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徐州市城鄉規劃條例

徐州市城鄉規劃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3 07:23:27

A. 豐縣城市論壇

估計可能性不大,這是典型的獨裁,誰也不能個代表豐沛淳三縣300++萬人民,三縣人民是不會同意的!
看看一群瘋狂人的做法,如果江蘇不要我們了,我們情願自治,我們三縣人民是不會妥協的,希望全國人民支持人民民主專政!!!反對獨裁!!!

近來徐州地區有些區劃傳聞,如下

傳聞1:豐縣沛縣劃到安徽

將江蘇豐縣、沛縣、高淳三縣劃給安微,將安徽天長劃給江蘇。

江蘇全省分為24個行政單位,分別是:

副省級市(下轄若干區、縣[ 市]為副廳級):

1.南京市-(含:原南京市區、溧水)

2.蘇州市(含:原蘇州市區、常熟、太倉、崑山、吳江)

3.無錫市(含:原無錫市區、江陰、張家港、靖江)

4.徐州市(含:原徐州市區、銅山) 正廳級市(下轄若干區、[ 市]為正縣級 )

5.常州市(含:原常州市區、宜興、金壇、溧陽)

6.鎮江市(含:原鎮江市區、揚中、句容、丹陽)

7.南通市(含:原南通市區、通州、海門、啟東、如皋)

8.揚州市(含:原揚州市區、江都、儀征)

9.泰州市(含:原泰州市區、泰興、姜堰)

10.鹽城市(含:原鹽城市區、鹽都、建湖、阜寧、射陽)

11.淮安市(含:原淮安市區、漣水)

12. 連雲港市(含:原連雲港市區、灌雲、灌南)

副廳級市(下轄若干副縣級大鎮和正科級小鎮)

13.東台市(含:原東台市、如東、海安、大豐)

14.興化市(含:原興化市)

15.高寶市(含:原高郵市、寶應)

16.宿遷市(含:原宿遷市、睢林)

17.天長市(含:原安徽天長市)

18. 盱眙縣(含:原盱眙縣、金湖、洪澤)

19.新沂市(含:原新沂市、邳州)

20. 沭陽縣(含:原沭陽)

21.泗州縣(含:原泗洪縣、泗陽)

22.濱海縣(含:原原濱海縣、響水)

24.東海縣(含:原東海縣、贛渝)

全省分成三大片:

蘇南5市: 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

蘇中6市(縣): 南通市、揚州市、泰州市、東台市、興化市、高寶縣

蘇北共12市(縣) :徐州市、鹽城市、淮安市、連雲港市、宿遷縣、天長縣、盱眙縣、泗州縣、沭陽縣、濱海縣、新沂縣、東海縣

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蘇南、蘇中、蘇北分成六組,實行接對幫扶,每組考核指標綁在一起,其中蘇南的市領導為各組第一責任人,授予其更大的跨區協調權力:

A組:南京(南)-揚州(中)-天長(北)-盱眙(北)

B組:蘇州(南)--高寶(中)-宿遷(北)-沭陽(北)

C組:無錫(南)-泰州(中)-濱海(北)泗州(北)

D組:常州(南)-如皋(中)-徐州(北)-新沂(北)

E組:鎮江(南)--東台(中)-淮安(北)-東海(北)

F組:南通(南)--興化(中)-鹽城(北)-連雲港(北)

傳聞2:徐州建成直轄市或成立淮海省

「徐淮」的惑與夢
「尷尬的徐州」

和更多見於媒體的長三角地區「桌面上談合作,桌底下飛黑腿」的狀況一樣,蘇北、魯南、豫東、皖西北交界地帶的「暗戰」也是持續不斷。徐州則是這個戰場的地理中心。

看看徐州在地圖上的位置就能感覺到某種尷尬:它位於江蘇省最西北翹出的一個「角」上,以徐州市區為中心,北上不過30多公里,即是山東;西南去同樣距離,則是安徽;在它的西邊50公里,就是河南。

許多徐州人或許不知道,在徐州還有個「淮海經濟區聯絡處」。這個聯絡處主任蔡芳基說,淮海經濟區成立於1986年3月,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其成員都是位於蘇北、魯南、豫東、皖東北的「苦孩子」城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在省里的話語權很少),現在,它已經發展成跨四省、20市、147縣(市、區)的經濟合作組織。區內人口1.2億,面積17.9萬平方公里。

但蔡承認,「合作是相對的,而競爭是絕對的」。

最讓徐州人頭疼的是北面的山東(魯南),一來在眾多對手中,山東的經濟實力最強;二來,據說,江蘇的政策遠不如山東的靈活。

這樣的爭奪體現在市場經濟要素的各層面:原材料、資金、市場,人才、政策(如稅收)等等。

徐州師范大學城市和環境學院副院長沈正平最近做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沒有得出非常確切的數據-因為「很多東西都體現在行動中,卻找不到落到紙上的文字」。但是調查得到了很多事實,這些事實基本上可以涵蓋一個經濟鏈條中的各個環節:

魯南的電價要比蘇北便宜近0.1元。這是因為山東是獨立的山東電網(而江蘇則屬於統一的華東電網),山東省有支配權,它可以齊心協力,支持魯南的發展,降低電價不在話下;

本來成本就低的山東水泥,在銷售到江蘇境內以後,還可以享受當地政府類似「出口退稅」一類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免、補貼、退稅等方式,幅度從幾十元/噸到上百元/噸不等)。蘇北的小水泥在實行關停破產,而魯南的小水泥,則迅速南向靠攏,以低成本搶占江蘇市場。

在山東飛速發展的小水泥、小造紙、小化工--很多時候造成的污染,往往會由蘇北來承擔後果。由於地理上北高南低,在山東省沿沂河、沭河排放的污水,最終經由邳(州)蒼(山)分洪道到達江蘇。據說,在2003年,這種「外來的」污染造成了徐州市一個多月城市供水的困局。

還有,魯南的很多企業(尤其是消費類企業如啤酒),在做市場開發時,更喜歡到蘇北聘請「顧問」,因為蘇北的人更了解蘇北的市場,也更熟悉蘇北的「套路」……

所以,當山東的日照市以「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自居之時,早在十幾年前就自稱是「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的連雲港除了爭執和苦笑,別無他法。當然,外國友人們甚至大多數的中國人,也弄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橋頭堡」。

日照和連雲港是「冤家」,這只是其中的小題目。據說,同位於淮海經濟區的「兄弟城市」,魯南對江蘇實施的「一對一」的「盯防戰術」,「捉對」的「冤家」分別是,濟寧、棗庄對徐州,臨沂對新沂(徐州市下屬的一個經濟相對發達的縣級市),臨沂、日照對連雲港,策略當然是:產品打過去,投資(項目)搶過來。當然,具體的策略,都在實踐中操作,卻沒有任何文字落到紙面上。

戰線拉得很長,就是沿著那個並不規則,相對扁平的「V」形的兩省省界。

徐州(包括整個蘇北)當然也有類似的策略,例如,江蘇的煤炭運往山東、河南、安徽,就要比在省內增收附加費用,但是他們更多時候感到的是力不從心。因為,當山東人齊心協力發展魯南的時候,蘇北在江蘇,依然還是個「女兒地區」。政策上「遠沒有山東靈活」,江蘇省政府給予的支持,也似乎小得多。

徐州是江蘇「女兒地區」、「殖民地」。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這兩個詞多次出現在徐州本地的官員、學者口中。老百姓沒有這樣的結論,但是他們有最直觀的感受:徐州的發展太慢。

徐州的道路很窄,這些路中最好的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現任商務部副部長於廣洲任徐州市長時候留下的,它成了徐州的「人心工程」。

1953年以前的徐州屬山東省所轄(「鐵道游擊隊」的原形即是歷史上活動在這一帶的「魯南鐵道隊」),當年劃歸江蘇,是因為江蘇省內沒有產煤區,徐州是最近的煤炭產地。

這就決定了徐州在江蘇的歷史地位。徐州當地的一位官員至今依然記得上世紀80年代一位江蘇省長官在徐州視察時說的話,「他說,你們徐州只要提供足夠的煤炭、糧食,其他的就不必管了。」

這樣的地位現在「在改變,但是沒有根本得到改變」。結果是,徐州出產的糧食、棉花、煤炭等原材料源源不斷運往蘇南:「蘇北做了貢獻,蘇南產生了效益」。

能夠看見的數據是,1984年,蘇南、蘇北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為2.23:1,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74:1。同期,中國東、西部這一比例為2.58:1。「蘇北就是江蘇的西部,比西部還西部。」

促進蘇北發展的思路是為了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2001年,江蘇省政府召開了「蘇北區域發展座談會」,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蘇北地區發展的意見》,但是「該戰略尚未全面付諸實施,就提出了沿江開發戰略。」

實際上,促進蘇北發展戰略的嘎然而止,還是由於在整體上蘇南優於蘇北的「傳統」:在長三角承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製造業轉移,並日益成為世界工廠的一個巨大車間時,蘇北,由於其區位的、歷史的、發展階段的不足,很難在同等投入下,看到同等的產出。

「徐州都市圈」

一位江蘇省的高官在徐州視察時講過一個笑話。他說,對於加速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蘇南是在「發狂」,蘇中是在「發急」,而蘇北是在「發呆」。

這也有「歷史傳統」:早在明末,蘇南地區就已經萌發出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第一棵幼苗;而蘇北,那是中國傳統文化(農業文明)積淀最厚重的地方,徐州就因為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而出名。

但蘇北人還是覺得很委屈:可能很少人會相信,徐州是至今江蘇省三個沒有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其餘兩個分別為淮安、宿遷)。所以,當原本盛傳一時的「徐州都市圈」戰略規劃嘎然夭折,被「沿江開發戰略」取代時,徐州人就感覺到了巨大的落寞。

「三大都市圈」的戰略規劃,是在2001年江蘇決定促進蘇北發展之後緊接著提出的。這一戰略的藍圖是,在江蘇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別建設以蘇州、南京和徐州(最初包括連雲港)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形成以都市圈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的格局。

但是,當上海市在2003年4月正式實施其「173計劃」,把蘇南的蘇州、崑山作為明確的競爭對象之後,6月,江蘇隨即提出了「沿江開發戰略」,促進蘇北發展以及建設三大都市圈的計劃,也隨之煙消雲散。

與「沿江開發」戰略配套的、是在蘇北實施「東隴海產業帶」 的開發戰略,即以徐州、連雲港為中心,在隴海鐵路東段江蘇省內形成資源產業、海洋產業等地區性的產業群落。

在徐州人看來,這顯然又是一個在給予蘇南「機遇」之後,給蘇北地區的一個安慰性的安排。當規劃中的這個產業帶形成之後,它對江蘇省的輻射范圍(北面)也只能局限在這短短的20-50公里之內。江蘇省會願意把這里作為它的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心嗎?

在朱傳耿的報告中,有一個「沿江戰略」對蘇北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長遠來看,正面效應大於負面效應,但短期內,則是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效應。」

他所看到的正面效應多是「虛效應」,包括激發蘇北發展活力、增強其競爭意識、激活其創新能力以及吸收沿江的經濟外溢和產業轉移;負面效應則似乎就實實在在地擺在蘇北人面前:可能造成蘇北發展機遇的喪失、導致生產力要素不合理的流動和聚集、蘇北的失業、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波及效應、地方保護主義的強化以及非理性的招商引資等等。

一組數字或許可以說明蘇北的困局:自今而後,即使在蘇南停止發展的情況下,蘇北以10%的發展速度進行追趕,那麼,兩地經濟水平持平需要14年;假使蘇南的發展速度為8%,蘇北仍為10%,蘇北追趕蘇南,需要72年,即使蘇北以15%的高速度發展,仍舊需要21年。

「徐淮省」與「徐-連直轄」

也許打破現有區劃鉗制是惟一理性的選擇。

朱傳耿用四個「一致性」來描述淮海經濟區的特徵:資源的一致性(都是煤炭、糧食的主要產區)、產業結構的一致性、發展階段的一致性,以及在淮海區內區域條件的一致性(都在東部沿海,擁有連雲港、日照兩個海港)。沈正平則又補充了一個:人文積淀的一致性(文化、風俗)。

在專家的眼中,這個區內的五個「一致性」實際上把淮海區黏結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板塊。但是現實的條件,尤其是那幾條省界的存在卻把這些一致性割裂開來,最終形成的即是:生產要素難以正常流動,惡性競爭層出不窮。正如徐州人所說的,在徐州,從來都是「只有都市沒有圈」。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一個本來各種條件都相對優越的地區,造就了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展的一個低谷。同時,蘇北、魯南、豫東、皖東北也恰恰是所在省GDP波浪線上的低點,這正是專家們所說的「邊緣效應」。

所以,當網路上配合「50個省」的合理設置出現了許多版本的方案以後,在每一個方案中,「徐淮省(淮海省)」都位列其中。關於設立徐淮省的傳言在徐州已經有了至少三四年的歷史。細心一點的人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徐淮省」,都和已經存在了18年的淮海經濟區大體吻合。

其中一個方案出現是這樣設計的:「淮海省,由現江蘇省徐州市、連雲港市、濱海、響水、灌南、宿遷市、現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現河南省商丘市、現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濟寧市、荷澤市組成,省會徐州。」

另一份方案則強調,「新淮海省的成立將大大促進這一地區的發展,並將激活連雲港作為新歐亞大陸橋橋頭堡的龍頭作用,極大帶動黃淮海地區的發展。」

不過,多數專家和民政部的官員都強調,省級行政區劃不可能貿然推進,所以近期的改革可能需要從局部展開,而合理的安排,是增設直轄市。在之前媒體所提及的增設直轄市名單中,江蘇南部的蘇州是一個「熱門」。但在中國行政學院教授杜鋼建的構想中,位於蘇北的「徐州-連雲港」也應列入這個名單。

在他的構想中,未來的徐州和連雲港可類比為現在的北京和天津,一個是地區中心,一個是對外門戶,正可以相得益障。不同之處在於,北京和天津是兩個直轄市,而徐州和連雲港則會劃為一個直轄市。兩個直轄市的設置以及更多情況下側重北京、冷落天津的傾向,是造成現在天津發展相對滯後的重要原因。在一個直轄市框架下的徐州和連雲港則不存此憂。

「未必一定要一個中心,關鍵是跨區域的,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杜鋼建說,「還要顧及到區域的平衡,並非一定要在東部的發達地區。」

杜鋼建和徐州地方接受采訪的官員、學者都認為,這一地區存在整合的可能性。其最顯著的功效,無疑是打破了這一地區嚴重存在的行政壁壘,重新整合其行政資源、市場資源,為激活在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版圖中最難看的這個「東部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提供條件。「把自然經濟的一致性和區域規劃的一致性,也就是行政資源的一致性統一起來,形成合力。」

和比較熱門的蘇州、青島比較起來,這樣的選擇似乎更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它所涉及的地區無疑都是所在省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動起來影響和震動不會那麼大,不會涉及更多、更復雜的利益矛盾。」朱傳耿這樣強調,「風險也就小了很多。」而首先設直轄市,相對而言,其風險就更加小了一些。

在他看來,未來的中國經濟版圖應該是個「π」的形狀,上面的一「橫」是沿海地區,下面右邊一「勾」是沿長江流域,而左邊的一「撇」則恰恰應該在以魯南、蘇北為東端的隴海沿線,唯如此,以東部帶動西部,東西部共同發展的戰略方可完整。而現在,這個關鍵的一「撇」恰恰成了這個「π」最短、輻射能力最低的一線。

傳聞3:蕭縣、碭山重新劃歸徐州

豐沛蕭碭自古是一家,是原徐州的北四縣,蕭縣、碭山距離徐州比淮北近的多,聯系也更密切。而淮北作為礦業城市,與兩縣少有經濟上的往來,特別是碭山,距離淮北較遠,交通也不方便。
事實上淮北市的煤炭資源已進入衰竭,加上產業單一,位置偏僻,發展前途不大,宿州在區位、交通上遠優於淮北,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現在,蕭縣、碭山更希望重新劃歸徐州,如果將來成立淮海省,這個問題會比較好解決.

傳聞4:江蘇省管縣方案出台
1、撤消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太湖區;撤消崑山市,設立蘇州市崑山區;撤消太倉市,設立蘇州市太倉區;
2、設立地級常熟市,撤消縣級常熟市,設立常熟市尚湖區、虞山區;
3、設立地級江陰市,撤消縣級江陰市,設立江陰市澄江區,撤消靖江市,設立江陰市靖江區;撤消張家港市,設立江陰市張家港區;
4、撤消揚中市,設立鎮江市揚中區;
5、撤消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金沙區;
6、撤消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
7、撤消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彭城區;
8、撤消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9、設立地級新沂市,撤消縣級新沂市,設立新沂市沂河區、新安區;
10、撤消灌南縣、響水縣,合並設立灌河縣,駐響水鎮;
省直管地級市為:南京、鎮江、常州、蘇州、無錫、南通、泰州、揚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徐州、宿遷、江陰、常熟、新沂16個;縣級市和縣為:宜興市、丹陽市、金壇市、溧陽市、句容市、海門市、啟東市、如皋市、泰興市、姜堰市、儀征市、高郵市、興化市、邳州市、東台市和沛縣、豐縣、睢寧縣、東海縣、贛榆縣、灌雲縣、漣水縣、沭陽縣、泗洪縣、泗陽縣、盱眙縣、金湖縣、洪澤縣、寶應縣、濱海縣、阜寧縣、建湖縣、射陽縣、海安縣、如東縣、灌河縣36個;高淳、溧水2縣仍由南京市管轄

附:豐縣漢文化:

豐縣古稱豐邑,始建於秦末漢初,歷史悠久,名家輩出。

文天祥《豐沛懷古》寫道:「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王侯與將相,不出豐沛間」。

西漢名士蕭何、周勃、周亞夫,文學家劉安,梁太祖朱溫,清代名臣李衛,康熙年間狀元李蟠,道教始祖張道陵等均族豐縣。豐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皇帝-漢高祖劉邦的誕育之地,被譽為「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兩漢文明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臧克家說:「豐沛蕭碭自古多英雄!」

我感覺,只有第四個說法有些靠譜,其他的現在沒有實現的可能性,現在經濟衰退、失業率下降、行政區劃不能很快的解決經濟發展問題,需要很長時間的協調整合,搞不好的話會出亂子的,這種時候還是穩步向前的好,就像股指期貨和創業板一樣,只是傳聞而已,就像證監會主席所說:一切要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B. 有較大的城市這一提法嗎

沒有這一提法。現在最新的提法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二、三線城市的提法也是媒體在報道中較為模糊的提法。
目前,我國城市數量達650個左右,按照1989年的《城市規劃法》,我國城市共劃分為3級。大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
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20萬以上、不滿50萬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不滿,20萬的城市。
2014年10月,隨著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部際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城市規模劃分標准調整方案》、《居住證管理辦法》等將進入實施階段,根據新的城市標準的設定,有4級城市,屆時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口的城市,將被定義為特大城市。那麼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是什麼呢?
1、小城市。城區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被設定為小城市。按此標准,中國將會增加許多小城市,這些小城市可以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2、中等城市。
城區人口為50-100萬的為城市,被設定為中等城市。這些中等城市需要有序放開城區人口。
3、大城市。
城區人口為100-500萬的被設定為大城市。這些大城市需要合理控制城區人口。
4、特大城市。
城區人口為500萬以上的被設定為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成都、西安、哈爾濱等。按此標准,以往被稱為特大城市的,比如青島、鄭州、徐州、贛州、唐山等,由於城區人口不到500萬的,因此不被定義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劃分標准,全國大部分城市將會被降級。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城市規模的劃分標准逐漸理性化、科學化。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改變,將對以往的城市等級劃分「重新洗牌」,一些城市的定性和發展,也將因此而重新引發思考。

C. 徐州市規劃局的簡介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188號 市規劃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城市規劃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市實際,研究擬訂有關城鄉規劃的地方性政策、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二)編制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各項專項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論證有關規劃和報批工作,以及法定圖則的編制和管理。
(三)負責自然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及本市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規劃。
(四)負責組織城鎮體系規劃和縣鎮總體規劃的編制、論證和報批。
(五)對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類建設活動實行統一規劃管理,依法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六)負責建設工程的驗線、規劃驗收工作。
(七)負責對城市規劃設計單位的資質審查和行業管理。
(八)負責城市規劃測繪工作。
(九)負責市規劃區范圍內村鎮規劃的審批和管理。
(十)負責市區戶外廣告設施審批工作。
(十一)參與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項大中型項目可行性研究。
(十二)參與城市發展戰略、城市建設近期目標和年度計劃的制定。
(十三)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市規劃局機關行玫編制為42名(含紀檢、監察編制),另核行政附屬編制6名。
領導職數為:局長1名,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正副處長(主任)19名,其中正處長(主任)7名(含監察室主任1名)。

D. 江蘇省徐州市大河鎮什麼時候拆遷嗎

關於拆遷啟動的時間要看各地具體的徵收項目了,拆遷正式啟動會有公告,也會有一些信號。
一、調查摸底:根據徵收拆遷的法定程序,在確定拆遷范圍時要進行調查摸底,此時雖然拆遷從法律上還沒有啟動,但調查摸底活動會深入到老百姓中,當自家房屋或者區域出現類似工作時則意味著有啟動拆遷的可能。
二、查詢了解規劃:徵收項目的啟動要符合多項規劃計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專項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上述涉及到區域發展的材料一般可以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獲取,有些信息也是政府主動公開的。因此,可以通過調查相關規劃預測拆遷徵收的可能性。
三、徵收拆遷正式啟動:拆遷正式開始還是要有正式的公告、文件為依據的,城市房屋拆遷依據的是《房屋徵收決定》;農村房屋土地徵收依據的是「征地批准文件」。

E. 誰知道「徐州市人民政府第98號令」的全部准確內容,麻煩上傳一下好嗎,急用

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8號 )

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8號
《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已經2004年5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長 李福全
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的管理,保障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城市規劃區內徵用集體土地(以下簡稱征地)實施房屋及其地面附著物拆遷,並需要對征地范圍內的房屋所有人(以下簡稱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縣(市)、賈汪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征地房屋拆遷的管理工作。�

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以及計劃、規劃、建設、公安、工商、勞動等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做好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第四條 用地單位取得征地批准文件後,可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用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戶口的遷入、分戶;�

(四)以被拆遷房屋為注冊住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

(五)審批改變房屋、土地用途。�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並在用地范圍內予以公告。暫停辦理有關事宜的期限自公告之日起,最長不超過十二個月。�

暫停期限內,擅自辦理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的,房屋拆遷時不予認定。�

暫停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復轉退軍人、離退休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及刑滿釋放人員、解除勞教人員回原籍確需辦理戶口遷入且符合戶籍管理規定的,可到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後,應及時抄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第五條 征地方案公告後,用地單位應當根據征地方案擬訂被徵用土地范圍內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並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征地范圍內房屋拆遷調查測算情況;�

(二)拆遷期限;�

(三)拆遷方式;�

(四)安置方式及過渡期限;�

(五)安置所需房屋及相關資料、證明;�

(六)補償安置資金證明以及使用計劃。�

第六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對用地單位提交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進行審查,並連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並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經批准後,由用地單位具體實施。�

第七條 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告規定的拆遷期限內,用地單位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和經批準的補償安置方案,就補償、安置等事項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應當載明補償形式、補償標准、安置方式、搬遷期限、臨時安置過渡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示範文本,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八條 在公告的拆遷期限內,用地單位與被拆遷人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是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

住宅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是指不超過宅基地面積控制標准,且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土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建築面積。1987年6月26日《江蘇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公布實施前建造,以後未經改建、擴建,且僅有此一處宅基地上的住宅房屋,應當認定為合法建築面積。�

非住宅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是指經土地、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建築面積。�

第十條 違章建築、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以及征地方案公告後擅自進行房屋及其地面附著物新建、改建、擴建的部分,不予補償、安置。�

第十一條 拆除房屋的地面附著物補償標准按市人民政府征地補償及地面附著物補償標準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拆遷范圍內村民安置房,實行遷建安置或者產權調換安置。�

遷建安置是指由用地單位按被拆除房屋重置價格結合成新對被拆遷人予以補償,並提供遷建用地的有關費用,由村民委員會負責按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在規劃確定的農居點復建村民住宅進行安置。�

產權調換安置是指由用地單位統一建造多層成套住宅用房,作為產權調換用房,安置被拆遷人。�

第十三條 徐州市城市規劃區內實行遷建安置的,其安置住房的建築面積標准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六人以上戶不得超過二百四十平方米;�

(二)四至五人戶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三)三人以下戶不得超過一百三十五平方米。�

第十四條 徐州市城市規劃區內實行產權調換安置的,其安置面積以經依法認定的原住宅用房建築面積結合被拆遷人家庭人口,按下列標准確定:�

(一)每戶原人均合法建築面積四十平方米以上的(含四十平方米)按人均建築面積四十平方米給予安置;�

(二)每戶原人均合法建築面積四十平方米以下的,按原合法建築面積給予安置,但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最小戶型面積。�

安置的建築面積與規定的安置標准面積相等部分,按照原房屋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與安置房的建安工程造價結算差價;超出部分,建築面積十平方米以內的按安置房的成本價結算,超過十平方米的按安置房的成本價另增百分之三十結算,但最多不得超過三十平方米。�

超出人均安置標准以外的合法建築面積,按規定給予補償,不予安置。�

第十五條 徐州市城市規劃區內,原合法建築面積超過一百八十平方米,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每戶可在原安置標准基礎上增加二十平方米安置:�

(一)家庭人口在二人(含二人)以下的;�

(二)被拆遷人喪偶或離異後未再婚且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無子女的;�

(三)被拆遷人配偶戶口在外地的;�

(四)被拆遷人子女年滿十六周歲的;�

(五)被拆遷人子女為獨生子女的;�

(六)被拆遷人已婚尚未生育的。�

同時符合前款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照顧條件的,只能享受照顧一次。�

第十六條 徐州市城市規劃區內拆除私有合法的住宅房屋,自願放棄安置並在安置標准內的,按被拆除房屋重置價格結合成新另增百分之三十給予一次性綜合補償,安置標准外的按第十四條第三款給予補償。所在辦事處(鎮)、村不再給予安排宅基地。�

第十七條 拆除超出宅基地規定標准土地上建設的房屋以及非法買賣宅基地新建、改建的房屋,有合法建房手續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綜合補償,不予安置。�

第十八條 家庭人口是指有正式戶口並在被拆除房屋長期居住的成員。臨時戶口、空掛戶口及公告後遷入的戶口不予計算,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計入家庭人口:�

(一)戶口在原房屋所在戶中、現正在服役的現役軍人;�

(二)夫妻之一在外地工作的;�

(三)戶口在工作單位、實際在原房屋中居住的直系親屬;�

(四)原戶口在原房屋所在戶口中、現正在外地上學的子女;�

(五)原戶口在原房屋所在戶中、現正在服刑的勞教或勞改人員,且服刑前實際居住其中的;

(六)離退休人員回原籍的;�

(七)正常出生及婚入人口。�

第十九條 被拆除房屋按照安置標准內的房屋面積支付補助費。�

第二十條 被拆遷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按期交房的給予獎勵,並按交房的先後順序優先挑選安置房,並在三日內與拆遷人簽訂協議並結清房屋差價。否則,視作放棄優先選房權利。

第二十一條 拆除企業自有房屋,有合法建房手續的,根據房屋結構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因拆遷造成停業、停產等損失的,由用地單位按其補償額的百分之二十給予一次性綜合補助。

第二十二條 拆除辦事處(鎮)、村(組)有合法建房手續的房屋,根據房屋結構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 被拆除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地單位應當依法辦理證據保全:�

(一)依法設有抵押權的房屋;�

(二)有產權或者使用權糾紛的房屋;�

(三)產權人下落不明的房屋;�

(四)共有人不能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共有房屋;�

(五)其它依法需要辦理證據保全的房屋。�

第二十四條違反征地拆遷規定,經依法處理後拒不搬遷的,依法強制執行。�

第二十五條 阻礙征地拆遷工作人員執行公務,辱罵、毆打征地拆遷工作人員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征地拆遷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採煤塌陷地征地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辦法,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徐州市城市規劃區內征地拆遷實施本辦法的具體標准和相關規定,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施行。�

縣(市)、賈汪區城市規劃區內征地拆遷實施本辦法的具體標准和相關規定,由縣(市)、賈汪區人民政府制定,報市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九條 征地補償安置的標准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F. 徐政發[2004]84號文《市政府關於調整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徐政發[2004]84號

市政府關於調整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公司),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規范徵用集體土地及其房屋拆遷的管理,保障城市建設的 順利進行,維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蘇政發〔2003〕14號《省政府關於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優化配置土地資源的意見》、徐州市政府第98號令《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徐政發〔2004〕43號《市政府關於全面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的規定,市政府決定調整征地的相關補償標准,現通知如下:

一、關於「城中村」的補償安置標准 根據省政府蘇政發〔2003〕14號文件精神,對徵用集體土地涉及到的我市城市規劃區內「城中村」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方式和標准,參照城市房屋拆遷辦法實施,被拆除房屋合法建築面積的認定按照市政府第98號令執行。「城中村」的范圍是指本市三環路以內人均耕地不足0.1畝的村民小組。

二、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准 市政府決定調整提高徐政發〔1999〕155號《市政府關於實行政府統一徵用土地的通知》規定的有關征地 補償標准。調整後的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見附件一,樹木和花木補償標准見附件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見附件三。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農作物產值計算,能如期收獲的不予補償。調整後的青苗補償費的標准為:三類地區,旱地每畝800元,水田每畝900元,菜地每畝 1350元;四類地區,旱地每畝700元,水田每畝800元,菜地每畝1250 元。

三、關於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涉及的其他標准

市政府第98號令《徐州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對集體 土地房屋拆遷的實施程序、安置方式等作了較為原則的規定,實施該辦法所需的具體標准和相關規定,除執行上述的附件二、三外,按照附件四、五、六、七、八執行。

本通知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批準的征地項目,按原 征地補償標准執行。徐政發〔1999〕155號《市政府關於實行政府統一徵用土地的通知》中有關征地補償標准與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為准。

附件:一、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

G. 江蘇這么多城市,為何唯獨只有徐州有供暖

供暖線

南北供暖線,指由政府補貼的冬季集中供暖,20世紀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國家提出以秦嶺、淮河為界(一月0℃等溫線),由一條「線」決定,來劃定北方集中供暖區,該線路已沿襲60年。

H. 2021上半年城市更新發展總結與展望

2020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次寫入我國五年規劃,「十四五」時期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關政策也進入密集出台期。本文系統梳理2021年初以來中央及地方出台的城市更新相關政策,總結上半年中央層面及地方層面城市更新政策特點,並對重點政策進行解讀,通過政策方向挖掘未來城市更新業務機遇,為城市更新服務商的業務布局提供參考。報告結構如下圖所示:

總結與展望

整體來看,2021年初以來,在中央城市更新戰略方向之下,我國各地進入城市更新的快速發展期,但由於不同城市的發展程度不同,規劃定位不同,各地對於城市更新的頂層設計和實施細則都有較大區別。具體到土地政策、審批流程、主管機構、實施方式也都存在明顯差異。各地政策的推進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城市更新的發展速度與規模。

未來,城市更新政策將呈現出三大趨勢。第一,出台城市更新政策的城市仍將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政策的出台將首先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第二,模式分化,但整體更加強調市場化運作,南方城市城市更新普遍市場化程度更高;第三,規劃、土地、資金等支持性政策更加落地,部分城市力度較大,為房企參與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提供了新的契機。

政策風口之下,對市場主體的發展影響深遠!雖然不同的城市城市更新實施模式差異較大,企業能夠參與的程度也不一樣。但無論哪種模式,都將釋放巨大的投資空間。目前,在二級開發領域具備強大優勢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成為參與城市更新的重要力量,多數品牌房企結合自身的資源及能力優勢已不同程度進入城市更新領域。而從過去的實踐來看,廣東省的三舊改造讓深度參與其中的房地產企業實現了自身價值增長與城市復興的共贏。在這一輪的政策風口之下,具備集團產業資源、資金優勢、商業運營能力、物業服務能力的企業,更應該積極開展不同類別的城市更新業務,實現既有業務與城市更新業務的緊密互動。

I. 哪些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批復

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其它省、自治區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批準的有(按各省區城市數量排名):
山東11:濟南、青島、煙台、淄博、濰坊、威海、東營、德州、泰安、臨沂、棗庄;
遼寧10:沈陽、大連、鞍山、撫順、錦州、本溪、遼陽、丹東、阜新、盤錦;
江蘇9: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
廣東9: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汕頭、湛江、惠州、江門;
河南8:鄭州、洛陽、開封、南陽、新鄉、平頂山、焦作、安陽;
黑龍江8: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雞西、鶴崗、伊春;
浙江6: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台州;
河北5: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張家口;
湖北4:武漢、襄陽、黃石、荊州;
湖南4:長沙、株洲、湘潭、衡陽;
安徽4:合肥、馬鞍山、淮南、淮北;
廣西3:南寧、柳州、桂林;
海南3:海口、三亞、三沙;
四川2:成都、綿陽;
福建2:福州、廈門;
吉林2:長春、吉林;
山西2:太原、大同;
內蒙古2:呼和浩特、包頭;
陝西1:西安;
甘肅1:蘭州;
寧夏1:銀川;
新疆1:烏魯木齊;
青海1:西寧;
西藏1:拉薩;
雲南1:昆明;
貴州1:貴陽;
江西1:南昌。

J. 沛縣大屯村大菜馮橋村二零二八年能搬遷不

具體搬遷時間等政府通知。
特色保護村莊7個沛縣大屯村搬遷2020,曝光搬遷撤並村莊27個。沛城街道集聚提升村莊3個,特色保護村莊1個沛縣大屯街道搬遷。
《沛縣中心城區大屯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我局委託徐州市規劃設計院根據《沛縣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2018修改版)編制完成,在上報審批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江蘇省城鄉規劃條例》的相關規定,現將規劃草案向社會公告,誠請廣大市民在公告時限內提出修改意見至沛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本次規劃范圍北至屯北路(西)-楊屯鎮界(東),南至蕭何路,西至漢源大道(南)-徐沛鐵路(北),東至東部沛縣界,總面積約40。42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行政法以上包含本數 發布:2025-04-30 15:49:45 瀏覽:807
合同法英文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30 15:43:33 瀏覽:77
不具法律效力的諒解備忘錄 發布:2025-04-30 15:38:16 瀏覽:973
北京市昌平法院 發布:2025-04-30 15:37:32 瀏覽:50
勞動法司考真題選擇題合集 發布:2025-04-30 15:24:15 瀏覽:510
城市綠化違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4:47:12 瀏覽:641
企業為何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4:38:21 瀏覽:283
簡論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問題研究 發布:2025-04-30 14:36:51 瀏覽:872
公司會議內容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30 14:31:32 瀏覽:11
武漢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30 14:31:18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