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
A. 法律名稱簡寫為是不是不能加書名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凡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稱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時,應加書名號。
凡被批轉(轉發、印發)的請示、報告以及方案、意見、規定、決定等文件的名稱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時,不加書名號。
《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第六款規定:「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公文標題是個名詞性偏正片語,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構成形式可表示為:發文機關+ 「關於」+ 事由+ 「的」+文種。介詞 「關於」聯結發文機關和事由;助詞 「的」聯結事由和文種。
如 《國務院關於制止濫發各種獎券的通知》,文種 「通知」是中心詞,「國務院」和 「制止濫發各種獎券」共同充當文種 「通知」的限製成分。
(1)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擴展閱讀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公文應當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其中,「絕密」、「機密」級公文還應當標明份數序號。
(二)緊急公文應當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標明「特急」、加急」。其中電報應當分別標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發文機關標識應當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主辦機關排列在前。
(四)發文字型大小應當包括機關代字、年份、序號。聯合行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
(五)上行文應當註明簽發人、會簽人姓名。其中,「請示」應當在附註處註明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
(六)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七)主送機關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
(八)公文如有附件,應當註明附件順序和名稱。
(九)公文除「會議紀要」和以電報形式發出的以外,應當加蓋印章。聯合上報的公文,由主辦機關加蓋印章;聯合下發的公文,發文機關都應當加蓋印章。
(十)成文日期以負責人簽發的日期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簽發機關負責人的簽發日期為准。電報以發出日期為准。
(十一)公文如有附註(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應當加括弧標注。
(十二)公文應當標注主題詞。上行文按照上級機關的要求標注主題詞。
(十三)抄送機關指除主送機關外需要執行或知曉公文的其他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
(十四)文字從左至右橫寫、橫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並用漢字和通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按其習慣書寫、排版)。
B. 公文中書名號的使用
公文中書名號的使用,接引用的話,表示特定的稱謂或需要著重指出的部分,表示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引號分為單引號和雙引號兩種。在公文標題的製作中,要時常用到引號。公文標題中引號的使用意義較為固定、單一,一般是在對某一事物需要著重指出時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非法規性的文件,在批轉、轉發時,該文件名稱一般用引號加以強調,而不使用書名號。例如有一標題為《轉發××省××廳「關於人文函大招生問題的通知」的通知》,其中的「關於人文函大招生問題的通知」屬於一般的告知性文件,不具有法規性質,故不能使用書名號。
又如《關於「渤海2號」鑽井船翻沉事故的檢討報告》,其中的「渤海2號」屬特定稱謂,使用時必須用引號標明。再如《關於「農轉非」戶口審批制度改革情況的報告》,其中的「農轉非」是一個縮略語,具有特殊含義,它是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簡縮,使用時必須用引號標明,以示強調。
對於公文標題中的引號,必須慎重使用。該用書名號而誤用引號是錯誤的,如《中共中央關於委託中央黨校創辦「求是」雜志的決定》。這里的《求是》雜志是書刊名稱,不能改用引號。同樣,隨意濫用也是不允許的,例如《××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保持「清正廉潔」問題的決定》,其中的「清正廉潔」表意明確,完全沒有必要用引號加以強調。
(2)括弧
現代漢語中的括弧是表示文章中注釋的部分。在公文標題中,有時要用到括弧,用以對標題內容進行補充、解釋或說明。這種標題中的括弧,多是針對文件內容的成熟程度予以說明,是公文標題的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市人民政府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的「試行」是對文件成熟程度的限定,說明此辦法尚有待於在實踐中進一步修訂、補充。它與標題同為一個整體,不能割裂開來。現行的公文寫作中,在使用括弧時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這突出表現在擬寫批轉或轉發性公文標題時,對「試行」、「修改草案」、「暫行」等說明性詞語,置於書名號之外。這是不正確的,有損於原標題的完整性,例如:
××省教育廳關於轉發教育部
《高等學校學生行為准則》(試行)的通知
此標題中的「試行」,表明了該文件的成熟程度。它與文件標題內容關系密切,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在擬制時,除將「試行」加括弧外,應特別注意將其置於書名號之內。
公文標題中的這種說明性詞語,都是依據公文內容的成熟程度及公文文種選用的,其位置既可以出現在題尾,也可以出現在題中。括弧只在題尾說明時才使用,而題內則不需用標點符號。例如《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不能寫作《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
(3)書名號
現代漢語中的書名號是用以表示書籍、文章、文件、報刊等名稱。公文標題中經常使用書名號,主要用於批轉、轉發性公文。關於公文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第六項作了明確規定:「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現行公文寫作中,在擬制標題時使用書名號常見的錯誤有兩種:一是該用引號的卻誤用書名號。這點,前面已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二是位置不當。
例如:
批轉××縣商業局《關於深化改革,振興××縣商業實施意見的請示》的通知這個標題不僅書名號的使用不當,而且位置也不當。因為這是一個批轉性標題,而批轉和批復是不同的。批轉是針對原文件的批准和轉發,需將原文標題一字不易地標出;而批復則是針對來文所請示問題的答復性意見。如果將此標題改為批復性的,因其對象是××縣商業局請示的問題,故可將標題擬為「對××縣商業局《關於深化改革,振興××縣商業實施意見的請示》的批復」,發文機關可以置於書名號之外。而在批轉時,因是縣商業局的文件,因此,在擬寫標題時,應將「縣商業局」作為原標題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並加上書名號,而不能將其截然分開;故此標題應改為「批轉《××縣商業局關於深化改革,振興××縣商業實施意見的請示》的通知」。
總之,對於公文標題中的引號、括弧和書名號的使用,一定要嚴格區分其界限,不能混淆濫用;要注意掌握它們的不同特點和功能,以便使擬制出來的標題合乎要求,從而更好地維護公文的規范化和嚴肅性。
C. 公文標題中除法規,( )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規章。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公文應當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其中,「絕密」、「機密」級公文還應當標明份數序號。
(二)緊急公文應當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標明「特急」、加急」。其中電報應當分別標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發文機關標識應當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主辦機關排列在前。
(四)發文字型大小應當包括機關代字、年份、序號。聯合行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
(五)上行文應當註明簽發人、會簽人姓名。其中,「請示」應當在附註處註明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
(六)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七)主送機關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
(八)公文如有附件,應當註明附件順序和名稱。
(九)公文除「會議紀要」和以電報形式發出的以外,應當加蓋印章。聯合上報的公文,由主辦機關加蓋印章;聯合下發的公文,發文機關都應當加蓋印章。
(十)成文日期以負責人簽發的日期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簽發機關負責人的簽發日期為准。電報以發出日期為准。
(十一)公文如有附註(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應當加括弧標注。
(十二)公文應當標注主題詞。上行文按照上級機關的要求標注主題詞。
(十三)抄送機關指除主送機關外需要執行或知曉公文的其他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
(十四)文字從左至右橫寫、橫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並用漢字和通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按其習慣書寫、排版)。
(3)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擴展閱讀:
標點符號作用:
(一)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
(二)常用的標點符號有10種,分點號和標點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在於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句末點號用在句末,有句號、問號、嘆號3種,表示句末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的語氣。句內點號用在句內,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4種,表示句內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
標點符號位置:
(一)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一般佔一個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二)引號、括弧、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三)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連接號和間隔號一般佔一個字的位置。這四種符號上下居中。
(四)著重號、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下邊,可以隨字移行。
D. 規章制度要不要用書名號
摘要 你好,您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E. 公文的標題可以有標點符號嗎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一是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章制度(管理規章)名稱,應寫全名並加書名號。
二是在公文正本上,聯合行文的標題中,多個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之間不用頓號,而用一字距空格標示。如果是引用聯合行文的公文,引用的標題中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則連排了。
三是在事由部分出現多個機關單位、人名等並列時,每個機關單位、人名之間應用頓號分開,不使用空格。兩個以上書名號、引號連用時,其間不用「、」號要連排。
四是公文標題是一個短語(偏正短語),因此標題中通常不用表示分句和句子間隔停頓的「: ; ? !。」等標點符號。
(5)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擴展閱讀:
公文標題在公文正本上的排列要力求規范、醒目、美觀、大方。
標題位於公文首頁紅色分隔線下空2行位置,與正文間隔一行(這就是通常說的一行題4行文,即一行標題佔4行文字的行間距,以此類推,兩行題5行文,但都應上空2行下空1行,排列美觀視覺效果好)。一行或多行題都要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美觀,長短適宜,間距恰當;人名、地名、詞或片語不能拆開分置兩行,以免產生歧義。
標題排列一般應使用梯形或菱形,從視角美出發,首行和尾行一般應上短下長(即上梯形或上菱形),給人以標題結構穩定感,頭重腳輕(即下梯形、下菱形)就不好看了。具體設置和排列時,必須詞意完整、對稱美觀,在這個前提下,排列形式都可以變通處理和掌握。
要正確使用標題題注即題下簽注。會議通過批准發布的決定、決議和經報刊、文件匯編的一些法規、規章以及管理規章,常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加括弧註明何時經何會議通過或何機關批准,有的還註明何時由何機關發布、何時生效。凡標題下加簽注的,正文後就不再落款寫發文單位和成文日期了。
標題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題下的簽注的字型大小,應小於標題,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多行標題的行距採用3號字高的7/8即可(實為4號字高度14磅了),不宜採用2號字高的7/8,行距過大也不美觀。
若標題過長所佔行數太多(尤其是在聯合行文的情況下)會出現把正文移至第二頁的情況,顯然這違背了公文首頁顯示正文的規定,是決不允許的。這就可以變通處理,不必強求一行題4行文了。這時可把標題上靠減少行間距、字間距。
F. 公文標題中除法規、( )名稱加屬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公文標抄題中除法規、(規章)名襲稱加屬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第六項規定:
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6)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
第十條: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公文應當標明密級和保密期限,其中,「絕密」、「機密」級公文還應當標明份數序號。
(二)緊急公文應當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標明「特急」、加急」。其中電報應當分別標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發文機關標識應當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主辦機關排列在前。
(四)發文字型大小應當包括機關代字、年份、序號。聯合行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
(五)上行文應當註明簽發人、會簽人姓名。其中,「請示」應當在附註處註明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
G. 請問公文標題什麼時候用書名號《》,什麼時候不用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凡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稱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時,應加書名號。
凡被批轉(轉發、印發)的請示、報告以及方案、意見、規定、決定等文件的名稱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時,不加書名號。
公文的標題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第六款規定:「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公文標題是個名詞性偏正片語,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構成形式可表示為:發文機關+ 「關於」+ 事由+ 「的」+文種。介詞 「關於」聯結發文機關和事由;助詞 「的」聯結事由和文種。
如 《國務院關於制止濫發各種獎券的通知》,文種 「通知」是中心詞,「國務院」和 「制止濫發各種獎券」共同充當文種 「通知」的限製成分。
(7)規章制度名稱是否加書名號擴展閱讀:
公文一般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密級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級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應當根據涉密程度分別標注「絕密」「機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緊急程度。公文送達和辦理的時限要求。根據緊急程度,緊急公文應當分別標注「特急」「加急」,電報應當分別標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組成,也可以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時,發文機關標志可以並用聯合發文機關名稱,也可以單獨用主辦機關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國家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H. 標題可以有標點符號嗎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一是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章制度(管理規章)名稱,應寫全名並加書名號。
二是在公文正本上,聯合行文的標題中,多個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之間不用頓號,而用一字距空格標示。如果是引用聯合行文的公文,引用的標題中聯署的發文機關單位名稱則連排了。
三是在事由部分出現多個機關單位、人名等並列時,每個機關單位、人名之間應用頓號分開,不使用空格。兩個以上書名號、引號連用時,其間不用「、」號要連排。
四是公文標題是一個短語(偏正短語),因此標題中通常不用表示分句和句子間隔停頓的「:;? !。」等標點符號。
I. 在行文中,提到某種制度用加書名號嗎
如果是特定的已經存在的制度,需要加書名號,如根據《電工工作制度》的相關規定。但如果是一般的泛指制度,不用加。如:學生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J. 公文標題中不能使用的標點符號是什麼
公文標題中可以使用標點符號,主要有頓號、逗號、書名號、引號等。標題末是不用任何標點符號的。
一般來說,可加,也可不加,根據自己單位的習慣問題不大。但是,不能亂加、亂放。
一、書名號(標題中出現報刊名、書名、法規等作品名時必須用書名號)
在公文標題中,書名號使用最為廣泛,也是惟一明文規定可以使用的標點符號。但有一點需要加以說明,這就是法規、規章名稱之外是否可以使用書名號的問題。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這個表述並未排除其他情況下也可使用書名號的可能性。除法規、規章名稱外,在公文標題中出現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時,也應當使用書名號。如在《×××關於做好〈××日報〉發行工作的通知》中,將「××日報」外的書名號去掉顯然不妥。
二、頓號(標題中出現並列詞、片語、短語,中間必須用頓號)
頓號用於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頓號在公文標題中主要用於兩種地方。一是在出現多個發文機關時。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標題中,多個發文機關名稱的並列可以空格標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標題,多個發文機關名稱之間應該標上頓號。二是在發文事由中出現並列的詞或短語時,可以視情況而定。
為了作到公文標題的簡潔,能不用頓號的盡量不用。有三種情況可以變通:第一,在只有兩個並列詞或短語時,它們之間可以用「和」等並列連詞代替頓號;但如果出現第三個或三個以上並列詞語,則應該使用頓號。
三、括弧(標題中某一部分需要注釋或說明的,必須用括弧)
括弧,主要用於解釋或補充說明,括弧內的文字與它前面的文字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或是對前面出現的詞語進行解釋,或是對前面文字的補充限定,也有的是並列關系。
四、引號(標題中的縮略語或特定含義用語,必須用引號)
在公文標題中,引號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用於縮略語。如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關於認真做好2005年下半年不良貸款「雙降」工作的通知》中,「雙降」是不良貸款余額下降和不良貸款比例下降的縮略語,如果這里使用全稱,公文的標題會顯得非常臃腫。二是對一些專用的名詞,在公文標題中應當使用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