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鄉規劃條例
❶ 吉林省建設廳的附屬事業單位
1、吉林省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處
職責:貫徹國家和擬定我省工程招投標、工程交易中心(有形建築市場)、招標代理機構、合同管理法規、規章並監督執行;負責省轄區域內建築領域工程項目報建、招標投標、合同行政執法和管理職權;對國家和省投資的大型、重點工程項目的報建、招標投標、合同工作實施具體監督管理與跟蹤服務;負責審批除國家和省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以外項目的直接發包、邀請招標工作;協助審批工程交易中心(有形建築市場)、招標代理機構;負責審批和管理評標專家;負責會同相關部門對招標投標活動投訴和信訪工作。
2、吉林省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
職責:貫徹國家有關建築工程質量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負責建設廳有關建築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的立法和全省建築工程技術質量管理工作;檢查、監督、指導全省各級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和各級質量監督站的工作;檢查、監督、指導在吉林省內從業的各施工企業的工程技術和質量管理工作;培訓各級質量檢查、監督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全省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含專業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考核認定;負責建築工程、市政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監督管理;負責對違反工程質量和文明施工有關法律、法規行為進行執法查處;負責全省的監理機構和檢測機構的資質管理和注冊執業人員的執業管理;負責國家和省投資的重點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和參與省內重大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工程質量問題和工程質量保修期范圍內工程質量投訴。
3、吉林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
職責:組織實施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國家標准、全國統一定額和建設行業標准及經濟定額的國家標准;組織起草和制定全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的法規政策以及相關制度;制定各類建築工程計價定額,監督指導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負責全省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的資質管理,監督、檢查、管理建築工程發承包的計價活動;負責全省工程造價專業人員執業資格的管理。
4、吉林省建設廳城建檔案館
職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城建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全省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發展規劃與計劃;制定全省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管理規定、業務標准和技術規范;負責全省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負責全省城鄉建設檔案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組織城建檔案執法檢查、依法查處城鄉建設檔案管理違法行為;負責全省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指導,檢查和監督工作,推進普查成果的動態管理;組織開展全省城建檔案館綜合管理水平考核活動,按國家和省里標准評定城建檔案館等級;組織指導全省城鄉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組織全省城建檔案系統經驗交流和學術研究;協助有關部門編制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規劃;負責全省城鄉建設檔案統計工作和協助辦理信訪相關事項。
5、吉林省抗震防災辦公室
職責:貫徹落實國家抗震防災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負責制定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城市市政設施工程抗震設防工作的設計規范,並監督實施;組織編制和修訂全省抗震設防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編制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和設防區劃,並指導實施。負責全省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工作行政執法和監督管理;組織對超限高層建築工程進行抗震設防專項審查;負責對超抗震規范建築工程項目的申請核准;負責對現有工程抗震鑒定、加固工作監督、檢查、指導;負責對違反有關建設工程(抗震)質量法律、法規行為執法查處;監督、檢查、指導城鄉建設抗震防災工作;負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監督工作,組織對受損房屋建築工程抗震性能的應急評估;指導工程抗震科研、國際合作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協助辦理信訪相關事項。
6、吉林省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職責:擬定全省住房制度改革方案;負責全省廉租住房建設管理;負責全省住房分配幣化;負責全省公有住房出售管理。
7、吉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辦公室
職責:負責貫徹落實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等有關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法規、政策;負責完善全省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及有關規定,並指導實施;負責對全省各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履行決策職責實施指導和監督;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資金運作、規范管理和廉政、服務等項工作實施監管;對受委託銀行規范承辦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和相關手續等方面工作實施監督;負責住房公積金歸集、個貸、提取等依法行政的監管,承辦行政復議事項;健全全省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網路系統,對各市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公積金運作實施動態監督,查處相關違規事件。
8、吉林省建設廳移民局
職責:主管全省水庫移民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水庫移民工作的政策、法規,並負責制定具體管理辦法;負責監督、檢查和指導全省各類水庫移民資金(含基金)的使用管理;審核全省各類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規劃、計劃及地方政府上報的新建水庫移民搬遷安置規劃等。
9、吉林省施工隊伍管理辦公室
職責: 協助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對施工現場場地環境、質量、安全、材料、機械設備、文明施工等方面進行管理、檢查和指導;參與對省內施工企業資質管理,掌握施工企業資本金、工程技術人員的變化情況和企業施工業績等動態,根據企業變化情況,提出企業資質等級升降的意見;參與外省進入我省施工隊伍的質量管理工作,掌握企業動態,隨時提出這些企業是否適合在我省繼續承擔工程的建議;負責組織施工企業各專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10、吉林省城鄉建設管理辦公室
職責:負責城鄉規劃、建築市場、房地產市場和風景區規劃等方面違法違規行為的專案檢查,參與專項檢查;負責全省建設檢查監督舉報系統和建設檢查統計系統的建立和維護;受理舉報、定期公布建設系統檢查工作情況等。
❷ 吉林省房四平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吉林省城市規劃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科學地制定城市規劃, 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間資源, 保證城市規劃的實施,充分發揮城市整體功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 在城市規劃區內使用土地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
本條例所稱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 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的飛機場, 開發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和其他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城市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市.縣.鎮人民政府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
本條例所稱建設,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改建建築物,構築物和人民防空,市政公用,地下取水, 工程管線, 對外交通設施以及整治江, 河湖泊等其他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開發區,是指由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各類開發建設地區.
第四條 城市規劃必須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遠景規劃, 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關系,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 資源條件,歷史沿革,民族習俗,現狀特點,統籌兼顧, 綜合安排.
第五條 城市總體規劃應當和區域, 江河流域等規劃相協調, 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第六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規劃工作的領導,統一組織實施城市規劃
縣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工作
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規劃工作.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和有關部門相互協調, 簡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條 鼓勵開展城市規劃的科學技術研究, 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城市規劃水平.
第八條 城市規劃經批准後必須嚴格執行,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遵守城市規劃的義務, 有權檢舉和控告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編制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九條 省,市(州).縣 (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 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 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
市,鎮總體規劃由市, 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其中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大,中城市為了進一步控制和確定局部地區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設施, 城市基礎設施的配置, 可以由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分區規劃
第十條 編制城市規劃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規劃設計資質的城市規劃編制單位承擔
第十一條 市,縣, 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編制城市規劃所需要的勘察測量資料以及其他必要的基礎資料.
第十二條 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 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第十三條 審批機關應當在審批前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城市總體規劃, 詳細規劃進行鑒定,市,縣, 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城市總體規劃, 詳細規劃批准後三十日內, 向社會公布.
第二節 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
第十四條 城鎮體系規劃是一定地域范圍內, 以區域生產力合理布局和城鎮職能分工為依據, 確定不同人口規模等級和職能分工的城鎮的分布和發展規劃
第十五條 城鎮體系規劃應當包括綜合評價區域城鎮發展和開發建設條件, 確定城鎮化目標,城鎮發展戰略,城鎮等級和規模結構, 空間布局,區域生態環境,統籌安排區域設施及水資源的分配, 利用和保護, 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等內容
第十六條 城鎮體系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審批
市(州)域城鎮規劃由市(州) 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縣(市) 域城鎮體系規劃由其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第三節 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第十七條 城市總體規劃包括一定時期內城市性質, 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土地利用, 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安排和實施措施.
城市總體規劃的各項專業規劃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給水,排水,電力,通信,供熱, 燃氣工程,綠地建設,環境保護, 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區保護,防災(防洪,防震,消防,防空)設施,水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其他基礎設施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二十年, 近期建設規劃的期限一般為五年
第十八條 城市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非農業人口五十萬人以上城市的總體規劃, 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
其他設區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審批
不設區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經市(州)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
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由市(州) 人民政府審批, 報省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其他建制鎮的總體規劃, 由市或者縣(市)人民政府審批,縣(市)人民政府審批的, 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分區規劃由本級城市人民政府審批
城市總體規劃在報請審批前, 須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
第十九條 市,縣, 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局部調整, 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原批准機關備案, 有下列重大變更事項之一的, 其初步變更意向需經原審批機關所屬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認定後,方可修改調整總體規劃, 並按照法定程序報原審批機關審批
(一)城市性質變更
(二)城市人口規模或者用地規模變更量超過原規劃百分之三十以上.
(三)改變城市用地發展方向
(四)城市主要工業區, 倉儲區, 居住區以及公共綠地改變土地使用性質
(五)城市中心區, 對外交通樞紐改變位置
(六)城市主幹道改變走向, 道路網格局變更
(七)法律, 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重大變更事項
第四節 城市詳細規劃的編制
第二十條 城市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或者分區規劃為依據, 對一定時期內城市局部地區的地土利用, 空間環境和各項建設用地所作的具體安排
城市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或者分區規劃為依據, 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 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修建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 分區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 制定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
第二十一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必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作為城市規劃管理和綜合開發,土地利用的依據.
近期開發建設地區, 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
第二十二條 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市, 縣人民政府指定地段的修建性規劃由市, 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其他修建性詳細規劃由開發建設單位委託具有相應規劃設計資質的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
第二十三條 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下列重要地段和區域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一)國家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心商務區,商業服務區, 文化娛樂等公共建築集中的.廣場,街區;
(二)火車站,民用飛機場,公路客貨運站;
(三)風景名勝區, 文物保護區;
(四)用地面積十公頃以上的居住區,工業區,倉儲區, 科研文教區;
(五)開發區
(六)需要本級人民政府審批的其他地段和區域
其他修建性詳細規劃,由開發建設單位報當地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未經原審批機關批准,不得擅自修改詳細規劃
第三章 城市規劃的實施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四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 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實行統一的規劃管理
第二十五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服從市,縣,鎮人民政府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決定,涉及補償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不得違反城市規劃佔用公園,綠地,道路,停車場,廣場,校園,文化體育場地, 歷史和文物古跡保護地段, 水源保護區,城市河道行洪區,市政公用設施和防災(防洪,防震,消防,防空)設施,高壓供電走廊等用地進行建設
第二十七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採石挖砂取土, 設置垃圾場, 圍填水面等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確需進行的,須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 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八條 城市規劃區內建設項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准
(一)沒有編制詳細規劃的;
(二)建築間距不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標准.規范的;
(三)公共建築不按照設計標准設置停車場的
(四)改變城市規劃用地性質的;
(五)壓占各種地下管線的;
(六)毀壞歷史文物和近代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築物, 構築物的;
(七)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八)影響航空安全或者破壞測量標志的
(九)經過論證對城市景觀構成破壞性影響和嚴重影響居民居住環境的;
(十)其他不符合城市規劃標准,規范的
第二十九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從事城市勘察測量工作的須持國家或者省頒發的勘察,測繪資質(資格)證書,並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證後, 方可進行城市勘察測量作業.
第三十條 城市規劃設計單位和勘察設計單位必須按照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設計, 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變更設計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給施工單位的施工圖設計文件, 必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審查.
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審定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
第三十二條 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必須符合城市規劃, 出讓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 出讓前應當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附件中必須包括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設計條件和附圖
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的規劃設計條件及附圖不得擅自變更, 受讓方確需改變原設計條件的, 須事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重新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土地使用者應當按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規定的規劃設計條件開發, 利用土地.
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必須附有原出讓合同中的規劃設計條件和附圖
第三十三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建設項目選址,建設用地規劃,建設工程規劃審批, 驗收文件和圖紙等資料立卷歸檔.
第二節 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的規劃管理
第三十四條 城市規劃區內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的規劃管理,實行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制度.
第三十五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的選址和布局, 必須符合城市規劃, 需要申請立項的建設項目, 建設單位應當持項目建議書, 向建設項目所在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選址申請, 接受申請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建設項目選址規劃分級管理規定辦理
對符合城市規劃用地要求的建設項目,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是起十日內核發選址意見書或者簽署初審意見並報上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上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初審意見之日起十五日內核發選址意見書;對不符合城市規劃用地要求的建設項目, 由接到申請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第三十六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申請用地的必須持建設項目批准文件或者建設用地申請等有關材料, 向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定點,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並提出規劃設計條件 規劃設計完成後,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規劃設計文件向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領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對規劃設計文件進行審查, 符合規劃設計條件的, 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不符合規劃設計條件的, 不予核發並書面通知建設單位或者個人.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 方可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用地, 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政府審查批准後,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第三十七條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定的內容, 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改變. 確需改變的, 建設單位或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程序換領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第三十八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根據城市規劃提出規劃設計要求
工程設計方案完成後,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將設計方案報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對符合規劃要求的, 應當自接到設計方案之日起十五是內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施工圖設計完成後,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報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其他有關批准文件後, 方可申請辦理開工手續
第三十九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的內容進行建設,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 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四十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滿兩年末動工建設的,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需要繼續建設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重新申領
第四十一條 建設工程在定位放線和基礎或者隱蔽工程完工時, 應當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 方可繼續施工
第四十二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參加城市規劃區內重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 建設單位應當在竣工驗收後六個月內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有關竣工資料,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符合規劃的, 自收到竣工資料之日起七日內出具認可文件,未出具認可文件的,有關部門不得發給房屋產權證明
第四十三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應當嚴格控制臨時用地和臨時建設, 確需在城市規劃區內臨時用地的, 應當先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 再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批准手續, 在臨時用地上進行臨時建設( 包括施工暫設工程)的,應當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並在三日內核發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滿六個月未開工的, 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 臨時建設工程的使用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確需延長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有關手續.
臨時建設工程使用期滿,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自行拆除, 臨時建設工程在使用期限內, 因國家建設需要拆除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嚴禁在批準的臨時用地范圍內建設永久性建築物, 構築物和其他設施
第三節 城市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
第四十四條 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必須堅持" 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 合理利用城市現有設施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建設程序,集中成片地進行建設,不得擅自插建.
第四十五條 城市舊區改建,對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紀念意義, 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 體現民族特點與地方特色的街區和建築物,構築物,必須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製定保護規劃並嚴格實施
第四十六條 城市總體規劃確定搬遷的單位, 不得在原地新建,擴建和改建;城市總體規劃確定限制發展的單位,不得在原地新建.擴建.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七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規劃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城市規劃監督檢查人員應當熟悉城市規劃法律,法規,規章,忠於職守,秉公執法,持證上崗.
第四十八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以下措施 :
(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建設用地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正本文件, 資料等,進行查閱或者復制;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發生違法行為的現場進行拍照,勘測;
(四)責令停止違反城市規劃法律,法規,規章的違法行為第四十九條 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必須給予支持和配合, 並有義務提供方便條件, 不得拒絕或者阻礙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城市規劃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時, 應當為被檢查者保守商業秘密.
第五十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 定期對下級的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對違反城市總體規劃的行為予以糾正或者報請本級人民政府予以糾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改變城市規劃,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後果的, 主要責任者是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的, 由本級人民政府追究其行政責任;主要責任者是人民政府負責人的, 由上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報請同級人民政府或者建議有關部門追究其行政責任
第五十二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 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文件,佔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 佔用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退回
第五十三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批准建設的, 其批准文件無效, 所建工程予以拆除, 給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 由批准建設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賠償, 並追究有關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第五十四條 在城市規劃區內,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 有下列嚴重影響城市規劃行為之一的, 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築物, 構築物及其他設施.
(一)佔用城市公園,綠地, 道路,停車場,廣場, 高壓供電走廊, 壓占各種地下管線和消防通道進行建設的.
(二) 在城市水源保護區內建設有污染項目的
(三) 在文化古跡保護地段進行建設的;
(四) 建築間距不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標准,規范的
(五) 嚴重影響居民居住環境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嚴重影響城市規劃行為的.
影響城市規劃,尚可採取改正措施的, 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並處建設工程違法部分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立即停止施工, 對繼續施工的,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強制拆除繼續施工的部分.
第五十五條 依照本條例規定對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而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給予行政處罰的, 上級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仍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 上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直接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並建議有關機關給予有關城市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行政處分.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阻礙城市規劃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的, 由公安機關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違法建築物, 構築物和其他設施, 需要限期拆除又無單位或者個人主張其權屬的,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建築物, 構築物及其他設施所在地公告拆除決定. 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仍無單位和個人主張其權屬的, 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拆除.
第五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義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一)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未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和時限辦理審批手續的
(二) 對本條例規定的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三) 對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
第五十九條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組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六十條 未設鎮建制的工礦區的居民點, 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六十一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❸ 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的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城市供熱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統籌安排的原則制。
城市新區內開發、容舊城改造、道路建設等不得佔用供熱發展規劃預留的城市供熱設施用地。
城市供熱規劃一經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不得擅自更改。
第八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供熱工程,必須符合城市供熱規劃,並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城市供熱規劃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其配套的供熱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對環境效益好和節能效率高的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給予支持。
第九條 建設城市供熱工程應當依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設計、施工單位。
從事城市供熱工程設計、施工的單位,必須具備相應資質。
第十條 新建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並預留安裝熱量表位置。現有住宅房屋應當逐步進行分戶控制供熱改造,分戶改造所需費用的承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積極推行安裝使用熱量表。
❹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的規劃與建設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編制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專項規劃和出租汽車客運專項規劃並公布實施。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專項規劃。
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專項規劃應當確定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發展目標、規模、優先發展的政策與措施,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接泊,客運設施,線路及站點布局等;出租汽車客運專項規劃應當確定客運出租汽車投放數量、車型結構配置、服務場站、科技設施設備建設等。具體內容由省城市公共客運主管部門確定。
第九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相關城市公共客運設施用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其用途。
第十條 實施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和建設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大型商業網點、文化體育場(館)、公園等大型公共設施項目時,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配套建設相應的城市公共客運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竣工、同時交付使用。
第十一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統一組織建設以下城市公共客運設施:
(一)停車場(站)、調度室(亭);
(二)站台設施(含站台、候車亭、站桿、站牌);
(三)車輛軌道、隔離屏障、供電設施。
第十二條 城市公共客運設施由城市人民政府統一組織管理。
禁止擅自移動、拆除、佔用城市公共客運設施。因工程建設等原因確需移動、拆除、佔用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市政公用設施有關規定辦理手續並予以補建。
第十三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道路的實際狀況,開設公共汽電車專用道和優先通行信號系統。
❺ 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城市規劃區內的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實施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協議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省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房屋拆遷實行拆遷許可證制度。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不得實施拆遷。
第七條 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資料:
(一)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二)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四)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專戶存款證明。
第八條 拆遷計劃應當包括;拆遷范圍、方式,拆遷時限,工程開工、竣工時間。
第九條 拆遷方案應當包括:
(一)被拆遷房屋狀況(房屋使用性質、使用年限、產權歸屬、面積、樓層、朝向、區位、結構形式等);
(二)各種補償和補助費用概算;
(三)產權調換房屋安置標准和地點;
(四)臨時過渡方式及其具體措施。
第十條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存款額度應當不少於被拆遷房屋總建築面積乘以上一年同類地段、同類性質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拆遷人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可以折價計入。
第十一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十二條 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房屋拆遷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符合條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房屋拆遷許可證》核準的拆遷范圍,不得超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定的用地范圍。
第十三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拆遷人應當及時將公告內容告知被拆遷人。
第十四條 拆遷人可以委託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拆遷人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也可以自行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也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五條 房屋拆遷工作人員應當熟知房屋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拆遷政策,並具備房屋拆遷工作相應的專業知識。
第十六條 發布房屋拆遷公告時,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向拆遷人、被拆遷人提供兩個以上具有評估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任其選擇;拆遷人、被拆遷人也可以選擇其他具有評估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拆遷人、被拆遷人應當自房屋拆遷公告發布之日起五日內作出選擇。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選擇同一評估機構的,共同簽訂委託協議,評估費用由拆遷人支付。拆遷人或者被拆遷人對評估結果有爭議的,可以委託具有評估資格的其他評估機構重新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委託方支付。兩個評估結果在省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的,執行原評估結果。評估結果超過省規定的誤差范圍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評估專家對評估結果進行裁定。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分別選擇評估機構的,拆遷人、被拆遷人分別與所選定的評估機構簽訂委託協議,評估費用分別由委託方支付。兩個評估結果在省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的,執行被拆遷人委託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兩個評估結果超出省規定的誤差范圍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評估專家對評估結果進行裁定。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補償金額協商一致的,可以不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
第十七條 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的拆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金額、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安置面積、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明確的事項,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示範文本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八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九條 拆遷人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的拆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實施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以及停止供應燃氣等影響生產、生活的行為。
第二十條 被拆遷人不得損壞、拆除被拆遷房屋的公用設施。
第二十一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拆遷人應當將被拆遷房屋的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統一繳回,並到有關部門注銷登記。屬於公有房屋的,房屋產權人應當將房屋租賃證統一收回並注銷登記。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在房屋拆遷中應當及時整理並妥善保管拆遷檔案資料,在完成拆遷後三十日內,向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移交拆遷檔案資料。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實行統計報表制度。拆遷人應當定期填報房屋拆遷統計表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四條 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
房屋拆遷不得因建設項目的不同,對被拆遷人實行不同的補償安置標准。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有權選擇補償方式。
被拆遷地段用於同類商品房建設的,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對原地段的同類商品房有優先購買權。
第二十五條 貨幣補償金額由房地產評估機構根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時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結合被拆遷房屋的地段、用途、建築面積、樓層、朝向、裝修、環境、配套設施等因素確定。
第二十六條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的制定原則和方法,每年制定並公布一次當地不同區位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制定前,當地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召開聽證會。
第二十七條 對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和房屋用途的認定,以房屋管理部門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房屋所有權證未標注的,以產籍登記卡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
第二十八條 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有權要求拆遷人提供的安置用房的建築面積不少於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應當按照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提供安置用房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
第二十九條 拆遷安置的房屋,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有關技術、質量標准。
第三十條 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時,發現拆遷安置用房布局、設施設計不合理等損害被拆遷人利益的,應當提出書面意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監督修改。拆遷人不得擅自更改修改後的設計。
第三十一條 遷房屋在拆遷公告規定的拆遷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拆遷人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並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後實施拆遷:
(一)產權或者使用權糾紛尚未解決的;
(二)產權人下落不明的;
(三)房屋共有人不能協商達成—致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 被拆遷人購買或者建造的享有國家或者單位補貼的房屋,拆遷人按照有關各方的投資比例分別給予補償。
第三十三條 拆遷人對生活特別困難,又無力自行解決住房的被拆遷人必須妥善安置。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四條 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後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被拆遷的住宅房屋屬於直管房屋或者單位自營公房的(包括非成套房),承租人享有按房改政策購房的權利。承租人向所有人支付按房改政策計算的購房款後,拆遷人按本條例規定對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給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需要過冬的還應當給付採暖補助費;被拆遷人同意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給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拆遷人已向被拆遷人提供採暖條件的,不給付採暖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採暖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當地的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被拆遷人應當遵守過渡期限的協議。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退還周轉房。
第三十七條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拆遷人除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需要過冬的還應當支付採暖補助費。
第三十八條 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引起經濟損失的,由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適當補償。
第三十九條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三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予以處罰: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三以下的罰款;
(三)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擅自轉讓拆遷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未按房地產評估規范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給予警告、降低資質等級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取消房地產評估機構資質。
第四十三條 對房屋拆遷中的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予處罰的,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給予處罰;仍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直接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第四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
(三)對房屋拆遷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濫用職權,非法干涉房屋拆遷活動,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2年4月10日起施行。1992年5月10日吉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同時廢止。(中國網資料)
❻ 吉林省城鄉規劃條例的權威解讀
《吉林省城鄉規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年11月23日經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於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一直以來,我省十分重視城鄉規劃的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分別於1990年和1997年制定並頒布實施了《吉林省城市規劃條例》和《吉林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多年來,這兩個地方性法規對推動城市和村鎮建設,規范規劃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二十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別是城市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使得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體制、運作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城鄉規劃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原條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我省現實城市規劃工作的需要。
2007年全國人大會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城鄉規劃法》,在進一步明確城鄉規劃綜合調控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在制度上也有很多創新。但從《城鄉規劃法》施行的情況看,該法在規劃編制和審批、規劃許可實施、臨時用地及臨時建設管理、違法行為處罰等方面的一些規定仍較為原則,迫切需要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細化落實,以便於操作。《條例》的出台,將進一步提升我省城鄉規劃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水平。
《條例》共七章七十五條,內容包括總則、城鄉規劃的制定、城鄉規劃的實施、城鄉規劃的修改、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 1、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城鄉規劃是政府引導和調控城鄉建設和發展的一項重要公共政策,科學合理地制定城鄉規劃是嚴格實施城鄉規劃、防止盲目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條例》在總結我省城鄉規劃發展的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對城鄉規劃體系進行了梳理。明確了包括省域、州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法定規劃體系,並完善了各類城鄉規劃的制定、審查、審議、批准、公示以及評估、修改的內容、程序。(第二章、第四章)
2、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統籌。《條例》中明確提出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明確了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制定和審批程序。我省在六五期間即開展了村莊和集鎮的規劃編制工作,為了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各項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條例》提出我省境內的鄉和村莊都應當編制鄉和村莊規劃的要求。同時,建立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制度。但由於國家1993年頒布實施的《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正在修訂中,故本條例對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辦理要件、程序、時限等內容未作具體規定。(第二條、第二章第五節、第三章第五節) 1、建立事權統一的規劃行政管理體制。明確了包括各級規劃管理部門以及長白山管委會、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劃管理職責。針對目前存在的規劃管理許可權下放問題,《條例》明確提出各城區、各類開發區(園區)應納入統一的城鄉規劃管理。(第六條)
2、建立城鄉規劃委員會制度。為保障我省城鄉規劃工作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權威性,《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城鄉規劃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要城鄉規劃和重大建設項目布局規劃的總體協調、可行性的研究審查、審議工作。明確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草案須經城鄉規劃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方可上報審批。(第七條、第二十條)
3、建立空間管制制度。空間管製作為一種有效而適宜的資源配置調節方式,日益成為區域規劃尤其是城鎮體系規劃的重要內容。《條例》要求省、市(州)、縣(市)三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嚴格實施城鄉規劃的適建區、限建區、禁建區管理,通過劃定區域內不同建設發展特性的類型區,制定其分區開發標准和控制引導措施,協調社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第三十一條) 1、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許可(即一書三證)制度。城鄉規劃審批和許可制度是城鄉規劃實施的核心,同時也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條例》一是建立了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分級審批制度,明確選址意見書(一書)辦理程序、時限和有效期。明確提出需要省級規劃選址的建設項目(第三章第二節)。二是按行政區劃層級和土地性質、取得土地的不同方式區分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鄉村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三證)制定,並對規劃許可的主體、程序、條件、內容、時效、變更等作了明確規定(第三章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
2、加強規劃條件管理。規劃條件主要包括規劃地塊面積、使用性質、建設強度、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配置原則等相關控制指標和要求,是實施規劃許可的重要內容。《條例》明確了規劃條件的內容和法律地位,並嚴格了規劃條件變更條件和程序,有效防止行政許可過程中的腐敗問題發生。(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
3、完善全過程規劃管理制度。強化對建設工程定位、驗線的規范管理,明確提出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制度。同時,嚴格了規劃批後監管工作,完善層級監督制度,並建立城鄉規劃督察員制度和省級城鄉規劃動態監管系統,加強對城鄉規劃編制和實施情況的動態監督管理。(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十一條、第五章) 1、加強地下空間的規劃管理。近年來,「重地上、輕地下」的規劃管理模式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並造成了城市空間資源的流失。為了嚴格規范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條例》規定,對附著地面建築進行的地下工程建設,應當與地面建築同時辦理規劃許可。獨立開發的地下空間、管線等設施,應當單獨辦理規劃許可手續。(第三十二條)
2、加強對佔用土地獨立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或者改變沿城市道路的房屋外立面等工程的規劃管理,要求其單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第五十二條)
3、明確臨時建設的規劃管理。規定了臨時建設工程許可程序、使用期限,並著重提出不得辦理臨時建設規劃審批手續的各類情形,避免臨時建設影響近期建設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避免以臨時建設之名建造永久工程。(第三章第六節) 《條例》明確了包括人民政府、規劃主管部門、規劃編制單位、勘查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等各類行為主體的行為規范和法律責任,加大了違法違規成本,對嚴重影響城鄉規劃的行為進行了界定,並增加了強制拆除的規定(第四十條、第六章)。
❼ 吉林省通化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城市規劃區內的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實施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協議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條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省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房屋拆遷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六條 房屋拆遷實行拆遷許可證制度。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不得實施拆遷。
第七條 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資料:
(一)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二)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四)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專戶存款證明。
第八條 拆遷計劃應當包括;拆遷范圍、方式,拆遷時限,工程開工、竣工時間。
第九條 拆遷方案應當包括:
(一)被拆遷房屋狀況(房屋使用性質、使用年限、產權歸屬、面積、樓層、朝向、區位、結構形式等);
(二)各種補償和補助費用概算;
(三)產權調換房屋安置標准和地點;
(四)臨時過渡方式及其具體措施。
第十條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存款額度應當不少於被拆遷房屋總建築面積乘以上一年同類地段、同類性質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拆遷人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可以折價計入。
第十一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督。
第十二條 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房屋拆遷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符合條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房屋拆遷許可證》核準的拆遷范圍,不得超越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定的用地范圍。
第十三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拆遷人應當及時將公告內容告知被拆遷人。
第十四條 拆遷人可以委託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拆遷人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也可以自行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也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五條 房屋拆遷工作人員應當熟知房屋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拆遷政策,並具備房屋拆遷工作相應的專業知識。
第十六條 發布房屋拆遷公告時,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向拆遷人、被拆遷人提供兩個以上具有評估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任其選擇;拆遷人、被拆遷人也可以選擇其他具有評估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拆遷人、被拆遷人應當自房屋拆遷公告發布之日起五日內作出選擇。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選擇同一評估機構的,共同簽訂委託協議,評估費用由拆遷人支付。拆遷人或者被拆遷人對評估結果有爭議的,可以委託具有評估資格的其他評估機構重新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委託方支付。兩個評估結果在省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的,執行原評估結果。評估結果超過省規定的誤差范圍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評估專家對評估結果進行裁定。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分別選擇評估機構的,拆遷人、被拆遷人分別與所選定的評估機構簽訂委託協議,評估費用分別由委託方支付。兩個評估結果在省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的,執行被拆遷人委託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兩個評估結果超出省規定的誤差范圍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評估專家對評估結果進行裁定。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被拆遷房屋補償金額協商一致的,可以不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
第十七條 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的拆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金額、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安置面積、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明確的事項,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示範文本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八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九條 拆遷人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的拆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實施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以及停止供應燃氣等影響生產、生活的行為。
第二十條 被拆遷人不得損壞、拆除被拆遷房屋的公用設施。
第二十一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拆遷人應當將被拆遷房屋的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統一繳回,並到有關部門注銷登記。屬於公有房屋的,房屋產權人應當將房屋租賃證統一收回並注銷登記。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在房屋拆遷中應當及時整理並妥善保管拆遷檔案資料,在完成拆遷後三十日內,向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移交拆遷檔案資料。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實行統計報表制度。拆遷人應當定期填報房屋拆遷統計表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四條 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
房屋拆遷不得因建設項目的不同,對被拆遷人實行不同的補償安置標准。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有權選擇補償方式。
被拆遷地段用於同類商品房建設的,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對原地段的同類商品房有優先購買權。
第二十五條 貨幣補償金額由房地產評估機構根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時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結合被拆遷房屋的地段、用途、建築面積、樓層、朝向、裝修、環境、配套設施等因素確定。
第二十六條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的制定原則和方法,每年制定並公布一次當地不同區位的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房地產市場評估指導價制定前,當地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召開聽證會。
第二十七條 對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和房屋用途的認定,以房屋管理部門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房屋所有權證未標注的,以產籍登記卡標注的面積和用途為准。
第二十八條 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有權要求拆遷人提供的安置用房的建築面積不少於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應當按照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提供安置用房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
第二十九條 拆遷安置的房屋,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有關技術、質量標准。
第三十條 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時,發現拆遷安置用房布局、設施設計不合理等損害被拆遷人利益的,應當提出書面意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監督修改。拆遷人不得擅自更改修改後的設計。
第三十一條 遷房屋在拆遷公告規定的拆遷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拆遷人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並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後實施拆遷:
(一)產權或者使用權糾紛尚未解決的;
(二)產權人下落不明的;
(三)房屋共有人不能協商達成-致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 被拆遷人購買或者建造的享有國家或者單位補貼的房屋,拆遷人按照有關各方的投資比例分別給予補償。
第三十三條 拆遷人對生活特別困難,又無力自行解決住房的被拆遷人必須妥善安置。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四條 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後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被拆遷的住宅房屋屬於直管房屋或者單位自營公房的(包括非成套房),承租人享有按房改政策購房的權利。承租人向所有人支付按房改政策計算的購房款後,拆遷人按本條例規定對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給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需要過冬的還應當給付採暖補助費;被拆遷人同意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給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拆遷人已向被拆遷人提供採暖條件的,不給付採暖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採暖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當地的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被拆遷人應當遵守過渡期限的協議。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退還周轉房。
第三十七條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拆遷人除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需要過冬的還應當支付採暖補助費。
第三十八條 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引起經濟損失的,由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適當補償。
第三十九條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三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予以處罰:
(一)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三以下的罰款;
(三)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擅自轉讓拆遷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未按房地產評估規范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給予警告、降低資質等級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取消房地產評估機構資質。
第四十三條 對房屋拆遷中的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當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予處罰的,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給予處罰;仍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上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以直接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第四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
(三)對房屋拆遷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濫用職權,非法干涉房屋拆遷活動,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2年4月10日起施行。1992年5月10日吉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吉林省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