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31法規

31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14 08:18:50

A.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1條的規定內容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將文化體育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社區中的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網服務。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新聞、出版、信息產業、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製作和傳播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內容健康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國家給予扶持。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團體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

第三十三條國家採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推廣用於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新技術。

第三十四條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

第三十五條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葯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不得有害於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標明注意事項的,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

第三十六條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吸煙、飲酒。

第三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執行國家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的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第三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第四十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第四十一條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

禁止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

第四十二條公安機關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預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不得侵佔、破壞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場地、房屋和設施。

B. 禁毒31條規定

禁毒法31條規定如下: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禁毒法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是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於2008年6月1日頒布施行,共計七章七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一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
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
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第三條 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 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
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C. 中小學生法律法規第31條是什麼

沒有中小學生法律法規,應該是《青少年保護法》。

《青少年保護法》第三十專一條:對屬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

(3)31法規擴展閱讀:

中小學生守則:

1,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煉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D.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第三十一條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內容為: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毒品按其發展可分為以下三代:
1、「第一代毒品」的代表:海洛因、大麻、鴉片、可卡因;
2、「第二代毒品」的代表:以精神葯物為主,比如冰毒、氯胺酮。長期使用冰毒,會產生致幻等精神病症狀;
3、「第三代毒品」的代表:新精神活性物質,目前發現的此類物質主要包括恰特草、人工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等6大類共354種,少量吸食後會出現心動加速、血壓升高、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狀,大量吸食後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等反應,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二條 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測,被檢測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強制檢測。
公安機關應當對吸毒人員進行登記。

E. 中國交通法第31條是什麼

第三十一條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釋義】 本條是關於禁止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的規定。

道路,就其本義和功能來講,是為車輛和行人提供通行的便利。道路交通活動使用道路,屬於正常的道路使用,如車輛、行人在道路上通行,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佔用道路等。而非交通活動,例如佔用道路施工作業,在道路上堆放、晾曬物品、擺攤設點甚至設立集市進行經營,搭棚甚至佔用道路蓋屋,等等,這些活動都是非正常使用道路,屬於從事非交通活動。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不但使道路失去其應有的功能,還會影響道路通行效率,甚至可能成為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為了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違法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必須予以取締。作為規范道路交通的基本法律,本法應當明確道路僅僅是提供通行這一基本功能,規范道路交通行為。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確實需要臨時佔用道路也不是絕對不允許,例如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道路,或者因客觀原因確實需要臨時佔用道路的,但必須經過許可。因此本條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也作了明確規定:(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公路、城市道路;(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毀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那麼,確實需要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的,應向什麼部門申請許可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的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佔用城市道路的,須經市政工程建設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控制佔用城市道路作為集貿市場,確需佔用城市道路作為集貿市場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未經批准,擅自佔用城市道路作為集貿市場的,市政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清通,恢復城市道路功能。根據規定,當事人獲得許可後,必須按照許可佔用道路等,應當按照批準的位置、面積、期限佔用或者挖掘;需要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的,應當提前辦理變更審批手續;佔用期滿後,應當及時清理佔用現場,恢復城市道路原狀;損壞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不低於原有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賠償,等等。此外,對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的,以及當事人在獲得許可後如何實施以及怎樣恢復道路交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達》和《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也都作了規定。為了進一步規范佔用道路甚至挖掘道路的行為,確保交通安全,本法不但在本條重申了禁止違法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的原則,而且還在本法第三十二條對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時當事人怎樣獲得許可以及在獲得許可後進行施工時如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如何恢復道路通行,作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規定。

F. 中國共產黨黨章第31條規定了

第三十一條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至五年。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選舉產生後,應報上級黨組織批准。

基層黨組織是與群眾聯系最密切的黨組織,在基層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層黨組織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提高黨員素質;

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黨員和群眾自覺抵制不良傾向,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黨的組織制度

第十條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一)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二)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

(三)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們所產生的委員會。黨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的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四)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黨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督。

以上內容參考共產黨員網-中國共產黨黨章

G.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的第三十一條如何理解

第二十八條 對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其他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查封、扣押、凍結解除的,登記在先的輪候查封、扣押、凍結即自動生效。
其他人民法院對已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通知有關登記機關協助進行輪候登記,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其他人民法院查閱有關文書和記錄。
其他人民法院對沒有登記的財產進行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製作筆錄,並經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執行人員及被執行人簽字,或者書面通知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

H.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31條規定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我國為了對吸毒成癮工作進行規范,科學地判定吸毒成癮人員,並且依法對這些人員採取戒毒和治療措施,公安部與衛生部聯合制定了《吸毒成癮認定辦法》,並且於2011年4月1日開始施行。
吸毒人員同時具備以下情形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
(一)經人體生物樣本檢測證明其體內含有毒品成份;
(二)有證據證明其有使用毒品行為;
(三)有戒斷症狀或者有證據證明吸毒史,包括曾經因使用毒品被公安機關查處或者曾經進行自願戒毒等情形。
戒斷症狀的具體情形,參照衛生部制定的《阿片類葯物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和《苯丙胺類葯物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確定。
第八條 吸毒成癮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認定其吸毒成癮嚴重:
(一)曾經被責令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含《禁毒法》實施以前被強制戒毒或者勞教戒毒)、社區康復或者參加過戒毒葯物維持治療,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有證據證明其採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多次使用兩類以上毒品的;
(三)有證據證明其使用毒品後伴有聚眾淫亂、自傷自殘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等行為的。
第九條 公安機關在吸毒成癮認定過程中實施人體生物樣本檢測,依照公安部制定的《吸毒檢測程序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 公安機關承擔吸毒成癮認定工作的人民警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二級警員以上警銜及兩年以上相關執法工作經歷;
(二)經省級公安機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培訓並考核合格。
第十一條公安機關委託戒毒醫療機構進行吸毒成癮認定的,應當在吸毒人員末次吸毒的七十二小時內予以委託並提交委託函。超過七十二小時委託的,戒毒醫療機構可以不予受理。

I. 行政處罰法第31條是怎麼規定的

行政處罰法法31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熱點內容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