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殯葬管理條例
『壹』 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1號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回規章的決定》業經答2011年12月31日省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長 王憲魁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按照《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的通知》(國發[2011]25號)中關於開展行政強制規定清理工作的要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對現行有效的126部省政府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決定對以下20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規定不一致的省政府規章予以修改:
…………。
二、將下列有關行政強制執行的省政府規章予以修改
…………。
(九)刪去《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2006年省政府令第4號修訂)第二十九條中「;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其費用由當事人承擔」;刪去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中「予以取締,並」。
…………。
『貳』 黑龍江喪葬費標准
目前都是六個月的平均工資。
『叄』 黑龍江省事業單位離休普通員工去世撫恤金和喪葬費怎麼規定
根據《黑龍江省民政廳、人事廳、財政廳<關於轉發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的通知》(黑民優[2007]66號)和《黑龍江省人事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民政廳、財政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辦法的通知>的通知》(黑人發[2008]134號)文件精神,經研究,現就我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一次性撫恤金標准
自2004年10月1日起,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照以下標准執行:烈士為本人生前80個月基本工資或離退休費,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按現行渠道解決。
二、一次性撫恤金計發辦法
自2006年7月1日起,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辦法為: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工資為基數計發。其中:
1、公務員,為本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
2、機關技術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職務)工資之和;
3、機關普通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
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為本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
(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後一個月享受的國家規定的基本離退休費為基數計發。其中:
1、離退休人員為本人基本離退休費,即本人離退休時計發的基本離退休費和本人離退休後歷次按國家規定增加的基本離退休費之和;
2、按照《國務院關於頒發<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1978]104號)規定辦理退職的人員為本人退職生活費,即本人退職時計發的基本退職生活費和本人退職後歷次按國家規定增加的基本退職生活費之和。
(三)駐外使館工作人員、駐外非外交人員和港澳地區內派人員中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本人國內(內地)基本工資為基數計發。
三、有關問題說明
(一)2004年10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期間,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按原規定的基數計發。
(二)2004年10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間,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按上述標准執行;2007年1月1日以後已參加工傷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撫恤金按我市工傷保險規定執行。
『肆』 黑龍江的喪葬費給多少
黑龍江省2020年喪葬費標准企業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喪葬補助費和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分別按本市上一年度3個月和10個月社會平均工資一次性發給。
國務院1991年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註: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廢止)第36條規定對喪葬費進行賠償,並在第37條規定「喪葬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的喪葬費標准支付」。
這也使得各地對喪葬費的實際賠償標准上差異很大,如山東省每人為800元;重慶市每人為1500元;上海市每人為5000元;而廣東省每人為4000元。雖然這考慮到了當地的生活狀況,但這種差異太大的標准,還是顯得有些不公正。
立法規定:
1、《德國民法典》第844條第1款規定:「在殺害的情形,賠償義務人應向擔負埋葬費的人賠償埋葬費。」
2、《瑞士債務法》第45條第1項規定:「傷害致人死亡的,支付的賠償金應當包括所支出的費用和喪葬費。」
3、《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1094條第1款規定:「對受害人死亡負有責任的人,應向支付喪葬費的人賠償必要的喪葬費。」
4、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192條第1款規定:「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伍』 哈爾濱禁止生產殯葬用品是怎麼回事
是政府行為。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有關事宜的通告 》
為了革除喪葬陋習,倡導文明祭祀,凈化城市環境,建設美麗城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殯葬管理條例》《哈爾濱市殯葬管理條例》《哈爾濱市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和《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現就本市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經營和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和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沒收殯葬迷信用品,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百元至一千元罰款。
二、禁止在喪事活動中擺放、焚燒冥幣和紙人、紙馬(牛)等扎糊的封建迷信喪葬用品。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三、禁止在城鎮街道燒紙、焚燒遺物或者拋撒紙錢。違反上述規定,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會同公安派出所予以制止;拋撒紙錢的,由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處以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四、從事喪葬用品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審批范圍生產、經營。違反上述規定,由市或者區、縣(市)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全部成品、半成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通告的行為均有權進行舉報。舉報電話:12345。
六、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4日
(5)黑龍江省殯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執行措施:
哈爾濱市城市管理局各基層單位將對轄區內重要街路、交叉路口、批發網點等區域,特別是對大發市場、通江街、南極市場、南平街、天恆大街、學府路、哈平路、樂園街口、世茂大道、祥安大街以及通往轄區殯儀館等道路,加大巡視檢查頻次,對檢查中發現的第一次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經營業戶,進行教育勸導,宣傳法律法規,責其整改。
對轄區內所有區域和路段檢查中發現第二次存在佔道、店外經營冥紙冥幣等違法違規問題的經營業戶,一律收繳沒收其違法違規物品並依法處罰。對固定商家店外經營違法行為依法清理取締和查處的同時,聯合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查處固定商家店內經營違法行為。
『陸』 偷偷土葬的後果
根據2016年11月1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和修改<黑龍江省土地復墾實施辦法>等70部省政府規章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規范喪事活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殯葬活動和殯葬管理工作。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殯葬工作的領導,把殯葬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安排殯葬設施用地和資金,保障殯葬改革的需要和殯葬事業的發展。
第四條 各級民政部門是殯葬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各殯葬管理機構(含殯葬管理處、所)在同級民政部門領導下,負責殯葬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條 各級公安、工商、土地、衛生計生、物價、建設、民族、宗教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殯葬管理工作。
第六條 殯葬管理工作堅持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的方針。
第七條 凡建有殯儀館的縣(市)均為火葬區;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且未建有殯儀館的縣(市)為暫緩火葬區。
火葬區和暫緩火葬區的劃定,由所在縣(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見,經市人民政府(行署)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條 殯葬管理人員應當持證上崗,秉公辦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殯葬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第二章 殯葬設施管理
第九條 省民政部門應當根據殯葬管理的需要,制定全省殯儀館、骨灰堂、殯儀服務站、公墓等殯葬設施的規劃,經省發展和改革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地新建殯葬設施,應當在全省殯葬設施規劃內進行。
第十條 縣(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新建、擴建、改建殯儀館、骨灰堂、殯儀服務站、公墓等殯葬設施納入城鄉基本建設計劃。
第十一條 殯葬設施的建立按下列程序報批:
(一)建立殯儀館由縣(市)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並報省民政部門備案;
(二)建立骨灰堂、殯儀服務站由縣(市)民政部門審批,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三)建立經營性公墓由省民政部門審批;
(四)距殯儀館較遠、交通不便的鄉(鎮)建立的農村公益性骨灰堂,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五)暫緩火葬區建立公益性公墓,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並報市(行署)民政部門備案。
申辦殯葬設施在履行前款程序後,應當到發展和改革、建設、土地、物價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二條 殯儀館和公墓應當由縣(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的殯葬管理機構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和履行相關手續,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第十三條 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得對本村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第十四條 建立公墓應當利用荒山瘠地,不得佔用耕地和林地。
禁止在文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鐵路、公路兩側、水源保護區、水庫、河流堤壩保護范圍以及城市規劃的特殊地區興建墳墓。
第十五條 火葬區內禁止建立骨灰墳墓。
第十六條 實行土葬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應當在當地政府指定的墓地入葬。對自願實行火葬的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十七條 公墓中安葬骨灰的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
暫緩火葬區埋葬遺體的單人墓穴,佔地面積不得超過4平方米,雙人合葬墓穴不得超過6平方米。
第十八條 禁止在公墓內構建迷信設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利用墓穴、塔陵骨灰存放格位進行傳銷、預售、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
第十九條 墓穴和塔陵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周期最長為20年。超過20年需繼續使用的,應當重新辦理手續。
第三章 殯葬管理
第二十條 火葬區內死亡者的遺體,除第十七條規定的少數民族外,一律實行火化,嚴禁土葬。
第二十一條 正常死亡者的遺體火化,應當持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或者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出具的死亡證明。
非正常死亡者的遺體火化,應當持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
第二十二條 火葬區內死亡者遺體應當堅持就地、就近、方便的原則火化。因特殊情況需運往外地火化的,應當到當地殯葬管理機構辦理運屍手續。
第二十三條 火葬區內死亡者遺體的運送業務應當由殯葬服務機構承辦,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經營遺體運送業務。
運屍車在城鎮市區內禁止播放哀樂。
第二十四條 暫緩火葬區死亡者遺體,應當埋入公墓或者在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荒山瘠地深埋。禁止亂埋濫葬。
第四章 殯葬設備和殯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五條 焚屍爐、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由國家指定的部門生產。各地應當使用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焚屍爐、運屍車、屍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
第二十六條 各級民政部門對殯葬用品實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禁止將迷信殯葬用品帶入殯儀館內焚燒。
火葬區內禁止出售、使用棺材(含半成品)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未按全省總體規劃要求,擅自新建殯葬設施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等部門予以取締,並處以1萬元至5萬元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在暫緩火葬區內經營性公墓和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以外埋葬遺體、建造墳墓的,火葬區內死亡者遺體不實行火化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責令其家屬改正。同時縣級以上土地部門應當根據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未經審批,擅自建立殯葬設施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會同建設、土地等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在公墓內構建迷信設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2000元至1萬元罰款。
利用墓穴、塔陵骨灰存放格位進行傳銷、預售、炒買炒賣等不正當營銷活動,由縣級以上工商、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利用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非殯葬管理機構經營遺體運送業務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處1萬元至2萬元罰款。
違反本規定,運屍車在城鎮市區內播放哀樂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責令改正,並處500元至1000元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生產、經營殯葬迷信用品和在火葬區內生產、經營土葬用品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會同工商部門,沒收殯葬迷信用品,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00元至1000元罰款。
第三十五條 在殯葬管理和經營中,違反物價、工商管理法律、法規的,由縣級以上物價、工商部門依法處罰。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拒絕、阻礙殯葬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殯葬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華僑、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國人的殯葬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殯葬設施、殯葬用品和殯葬服務的價格標准,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和物價部門共同制定。
第四十條 本規定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1985年6月20日省政府《關於殯葬管理的實施辦法》同時廢
『柒』 黑龍江省事業單位離休幹部去世撫恤金和喪葬費怎麼規定
具體如下:
根據《黑龍江省大幅度提高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標准》
為落實省委關於改善民生的決定,減輕離退休人員過世後的家庭負但,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離退休人員總體狀況和家庭收入開展了調研,綜合物價上漲等因素,提出了調整方案。
經省政府同意,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及離退休人員(含企業離休人員)死亡、參加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費由1200元調整為4000元。企業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一次性撫恤金標准由1000元調整為6000元。此次調整幅度為歷年最大。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補助費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已經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所需資金由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參保人員未領取基本養老金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可參照上述標准執行,所需資金仍由原規定渠道支付。
離退休人員身故後,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憑參保證明、死亡證明等材料辦理申領手續。
(7)黑龍江省殯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關於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死亡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支付標准
喪葬補助金4000元。
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撫恤金標准與享受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死亡標准一致,即一次性發放600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撫恤金標准計算公式為:
6000÷180×本人繳費月數(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按12個月計算,一年以上據實計算,計算結果不足1元部分按1元發放。
二、辦理程序
(一)2011年7月1日至本通知下發前參保人員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參保人員生前有工作單位或其檔案由檔案託管部門管理的;
由所在單位或檔案託管部門憑其死亡證明書、居民身份證及相關參保證件等資料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並填報黑龍江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死亡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待遇核准名冊,經核准後,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待遇領取事宜;
其他參保人員死亡的,由參保人員遺屬憑其死亡證明書、居民身份證及相關參保證件等資料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
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並填報黑龍江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死亡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待遇核准名冊,經核准後,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待遇支付事宜。
(二)本通知下發以後參保人員死亡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待遇支付事宜。
『捌』 違反殯葬管理條例案例
原告吳一多、吳一詩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人格權糾紛一案的案
山東省萊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3)萊州民初字第4759號
原告吳一多。
原告吳一詩。
委託代理人吳一多,系原告吳一詩的弟弟。
二原告共同委託代理人鄒大勇,山東方向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
法定代表人張軍勝,所長。
委託代理人李學偉,萊州市文昌路第一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吳一多、吳一詩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人格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一多作為原告吳一詩的委託代理人及二原告的共同委託代理人鄒大勇、被告萊州市殯葬管理所的委託代理人李學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7年11月7日,被告未按規定驗查死亡證明,將原告父親火花,使原告喪失對親人屍體的探視機會,無法進行祭拜,寄託哀思,精神受到嚴重傷害。被告對此損害後果有過錯,應負賠償責任。訴請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賠償二原告精神撫慰金共計40000元。
被告辯稱,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我單位的火化登記簿記載,2007年11月7日,我單位火化了一位名叫「王文效」的人,「王文效」是黑龍江巴彥縣的,我單位並沒有將原告的父親火化,另外我單位火化時,按照規定查過「王文效」的死亡證明,對此無過錯,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王文校。王文校與吳桂霞婚後生有一子原告吳一多、一女原告吳一詩。1988年王文校與吳桂霞離婚後,原告吳一多、吳一詩隨其母親吳桂霞生活。
2007年4月王文校隨唐立榮在位於萊州市平里店鎮石姜村的一磚廠打工,同年11月7日,王文校死亡,被送往被告處火化,被告處的火化登記表載明:登記編號5851;親屬欄中:姓名:村委;死亡人欄中:姓名:王文效。火化後,唐立榮辦理了王文校的骨灰寄存手續,將王文校的骨灰寄存在被告處。
2009年10月18日吳桂霞以王文校被他人殺害為由向萊州市公安局控告,2012年11月7日,萊州市公安局以吳桂霞的控告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生為由作出萊公不立字(2012)00018號不予立案通知書,吳桂霞對此提出復議,2012年11月22日,萊州市公安局作出復議決定書,維持原決定。
2013年7月8日,原告到被告處查詢王文校的火化情況,被告為其出具證明一份,該證明載明:「茲證明王文效同志遺體於2007年11月7日在我所火化,特此證明」,後原告謊稱要辦理「王文校」的銷戶手續,為此被告又為吳桂霞出具證明一份,該證明載明「茲證明黑龍江省巴鹽(彥)縣王文校遺體於2007年11月7日在萊州市殯葬管理所火化。其生前在萊州市平里店鎮磚瓦廠打工,死亡證明是石姜村委出具,沒有存根。由於萊州死亡證明在2010年7月之後統一由疾控中心出具並納入殯管所正規管理保存,規范之前的遺體火化的死亡證明都不做長期保存」。2013年11月4日,原告認為被告火化王文校的屍體時不按規定審查死者死亡證明存有過錯,為此原告訴至本院。
審理中,原告又提供了2012年11月6日與王文校一起在磚廠幹活的工友杜長城、孫長喜、韓明祥的調查筆錄及孫長洪、唐立榮等的證人證言,主張王文校在工作中遭到工友毆打,因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王文校死亡。原告又提供萊州市平里店鎮衛生院醫生鄭海光的調查筆錄,主張王文校於2007年11月的一天是因受傷到醫院就診。同時原告提供2011年9月4日李升坤和洪剛的調查筆錄,主張王文校被火花的過程。對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被告稱不清楚,認為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及調查筆錄,證人應當出庭接收質詢。
針對王文校火化的過程,本院依原告的申請調取了萊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詢問筆錄。其中,唐立榮在2012年9月2日的詢問筆錄中陳述的情況是:王文校死後,在王文校身上找了一個小破本,記錄有五、六個電話號碼,我就挨個打過去,有的通,有的不通。打通的,我問他們和王文校的關系,他們稱不認識王文校;王文校死後,我讓洪剛問問派出所這種情況怎麼辦,洪剛給我說派出所的人說如果是病死的,自行處理就行。洪剛又領我去火葬場打聽,火葬場說死者現在的工作單位出個證明就可以火花,我就回磚廠找陳希亮開火化證明,說王文校是腦出血病死的,陳希亮寫了一份火化證明,加蓋了磚廠的公章,我拿著火化證明,和磚廠的工人吳安濤、劉金海等把王文校屍體送到火葬場火化了,火化後,辦理了骨灰寄存手續。承包磚廠的陳希亮在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中陳述的情況是:我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7年年底期間承包萊州市平里店鎮石姜村的磚廠,我承包磚廠期間,磚廠的的營業執照已被吊銷,但一直自己拿著磚廠的公章用。2007年的一天,東北工頭唐立榮找到我說,王文校外出喝酒喝的不會說話了,說醫院檢查的是腦出血,需要安排一個工人看護,讓我給看護的工人記上工,我就是那個時候知道王文校因為喝酒躺下了,沒幾天,聽唐立榮說王文校死了。王文校死後,唐立榮又來找我,說王文校的家屬找不到,開始想往老家運屍體,但後來一聽說路途太遠,就不願意去了,只好在萊州火化,但需要出個證明。唐立榮拿來一份醫院寫的病歷讓我看了一下,我看到那上面寫著王文校是因喝酒後腦
『玖』 關於殯葬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現在沒有這方面的專門法律,2012年12月3日民政部分布了《關於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民發〔2012〕211號》
內容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為切實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提升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和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29號)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國發〔2012〕17號)要求,現就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
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為城鄉低收入群眾乃至全體社會成員身故後提供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民生工程。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各地陸續出台了一批以面向不同群眾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為主要內容的惠民殯葬政策,不同程度地減輕了群眾喪葬負擔,增強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但是,惠民殯葬政策還存在覆蓋范圍窄、保障水平低、分布不平衡、實施方式單一等問題,特別是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殯葬服務救助保障水平差距較大,對於群眾主動進行葬式葬法改革的鼓勵性措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積極性,制約了殯葬改革的順利推行和殯葬事業的健康發展。
各地必須深刻認識到,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著力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是切實減輕群眾殯葬支出負擔、實現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民的重要途徑,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應有之義,是保護資源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是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加大資金投入,把實施惠民殯葬政策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抓實抓好。
二、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滿足群眾殯葬需求、維護群眾殯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基本殯葬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保障范圍,著力解決城鄉居民基本殯葬需求,大力支持綠色環保、生態節地、文明節儉的殯葬方式,加快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均等化。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加大供給。充分發揮政府在推行惠民殯葬政策中的主導作用,在明確各級政府殯葬公共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其加大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和政策支持力度,按照統一與分級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安排惠民殯葬政策配套資金,不斷增強惠民殯葬公共財政保障能力。
2.統籌城鄉,明確重點。統籌城鄉區域間殯葬公共服務供給,加大惠民殯葬政策向農村、貧困地區和城鄉低收入群體傾斜力度,重點解決好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殯葬需求問題,有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3.保障基本,逐步增項。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殯葬工作實際,合理確定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進度安排,優先保障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的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惠民標准,豐富惠民形式。
4.提升服務,注重實效。要切實落實惠民殯葬政策措施,不斷加強殯葬公共服務機構設施和能力建設,完善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規范惠民相關程序和辦理要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確保殯葬活動的全程救助落到實處。
(三)主要目標。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鼓勵群眾主動參與殯葬改革,有效提高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葬水平,力爭到「十二五」末,在全國火葬區全面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基本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政策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制訂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積極爭取以政府發文或協調相關部門聯合發文形式發布實施。要明確惠民具體項目、政策覆蓋人群、救助保障標准、資金來源渠道、申請條件程序等內容,盡可能簡化操作程序,減少結算環節,推行惠民項目減免「一站式」結算服務,確保便民、快捷、高效。要加強與優撫褒揚、社會救助、養老保險等制度的銜接,通過多種方式,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低保對象、因病或非因公死亡參保人員的基本殯葬需求給予保障;對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市「三無」人員、無名屍體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可按照當地標准實報實銷。
(二)堅持統籌推進。各地要遵循先易後難、先起步再提標的方法,有重點、有步驟、分層次地推動本地區惠民殯葬政策實施,逐步從重點救助對象擴大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從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延展到獎補生態安葬方式。未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爭取於2012年年底之前將城鄉困難群眾基本殯葬需求納入保障范圍,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已經出台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要逐步擴大惠民范圍,增加服務項目,提高保障標准。要堅持遺體火化和骨灰生態安置並重,積極推動將樹葬、深埋、海撒等節地生態的骨灰安葬方式和土葬改革區群眾自願火化行為納入惠民政策覆蓋范圍,給予獎勵或補貼。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研究制訂農村居民、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惠民殯葬政策,努力實現殯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完善激勵措施。各地要積極出台政策措施鼓勵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建立惠民殯葬政策出台情況定期通報制度,並將政策實施情況納入當地殯葬改革目標責任考核,將考核情況與評選表彰、示範創建、等級評定等工作掛鉤。同時,通過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殯葬設施建設改造項目、殯葬相關規劃立項等途徑,優先扶持政策出台地區,鼓勵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出台惠民殯葬政策。
四、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的保障機制
(一)爭取公共投入。各地民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將殯葬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務支出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健全殯葬公共服務投入和穩定增長機制。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劃要求,將保障群眾基本殯葬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爭取政府重點安排預算為城鄉基本生活困難家庭解決基本殯葬服務費用,並為採取骨灰撒散等生態安葬方式的身故者提供免費服務。要不斷加大與基本殯葬服務相配套的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力度,健全以遺體火化、骨灰存放及生態安葬為主的殯葬公共服務網路,保障惠民殯葬政策順利實施。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地民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建立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的惠民殯葬工作機制。要負責制訂惠民殯葬政策具體實施辦法,指導殯葬服務單位做好服務對象資格審查、費用結算、檔案管理等工作,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與財政部門的協調,將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所需資金納入年度預算,足額安排,定期結算,並隨火化人員數量增減和物價部門收費標准調整做出相應調整。
『拾』 黑龍江省退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經實現了線上社會化發放。但在死亡離退休人員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申領上還處於由企業發放的管理模式。根據黑人保發53號文件《關於提高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標準的通知》規定,從7月1日起提高了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標准。為確保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按時足額發放和社保資金安全,省社保局決定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發放工作,從2010年11月起按著以下辦法執行:1、凡是7月1日以後死亡的離退休人員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統一由省局實行社會化發放,不在撥付到企業。企業負責申報,省局審核通過後將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打入原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存摺中。2、對目前離退休人員死亡後領取基本養老金存摺已銷戶的,為確保能及時讓遺屬領到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省局審核通過後將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按原渠道劃入企業,暫由企業負責發放。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