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社法規宣傳

人社法規宣傳

發布時間: 2022-04-14 09:33:37

1. 人社部門目前貫徹執行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有哪些

一、法律(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4年7月5日)(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07年8月30日)(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年4月3日)(55)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65)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71)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1978年6月2日)(89)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1978年6月2日)(93)

二、行政法規(98)
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1981年3月14日)(98)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年7月21日)(100)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89年9月30日)(103)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5年3月25日)(111)
失業保險條例(1999年1月22日)(112)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999年1月22日)(11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1999年9月28日)(124)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2002年10月1日)(128)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4月27日)(131)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04年11月1日)(146)
殘疾人就業條例(2007年2月5日)(154)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年12月14日)(159)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7年12月14日)(161)

三、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163)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1997年7月16日)(163)
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1998年12月14日)(167)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年10月28日)(172)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4日)(181)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2005年12月3日)(192)
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2006年1月31日)(197)
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7年7月1日)(209)
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2007年7月10日)(213)
國務院關於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2008年2月3日)(218)
勞動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實行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的意見(2000年5月20日)(225)
衛生部?財政部?農業部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2003年1月16日)(227)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社會保險暫行辦法(2003年12月25日)(232)
勞動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2006年4月10日)(237)

四、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41)
(一)綜合(241)
關於廢止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規章的決定(2007年11月9日)(241)
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5年8月4日)(242)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人事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社會保險關系處理意見的通知(2001年9月20日)(259)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2003年5月30日)(26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2006年4月29日)(26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7年4月28日)(274)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進一步落實部分軍隊退役人員勞動保障政策的通知(2007年7月6日)(278)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人事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軍人配偶隨軍未就業期間社會保險關系軍地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2005年12月5日)(28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人事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軍隊文職人員社會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6年9月4日)(285)

2. 人社局主要負責什麼

人社局的工作職責是執行國家公務員制度,負責全縣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職位分類、考試錄用、考核、職務升降、獎懲、工資福利、退休退職、權利保障等工作。

代縣政府進行一定層次的公務員管理和任免,負責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審核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調整。負責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審核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調整等等。

3. 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要工作是什麼

主要工作有:宣傳人社法律、法規和政策,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主要有城鎮職工養老、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以及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及轉移培訓就業,城鄉就業失業登記,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調解勞動、人事爭議。

4. 人社局的職責是什麼

人社局是政府職能部門,下設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職務改革辦公室,工資股人事調配股,檔案股人才交流中心等 。

5. 人社局勞動監察員是幹啥的

一,勞動保障監察員性質

勞動保障監察員性質是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執行勞動監督檢查公務的人員。

二,勞動保障監察員應當具備以下任職條件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熟悉勞動業務,熟練掌握和運用勞動法律、法規知識;

(三)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勤政廉潔

三,勞動保障監察員的任命程序

勞動廳行政部門專職勞動監察員的任命,由勞動監察機構負責提出任命建議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監察員審批表,經同級人事管理機構審核,報勞動行政部門領導批准;兼職勞動監察員的任命,由有關業務工作機構按規定推薦人選,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監察員審批表,經同級勞動監察機構和人事管理機構進行審核,報勞動行政部門領導批准。經批准任命的勞動監察員由勞動監察機構辦理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監察證件手續。勞動監察員任命後,地方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按照規定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監察證件統計表》,逐級上報省級行政部門,由省級勞動行政部門匯總並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四,勞動保障監察員的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五,勞動保障監察員監察事項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六,其他

必須證上崗,勞動保障監察證件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制。

勞動保障監察員依法履行勞動保障監察職責,受法律保護。

勞動保障監察員應當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勤政廉潔,保守秘密。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勞動保障監察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有關機關檢舉、控告。

6. 人社局是干什麼的

人社局,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政府職能部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主要負責用人,招工,部隊退伍轉業安置,職工調轉,晉升,就業,勞動爭議,勞動仲裁,指導監督社會保險局對於社會保險保障制度的實施情況,機構職責:

1、高縣人社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訂並組織實施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全縣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3、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並組織落實創業、就業援助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政策,提出就業資金安排計劃並組織實施。

人社局

4、宣傳貫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依法對全縣公務員進行綜合管理,負責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工資制度改革。統籌管理城鄉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就業、再就業工作。

5、健全人力資源市場,開展人才智力培訓引進和職業介紹服務,綜合管理全縣社會保險工作,負責勞動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障監察等工作,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

6、完成安排的其他任務。

7. 中央對人社職稱部門 頒布了哪些法令法規法律條文

親,你本身提的問題表達的題意不大恰當。中央不是制定法律法規的部門。
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 文件,即狹義的法律。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 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 總稱。部門規章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統稱規章。
根據你的題意大體是指法律、法規,但不包括規章、地方性法規。現解答如下: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二、行政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2、失業保險條例3、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4、勞動保障監察條例5、殘疾人就業條例6、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7、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9、工傷保險條例

8. 為什麼要推進法治人社建設

一、充分來認識法治社會建設在全自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大意義

二、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四、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推動法律服務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五、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促進社會和諧

9. 人社局政策法規室是做什麼業務的

法律法規宣傳,接收行政復議申請等

10. 人社局和社保局有什麼區別

人社局和社保局有以下區別:

1、單位級別不同。社保局,屬於人社局下屬一個直管局,是上下級的隸屬關系。

2、職能不同。人社局負責用人,招工,部隊退伍轉業安置,職工調轉,晉升,就業,勞動爭議,勞動仲裁。社保局,專門負責社會保險工作,貫徹執行本地區養老保險政策。

3、管理不同。社保局,主要從事社會保險擴面繳費、待遇審核發放。人社局是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制訂政策。

(10)人社法規宣傳擴展閱讀:

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大致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集中統一型。這種類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主要特徵是在整個國家或地區只建立一個社會保障機構,統一管理有關的各項目的事務,並通過統一徵集稅收(目的稅),以保證社會保障的各項支出。

2.統分結合型。這種類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主要特徵是立法、政策、資金和監督四種職能實行統一管理,而具體的社會保障各項目管理則分別由各職能部門分工管理。

3.分頭自治型。這種類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主要特徵是在統一立法和統一監督下,對各種社會保障項目實行分頭自治管理,相互獨立,互不融通。

4.市場運作型。這種類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的主要特徵是政府部門只作一般監督和政策規劃,而社會保障的具體事務,都轉與民間部門根據立法參與運作和承辦。

熱點內容
澳門法院圖片 發布:2025-02-14 07:18:38 瀏覽:366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