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稅法規

國稅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1 09:29:08

㈠ 國家稅務總局可以制定稅收行政法規

不可以。
1、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回且按照《中華人民答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2、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它制定的文件只能稱之為規章,它只能制定稅收方面的規章。

㈡ 國家稅務局中政策法規科基本要做什麼工作

政策法規科的工作職責包括:

(1)負責稅收執法監督、法律服務、法律宣傳培訓和執法檢查工作;

(2)負責推行執法責任制和復議應訴工作;

(3)負責重點案件的審查和復查工作;

(4)負責政策法律執行情況的反饋工作;

(5)負責依法治稅工作的具體指導;

(6)負責國稅系統目標管理和機關目標管理工作;

(7)負責國稅系統的執法資格認證及行政執法證件的辦理、換驗工作;

(8)負責職責范圍內工作的調查研究;

(9)落實和完成黨組織及上級領導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

(2)國稅法規擴展閱讀

稅務機關的職責編輯

1.稅務機關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或少征稅款,或擅自決定稅收優惠;

2.稅務機關應當將徵收的稅款和罰款、滯納金按時足額並依照預算級次入庫,不得截留和挪用;

3.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征稅,依法確定有關稅收徵收管理的事項;

4.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減稅、免稅等稅收優惠,對納稅人的咨詢、請求和申訴作出答復處理或報請上級機關處理;

5.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經營狀況負有保密義務;

6.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的手續費,且不得強行要求非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

7.稅務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實施和解除稅收保全措施,如因稅務機關的原因,致使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的,稅務機關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

㈢ 地方稅務局 政策法規科主要負責那些事項

1、地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負責對本局的法制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組織實版施對本局及下屬權機構地方稅務稅收法律、法規、規章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做好本級及指導下級做好行政復議、應訴、賠償及稅務行政處罰組織聽證工作;負責協調組織地方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情況的調研論證工作;負責協助重大案件審理委員會的有關審理工作;負責地稅系統規范性文件審查備案和普法教育工作。
2、國稅徵收稅種:增值稅、消費稅、車購稅、企業所得稅(中央企業及某些新設立企業)、印花稅(證券交易部分)、個人所得稅(存款利息部分)。
3、地稅徵收稅種: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國稅徵收的除外)、個人所得稅(國稅徵收的除外)、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國稅徵收的除外)、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煙葉稅等稅種及國務院、各省政府授權代征的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資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保障基金、工會經費、養老金等等(各省規定不一)。

㈣ 國稅退稅監管政策,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

辦理退稅,必須貫徹國家經濟和稅收政策。稅務機關相應設置必要的職能管理機構,建立嚴格的退稅審批制度,把住政策關口。
《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
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國稅機關受理該類企業的出口退(免)稅正式申報後,經核對申報信息齊全無誤的,即可辦理出口退(免)稅。
(二)在國家下達的出口退稅計劃內,可優先安排該類企業辦理出口退稅。
(三)國稅機關可向該類企業提供綠色辦稅通道(特約服務區),並建立重點聯系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並定期聯系企業,及時解決其有關出口退(免)稅問題。
(四)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國稅機關應定期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進行復核,對復核有誤的,應按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管理類別為二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應先審核電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憑證進行人工審核。抽取比例應不低於該類企業每個申報批次所附原始憑證的20%。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先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信息審核辦理退稅,再定期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進行復核,對復核有誤的,應按規定處理。
(三)國稅機關每年評估該類企業的退(免)稅的戶數,應不低於所轄有出口退(免)稅申報業務的該類企業總戶數的3%。
第十三條 管理類別為三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應先審核電子信息,再抽取一定比例的原始憑證進行人工審核。抽取比例應不低於該類企業每個申報批次所附原始憑證的60%。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
(三)國稅機關每年評估該類企業的退(免)稅的戶數,應不低於所轄有出口退(免)稅申報業務的該類企業總戶數的5%。
(四)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每年國稅機關應抽查不低於20%的對應備案單證及收匯憑證。
第十四條 管理類別為四類的出口企業的管理措施。
(一)對該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國稅機關除審核電子信息外,還應逐筆人工審核對應的原始憑證。
(二)該類企業屬於外貿企業的,對其申報的出口退稅,國稅機關應使用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和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協查信息審核辦理出口退稅。
(三)該類企業屬於生產企業的,對其申報出口退(免)稅的自產產品,國稅機關應對其生產能力、納稅有關情況核實無誤後,方可辦理退(免)稅。
(四)對該類企業申報出口退(免)稅的外購出口貨物或視同自產產品,國稅機關應對每戶供貨企業的發票,都要抽取一定比例發函調查。
(五)國稅機關對所轄該類企業,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出口退(免)稅評估。
(六)該類企業自評定之日起,2年內不得評定為其他管理類別。
第十五條 國稅機關通過預警評估發現管理類別為一類的出口企業已辦理的退(免)稅存在騙稅疑點的,應按規定進行核查,發現問題的應按規定予以處理。
國稅機關發現管理類別為二類、三類、四類的出口企業申報的退(免)稅存在騙稅疑點的,須按規定排除相關疑點後,方可辦理退(免)稅;已辦理的,國稅機關可按照所涉及的退稅額,暫緩辦理該企業其他已審核通過的應退稅款,無其他應退稅款或應退稅款小於所涉及退稅額的,可由出口企業提供差額部分的擔保。相應疑點排除後,國稅機關方可辦理暫緩的退稅或解除擔保。

㈤ 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
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
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

㈥ 國家稅務總局的定義在哪個法律中規定

國家稅務總局的抄定義在中華人民襲共和國稅法中定義的。
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正部級。前身是財政部稅務總局(正局級),成立於1950年,1988年改名為國家稅務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副部級),1993年定名為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的主要職責是:
1、擬定稅收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實施細則;提出國家稅收政策建議並與財政部共同審議上報、制定貫徹落實的措施。
2、參與研究宏觀經濟政策、中央與地方的稅權劃分,提出完善分稅制的建議;研究稅負總水平,提出運用稅收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建議;制定並監督執行稅收業務的規章制度;指導地方稅收征管業務。
3、組織實施稅收徵收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徵收管理制度;監督檢查稅收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4、組織實施中央稅、共享稅、農業稅及國家指定的基金(費)的徵收管理;編報稅收長遠規劃和年度稅收收入計劃;對稅收法律法規執行過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稅政問題進行解釋;組織辦理工商稅收減免及農業稅特大災歉減免等具體事項。
5、開展稅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加涉外稅收的國際談判,草簽和執行有關的協議、協定。
6、辦理進出口商品的稅收及出口退稅業務。

㈦ 國稅人員應遵循的法律法規准則及涉及國稅稅務的法律

除了基本的憲法、刑法民法通則等,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版法》、《中華人權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稅務總局頒發的《稅務系統反腐倡廉教育培訓大綱》,《稅務監察暫行規定》,《稅務監察暫行規定》等等

㈧ 國家稅務局政策法規科

您好,關於您所提的問題,解答如下,僅供參考: 政策法規科的工作職責包括: (1)負責稅回收答執法監督、法律服務、法律宣傳培訓和執法檢查工作; (2)負責推行執法責任制和復議應訴工作; (3)負責重點案件的審查和復查工作; (4)負責政策法律執行情況的反饋工作; (5)負責依法治稅工作的具體指導; (6)負責國稅系統目標管理和機關目標管理工作; (7)負責國稅系統的執法資格認證及行政執法證件的辦理、換驗工作; (8)負責職責范圍內工作的調查研究;

㈨ 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關於稅務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有: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9)國稅法規擴展閱讀: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范圍

作用體現在處理不同等級稅法的關繫上,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生沖突,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熱點內容
關於法律援助工作站規范化建設 發布:2024-11-20 22:31:22 瀏覽:203
濟南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專業 發布:2024-11-20 22:22:11 瀏覽:92
賓陽縣司法 發布:2024-11-20 22:04:55 瀏覽:399
在職法律碩士jm 發布:2024-11-20 21:27:33 瀏覽:471
2014年勞動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4-11-20 21:17:10 瀏覽:924
合同法屬於程序法 發布:2024-11-20 21:17:06 瀏覽:520
教師資格證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20 20:08:19 瀏覽:168
法治培訓題 發布:2024-11-20 20:02:21 瀏覽:458
南京法官南通人 發布:2024-11-20 19:50:46 瀏覽:862
電商法假貨 發布:2024-11-20 19:49:28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