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安徽省收費條例

安徽省收費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4 14:11:25

㈠ 安徽省高速公路拉化肥免不免過路費

高速公路拉化肥不免路費。

除以下鮮活農產品上高速公路免過路費,其餘物品上高速均需要過路費。

一、新鮮蔬菜:

1、白菜類:大白菜、普通白菜(油菜、小青菜)、菜薹

2、甘藍類:菜花、芥藍、西蘭花、結球甘藍

3、根菜類:蘿卜、胡蘿卜、蕪菁

4、綠葉菜類:芹菜、菠菜、萵筍、生菜、空心菜、香菜、茼蒿、茴香、莧菜、木耳菜

5、蔥蒜類:洋蔥、大蔥、香蔥、蒜苗、蒜苔、韭菜、大蒜、生薑

6、茄果類:茄子、青椒、辣椒、西紅柿

7、豆類:扁豆、莢豆、豇豆、豌豆、四季豆、毛豆、蠶豆、豆芽、豌豆苗、四棱豆

8、瓜類:黃瓜、絲瓜、冬瓜、西葫蘆、苦瓜、南瓜、佛手瓜、蛇瓜、節瓜、瓠瓜

9、水生蔬菜:蓮藕、荸薺、水芹、茭白

10、新鮮食用菌:平菇、原菇、金針菇、滑菇、蘑菇、木耳(不含干木耳)

11、多年生和雜類蔬菜:竹筍、蘆筍、金針菜(黃花菜)、香椿

二、新鮮水果:

1、仁果類:蘋果、梨、海棠、山楂

2、核果類:桃、李、杏、楊梅、櫻桃

3、漿果類:葡萄、提子、草莓、獼猴桃、石榴、桑葚

4、柑橘類:橙、桔、柑、柚、檸檬

5、熱帶及亞熱帶水果:香蕉、菠蘿、龍眼、荔枝、橄欖、枇杷、椰子、芒果、楊桃、木瓜、火龍果、番石榴、蓮霧

6、什果類:棗、柿子、無花果

7、瓜果類:西瓜、甜瓜、哈密瓜、香瓜、伊麗莎白瓜、華萊士瓜

三、鮮活水產品(僅指活的、新鮮的)

1、魚類、蝦類、貝類、蟹類

2、其它水產品:海帶、紫菜、海蜇、海參

3、活的家畜豬、牛、羊、馬、驢(騾)

4、活的家禽雞、鴨、鵝、家兔、食用蛙類

5、其他蜜蜂(轉地放蜂)

四、新鮮的肉、蛋、奶

新鮮的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新鮮的家畜肉和家禽肉、新鮮奶

(1)安徽省收費條例擴展閱讀: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十四條 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標准審查批准:

(一)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用收費償還貸款、償還有償集資款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年。

(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按照收回投資並有合理回報的原則確定,最長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

㈡ 安徽省律師收費新標準是什麽

新頒布的《安徽省律師服務收費標准(試行)》共十五條,明確規定律師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與市場調節價相結合的價格政策。律師除辦理刑事訴訟案件、代理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案件實行政府指導價外,律師應聘擔任政府法律顧問、辦理非訴訟法律事務、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均由律師事務所與當事人根據具體情況,協商確定收費數額;規定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實行按不同訴訟階段分段收費的辦法,即把一審案件的律師服務區分為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一審審判階段,分別規定不同的收費價格幅度;律師辦理涉外或涉港、澳、台法律事務,將與國際慣例接軌,具體收費標准,參照國外或港、澳、台地區律師事務所駐我國代表機構辦理同類法律事務的收費標准。此外,收費標准還規定了律師服務收費的減免范圍和律師風險代理收費制度,除刑事案件和婚姻案件中涉及人身關系的以外,涉及財產關系的案件和執行案件,律師可以進行風險代理,把收費額與律師代理結果相掛鉤。

㈢ 安徽省物業收費標准

估計你的問題可能沒有確切的結論,原因是:我國從國家到各地省級層面,都沒有出台具體的「物業費標准」,只有到了「省級市、地市級」才有【物業費收費標准】,一個省覆蓋面太大了,不能做到統一物業費的標准劃分,從實際情況看也是如此,譬如同一個省的城市之間、省會和地級市之間、縣級市之間,因為地域差別、發展程度不同,房地產價格不同,人們收入水平不同,都不可能有同樣的「物業費收費標准」。何況物業收費的【政府調控機制】還不完善。

在目前價格調控中,政府【物價部門】基本上是以物業的檔次來審核和規范物業管理服務收費標准,欠缺檔次相同的物業在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的考慮,因此無法有效地規范物業管理市場的服務價格和保證物業管理市場的正常運行。

「物業費收費」是屬於「服務業」收費,還一定會根據「服務」內容,以及根據房屋、小區,配套、以及當地物價水平等等因素確定。目前物業費受到政府【物價部門】的約束(審核、審定)。
物業管理服務是由多種專業服務組成的綜合性服務行業,盡管這些專業服務的主要成本都是服務中損耗的活勞動,但影響各種專業服務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物價部門】在核定物業管理服務價格時,是針對物業管理公司所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結合小區公用設施等方而的具體情況,分別核定各專項服務的價格,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物業管理的綜合服務價格】。

一般情況下,各省都有《城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省級的【實施辦法】,均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確定的,然後省政府下達《關於規范物業服務收費的通知》,各市再具體制定【***市物業費收費標准】。因此需要根據具體城市物價部門公示的【物業費收費標准】執行。

另外需要注意:【物業服務收費】還是物業企業和業主之間的服務的買賣關系。

《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一條規定:「【物業服務收費】,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各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所收取的費用」。【物業服務收費】應是全體業主交付的用於物業管理的資金,其所有權應屬於業主團體,並由業主團體視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的質量和多少從收取的管理費用中為其支付報酬。當前我國的這種收費制度設計存在嚴重的弊端,模糊了物業管理收費的真正歸屬,不利於業主有效的控制管理費用的支出,不利於充分發揮物業管理資金的最大效益,不利於資金的安全,不符合資金運行的一般規則。而且容易導致物業管理企業以「主人」姿態自居,角色定位不正確,管理行為不規范,引發亂收費、亂罰款等現象。

綜上所述,「安徽省物業收費標准」如果沒有出台(估計也不容易出台),那最直接的辦法是查詢:安徽省「***市物業收費標准」,否則只能浪費寶貴時間。這是我的建議。

因為【網路知道】提醒我:「s195545395 提了個問題,正焦急等待」,所以就做了一些搜索和分析,僅供切磋參考(否則它總是不斷提醒我……)。

㈣ 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的條例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是指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個人和單位。
本條例所稱經營者,是指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遵循國家保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原則,保障和方便消費者行使權利。
第四條有關國家機關和行業協會在制定涉及消費者權益的法規、規章、政策和行業規則時,應當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要求,不得作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規定。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辦公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督促有關行政部門依法履行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職責。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督、衛生、價格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依法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督,查處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消費者協會和其他依法成立的消費者組織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依法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監督。
第八條有關行業協會應當督促本行業經營者規范經營行為,加強行業自律,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監督。
第二章消費者的權利
第九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第十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了解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情況及交易條件。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商品的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權屬證明、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等情況;要求服務的經營者提供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標准、檢驗檢測報告或者維修服務記錄等情況。
第十一條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是否購買、接受任何一種商品或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二條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三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個人隱私等人身權和財產受到損害的,有權要求經營者依法予以賠償。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按照行業規則予以賠償。
第十四條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第十五條消費者享有獲得消費知識和有關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以及消費爭議處理方式等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的權利。
第十六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第十七條消費者有權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價格、計量、經營作風等提出意見、建議,有權對經營者的侵權行為向有關行政部門舉報,有權將有關情況如實向大眾傳播媒介反映。
消費者有權對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對行業協會制定或者經營者共同約定的行業規則中不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消費者有權對國家機關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工作提出建議,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批評和進行檢舉、控告。
第三章經營者的義務
第十八條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誠實守信。
第十九條經營者不得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廣告或者虛假宣傳,不得欺騙或者強迫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服務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
經營者提供可選擇性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事先告知並徵得消費者同意。
第二十條經營者應當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消費場所或者環境;存在危險因素的,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並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應當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沒有強制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應當符合社會公認的質量、衛生、安全要求。
發現或者有事實證明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經營者應當立即停止出售該商品或者提供該項服務;商品已售出的,應當採取緊急措施告知消費者,並召回該商品進行修理、更換或者銷毀,同時應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報告。
經營者應當採取前款規定措施而未採取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出售該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並對已售出的商品採取召回措施。
第二十二條經營者出售需要開封、測試的商品的,應當當場開封、測試;消費者與經營者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對商品承擔包修、包換、包退(以下簡稱「三包」)責任的,應當出具「三包」憑證並履行承諾。「三包」憑證應當註明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並指定具備條件的維修單位。實行「三包」的商品有質量問題的,經營者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予以退貨、更換或者修理,不得拒絕,推諉。經營者承諾的「三包」時限超過規定時限的,從其承諾。
除國家規定實行「三包」的商品外,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商務等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根據本省實際制定實行「三包」的商品目錄及「三包」期限。制定「三包」商品目錄,應當聽取消費者協會和消費者代表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按照「三包」規定承擔退貨責任的,應當按照商品的發票價格一次退清貨款,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折舊費。
經營者按照「三包」規定承擔更換責任的,應當免費為消費者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商品。無同型號、同規格的商品的,經營者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予以退貨,並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經營者按照「三包」規定承擔修理責任的,應當自收到修理的商品之日起20日內修復,並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到期未能修復商品的,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商品;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不得要求消費者提供與消費無關的個人信息。未經消費者本人同意,經營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對外披露。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為促銷贈與或者獎勵消費者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保證質量,不得免除其更換、修理、重作等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經營者在保險公司投保的商品或者服務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由經營者賠償消費者的損失;消費者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
第二十八條經營者以郵購銷售、電視(電話)銷售、互聯網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應當保證商品的質量、性能、規格等與廣告宣傳相一致,並按照承諾的時限提供商品。經營者未對提供商品時限作出承諾的,應當自收到消費者匯款之日起3日內交寄商品。
以前款規定方式銷售的商品與廣告宣傳不一致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經營者應當承擔消費者支付的合理費用,並不得向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有質量問題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從事旅客、貨物運輸的經營者,應當保證旅客、托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經營者應當按照客票載明的時間和班次運送旅客。經營者遲延運送的,應當及時說明原因,按照旅客的要求盡快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並根據有關規定對旅客的食宿予以妥善安置,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經營者不得降低服務標准,不得超載、中途加價,不得無故繞行、拒載、中途停運或者轉運。
第三十條從事旅遊服務的經營者,應當與旅遊者訂立書面合同,明確旅遊線路和景點、價格、日程安排、食宿標准、交通工具、違約責任等事項。安排旅遊購物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合同中明示購物地點、次數、時間。
經營可能危及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遊項目,應當具備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技術條件、服務設備和必要的救護設施,並向旅遊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
經營者擅自增加游覽景點或者提高食宿、交通工具標準的,由經營者承擔由此增加的費用;擅自減少游覽景點或者降低食宿、交通工具標準的,應當退還相應費用並承擔違約責任。
導遊人員進行導游活動,不得欺騙、脅迫或者與經營者串通欺騙、脅迫消費者消費。
第三十一條食品經營者不得經營含有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對食品進行保鮮、拋光、著色、熏烤等加工處理。
從事餐飲業的經營者,提供的食物應當符合衛生、安全要求;不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給消費者健康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經營者對所提供的食品和服務,應當事先將價格告知消費者並接受消費者的選擇。
第三十二條從事攝影、沖印的經營者,應當保證攝影、沖印質量;拍攝、沖印的照片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退還費用或者免費重拍、重印。經營者提供服務後,應當將全部照片、底片(包括數碼圖片資料)交付消費者,不得自行保留和另行收取費用;造成消費者的膠卷、底片損壞或者遺失的,應當退還沖印費,並按整卷膠卷價格的10倍給予賠償。拍攝內容具有特殊價值的,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事先約定保價沖印,保價費不得超過保價額的3%;經營者未按約定提供服務或者提供服務不符合約定要求的,按照約定的保價額賠償消費者損失。
第三十三條從事洗染服務的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共同確認洗染前衣物狀況,向消費者介紹衣物洗染效果,並在服務單據中註明。經營者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造成衣物損壞、串色、染色、遺失等後果的,應當退還收取的費用,並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四條組織展覽、演出、體育活動的經營者,不得擅自減少已公布的活動項目和內容;確需變更活動項目和內容的,應當在原定活動時間3日前以有效方式告知消費者,並根據消費者的要求辦理退票。經營者未在原定活動時間3日前告知消費者的,除退還消費者票價款外,還應當承擔消費者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三十五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者,應當守法經營,為消費者提供文明健康的服務,不得接納未成年人上網,不得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製作、下載、發布、傳播含有邪教、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犯罪等內容的信息,不得對商品和服務作虛假宣傳。
提供手機簡訊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不得強制或誘導消費者接受有償服務,不得發布含有不健康內容的信息和虛假信息。
第三十六條從事美容、美發服務的經營者和從事整容、整形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明碼標價、合理收費,不得價外加價,不得使用偽劣用品。達不到約定效果的,經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給予重作或者退還已收取的費用;給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非醫療機構不得從事整容、整形項目。
第三十七條從事修理、加工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告知消費者修理、加工所需要的零部件、材料、期限、價格等真實情況,並開出修理或加工清單,經消費者同意後,再作修理、加工。
經營者不得偷換零部件或者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部件,不得虛列修理項目或者謊稱更換零部件。
經營者對修理的部位應當予以包修,包修期不得少於30日;經營者承諾包修期多於30日的,從其承諾。包修期自商品修復交付消費者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八條從事商品房銷售的經營者應當在合同中明確列明商品房的地址、建築結構、建築面積、裝飾標准、計價方式、付款方式、配套設施、產權辦理等內容,保證商品房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從事商品房銷售的經營者有下列欺詐行為之一的,應當退還消費者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承擔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金:(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未告知買受人將該房屋抵押或者出賣給第三人;(二)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三)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或者出賣給第三人的事實;(四)隱瞞所售房屋屬於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第三十九條從事商品房銷售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商品房實行質量保修。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應當進行防水處理的屋面防水工程、衛生間、下水道、房間、外牆面的防滲漏保修期不得低於5年。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商品房的保修期自商品房交付消費者之日起計算,保修期內的維修費用(含公共部位的維修費用)由經營者承擔。
第四十條從事住宅裝修的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書面約定施工方案、期限、質量、價格、環保指標、質量保證方式、違約責任等內容;由經營者提供裝修材料的,還應當書面約定材料的名稱、規格、環保和安全指標、等級、價格等,材料應經消費者驗收、認可。
裝修工程的保修期限不得低於2年,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四十一條從事物業管理的經營者,應當切實履行物業管理合同,接受業主和業主委員會監督,不得損害業主利益。未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的,業主大會有權解除合同。
第四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法維護患者在接受醫療服務中的知情權、隱私權,為患者查閱、復印處方箋、住院志、醫囑單、檢驗檢查報告、手術以及麻醉記錄單等資料提供方便。因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不宜讓患者知情或者患者因故無法行使知情權的,醫療機構應當保障患者親屬行使上述權利。未經患者或者其親屬同意,醫療機構不得公開患者病情。
醫療機構應當科學用葯,合理安排必要的醫療檢查項目,並按照規定收取醫療費用,詳列計價項目、收費清單,並出具收費憑證,不得將其用葯量、檢查項目與醫務人員的利益掛鉤,增加患者經濟負擔。違反規定多收取的費用,應當退還患者。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采購、使用假劣葯品、醫療器械,不得生產、銷售、使用無批准文號的自製葯品與制劑;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四十三條從事非公益性或非學歷培訓教育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如實告知課程設置、師資狀況、學費收取項目及標准等情況,不得有下列侵害受教育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一)不具備合法資格招收受教育者;(二)以虛假的受教育者所取得的成績,證明學校教育的成功;(三)虛構與有關經營者達成培養協議,以保證畢業就業誘導受教育者;(四)擅自提高收費標准或者增加收費項目;(五)降低教學水平,安排不合格的教師從事教學活動,不提供相關的教學場所、教學設備和設施;(六)以不正當手段迫使受教育者終止學業。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行為之一的,應當在受教育者提出退學退款要求之日起5日內,退還全部學費、培訓費以及其他費用,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郵政、電信、有線電視、互聯網路等公用服務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價格行政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收費,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准或者增加收費項目,不得收取押金、保證金等;不得限定消費者購買指定的商品;未提供材料的,不得收取材料費;消費者要求暫停服務的,不得收取暫停手續費。
經營者應當負責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經營者在對設備進行維護、檢修期間,應當採取措施,保證公用服務的正常進行;確需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的,應當至少提前3日告知消費者。
第四十五條經營者應當全面履行其法定義務;本條例未作規定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第四章消費者組織
第四十六條省、市、縣(區)依法成立消費者協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消費者協會履行法定職能的需要為其辦事機構配備必要的人員,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消費者協會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發展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並根據需要在消費者集中的地方設立投訴點。
除消費者協會外,消費者還可以依法成立其他消費者組織。
第四十七條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職能:
(一)宣傳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價格、售後服務和消費者的意見進行調查、比較和分析,為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二)參與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價格、安全、衛生、計量等進行監督檢查;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和經營者提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建議,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向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反映、查詢;
(四)發現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向經營者提出改進建議,並向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協會報告;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支持消費者依法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
(七)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披露;
(八)其他與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有關的工作。
第四十八條消費者協會應當針對消費者投訴的處理情況和消費者的需求,不定期發布消費警示信息和消費指導信息,幫助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
消費者協會可以向社會披露經核實的消費者的投訴情況。
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信息、披露消費者投訴情況,應當合法、客觀、公正。
第四十九條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應當強化服務意識,規范自身行為,加強隊伍建設,不得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向社會推薦商品和服務。
第五十條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應當及時將涉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信息告知消費者協會。對消費者協會就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事項的查詢,有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應當在10日內予以答復。
第五章消費爭議處理
第五十一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五十二條鼓勵消費者與經營者採取協商和解的方式解決消費爭議,但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五十三條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消費爭議的,消費者協會應當自收到消費者調解申請之日起3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不屬於受理范圍的,應當向消費者說明理由。
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爭議調解申請後,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日內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根據消費爭議雙方的要求,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不成的,消費者協會應當告知當事人其他解決途徑。
消費者協會認為經營者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經營行為的,應當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消費者協會。
第五十四條行政部門對消費者的申訴或者消費者協會轉交的投訴,應當在接到申訴或投訴之日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決定,並書面告知消費者或消費者協會。
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確屬經營者責任的,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負責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消費者的損失。
行政部門決定不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行政部門逾期不作出是否受理決定的,或者對行政部門不受理決定不服的,消費者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十五條消費者為解決消費爭議,可以依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仲裁委員會可以在消費者協會設立仲裁辦事機構,為當事人解決消費爭議提供方便。小額爭議仲裁應當體現簡便、快捷的原則,並免收或減收仲裁費。
消費者和經營者對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應當履行。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五十六條消費者要求解決消費爭議的,應當提供能夠證明消費關系存在的商品實物、購貨憑證、服務單據或者其他證據。
第五十七條因商品或者服務質量發生爭議需要進行檢測、鑒定的,可以根據消費者與經營者的約定進行檢測、鑒定;雙方未約定的,由受理調解、申訴的消費者協會或者有關行政部門委託檢測、鑒定機構進行檢測、鑒定。
檢測、鑒定費用由經營者先行墊付,消費者提供等額擔保。責任明確後,檢測、鑒定費用由責任方承擔;無法明確責任的,由雙方共同承擔。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違反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廣告或者虛假宣傳,欺騙或者強迫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搭售商品、服務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
(二)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存在嚴重缺陷的商品不採取召回措施的;
(三)違反第二十八條規定,以郵購銷售、電視(電話)銷售、互聯網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商品與廣告宣傳不一致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經營者超載、中途加價,無故繞行、拒載、中途停運或者轉運的;
(五)違反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經營可能危及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遊項目,不具備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技術條件、服務設備和必要的救護設施,或者未向旅遊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的;
(六)違反第三十一條規定,經營含有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對食品進行保鮮、拋光、著色、熏烤等加工處理,提供的食物不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的;
(七)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接納未成年人上網,或者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製作、下載、發布、傳播含有邪教、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犯罪等內容的信息或者對商品和服務作虛假宣傳的;
(八)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從事美容、美發服務的經營者和從事整容、整形服務的醫療機構不依法經營的;
(九)違反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偷換零部件或者更換不需要更換的零部件,虛列修理項目或者謊稱更換零部件的;
(十)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不按照規定收取醫療費用,或者采購、使用假劣葯品、醫療器械,生產、銷售、使用無批准文號的自製葯品與制劑,或者將用葯量、檢查項目與醫務人員的利益掛鉤,或者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一)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供水、供電等公用服務經營者擅自提高收費標准,增加收費項目,限定消費者購買指定的商品,或者收取暫停手續費的;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者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交通費、住宿費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者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前款規定的費用應當一次性補償,具體標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經營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給消費者造成精神損害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經營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或者捏造事實誹謗消費者,搜查消費者的身體或者其攜帶的物品,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給予2000元以上的精神損害賠償。
第六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督、衛生、價格等行政部門和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六十二條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本條例執行。

㈤ 關於國家規定幼兒園怎麼收費

摘要 您好,幼兒園收費標准,各個地方區域是不同的。如安徽這個地方,依據安徽省物價局《安徽省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相關規定,五河縣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收費標准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依據省一類、市一類和普通三個等級。

㈥ 安徽省國道收費標准

國道 好像不收錢的

㈦ 安徽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的安徽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政府非稅收入,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履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利用國有資源或者國有資產、提供特定服務收取的稅收以外的財政資金,包括:
(一) 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 政府性基金;
(三) 國有資源和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四)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五) 彩票公益金;
(六) 罰沒收入;
(七) 其他政府非稅收入。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收繳管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政府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政府非稅收入納入綜合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主管部門,其所屬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負責政府非稅收入徵收管理的具體工作。
審計、價格、監察、人民銀行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政府非稅收入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政府非稅收入按照下列規定收取: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依據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省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價格部門的規定收取;
(二)政府性基金依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收取;
(三)國有資源和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依據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部門、省人民政府的規定收取;
(四)彩票公益金依據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彩票資金分配比例收取;
(五)罰沒收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收取;
(六)其他政府非稅收入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收取。
第七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了收取部門、單位(以下統稱執收單位)的政府非稅收入,由執收單位收取;執收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託其他單位收取的,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
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政府非稅收入,由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直接收取;尚不具備直接收取條件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可以委託有關單位收取。
第八條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由本單位負責收取的政府非稅收入項目及其依據、范圍、對象和期限。
委託其他單位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的,委託單位應當將受委託單位和受委託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的內容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的規定收取政府非稅收入,不得多收、少收或者擅自緩收、減收、免收。
繳款義務人確因特殊情況需要緩繳、減繳、免繳政府非稅收入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經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審核後,按照法定批准許可權辦理。
第十條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制度。未經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准,執收單位不得當場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現款,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確定,有代理收付款項業務的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均可作為政府非稅收入的代收機構。
代收機構按照前款規定確定後,由財政部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向社會公布。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代收機構開設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用於歸集、記錄、結算政府非稅收入款項。
執收單位不得開設政府非稅收入賬戶或者過渡性賬戶。
第十三條繳款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數額,到指定的代收機構將有關款項繳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執收單位依法當場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現款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到代收機構將所收款項全額繳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
執收單位不得隱匿、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政府非稅收入款項,或者將政府非稅收入款項存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以外的其他賬戶。
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制定。
第十四條繳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的待結算資金,符合返還條件的,繳款義務人可以向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提出返還申請,由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簽署意見,經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後返還繳款義務人。
經確認為誤收、多收的政府非稅收入,由執收單位或者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提請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直接退還繳款義務人。 第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預算管理的規定,統籌安排使用政府非稅收入。
政府非稅收入有法定專項用途的,應當專款專用。
第十六條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應當將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內的資金,按照收入級次和規定的科目類別定期劃解國庫或者財政專戶,不得拖延、滯壓、挪用。
第十七條政府非稅收入上下級分成比例,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涉及中央和省級分成的,分成比例按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辦理;
(二)涉及省級與市、縣級分成的,分成比例按照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規定辦理;
(三)涉及部門、單位之間分成的,分成比例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上下級分成的政府非稅收入,由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按照本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通過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定期劃解、結算,不得滯留、截留。
執收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政府非稅收入資金直接繳付上級執收單位或者撥付下級執收單位。
第十九條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經費,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核定,並納入預算,統一安排。 第二十條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的具體辦法,統一印製和管理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各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保管、發放、使用、核銷、檢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由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確定的印刷企業定點印製,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第二十二條執收單位收取政府非稅收入的,應當向繳款義務人出具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不出具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繳款義務人有權拒絕繳款。
第二十三條執收單位使用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按照財務隸屬關系向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領購。
執收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票據領用、保管、繳銷、審核等制度,保證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安全。遺失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應當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並公告作廢。
第二十四條禁止政府非稅收入票據使用中的下列行為:
(一) 轉讓、出借、代開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二) 偽造或者擅自印製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三) 使用非法票據或者不按照規定開具政府非稅收入票據。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級各部門、單位和下級人民政府執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監督,依法處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收取、使用、管理的日常監督和專項稽查,及時依法查處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中的違法行為。
執收單位應當如實提供賬冊、報表、票據等有關資料,如實反映情況,接受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監督檢查。
第二十七條審計機關依法對政府非稅收入的收取、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編制本級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目錄,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對違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行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有權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價格、審計、監察等部門舉報、投訴。有關部門應當為舉報、投訴者保密,並在20日內依法處理,書面答復舉報、投訴者;有關部門認為舉報、投訴事項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先行受理,並自接到舉報、投訴之日起3日內移送其他有關部門。
前款規定的期限,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資金的,追繳違法資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設立政府非稅收入項目或者擅自改變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范圍、標准、對象和期限的;
(二)違反規定許可權或者法定程序緩收、減收、免收政府非稅收入的;
(三)開設政府非稅收入賬戶或者過渡性賬戶,或者隱匿、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政府非稅收入款項,或者將政府非稅收入款項存入政府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以外的其他賬戶的;
(四)未按照規定實行政府非稅收入收繳分離的;
(五)滯留、截留應當上繳或者下撥的政府非稅收入資金的;
(六)違反規定將政府非稅收入資金直接繳付上級執收單位或者撥付下級執收單位的;
(七)轉讓、出借、代開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或者使用非法票據,或者不按照規定開具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
(八)違反規定發放、銷毀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或者保管不善造成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毀損、滅失的。
前款第(一)項行為所取得的款項,限期退還繳款人;無法退還的,收繳國庫。
第三十條違反本辦法,偽造或者擅自印製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照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從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中獲取非法利益的;
(二) 包庇或者縱容違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行為的;
(三) 違法實施行政處罰,或者以行政處罰代替糾正違法行為的;
(四)對承辦的舉報、投訴事項拖延、推諉或者不依法處理的;
(五)違反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第三十二條本省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派駐省外的機構收取的政府非稅收入,按照本辦法的規定管理。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1996年6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安徽省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㈧ 安徽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辦法的簡介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04號
《安徽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管理辦法》已經1998年5月5日省人民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省長 回良玉

㈨ 安徽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的收費管理

第二十九條 進入高速公路行駛的車輛,均應當繳納車輛通行費。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車輛通行費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收費站按照規定的標准和辦法計收,其他單位和個人無權計收。
對進入高速公路的貨運車輛,其通行費收取可以採用計重收費的方式,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條 收費站應當根據車流量,設置並開足相應的收費站道口,保障車輛正常通行,避免車輛擁擠、堵塞。
車輛通行費收費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佩戴標志,堅持文明收費,方便行車,不得隨意關閉收費站道口。
第三十一條 禁止在收費站區從事與高速公路收費及交通安全管理無關的活動。

㈩ 安徽課後服務收費標準是什麼

統一課後服務收費標准。根據我市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水平,參考周邊地市課後服務收費標准,全市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收費按每生每課時4元的標准收取,並實行最高限價管理。

今後退休職工個人基本養老金異地取現收費也將有優惠。兩部委下發的通知明確免收個人基本養老金(含退休金)賬戶每月前2筆,且每筆不超過2500元的本行異地取現手續費。

而針對百姓反映強烈的簡訊通知費問題,兩部委要求,商業銀行為銀行客戶提供賬戶變動簡訊提醒服務並收費的,應事先通過網點或電子渠道等與銀行客戶簽約;未與銀行客戶簽約的,不得收費。

規定內容:

新規規定,個人跨行櫃台轉賬匯款手續費等13項客戶普遍使用的銀行基礎服務將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政府定價。除降低和調整部分收費標准外,商業銀行還將有條件免收個人賬戶管理費、年費和養老金異地取款手續費等,計算起來普通用戶一年最多可減少上百元手續費用支出。

新版定價目錄將銀行客戶普遍使用的個人跨行櫃台轉賬匯款手續費、個人異地本行櫃台取現手續費由市場調節價調整為政府指導價,設定最高收費,並適當降低了收費標准。

此外對於銀行客戶賬戶中(不含信用卡)沒有享受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商業銀行應根據客戶申請,為其提供一個免收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的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

熱點內容
生存者法規 發布:2025-02-14 06:38:09 瀏覽:64
成人自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2-14 06:24:14 瀏覽:386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