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黨內法規制度的特徵

黨內法規制度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2-04-14 15:23:40

⑴ 黨內法規和憲法法律是,什麼樣的

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決定》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在國家法治體系中呈現出一種價值同向性關系。兩者共存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在根本價值指向上一致。黨內法規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國家法律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一切為了人民,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礎。」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統一於人民利益福祉這一最高目標之下。正是在此意義上,「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
規范對象的相融性

《決定》強調,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著眼於全體黨員,體現黨的主張,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保證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行為底線;國家法律著眼於全體公民,體現國家意志,規范公民行為,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行為底線。二者並不相互排斥,反而相互支撐、相互融洽。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要求。作為執政黨的黨員應當是公民中的優秀分子,對黨員的更加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對於其他公民的向善向上具有示範意義。

⑵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體系中共有多少個准則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體系中共有2個准則,分別是《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2016年10月27日通過)》。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重在立德,是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規范全黨廉潔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法規。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對於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加強黨內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是為了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由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的一部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准則。

(2)黨內法規制度的特徵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是一部載明了黨對自己組織中各級成員要求的行為手冊,鮮明地將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廉潔標准昭告於眾,再一次以簡潔的詞句向世人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和宗旨,同時也是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遵崇黨章這一黨內根本大法的再次警醒與具體化要求。

從內容上看,准則對黨員對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這四對價值取向如何抉擇作出了具體規定,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從政、用權、修身、齊家作出了具體要求,展現了共產黨人應有的道德追求。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序言,屬於總論,闡述黨內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和歷史經驗、存在的突出問題、面臨的形勢任務以及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緊迫性,提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目標要求。

第二板塊是分論,是主體部分,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12個方面分別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規定。

第三板塊是結束語,主要講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高級幹部帶頭示範,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⑶ 黨內法規制度有哪些

黨內法規制度是規范黨內的行為,調整黨內的關系,保障黨員的權利,實現黨的團結統一。
黨內法規制度包括3個層面,即黨內法規、黨內制度、規范性文件。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委員會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區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具體包括以下四類: 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准則:對全黨政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
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 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項作出具體規定。由中紀委、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
黨內制度:涵蓋黨內法規所規范和適用的所有范圍,既包括民主集中制這樣的根本制度,以及黨代會制度、黨委會制度、黨員權利保障制度等基本制度,也包括黨內情況通報制度、發展黨員制度、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等一些具體制度。
規范性文件:指各級黨組織制定出台的旨在規范黨組織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一般以條款形式表述。

⑷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度條例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為了規范黨內法規制定工作,提高黨內法規質量,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進依規治黨,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第一條為了規范黨內法規制定工作,提高黨內法規質量,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進依規治黨,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第三條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以及黨中央工作機關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體現黨的統一意志、規范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活動、依靠黨的紀律保證實施的專門規章制度。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

第四條制定黨內法規,主要就以下事項作出規定:

(一)黨的各級各類組織的產生、組成、職權職責;

(二)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體制機制、標准要求、方式方法;

(三)黨組織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監督、考核、獎懲、保障;

(四)黨的幹部的選拔、教育、管理、監督。

凡是涉及創設黨組織職權職責、黨員義務權利、黨的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的,只能由黨內法規作出規定。

⑸ 黨內法規的基本特徵是

黨內抄法規有兩個主要特徵襲:一是權威性。作為黨內規章制度的高級形態,黨內法規由高層法定作者制發,「法」的色彩很濃,一經發布就產生很強的效力,所屬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格遵守。二是條款性。黨內法規的內容用條款形式表述,一條一個內容,便於人們的閱讀、理解和記憶;通篇條連,顯出清晰的條理性。這就不同於一般不用條款形式表述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規范性文件。

⑹ 黨內法規體系是以什麼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規章制度體系

黨內法規體系是指以黨章為根本、以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規章制度體系,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

⑺ 什麼是黨內監督 黨內監督有什麼特徵

黨內監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專門機關和全體黨員,按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制度的要求,對黨的各級組織以及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的行為實施的監察和督促。

黨內監督的基本特點

黨內監督的基本特點,是通過黨內監督的形式各異的具體活動所反映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共同一致的特點。

(一)自覺性。自覺性是黨內監督的總體特徵。第一,由於黨的工人階級先進性使之具有自我監督的可能性。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正確認識歷史的進程,自覺地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行事。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除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之外,黨自身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要求。這就決定了黨能夠正視自己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具有防範、克服、抑制、解決這些問題的要求和能力,並探索和認識監督的一般規律,從而使黨內監督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過程。第二,任何監督都是以被監督者一定的素質為基礎的,而不同的社會組織由於對其成員的素質要求各不相同,監督的內容和效果也不盡相同。中國共產黨是由一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成員為實現人類的崇高目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這一組織的成員都是在對該組織章程高度認同的基礎上經過黨組織較長過程教育和考驗,自覺自願加入的。黨員的先進性和自覺性也使其具有了自覺接受監督的可能性。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方面,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按照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的條件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應該而且可能自覺地接受來自外部的方方面面的監督以隨時修正自己的行為。

(二)強制性。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不等於說監督就是一種自覺的活動,而只能說為其自覺接受監督提供一種可能性。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都是處於永恆的發展變化之中。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也不是絕對的,凝固的,而是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的。先進可以變成不先進,自覺可以變成不自覺。正是為了防止事物走向反面,才更加顯示出監督的重要性。監督活動以自覺性為基礎,但不能以被監督者的自覺性為前提條件。監督是一項強制性活動,其強制性就表現在對監督對象不管自覺與否,都必須接受監督。這一點是無條件的。被監督者對監督的認識和態度,不能對監督活動能否進行以及怎樣進行構成決定性影響。尤其對於那些不自覺的人,就更需要加強監督。因為對這樣的人,僅靠自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三)相對獨立性。所謂相對獨立性,是指監督權力在其運作過程中不受各種非正常因素的影響和阻礙,尤其是不受來自被監督一方的組織行為或個人行為的影響和阻礙。由於監督權力的作用和功能在於揭露、處理黨內各種錯誤傾向和違紀行為,其運作常常受到被監督者的本能的抵制和干擾。被監督者的問題越嚴重,所受的抵制和干擾越強烈。因而監督權力能否擺脫各種非正常因素特別是被監督者的干擾和影響,在法定范圍內具有相對獨立性,是其能否在監督活動中產生預期效果的重要條件。

⑻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麼關系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明顯區別,又有緊密聯系;既有各自「分管回領域」答,又相互協調銜接。四個方面看不同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意志,都是通過特定程序制定的行為規范,都屬於制度范疇。兩者在4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不同,黨內法規是由省級以上黨組織按規定程序制定的,國家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的;調整對象不同,黨內法規主要調整的是黨內關系和黨內政治生活,國家法律主要調整的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適用范圍不同,黨內法規僅適用於黨組織和黨員,國家法律適用於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實施方式不同,黨內法規以黨的紀律作為強制手段,國家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三個方面看統一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服務於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法律是黨內法規的制定約束。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內法規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黨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先決條件。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時深刻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

⑼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主要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主要有:《黨章》、《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答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若干規定》等。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目的是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拓展資料: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它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熱點內容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