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基礎知識及法律法規
① 儀器內校員需要什麼資格證書,工廠內部可以培訓發證嗎有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借鑒
1.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認可的內部校驗員資格證書.2.不可以發全國通用證,工廠內部培訓只能在工廠內部使用。3.【課程大綱】
三、與計量器具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計量管理基礎知識)計量器具:儀器、儀表、量具等)註:相關經驗總結
范圍?(強制檢定: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準企業進行檢定、內校的計量器具)
十、客戶來單位進行稽核時提出的相關問題一般常見問題的答疑(每次培訓學員提出的實例)
十二、經考試合格,頒發內校員上崗證書。(需照片)
十三、老師提供購買國家檢定規程、計量標准器、修理相關的工具、磨料單位等的購買信息!相關國家級檢定授權機構的信息!
② 計量檢定員需要考哪些內容
計量檢定員考核分為計量基礎知識、計量專業項目知識和計量檢定操作技能三個科目:
1、計量基礎知識包括計量法律法規、計量綜合知識、測量數據處理和計量專業實務。
2、計量專業項目知識包括專業基礎知識、相應計量專業項目的計量技術法規、相應計量標準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維護等知識。
3、計量檢定操作技能包括相應計量器具檢定全過程的實際操作、計量檢定結果的數據處理和計量檢定證書的出具等。
(2)計量基礎知識及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考試閱卷
計量基礎知識科目的命題、審核和閱卷,應當聘請有關專家承擔;計量專業項目知識科目的命題、審核和閱卷,應當聘請具有本計量專業項目考評資格的計量標准考評員承擔。
沒有計量標准考評員的計量專業項目,可以聘請從事本計量專業項目5年以上,並取得工程師以上職稱,且具有相應能力的計量技術專家承擔。
③ 二級注冊計量師 書與考試科目的不同
二級注冊計量師考試是沒有指定教材的,參考書建議:二級的教材是《二級注冊計量師基礎知識及專業實務》;還有一本上述教材配套輔導書《二級注冊計量師基礎知識及專業實務》習題解答(2013版),2013年3月1日羅兆斌 (主編),上述兩套書均由中國質檢出版社出版。
二級注冊計量師執業范圍:除計量基準、計量標准器具校準之外的其他計量技術工作,出具相關的證書或者計量技術報告。
(3)計量基礎知識及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注冊計量師分一級注冊計量師和二級注冊計量師。
一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考試合格,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質檢總局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二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考試合格,由相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行政部門頒發人事行政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
取得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並符合《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中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工程技術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條件的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其中,取得一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可聘任工程師職務;取得二級注冊計量師資格證書,可聘任助理工程師職務或工程技術員職務。
④ 做一個合格的品質工程師應該具備什麼知識
做一個合格的品質工程師應該具備:
(一)質量的基本知識1.掌握質量的概念(含相關術語:組織、過程、產品、體系等)2.熟悉質量特性的內涵3.熟悉質量概念的發展
(二)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1.熟悉管理的職能2.了解管理幅度和層次3.掌握質量管理定義(含相關術語: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4.掌握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5.了解質量管理發展的階段6.熟悉八項質量管理原則7.熟悉過程方法模式8.掌握顧客、顧客要求和顧客滿意的概念9.了解顧客要求的確認10.了解顧客滿意度和顧客滿意度指標11.了解質量管理專家的理念(戴明、朱蘭、石川馨等關於質量的理念)
二、質量與標准化
(一)標准與標准化的基礎知識1.掌握標准與標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標准化的作用3.掌握我國標準的分級和標準的性質
(二)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1.掌握國家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概念2.熟悉採用國際標準的程度
(三)企業標准化
1.掌握企業標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務2.熟悉企業標准體系的構成3.熟悉對企業標准貫徹實施的監督
(四)了解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WTO/TBT)協議的基本內容和原則
三、產質量量法和職業道德規范
(一)產質量量法
1.熟悉產質量量法的立法原則2.掌握產質量量法的適用產品范圍3.熟悉產質量量責任的概念4.掌握判斷產質量量責任的依據5.掌握《產質量量法》中對企業質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產者、銷售者的產質量量義務7.熟悉《產質量量法》明令禁止的產質量量欺詐行為8.熟悉《產質量量法》對企業及產質量量的監督管理和激勵引導措施
(二)職業道德與專業能力要求
1.熟悉質量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行為的基本要求2.熟悉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專業能力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質量管理體系
一、質量管理體系基本知識
(一)質量管理體系基本術語
1.掌握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2.熟悉供方、相關方、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記錄等概念
(二)質量管理體系基礎
1.掌握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和作用2.掌握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與產品要求的關系3.了解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4.熟悉過程方法的概念5.熟悉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作用6.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7.熟悉文件的價值和類型8.了解質量管理體系評價的方法及方式9.了解持續改進的目的和步驟10.熟悉統計技術的作用11.了解質量管理體系與其它管理體系的關注點12.了解質量管理體系與優秀模式的關系
二、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准
1.了解ISO9000族標準的由來2.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結構與特點3.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核心標準的主要內容和應用范圍
三、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1.掌握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主要術語2.了解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目的和分類3.了解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主要活動及主要內容4.熟悉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主要區別及聯系
四、質量認證
(一)合格評定1.熟悉合格評定的概念及分類2.了解認可的概念及分類
3.掌握認證的概念及分類
(二)產質量量認證1.掌握產質量量認證的概念2.了解質量認證的發展3.了解質量認證制度的主要類型4.熟悉我國對強制性產品認證實現統一規定的內容5.掌握我國強制認證的標志
(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掌握質量管理體系證的概念2.了解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發展3.熟悉產質量量認證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關系4.了解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主要活動及內容
第三章 質量檢驗
一、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
(一)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1.掌握質量檢驗的定義2.熟悉質量檢驗的基本要點3.了解質量檢驗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務
(二)質量檢驗的功能、步驟、形式1.熟悉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2.掌握質量檢驗的步驟3.熟悉質量檢驗的形式
二、質量檢驗的分類
(一)按檢驗階段分類1.掌握按產品形成階段劃分檢驗的分類及基本概念2.熟悉進貨檢驗、過程檢驗、最終檢驗的內容
(二)按檢驗場所分類1.掌握按檢驗場所劃分的檢驗分類及其基本概念2.熟悉全數檢驗和抽樣檢驗的優缺點
(四)按檢驗的執行人員分類1.了解自檢、互檢、專檢的含義2.了解自檢、互檢、專檢的適用范圍
(五)按對產品損害程度分類1.了解破壞性和非破壞性檢驗的含義2.了解破壞性和非破壞性檢驗的特點
(六)按檢驗技術手段分類1.掌握理化檢驗、感官檢驗、生物檢驗的基本概念2.熟悉感官檢驗的重要性和優缺點3.熟悉感官檢驗結果的表示方法4.熟悉生物檢驗的特點5.了解物理、化學、生物檢驗的分類
第四章 計量基礎
一、基本概念
(一)計量基本概念1.掌握計量的定義2.了解計量的內容3.熟悉計量的分類
(二)熟悉計量的特點
(三)計量法律和法規1.了解計量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2.熟悉《計量法》的基本內容
二、計量單位
(一)概述1.了解計量單位的定義2.掌握法定計量單位的定義
(二)法定計量單位的構成1.了解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構成2.掌握SI基本單位3.熟悉SI導出單位和SI單位的倍數單位4.了解可與SI單位並用的非SI單位
(三)掌握法定計量單位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量值溯源
(一)量值溯源性1.掌握量值溯源體系的概念2.了解量值溯源體系的構成3.熟悉量值溯源等級圖的作用
(二)測量標准及其管理1.掌握測量標準的概念2.熟悉國際測量基準和國家測量基準的概念3.了解參考標准、工作標准和傳遞標準的概念
(三)校準和檢定1.掌握校準和檢定的概念2.熟悉校準和檢定的依據3.了解校準和檢定的作用
(四)檢測和檢驗1.掌握檢測和檢驗的概念2.了解檢測和檢驗的作用
四、測量數據修約
熟悉測量數據修約的基本概念掌握測量數據修約規則
五、測量結果
(一)測量誤差1.掌握誤差的概念2.熟悉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的概念3.了解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概念
(二)測量結果修正1.掌握修正值和偏移的概念2.熟悉測量結果修正的方法
第五章 概率統計基礎
一、概率的基礎知識
(一)隨機事件及其概率
1.熟悉隨機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統計定義及其性質
(二)二項分布與正態分布
1.熟悉隨機變數及其分布的概念
2.掌握二項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有效期和標准差
3.熟悉利用二項分布對不合格品率的計算
4.掌握正態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標准差
5.掌握標准正態分布、正態分布表及有關正態分布的計算
二、統計的基本概念
(一)樣本與統計量
1.熟悉數據的整理方法
2.掌握總體、個體、樣本及統計量的概念
3.掌握樣本均值、中位數的概念與計算
4.掌握樣本極差、方差、標准差的概念與計算
(二)參數估計
1.掌握正態均值、方差、標准差的常用估計方法
2.熟悉正態概率紙的使用
三、回歸分析
(一)散布圖
1.掌握散布圖的概念和作法
2.熟悉樣本相關系數的定義、計算及其檢驗
3.掌握相應不同相關系數散布圖的類型
(二)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1.掌握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計算
2.熟悉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在預測中的應用
第六章 抽樣檢驗
一、抽樣檢驗的基本概念
(一)抽樣檢驗
1.掌握抽樣檢驗的基本概念
2.熟悉抽樣檢驗的特點和分類
(二)基本術語
1.掌握單位產品、(檢驗)批、批質量、批合格(接收)、批不合格(拒收)的概念與定義
2.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類
3.掌握生產方風險α、使用方風險β、可接收質量水平AQL,不合格質量水平RQL的基本概念
4.了解接收概率L(ρ)的含義和一次抽樣方案OC曲線的變化規律
5.熟悉過程平均的概念及其估計方法
二、計數調整型一次抽樣檢驗
(一)掌握計數調整型抽樣檢驗的適用范圍
(二)掌握一次抽樣方案的判斷程序
(三)掌握計數調整型抽樣標准GB/T2828的使用
(四)掌握抽樣方案的轉移規則
(五)熟悉檢驗水平及其確定方法
(六)熟悉檢驗批的組成
(七)了解幾種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
(八)熟悉AQL的確定方法
第七章 統計過程式控制制
一、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的基本知識
(一)掌握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統計過程式控制制的作用和特點
二、常規控制圖
(一)掌握控制圖的基本原理
(二)掌握統計控制圖狀態的基本概念
(三)熟悉常規控制圖的作用、類別和用途
(四)熟悉3σ原則
(五)掌握X-R控制圖、X-s控制圖和ρ控制圖的使用方法
三、分析用控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
(一)熟悉分析用控制圖與控制用控制圖的區別
(二)熟悉判異准則
四、過程能力分析
(一)掌握過程能力的分析
(二)掌握過程能力指數CP與CPK的概念
(三)掌握過程改進策略
第八章 質量改進
一、質量改進的基本知識
(一)質量改進的概念及意義
1.掌握質量改進的概念
2.熟悉質量改進的意義
(二)質量改進的基本過程
1.掌握PDCA循環的概念和內容
2.熟悉PDCA循環的特點
(三)質量改進的步驟和內容
1.掌握質量改進的步驟
2.熟悉質量改進的內容
(四)了解質量改進的組織
(五)熟悉質量改進賓基本途徑
二、質量改進的工具
(一)因果圖
1.熟悉因果圖的作用
2.掌握繪制因果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排列圖
1.熟悉排列圖的概念和種類
2.掌握排列圖的作圖步驟
(三)直方圖
1.熟悉直方圖的概念
2.掌握頻數和頻率直方圖的作圖步驟
3.熟悉常見(頻率)直方圖的類型及其特徵
(四)調查表
1.熟悉調查表的作用
2.了解調查表的種類
(五)分層法
1.掌握分層的原則
2.熟悉分層的方法
(六)散布圖(參見回歸部分)
(七)控制圖(參見統計過程式控制制部分)
三、質量管理小組(QC小組)
(一)QC小組的概念與分類
1.掌握QC小組的概念和特點
2.了解QC小組的分類
3.了解QC小組活動的宗旨
(二)QC小組活動的過程
1.掌握QC小組活動的程序
另要下面幾項:
1、產品技術標准及可靠性測試;
2、檢驗及試驗技術,質量異常分析與解決;
3、新舊QC手法及抽樣標准;
4、8D手法;
5、SPC與統計技術;
6、MSA;
7、FMEA;
8、DOE;
9、質量稽核。
⑤ 計量經濟學入門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應具備的預備知識:
1、《經濟學》理論
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礎
如隨機變數、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協方差、點估計、區間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正態分布、t 分布、F分布等概念和性質
3、《線性代數》基礎
矩陣及運算、線性方程組等
4、《經濟統計學》知識
經濟數據的收集、處理和應用
計量經濟學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和統計資料為基礎,運用數學、統計學方法與電腦技術,以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隨機性特性的經濟變數關系的一門經濟學學科。主要內容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隨機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⑥ 考計量員證難不難,需要掌握些什麼知識
不難。
現在的計量校準員證書只需參加培訓,通過考試,就可獲取證書。
計量校準員的培訓內容包括如下:
1、計量法律法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
2、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和計量檢定系統的管理;
3、計量器具/測量設備的檢定和校準;
4、企業如何開展計量校準及自校準工作;
5、企業計量的作用和職能范圍;
6、企業測量設備的管理,量值溯源和期間核查;
7、企業計量人員的管理,計量人員的配備、計量人員的資質要求;
8、校準間隔的確定與調整簡介;
9、測量結果的誤差和不確定度簡介;
10、計量在產品檢測、體系認證中的重要作用;
有興趣參與培訓的,可以考慮廣電質量學院。
⑦ 計量檢定員需要學習些什麼知識需要看什麼書才能做好這份工作謝謝
主要是計量基礎知識和檢定規程,包括法律法規,國際單位制,誤差等
⑧ 怎麼學習計量專業知識
面對全國招生,歡迎來電垂詢(0512-61265096;http://www.hyask.net)。 主辦單位蘇州華亞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開課日期 2008年12月19-20日 (1期/月) 開課地點蘇州市 培訓投資850元/人(包含培訓費、講義、證書費、場地費和午餐費) 3人(含)同時參加9折優惠,4-6人(含)同時參加8.5折優惠 備注: 需提供本人二張一寸照片及身份證號碼 證書頒發 培訓考試合格後發放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認可的內部校驗員合格證書全國通用 課程目標 通過培訓學習使企事業單位的相關人員掌握計量檢定方面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實際操作技能,從而使計量檢定人員為實施 計量監督、發展生產、貿易、科學技術以及保護人民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准確可靠的檢定數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滿意請採納
⑨ 食品檢驗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怎麼考
報考條件
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報考初級工:
(1)在同一職業(工種)連續工作二年以上或累計工作四年以上的;
(2)經過初級工培訓結業。
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報考中級工:
(1)取得所申報職業(工種)的初級工等級證書滿三年;
(2)取得所申報職業(工種)的初級工等級證書並經過中級工培訓結業;
(3)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並從事與所學專業相應的職業(工種)工作。
(9)計量基礎知識及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一、職業要求:
1、職業知識要求
(1)標准化計量質量基礎知識
(2)化學基礎知識(包括安全與衛生知識)
(3)分析化學知識
(4)電工基本知識
(5)計算機操作知識
(6)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2、職業能力要素
有一定的觀察、判斷和計算能力,具有較強的顏色分辨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3、工作要求
本標准對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4、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或中專畢業(或同等學歷)。
二、相關知識
1.比重瓶的使用知識
2.容量法知識
3.微生物的基本知識
4.可見光分光光度儀的使用知識
檢驗結果分析 檢驗報告編制能正確計算與處理實驗數據誤差一般知識和數據處理常用方法
⑩ 關於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復習順序
1.2021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各科目考試內容
造價管理
造價管理科目要檢驗應考人員對工程造價管理基本制度和內容,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工程項目投融資的掌握情況,以及工程建設全過程造價管理的能力。
(1)造價工程師的基礎課程,考生需對造價管理的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形成整體框架;
(2)結合會計、經濟學知識,理解和學習教材中的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
(3)科目知識點繁多,信息量大,需要全面掌握。
工程計價
工程計價科目主要檢驗應考人員對於工程造價構成以及基本計價依據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這些知識系統地進行建設工程計價的能力,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在內的造價預測,以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為核心的合同價款管理,竣工決算的編制等能力。
這里的模板都是通過設置布局背景來組合搭配的,需要調出布局設置來更換背景圖片,使用定位功能可以改變大小
技術與計量
技術與計量科目主要檢驗應試人員對工程地質、工程構造、工程材料、施工技術等專業技術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專業技術知識和工程量計算規則對建設工程進行計量的能力。
土建計量
(1)科目中各章節的內容相互獨立,知識點較為分散;
(2)需要備考者有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以及工程計量的基礎知識;
(3)熟悉土建施工技術及市政施工技術的基礎知識。
安裝計量
(1)需將各章節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系統的知識框架;
(2)需了解一定的電氣、管道知識來理解教材中的安裝規范和計量;
(3)掌握通用設備工程、安裝工程、管道和電氣工程的體系和相關知識。
水利計量和交通計量還未開考,暫無科目特點總結。
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科目主要檢驗應考人員綜合運用《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建設工程計價》和《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等科目的知識,以及分析和解決建設工程造價實際問題的職業能力。
(1)題目綜合性強,每個題目涉及多個知識點;
(2)題型相對固定,但計算量較大;
(3)與前三門課程的關聯性強,需要有一定公共課程的基礎。
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大綱已經公布,更加詳細的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各科目考試內容,點擊查看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大綱>>
2.202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各科目備考順序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各科目的難易程度為:造價管理<工程計價<技術與計量<案例分析,小編建議大家也按照這個順序備考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
造價管理
管理,主要講的是造價基本知識,也是深入學習其他幾門課的基礎。如果你要考試,那麼首先要對基本的法規和基本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這是一個基礎,所以這門課小編建議排在復習的第一位。
工程計價
這門課程,里邊有很多的財務評價的問題,還有包括定額編制問題。這些問題很多考生反映沒有接觸過,或者是接觸得很少,尤其是一些財務問題理解起來是比較頭疼的事,那麼這個科目我想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放到第二個次序來學,因為這個科目考試不僅僅涉及到第二科目的問題,而且也關繫到後邊大家所謂最難通過的案例,這方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如果第二門課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如果學得不好,那麼學案例就非常的麻煩,很多的答題,包括一些表格說法,就沒有印象,沒有辦法理解,所以這兩個科目的先後順序一定要把握住,就是先學相關知識,然後再來學咱們的計價控制。
技術與計量
技術與計量從2019年起將開四門專業課,一個是土建,一個是安裝,一個是交通運輸工程, 一個是水利工程。我們只需要選報其中一門就可以了,不管你選的是什麼方向,這門課的難度都是比較大,主要是因為知識點繁多冗雜、記憶難度大,是造價考試中難度僅次於案例的一門科目。但是,由於計量的學習基本上和前兩門基礎課沒什麼關系,也不需要基礎課的鋪墊過程,所以專業課的學習可以和基礎課並駕齊驅開展復習,並且小編也強烈建議把計量科目要安排到整個復習周期中,因為它的知識點瑣碎復雜,需要我們精讀教材才能徹底掌握。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科目包含的知識面廣,涵蓋了造價管理、工程計價、技術計量三門課的知識點,加上考試全部為案例題,所以它也是四門課中最難的一門。學習此科目必須以前面三門課為基礎,所以,案例分析科目需要考生放到最後面來學習,或者自己對基礎知識有了一定掌握再開展,這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中各科目之間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系,大家如果在備考2019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某一科目時有個別知識點理解不了,不要一直在這一個知識點上浪費時間,先去繼續學習下面的內容。可能等四門科目全部學完,就融會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