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法規是什麼意思
❶ 會計財經法規中授權審批控制是什麼意思內部控制是什麼
授權審批控制就是對你的許可權進行控制,內部控制就是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
❷ 財經法規,財政法規,行政法規都有什麼關系,什麼意思
你考什麼試?
❸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摘要怎麼寫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大綱
會計法律制度
一、會計法律 由全國人民代表回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經答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我國目前有兩部會 計法律,分別是《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
二、會計行政法規 由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擬定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 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 理的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❹ 我一點基礎都沒有想學會計好學不~《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1、會計從業資格證是從是會計工作人員的上崗證,沒有他你講不能從事會計工作。它在會計類考試中是非常簡單的,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分為財經法規、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各地情況不一樣,有的地方一次考過三門有效,有的地方兩年過三門(首先考過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要想順利通過考試,首先要熟悉理解掌握教材,理解會計准則,會計基礎來說主要是理解定義和概念,掌握准則,各地的考題不一樣,我們這里全部是客觀,即選擇判斷,你把書看懂理解了,過關是非常簡單的。財經法規這門課,如果你們那裡考試有主觀題,這門課還是有點難度,那就需要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加以背誦;如果你所在地方的考試全部是客觀題,只要理解記憶就可以了,不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記憶背誦。會計電算化考試時,用電腦操作,考試電腦基礎知識,和財務軟體的應用。在掌握電腦知識的基礎上,找一名老師教你如何使用財務軟體,然後再做幾套帳就可以了。2、會計基礎、財經法規用筆試,電算化要上電腦操作。3、會計基礎(1)那會計基礎來說,初學者,開始學習時,一定要從教材入手,認真理解書上的每一個概念,切記,不能死記硬背。死記硬背是學不好會計的。會計的許多名詞都是可以從字面意思理解的,會計基礎上的許多都是從定義出發的,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例如負債,字面意思企業欠的債,具體到具體科目,前面一般有應付、應交、借款等,資產也是這樣,前面一般有應收的字樣,現金和銀行不用說了,都知道它是企業的資產,另外產成品,庫存商品等,應收賬款,表面意思理解就是企業應該收回的款項,定義是企業銷售產品提供勞務應該受到的款項,如果企業借給職工款項,不能是應收賬款,因為他不是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應收的款項,應該是其他應收款。我舉例說明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有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企業擁有和控制的經濟資源,該經濟資源很可能流入企業。比如企業應收A公司一筆款項,A公司現在破產了,無法支付所欠款項,那麼該款項已經不是企業的資產,他無法為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2、)理解准則,把握基本公式,所有的賬務處理原則都是從會計恆等式出發的,因為他是會計的原理。企業會計的基本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公式應該這樣理解,一個企業所有的資產是借錢買進的(負債),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資的(所有者權益)。(3、)學習中一定要理解並掌握所有的會計政策和制度,會計政策和制度都是為報表的使用者服務的,例如提取減值准備,固定資產的減值准備不允許轉回沖銷,目的就是害怕企業計提秘密准備,操縱利潤。我舉一個例子來說,現在會計制度,與國際接軌,自從公允價值出現後,債務重組,資產減值,長期股權投資等都應到公允價值,那債務重組來說,以前的債務重組收入資本公積,現在計入營業外收入,主要是國家鼓勵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負債,注入優良資金,是股市想著良性方向發展。根據營業外收入的定義你可以歸納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項目: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處理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等等。再如,公司一筆應收賬款5000萬元,已經估計可收回500萬元,按照會計准則規定要提取壞賬准備4500萬元,你沒有提取,假設你的應收賬款總額為6000萬元,由於你沒有提取壞賬准備,資產負債表資產虛增了4500萬元,實際上只有1500萬元,這樣會誤導使用者,別人以為你的流動資產(應收賬款)非常多,足以償還貸款、購貨款等等,另外虛增利潤4500萬元(一般沒有人願意和虧損、臨近虧損企業有經濟往)來。(4)重視教材,熟讀加以理解。當你把書看到一定程度,不要書也可以知道每一章都講了什麼,為什麼這樣操作,離開了規定製度和政策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只要把財政局發的會計基礎學好,就可以了,不用看任何資料)關於,會計等式的理解我舉過一個例子,企業會計的基本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公式應該這樣理解,一個企業所有的資產是借錢買進的(負債),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資的(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借 = 貸+ 貸
只要記住這個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記何時借何時貸。下面聯系具體業務我在具體說明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借 = 貸+ 貸
企業用100銀行存款購進購進一批原材料(稅金省略)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借 = 貸+ 貸
原材料(資產增加)
借
銀行存款(資產減少)
-借(即貸)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100
貸:銀行存款100
我說的意思是,只要記住等式的左邊增加就是借,右邊增加就是貸。當然,你要了解資產分為那些,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分為那些4、財經法規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略加記憶,如果你們那裡有主觀題,是需要背誦的。5、電算化考試財務軟體的應用,要找一名老師叫你,然後自己建幾套帳練習一下就可以了。6、重視教材,少做習題,財政局發的書只要會,應該可以考過。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你採納我的答案,不要辜負我的勞動成果新浪博客雲龍會計在線歡迎光臨
❺ 財經法規中的教化功能是什麼意思
即引導人的行為的功能,作用於人的道德良心和道德感情,提高人的素質。
❻ 財經法規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是什麼意思啊
以100這個數舉例: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也就是說200以上五百以下.
❼ 財經法規 計稅金額=征稅對象x計稅價格 這條公式是什麼意思我不理解
如果是小規模的話按3%的比例徵收
即:計稅金額=小規模的銷售額*3%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按17%比例徵收
即:計稅金額=一般納稅人的銷售額*17%
如果其他類型的企業,根據國家規定的不同比例徵收
❽ 會計財經法規中的保證人是什麼意思
保證人是指具有代為清償票據債務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是非票據債務人對於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作出保證行為的人。
❾ 財經法規裡面的上解是什麼意思
按我國現行財政管理體制由國庫在本級預算收入中直線劃解給上級財政的款項,以版及按體制權結算補解給上級財政款項和各種專項上解款項。「上解」可理解為「上交」。
比如按照現行分稅制體制要求,增值稅採取中央75%和地方25%的分成比例,在稅款徵收入庫後,地方需要將屬於中央的75%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