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鐵道部鐵路條例

鐵道部鐵路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4 13:14:36

① 鐵道部20號令是什麼18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令

第 20 號

《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審批辦法》已經2005年3月29日鐵道部第三次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劉志軍
二○○五年四月一日

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審批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管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根據《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鐵路道口,是指在鐵路線路上鋪面寬度在2.5米及以上,直接與道路貫通的平面交叉。所稱人行過道,是指鐵路線路上鋪面寬度在2.5米以下,直接與道路貫通的平面交叉。其中:城市人行過道的寬度一般為0.75~1.5米,鄉村人行過道的寬度一般為0.4~1.2米。人行過道禁止畜力車、機動車通行。
第三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鐵路線路上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應當經過批准。
第四條 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線路允許通過的旅客列車運行速度120km/h以下,貨物列車運行速度80km/h以下,貨物列車牽引質量5000噸以下;
(二)Ⅱ、Ⅲ級鐵路與道路交叉;
(三)道口之間距離大於2公里,並且無繞行條件;
(四)車輛或行人在距鋼軌外側不小於50米范圍內的道路上,線路允許速度120km/h以下時應能看到兩側各400米(雙線各500米)以外的列車,線路允許速度100km/h以下時應能看到兩側各340米以外的列車,線路允許速度80km/h以下時應能看到兩側各270米以外的列車;列車駕駛員在850米以外可以看見道口;
(五)擬通過道口的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原則上為正交,斜交時交叉角應大於45度;
(六)擬通過道口的道路平面線形應為直線;從最外側鋼軌算起的道路最小直線長度不應小於50米,特殊情況下城市道路不應小於30米,鄉村道路不應小於20米;銜接道口平台的道路縱坡不得大於3%,困難條件下,通行鉸接汽車的城市道路不得小於3.5%,通行普通汽車的城市道路、公路及場外道路不得大於5%,鄉村道路不得大於6%;
(七)鐵路道口設置位置應在鐵路車站以外,橋梁、隧道兩端及進站信號機100米以外,區間或專用線道岔兩端50米以外;
(八)符合當地城市規劃及土地使用要求;
(九)符合國家有關鐵路、道路設計規范;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第五條 設置或者拓寬人行過道,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線路允許通過的鐵路旅客列車運行速度120km/h以下;
(二)居民聚居地人行過道與既有穿越鐵路通道間距大於500米且無繞行條件;
(三)瞭望條件良好;
(四)人行過道設置位置應在鐵路車站以外,橋梁、隧道兩端及進站信號機100米以外,區間或專用線道岔兩端50米以外;
(五)符合當地城市規劃、土地使用要求;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符合前款要求,鐵路沿線村莊需設立與鐵路交叉的人行過道的,原則上一個自然村只設一處。
但在人流集中、列車密度大、行人穿過鐵路易發生事故的地段,設立人行過道可能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不得設置人行過道。
第六條 因特殊需要,可申請設置使用時間不超過1年的臨時鐵路道口。設置臨時鐵路道口應當比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條件,制定有效、可靠的安全措施,設置必要的防護設施、設備,公告使用期限,並設人看守。
第七條 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申請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鐵路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在新建、改建、擴建鐵路線路上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應當在項目開工前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
第八條 申請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行政許可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設置或拓寬的鐵路道口、人行過道所處位置、寬度、安全防護措施、可行性分析等文件;
(四)擬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平面示意圖;
(五)新建、改建、擴建的道路或鐵路,還需要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程序的項目批准文件和設計文件;
(六)申請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的,還需提供與相關產權單位的協商意見;
(七)法律法規要求的其他材料。
行政許可申請書採用格式文本。格式文本由鐵路管理機構提供。
第九條 鐵路管理機構收到申請材料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受理的申請屬於在城市內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由鐵路管理機構會同城市規劃部門進行審查;受理的申請屬於在城市外設置或者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由鐵路管理機構會同當地人民政府進行審查。
進行前款規定的審查,必要時可聘請專家評審。
第十條 鐵路管理機構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請,應會同城市規劃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在30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需要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內,但應將所需時間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一條 鐵路管理機構會同城市規劃部門或當地人民政府決定予以批準的,由鐵路管理機構發給批准文件;不予批準的,由鐵路管理機構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批准文件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批准依據;
(二)批準的鐵路道口或人行過道的寬度和設置地點;
(三)技術條件;
(四)道口類型;
(五)批準的鐵路道口或人行過道的產權歸屬、管理單位。
第十二條 被許可人憑批准文件按有關規定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施工完畢,應當辦理驗收、交接工作。
第十三條 對設置臨時道口作出許可決定的,應當在批准文件中註明有效期。被許可人需要延長期限的,應當依本辦法規定程序在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30日前提出延期申請。不予批準的,被許可人在期滿後,應立即拆除臨時道口,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
作出不予延長決定的,鐵路管理機構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逾期未作出決定的,視為准予延長。
第十四條 鐵路管理機構和城市規劃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加強對被許可人行為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時,被許可人應當提供相應材料。
第十五條 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的,鐵路管理機構不予受理,並給予警告;自處罰之日起申請人在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
第十六條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許可的,鐵路管理機構或城市規劃部門(當地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撤銷許可;自撤銷之日起申請人在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 擅自設置或拓寬鐵路道口、人行過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拆除,依法給予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對單位可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對個人可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道口或人行過道的通行規定,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警告或處以5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惡劣或造成後果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鐵道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② 鐵路相關法律

法律有《鐵路法》。
行政法規有《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版》(國務院第430號令)、《鐵權路留用土地辦法》 。
法規性文件有《國務院關於保護鐵路設施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鐵道部關於發展中央和地方合資建設鐵路意見的通知》
《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

還有一些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刑事罰則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③ 關於鐵路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規

《鐵路運輸安抄全保護條例》第五條:鐵路沿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鐵路運輸安全有關的工作,加強鐵路運輸安全教育,落實護路聯防責任制,防範和制止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協調和處理有關鐵路運輸安全事項。

第六條:公安機關按照職責分工,維護車站、列車等鐵路場所的治安秩序和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加強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設置安全管理機構,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所必需的資金投入。

(3)鐵道部鐵路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通過旅客列車行李車運輸金銀珠寶、貨幣證券、文物、槍支、魚苗、蠶種和中途需飼養的動物,必須派人押運。托運上述品名之外的物品,托運人可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向承運人提出押運申請。

對運輸距離在200千米以內、不需要飼養的家禽,家畜,托運人提出不派人押運時,也可以辦理托運,但應在托運單上註明不派人押運,途中逃逸、死亡,責任由托運人自負。

④ 鐵路職工乘坐高鐵有什麼規定

最新的鐵道部《動車組列車旅客運輸管理暫停辦法》:從2014年6月1日開始,鐵路通勤職工已可以持鐵路乘車證在實名簽證後,乘坐300公里時速的高鐵了。

之前的規定是:鐵道部原辦法第八條曾規定,「持各種鐵路乘車證的鐵路員工允許乘坐時速200公里動車組二等座。但必須辦理簽證後乘車。除按規定持證檢查工作人員以外,時速300公里動車組不能使用鐵路乘車證。」

修改後當「持鐵路乘車證的人員坐動車組列車時,應實名簽證後方可乘車。」

⑤ 鐵路部門規定的鐵路兩側安全距離是多少

根據鐵路保護條例第十條鐵路線路兩側應當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外側起向外的距離分別為:

(一)城市市區,不少於8米;

(二)城市郊區居民居住區,不少於10米;

(三)村鎮居民居住區,不少於12米;(四)其他地區,不少於15米。

建築退讓鐵路的規定:

(一)建築退讓與最近一側的鐵路邊軌距離,准軌干線≥30m;准軌支線、專用線≥20m;米軌≥15m;

(二)圍牆與鐵路最近一側邊軌距離≥10m,圍牆的高度≤2.5m;

(三)高層建築、高大構築物(水塔、煙囪等)、危險品倉庫和廠房與最近一側的鐵路邊軌距離以及在鐵路道口附近進行建設活動應當符合鐵路管理的有關規定;

(四)特殊路段隔離帶寬度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鐵路部門確定。也就是說,原則上新建鐵路兩側20米范圍內是不容許建房的,但既有住房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由鐵路部門審定,未拆遷住房是不可能給與拆遷補償的,但因新建鐵路施工造成的房屋損壞,鐵路承建單位應負賠償責任。具體補償條款根據房屋損壞認定書判定。

⑥ 中國鐵路法

做心理准備,很多的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1990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公布

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鐵路運輸和鐵路建設的順利進行,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鐵路,包括國家鐵路、地方鐵路、專用鐵路和鐵路專用線。

國家鐵路是指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管理的鐵路。

地方鐵路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鐵路。

專用鐵路是指由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管理,專為本企業或者本單位內部提供運輸服務的鐵路。

鐵路專用線是指由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管理的與國家鐵路或者其他鐵路線路接軌的岔線。

第三條 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主管全國鐵路工作,對國家鐵路實行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的運輸管理體制,對地方鐵路、專用鐵路和鐵路專用線進行指導、協調、監督和幫助。

國家鐵路運輸企業行使法律、行政法規授予的行政管理職能。

第四條 國家重點發展國家鐵路,大力扶持地方鐵路的發展。

第五條 鐵路運輸企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經營方向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改善經營管理,切實改進路風,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第六條 公民有愛護鐵路設施的義務。禁止任何人破壞鐵路設施,擾亂鐵路運輸的正常秩序。

第七條 鐵路沿線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協助鐵路運輸企業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車站、列車秩序良好,鐵路設施完好和鐵路建設順利進行。

第八條 國家鐵路的技術管理規程,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制定,地方鐵路、專用鐵路的技術管理辦法,參照國家鐵路的技術管理規程制定。

第九條 國家鼓勵鐵路科學技術研究,提高鐵路科學技術水平。對在鐵路科學技術研究中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鐵路運輸營業

第十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保證旅客和貨物運輸的安全,做到列車正點到達。

第十一條 鐵路運輸合同是明確鐵路運輸企業與旅客、托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旅客車票、行李票、包裹票和貨物運單是合同或者合同的組成部分。

第十二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保證旅客按車票載明的日期、車次乘車,並到達目的站。因鐵路運輸企業的責任造成旅客不能按車票載明的日期、車次乘車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旅客的要求,退還全部票款或者安排改乘到達相同目的站的其他列車。

第十三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做好旅客運輸服務工作,做到文明禮貌、熱情周到,保持車站和車廂內的清潔衛生,提供飲用開水,做好列車上的飲食供應工作。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對鐵路沿線環境的污染。

第十四條 旅客乘車應當持有效車票。對無票乘車或者持失效車票乘車的,應當補收票款,並按照規定加收票款;拒不交付的,鐵路運輸企業可以責令下車。

第十五條 國家鐵路和地方鐵路根據發展生產、搞活流通的原則,安排貨物運輸計劃。

對搶險救災物資和國家規定需要優先運輸的其他物資,應予優先運輸。

地方鐵路運輸的物資需要經由國家鐵路運輸的,其運輸計劃應當納入國家鐵路的運輸計劃。

第十六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或者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將貨物、包裹、行李運到目的站;逾期運到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支付違約金。

鐵路運輸企業逾期三十日仍未將貨物、包裹、行李交付收貨人或者旅客的,托運人、收貨人或者旅客有權按貨物、包裹、行李滅失向鐵路運輸企業要求賠償。

第十七條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對承運的貨物、包裹、行李自接受承運時起到交付時止發生的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或者損壞,承擔賠償責任:

(一)托運人或者旅客根據自願申請辦理保價運輸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最高不超過保價額。

(二)未按保價運輸承運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最高不超過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的賠償限額;如果損失是由於鐵路運輸企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不適用賠償限額的規定,按照實際損失賠償。

托運人或者旅客根據自願可以向保險公司辦理貨物運輸保險,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托運人或者旅客根據自願,可以辦理保價運輸,也可以辦理貨物運輸保險;還可以既不辦理保價運輸,也不辦理貨物運輸保險。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辦理保價運輸或者貨物運輸保險。

第十八條 由於下列原因造成的貨物、包裹、行李損失的,鐵路運輸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不可抗力。

(二)貨物或者包裹、行李中的物品本身的自然屬性,或者合理損耗。

(三)托運人、收貨人或者旅客的過錯。

第十九條 托運人應當如實填報托運單,鐵路運輸企業有權對填報的貨物和包裹的品名、重量、數量進行檢查。經檢查,申報與實際不符的,檢查費用由托運人承擔;申報與實際相符的,檢查費用由鐵路運輸企業承擔,因檢查對貨物和包裹中的物品造成的損壞由鐵路運輸企業賠償。

托運人因申報不實而少交的運費和其他費用應當補交,鐵路運輸企業按照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的規定加收運費和其他費用。

第二十條 托運貨物需要包裝的,托運人應當按照國家包裝標准或者行業包裝標准包裝;沒有國家包裝標准或者行業包裝標準的,應當妥善包裝,使貨物在運輸途中不因包裝原因而受損壞。

鐵路運輸企業對承運的容易腐爛變質的貨物和活動物,應當按照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貨物、包裹、行李到站後,收貨人或者旅客應當按照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及時領取,並支付託運人未付或者少付的運費和其他費用;逾期領取的,收貨人或者旅客應當按照規定交付保管費。

第二十二條 自鐵路運輸企業發出領取貨物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仍無人領取的貨物,或者收貨人書面通知鐵路運輸企業拒絕領取的貨物,鐵路運輸企業應當通知托運人,托運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作答復的,由鐵路運輸企業變賣;所得價款在扣除保管等費用後尚有餘款的,應當退還托運人,無法退還、自變賣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內托運人又未領回的,上繳國庫。

自鐵路運輸企業發出領取通知之日起滿九十日仍無人領取的包裹或者到站後滿九十日仍無人領取的行李,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公告,公告滿九十日仍無人領取的,可以變賣;所得價款在扣除保管等費用後尚有餘款的,托運人、收貨人或者旅客可以自變賣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內領回,逾期不領回的,上繳國庫。

對危險物品和規定限制運輸的物品,應當移交公安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處理,不得自行變賣。

對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可以按照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的規定縮短處理期限。

第二十三條 因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的責任給鐵路運輸企業造成財產損失的,由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 國家鼓勵專用鐵路兼辦公共旅客、貨物運輸營業;提倡鐵路專用線與有關單位按照協議共用。

專用鐵路兼辦公共旅客、貨物運輸營業的,應當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專用鐵路兼辦公共旅客、貨物運輸營業的,適用本法關於鐵路運輸企業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國家鐵路的旅客票價率和貨物、包裹、行李的運價率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國家鐵路的旅客、貨物運輸雜費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國家鐵路的特定運營線的運價率、特定貨物的運價率和臨時運營線的運價率,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商得國務院物價主管部門同意後規定。

地方鐵路的旅客票價率、貨物運價率和旅客、貨物運輸雜費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物價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規定。

兼辦公共旅客、貨物運輸營業的專用鐵路的旅客票價率、貨物運價率和旅客、貨物運輸雜費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以及鐵路專用線共用的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物價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鐵路的旅客票價,貨物、包裹、行李的運價,旅客和貨物運輸雜費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必須公告;未公告的不得實施。

第二十七條 國家鐵路、地方鐵路和專用鐵路印製使用的旅客、貨物運輸票證,禁止偽造和變造。

禁止倒賣旅客車票和其他鐵路運輸票證。

第二十八條 托運、承運貨物、包裹、行李,必須遵守國家關於禁止或者限制運輸物品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鐵路運輸企業與公路、航空或者水上運輸企業相互間實行國內旅客、貨物聯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國家沒有規定的,依照有關各方的協議辦理。

第三十條 國家鐵路、地方鐵路參加國際聯運,必須經國務院批准。

第三十一條 鐵路軍事運輸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二條 發生鐵路運輸合同爭議的,鐵路運輸企業和托運人、收貨人或者旅客可以通過調解解決;不願意調解解決或者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國家規定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當事人一方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仲裁機構的仲裁決定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章 鐵路建設

第三十三條 鐵路發展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的需要制定,並與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

第三十四條 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的建設計劃必須符合全國鐵路發展規劃,並徵得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的同意。

第三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鐵路的線路、車站、樞紐以及其他有關設施的規劃,應當納入所在城市的總體規劃。

鐵路建設用地規劃,應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遠期擴建、新建鐵路需要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安排。

第三十六條 鐵路建設用地,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鐵路建設,協助鐵路運輸企業做好鐵路建設徵用土地工作和拆遷安置工作。

第三十七條 已經取得使用權的鐵路建設用地,應當依照批準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作他用;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

侵佔鐵路建設用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佔、賠償損失。

第三十八條 鐵路的標准軌距為1435毫米。新建國家鐵路必須採用標准軌距。

窄軌鐵路的軌距為762毫米或者1000毫米。

新建和改建鐵路的其他技術要求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第三十九條 鐵路建成後,必須依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規定,經驗收合格,方能交付正式運行。

第四十條 鐵路與道路交叉處,應當優先考慮設置立體交叉;未設立體交叉的,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平交道口或者人行過道。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置平交道口或者人行過道,由鐵路運輸企業或者建有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和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共同決定。

拆除已經設置的平交道口或者人行過道,由鐵路運輸企業或者建有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和當地人民政府商定。

第四十一條 修建跨越河流的鐵路橋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通航和水流的要求。

第四章 鐵路安全與保護

第四十二條 鐵路運輸企業必須加強對鐵路的管理和保護,定期檢查、維修鐵路運輸設施,保證鐵路運輸設施完好,保障旅客和貨物運輸安全。

第四十三條 鐵路公安機關和地方公安機關分工負責共同維護鐵路治安秩序。車站和列車內的治安秩序,由鐵路公安機關負責維護;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機關和鐵路公安機關共同負責維護,以地方公安機關為主。

第四十四條 電力主管部門應當保證鐵路牽引用電以及鐵路運營用電中重要負荷的電力供應。鐵路運營用電中重要負荷的供應范圍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和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商定。

第四十五條 鐵路線路兩側地界以外的山坡地由當地人民政府作為水土保持的重點進行整治。鐵路隧道頂上的山坡地由鐵路運輸企業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進行整治。鐵路地界以內的山坡地由鐵路運輸企業進行整治。

第四十六條 在鐵路線路和鐵路橋梁、涵洞兩側一定距離內,修建山塘、水庫、堤壩,開挖河道、乾渠,採石挖砂,打井取水,影響鐵路路基穩定或者危害鐵路橋梁、涵洞安全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或者採挖、打井等活動,限期恢復原狀或者責令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在鐵路線路上架設電力、通訊線路,埋置電纜、管道設施,穿鑿通過鐵路路基的地下坑道,必須經鐵路運輸企業同意,並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在鐵路彎道內側、平交道口和人行過道附近,不得修建妨礙行車瞭望的建築物和種植妨礙行車瞭望的樹木。修建妨礙行車瞭望的建築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種植妨礙行車瞭望的樹木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限期遷移或者修剪、砍伐。

違反前三款的規定,給鐵路運輸企業造成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十七條 禁止擅自在鐵路線路上鋪設平交道口和人行過道。

平交道口和人行過道必須按照規定設置必要的標志和防護設施。

行人和車輛通過鐵路平交道口和人行過道時,必須遵守有關通行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 運輸危險品必須按照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的規定辦理,禁止以非危險品品名托運危險品。

禁止旅客攜帶危險品進站上車。鐵路公安人員和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的鐵路職工,有權對旅客攜帶的物品進行運輸安全檢查。實施運輸安全檢查的鐵路職工應當佩戴執勤標志。

危險品的品名由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規定並公布。

第四十九條 對損毀、移動鐵路信號裝置及其他行車設施或者在鐵路線路上放置障礙物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可以扭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五十條 禁止偷乘貨車、攀附行進中的列車或者擊打列車。對偷乘貨車、攀附行進中的列車或者擊打列車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

第五十一條 禁止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卧。對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卧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

第五十二條 禁止在鐵路線路兩側二十米以內或者鐵路防護林地內放牧。對在鐵路線路兩側二十米以內或者鐵路防護林地內放牧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

第五十三條 對聚眾攔截列車或者聚眾沖擊鐵路行車調度機構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不聽制止的,公安人員現場負責人有權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公安人員現場負責人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採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並對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予以拘留。

第五十四條 對哄搶鐵路運輸物資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可以扭送公安機關處理;現場公安人員可以予以拘留。

第五十五條 在列車內,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危害旅客人身、財產安全的,鐵路職工有權制止,鐵路公安人員可以予以拘留。

第五十六條 在車站和旅客列車內,發生法律規定需要檢疫的傳染病時,由鐵路衛生檢疫機構進行檢疫;根據鐵路衛生檢疫機構的請求,地方衛生檢疫機構應予協助。

貨物運輸的檢疫,依照國家規定辦理。

第五十七條 發生鐵路交通事故,鐵路運輸企業應當依照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關於事故調查處理的規定辦理,並及時恢復正常行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鐵路線路開通和列車運行。

第五十八條 因鐵路行車事故及其他鐵路運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人身傷亡是因不可抗力或者由於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鐵路運輸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

違章通過平交道口或者人行過道,或者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卧造成的人身傷亡,屬於受害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

第五十九條 國家鐵路的重要橋梁和隧道,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負責守衛。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攜帶危險品進站上車或者以非危險品品名托運危險品,導致發生重大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犯本款罪的,處以罰金,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攜帶炸葯、雷管或者非法攜帶槍支子彈、管制刀具進站上車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故意損毀、移動鐵路行車信號裝置或者在鐵路線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車傾覆的障礙物,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 盜竊鐵路線路上行車設施的零件、部件或者鐵路線路上的器材,危及行車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八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條破壞交通設施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三條 聚眾攔截列車不聽制止的,對首要分子和骨幹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聚眾沖擊鐵路行車調度機構不聽制止的,對首要分子和骨幹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聚眾哄搶鐵路運輸物資的,對首要分子和骨幹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鐵路職工與其他人員勾結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六十五條 在列車內,搶劫旅客財物,傷害旅客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在列車內,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敲詐勒索旅客財物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六條 倒賣旅客車票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以倒賣旅客車票為常業的,倒賣數額巨大的或者倒賣集團的首要分子,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鐵路職工倒賣旅客車票或者與其他人員勾結倒賣旅客車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尚不夠刑事處罰,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八條 擅自在鐵路線路上鋪設平交道口、人行過道的,由鐵路公安機關或者地方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罰款。

第六十九條 鐵路運輸企業違反本法規定,多收運費、票款或者旅客、貨物運輸雜費的,必須將多收的費用退還付款人,無法退還的上繳國庫。將多收的費用據為己有或者侵吞私分的,依照關於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第一條、第二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條 鐵路職工利用職務之便走私、投機倒把的,或者與其他人員勾結走私、投機倒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鐵路職工玩忽職守、違反規章制度造成鐵路運營事故的,濫用職權、利用辦理運輸業務之便謀取私利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七十二條 本法所稱國家鐵路運輸企業是指鐵路局和鐵路分局。

第七十三條 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第七十四條 本法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⑦ 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是法律還是行政法規

主要參閱鐵道部頒布關於鐵路運輸的有關規章。

⑧ 鐵路法的具體內容是不是鐵道部規定的

鐵路法的具體內容,不是鐵道部規定的。國家的每一部法律制定實施,都會先有意見稿,充分聽取各方面人士的意見建議,然後制定出草案,繼續徵求意見。當然,在鐵路部門工作的人,提出的意見會最多。然後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由國務院頒布實施。

⑨ 與鐵路有關的所有法律,法規。

法律有《抄鐵路法》
行政法規有《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第430號令)《鐵路留用土地辦法》
法規性文件有《國務院關於保護鐵路設施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鐵道部關於發展中央和地方合資建設鐵路意見的通知》
《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

還有一些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刑事罰則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再有就是鐵路內部執行的相關規章,實在是太多了!

熱點內容
重慶法院易 發布:2025-04-30 08:57:52 瀏覽:807
江蘇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4-30 08:56:17 瀏覽:299
簡述我國合同法擔保法規定的抵押制度 發布:2025-04-30 08:55:40 瀏覽:326
機關法治文化建設 發布:2025-04-30 08:48:15 瀏覽:5
如何開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 發布:2025-04-30 08:47:09 瀏覽:723
道德小品6個人 發布:2025-04-30 08:42:22 瀏覽:49
公司經營觸犯法律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4-30 08:38:33 瀏覽:46
安全生產法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04-30 08:31:34 瀏覽:282
企業法學啥 發布:2025-04-30 08:30:39 瀏覽:775
刑法的根基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