紹專業特長及相關資料,具體方法等。
⑤ 服務人員應儀表端莊、著裝整齊、佩帶胸卡、文明用語、有問必答、百問不煩、禮貌待人、溫馨服務。
⑥ 主動幫助病人就醫、交費、取葯,引導各項檢查,解答有關事宜,其中環節出現問題,及時給予協調解決。
⑦ 經常巡視候診廳,以便隨時引導和協助老年人、殘疾人、體弱人員就醫。
⑧ 協助門診部接待團體體檢人員到相關科室體檢,維持秩序,負責安排個體體檢工作。
⑨ 宣傳衛生保健知識,發送衛生宣傳資料,監督保潔員,勸阻病人不要隨地吐痰、吸煙、亂扔果皮紙屑。
⑩ 負責收集病人的意見,溝通醫患關系,隨時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
⑾ 每日將接診情況表,統計上報醫院。
3、門診醫師診斷室工作制度
① 上班15分鍾前必須到位,並作好一切就診工作準備。
② 熱情接待病人,耐心細致地詢問病情、檢查和解答相關問題。
③ 按規定書寫門診病歷、處方及填寫各種申請單報告單,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及統計工作。
④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並按照傳染病管理規定,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並詳細登記。
⑤ 指導病人正確採集各種化驗標本,並做好化驗和各種檢查報告單的保管,嚴防丟失。
⑥ 病人如有特殊情況,醫師應親自陪同檢查,並注重與醫技科室溝通。
⑦ 各種檢查污物器應檢查督促保潔工作消毒處理,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整齊與安靜。
⑧ 門診醫師值班、調休、請假,由門診主任通知導醫,以便分診。其科室所需物品由主任統一領發,個人不得領取。
4、門診輸液室工作制度
① 護士工作時間必須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操作前洗手,嚴格無菌操作規格,做到態度嚴謹、工作認真、手法輕巧。
② 注射葯物時,應按照處方和醫囑執行,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保障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③ 對需要做皮試的葯物,在注射前必須做皮試,觀察20—30分鍾等無過敏反應時方可注射。
④ 嚴格觀察注射後的病人的病情變化,首次注射青黴素後勤部,需留觀20—30分鍾,如發生注射反應及葯物過敏等意外,則應立即報告醫師,實施搶救措施。
⑤ 室內所有搶救葯品、設備、要放置定位點,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並取之方便。
⑥ 室內空氣、地面要做到定期消毒,並做好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⑦ 使用後的一次性物品及其它醫療廢物,要放入嚴密容器里,待保潔工外運。
⑧ 嚴格以文字床前交接班,清點葯物和設備,雙方無異議時方可離崗。
5、門診體檢工作制度
① 單位或團體人員在門診體檢,由門診部主任統一具體安排、組織和實施。
② 體檢項目所涉及的有關科室,應服從門診部主任的安排,在時間及人員等方面積極配合和支持,如有工作矛盾則協商解決,共同完成體檢工作。
③ 各種體檢申請單、報告單,則由門診部主任指定人員統一填寫並收回。
④ 待體檢結束後,則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寫出體檢結論及治療意見,並通知受檢單位或團體負責人。
⑤ 體檢中不得弄虛得假,注重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必要時告知病人來院復查。
6、治療室工作制度
① 治療室工作人員上班時,必須規范著裝,做好洗手、消毒、備水、清點物品以及檢查設備等工作。
② 對病人所持醫師開具的治療申請單,要認真核對,耐心詢問病情和以前治療情況,以便作好必要的應對。
③ 治療前,醫務人員要履行告知義務,詳細講解治療中有關注意事項,並調整病人的心理狀態,以便確保配合治療。
④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密切觀察治療中的病情變化及設備運行情況,不得擅自離開崗位,以確保治療中的安全。
⑤ 治療中,如病人出現病情變化和設備故障,必須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和科主任以及有關設備管理人員,並採取積極措施。
⑥ 治療結束後,應反復詢問治療感覺,並交待回家後相關注意事項。
⑦ 平時注意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發生嚴重故障不得自行處理,要及時報告和維修。
⑧ 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做到物品定位,擺放有序,取之方便,及時消毒,污物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