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① 新建立OHSMS體系需要的法律法規文件,列個清單就行
我國主要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目錄
--------------------------------------------------------------------------------
一、職業安全健康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3.5.1)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99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m2.5.1)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1996.1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9.2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1992.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19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企業法(1988.4.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4.7.1)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1990.9.7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1997.1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1.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993.9.1)
二、主要職業安全健康行政法想及部門規章
1.綜合類
工廠安全衛生規程(1956.5.25)
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1963.3.30)
電氣安全管理規程(1986.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1986.10.29)
鄉鎮煤礦安全規程(1987.4.30)
關於加強鄉鎮企業勞動保護工作的規定(1987.7.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1987.1.1)
關於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重點要求(1987.8.1)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1987.9.15)
水利電力安全生產工作條例(1988.1.1)
煙草行業安全管理暫行條例(1988.10.28)
鄉鎮露天礦爆破安全規程(1989.6.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1989.8.1)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1988.3.9)
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管理暫行辦法(1988.728)
造紙工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19如.4.20)
兵工彈葯企業外部安全距離規定(1990.6.1)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1991.3.22)
海洋石油作業者安全應急計劃編制要求(1992.5.26)
電網高度管理條例(1993.2.19)
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1993.8.4)
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1994.8.11)
勞動監察員管理辦法(1994.11.14)
礦山建設工程安全監督實施辦法(1g94.12.4)
礦山安全員管理辦法(1994.12.4)
鄉鎮煤礦管理條例(1994.12.4)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1995.1.22)
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1995.4.7)
尾礦設施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國務院關於修改《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1995.5.1)
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1995.10.1)
礦山安全監察工作規則(1995.10.1)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8.12)
關於修改《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的決定(1998.1.7)
國有工業企業物資采購管理暫行規定(1999.5.1)
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監督與管理暫行規定(2000.4.24)
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2000.8.25)
國有在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2000.9.28)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2000.12.1)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條例(2001.1.1)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2001.4.21)
2,化學危險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1984.1.6)
關於執行1994年版《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的通知(1996.9.23)
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12.20)
化學危險品登記注冊管理規定(2000.9.11)
危險化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02.3.15).
3.三同時
轉發國家計委《關於印發<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辦法)
的通知》的通知(1990.10.8)
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驗收辦法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1997.1.1)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單位資格認可與管理規則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預評管理辦法(1998.2.5)
4.傷亡事故調查和處理
勞動部關於重傷事故范圍的意見(1960.5.23)
最高人民檢查院、勞動人事部關於印發《關於查處重大責任事故的
幾項暫行規定》的通知(1986.3.25)
國務院關於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1989.3.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19如.3.3)
勞動部關於《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有關條文的解釋(1990.3.20)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991.3.1)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解釋(1991.7.25)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1991.9.22)
關於實施《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1992.10.26)
關於印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1993.1.1)
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問題解答》
的通知(1993.9.17)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8.12)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定(1997.7.18)
5.女工和未成年工保護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88.7.21)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1989.1.20)
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規定(1990.1.18)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1991.4.5)
紡織系統女職工勞動保護細則(1991.6.8)
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1993.11.3)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1994.12.9)
6.培訓、考核
煤礦職工安全技術培訓條例(1987.2.2)
廠長、經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資格認證管理規定(1990.10.5)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大綱(1991.11.30)
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1995.11.8)
礦山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資格考核規定(1996.2.6)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1999.7.12)
7.勞動防護用品
國營企業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准(1963.9.18)
勞動防護用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暫行管理辦法(1982.9.29)
特種勞動防護產品監督檢驗管理辦法(1987.2.6)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1988.1.5)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補充規定(1989.5.29)
關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定點經營的通知(1989.12.22)
石油企業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暫行規定(1992.2.22)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1996.6.1)
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2000)
8.特種設備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1982.7.1)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實施細則(1982.8.7)
鍋爐使用登記辦法(1987.1.1)
漏電保護器安全監察規定(1990.6.1)
氣瓶安全監察規程(2000.12.31)
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1991.3.21)
氣瓶產品安全監督檢驗規則(1991.7.1)
關於修改《(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個別條文的通知(1992.1.6)
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1993.3.27)
進口鍋爐壓力容器安全質量許可證制度實施辦法(1993.9.29)
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1993.11.28)
超高壓容器安全監察規程(1993.12)
客運架空索道安全運營與監察規定(1994.4.16)
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1994.5.1)
液化氣體汽車罐車安全監察規程(1994.6.20)
關於修改《(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壓力容器部分」
有關條款的通知(1995.6.23)
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1996.7.1)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定(2001.11.15)
做好改革期間全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監督工作的通知(1998.8.17)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10.1)
9. 消防管理
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暫行管理辦法(1983.3.2)
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管理規定(1990.1.1)
火災統計管理規定(1997.1.1)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1990.3.22)
造紙行業原料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1990.8.24)
船舶修理防火防爆管理規定(1991.5.25)
消防監督程序規定(1991.10.1)
商業倉庫消防安全管理辦法(1992.11.13)
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辦法(1994.5.1)
建築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1997.3.1)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1999.3.15)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1999.5.25)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1998.12.9)
10.勞動衛生
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1984.3.19)
國務院關於加強防塵防毒工作的決定(1984.7.18)
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1986.2.27)
《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1987.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1987.12.3)
鄉鎮企業勞動衛生管理辦法(1988.8.1)
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規定(1988.4.20)
職業病報告辦法(1989.1.1)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1989.10.24)
礦山企業粉塵濃度和塵肺病統計暫行辦法(1989.7.29)
放射防護監督員管理規定(1990.4.3)
輻射加工裝置放射衛生防護管理規定(1991.4.26)
油船、油碼頭防油氣中毒規定(1991.9.5)
關於加強企業職工勞動條件分級工作的通知(1991.8.5)
有毒作業危害分級監察規定(1994.1.26)
粉塵危害分級監察規定(1992.1.1)
核事故醫學應急管理規定(1994.10.8)
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1995.6.2)
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1997.10.29)
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1999.12.24)
11.檢測檢驗機構
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機構資格認可規則(1988.10.5)
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員資格鑒定考核規則(1988.10.14)
職業安全衛生檢測檢驗站管理辦法(1990.5.16)
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管理辦法(1995.6.23)
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員認證管理辦法(1996.12.23)
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1996.12.23)
礦山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管理辦法(1997.10.30)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評價單位資格認證許可與管理規則(1998.2.5)
12.工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頒發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的三個條例的通知(2001.12.31)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2001.12.31)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2001.12.31)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2001.12.31)
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群眾監督大力減少傷亡事故的幾項措施(1986.7.15)
工業企業班組安全建設意見綱要(1988.1.18)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管理辦法(1991.8.1)
全國總工會關於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實行
工會監督的暫行辦法(1989.3.29)
② 新編工會管理制度實用手冊的目錄
第一章 基層工會管理制度概述
1.基層工會管理制度概念
2.基層工會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
3.基層工會管理制度的作用
4.基層工會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加強基層工會管理制度建設的基本要求
6.基層工會基本管理制度
7.基層工會的日常工作制度
8.基層工會的崗位責任制
9.基層工會管理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
10.基層工會管理制度建設的基本程序
11.基層工會管理制度建設應注意的事項
第二章 基層工會基本制度
1.基層工會工作條例
2.工會向黨委匯報制度
3.基層工會委員會集體領導制度
4.基層工會委員會民主生活制度
5.基層工會工作聯系制度
6.工會會議制度
7.工會工作報告制度
8.工會主席崗位責任制
9.工會副主席崗位責任制
10.工會建設職工之家若干規定
11.職工之家考評辦法
12.工會幹部形象建設規范
13.工會會務公開實施辦法
14.熱愛職工的優秀經營者評選條件
15.熱愛企業的優秀員工評選條件
16.工會幹部廉潔自律制度
17.關於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若干規定
第三章 基層工會日常管理制度
1.工作制度
2.車輛管理制度
3.公文處理制度
4.學習制度
5.工會信息中心工作制度
6.工會印鑒管理制度
7.計算機管理制度
8.考勤、請假和匯報制度
9.離退休職工走訪聯系制度
10.職工活動室管理制度
11.辦公用品管理制度
12.工會辦公室工作職責
第四章 基層工會組織工作制度
1.基層工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
2.工會會員會籍管理制度
3.基層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制度
4.工會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5.基層工會選舉制度
6.企業工會主席產生辦法(試行)
7.工會幹部學習培訓制度
8.工會組織委員職責
9.組織幹事崗位職責
第五章 基層職工民主管理制度
1.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
2.職工代表大會聯席會議制度
3.職工代表大會提案處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4.職代會評議幹部委員會工作制度
5.職代會生產經營委員會工作制度
6.職代會生活福利委員會工作制度
7.職工代表大會提案規定
8.職工代表大會代表巡視制度
9.職工代表培訓制度
10.職工代表述職制度
11.職工代表日常管理制度
12.職工代表提案持證查詢制度
13.職工代表大會檢查制度
14.職工董事、監事工作制度
15.廠務公開實施辦法
16.廠務公開責任制考核辦法
17.班組民主管理制度
18.民管委員崗位職責
第六章 基層工會宣教文體工作制度
1.基層工會宣教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
2.基層工會文體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
3.工會宣傳文體委員職責
4.工會宣傳幹事崗位責任制
5.工會文體幹事崗位責任制
6.××集團公司鼓勵職工崗位成才管理辦法
7.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實施辦法
8.「職工書屋」管理員崗位職責
9.「職工書屋」管理制度
10.「職工書屋」借閱制度
11.工會宣傳委員崗位責任制
第七章 基層工會經濟技術工作制度
1.基層工會經濟技術工作條例
2.工會經濟技術部工作職責
3.基層工會勞動競賽工作條例
4.基層工會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
5.基層工會開展職工技協活動管理辦法
6.關於加強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
7.班組建設活動的規定
8.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評選辦法
9.××集團勞動模範管理辦法
10.技協工作職責
11.職工技術協會章程
12.××供電局創建「工人先鋒號」實施辦法
第八章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制度
1.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2.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職責
3.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職責
4.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職責
5.安全生產檢查管理條例
6.公司工傷事故管理條例
7.公司職業病及職業中毒管理條例
8.公司勞動鑒定委員會工作制度
9.關於進一步深化「安康杯」競賽活動的實施意見
第九章 基層工會法律工作制度
1.工會法律援助辦法
2.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制度
3.勞動合同範本
4.集體合同範本
5.集體協商制度
6.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7.勞動爭議調解處理工作實施細則
8.勞動爭議調解幹事崗位責任制
9.關於做好幫助和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工作實施辦法
10.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十章 基層工會保障工作制度
1.基層工會生活與保障委員會工作條例
2.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規定
3.職工互助儲金會章程
4.職工醫療互助補充保險基金章程
5.企業特困基金會借款規定
6.職工互助補充保險基金會試行條例
7.職工消費合作社章程
8.工會第三產業管理辦法
9.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管理制度
10.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工作人員守則
11.××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職業介紹暫行辦法
12.幫扶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規定
13.××集團公司工會深化送溫暖工程實施方案
14.××工會「金秋助學」實施辦法(試行)
15.探視慰問職工制度
16.工會生活保障委員職責
第十一章 基層工會女職工工作制度
1.女職工部工作職責
2.工會女職工委員職責
3.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崗位職責
4.××公司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工作條例
5.女職工委員會工作制度
6.女職工勞動保護實施細則
7.計劃生育管理規定
8.關於簽訂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實施辦法
9.關於實施女職工提升素質建功立業工程的意見
10.關於推動實施女職工素質提升工程的幾點意見
11.女職工委員會參與民主管理制度
12.女職工工作信息交流制度
第十二章 基層工會財務和經費審查工作制度
1.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2.××公司工會財務管理制度
3.工會會計人員崗位設置及職責
4.工會賬務處理程序制度
5.工會財務內部牽制制度
6.工會會計稽核制度
7.工會財務收支審批制度
8.工會資產管理制度
9.工會會計檔案管理制度
10.工會會計工作交接制度
11.工會會計監督制度
12.工會會費收繳制度
13.中國工會審計條例
14.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職責
15.××公司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16.工會財務委員職責
第十三章 車間、班組工會工作制度
1.車間分工會工作條例
2.車間分工會主席崗位責任制
3.車間分工會工作職責
4.車間分工會建設職工之家考核驗收標准
5.工會小組工作條例
6.先進工會小組條件
7.工會小組工作制度
8.工會小組長崗位責任制
③ 工會職業健康的職責是什麼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與工會職能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AS18001)是全面規范、改進企業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保障企業員工的職業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企業的財產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能改善與政府、員工、社區的公共關系,提高企業聲譽;提供持續滿足法律法規要求的機制。杜絕事故等,成為目前國際社會普遍採用的職業健康與安全認證標准。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對企業在環境、衛生、健康、安全管理方面作了詳細的規
定,體系中較大程度地體現了工會的職責和作用,客觀反映了工會的日常工作和職能的具體內容,民主管理工作在體系中得到多種形式的體現和反映。
一、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中工會職能的初步體現
(一)工會職責的明確
1、在《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手冊》中明確規定工會有協助和督促行政單位貫徹執行勞動保護的各項規定;可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競賽;可參與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組織相關部門做好善後處理;同時負責對協商交流工作的實施監督檢查,工會組織在這個體系結構中的地位很明確。
2、在「目標、指標管理方案控制」要素相對應的程序文件中還明確了工會的監督職能:即「對公司管理承諾展開的改善目標及達成計劃所涉及的活動的監督」。
3、在「飲食衛生管理程序」和「員工健康保護管理程序」文件中明確了工會女工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即負責保障女職工權益的監督,使工會工作滲透到企業各領域。
(二)職工權利的明確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其核心內容是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的管理,而這部分內容恰恰與員工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1、在體系職責要素中規定員工代表有「參與危害意思辨識、風險評價;參與目標管理方案的制訂;參與安全方面的協商與交流;收集安全方面合理的建議」的權利。
2、在「員工健康管理程序文件」中強調了「實行員工代表監督的原則」。
3、在「協商與交流管理程序」文件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內部協商和交流的內容,賦予工會、員工代表「負責協商與交流的監督工作」的職能。
體系中賦予工會和員工代表協商交流、監督檢查的職能,實現了員工代表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三)工會作用的顯現
通過調查分析,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實施,使工會組織又有了一個更好發揮作用的載體。從個別外商投資企業實施這個體系後的情況表明,企業工會依照《工會法》賦予的權利義務以及體系賦予的職責,向企業或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和意見,對體系的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提出建議和意見,並參與解決各類問題維護職工的權益,工會的作用在體系中得到較大程度的發揮,使工會工作的開展不再游離於企業管理之外,實現了工會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了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和生產經營的競爭力,並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中完善工會職能的思考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全球數家最知名的標准制度研究認證機構共同頒布的職業健康安全衛生評估系列(OHSAS)標准,它的實施為工會工作在企業中的開展拓展了空間,並得以保證。因此,我們必須認真探索,尋求做好這項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工會組織要高度重視,注重源頭參與
外商投資企業為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非常重視各種體系的認證實施,工會組織要以積極的態度主動參與,使企業工會組織納入到管理程序實施運行部門中。為此,工會組織要及時掌握各企業管理工作的動態,時刻准備配合各職能部門參與企業各項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要加強學習,對各項管理體系應具備基本的知識積累;要根據各企業的行業特點和管理要求,注意把握各體系要素中的工會工作內容的份額。
(二)體系?刂杏Τ涫檔哪諶?
調查表明,工會職能雖在體系中有許多方面已經得到明確和體現,但還需根據《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賦予的權利義務和基本任務,積極尋找結合點主動予以介入,努力使權利義務和基本任務在體系中得到全面落實。
1、在體系「機構與職責」、「培訓、意識和能力」要素中,工會作為體系運行的一個部門,應按照《工會法》的規定,在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監督執行勞動保護各項規定、實現員工代表參與管理、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生產和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活動等方面,在體系中應確立牢固的地位,以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職能作用。
2、在體系「法律及其他」要素中,工會要及時掌握和了解現行法律、法規及政策,特別是涉及職工利益的相關信息及時向企業相關部門通報,以便於企業及時了解和執行有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切實履行工會在「監督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的權利。3、在體系「協商與溝通」要素中,工會可以把已經形成的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與體系進行有機的結合,在體系的實施過程中對機制進行不斷鞏固和完善,進一步協調企業勞動關系。
4、在體系「目標、指標管理方案」要素中,工會可以把「管理承諾和計劃」擴大至包括工資福利、工作時間、社會保險等涉及員工重大利益的有關事項上。
5、在實施運行「工作與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要素中,工會組織可以根據《工會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二十五條賦予工會的監督權利,對企業違章作業、明顯重大事故隱患、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有權進行監督和提出建議,同時將這種監督融入到體系程序中並發揮作用。
6、藉助體系賦予員工代表的「參與目標管理方案的制訂」「參與協商交流」「收集合理的建議」等諸多權利,將職工參與管理的內容具體化,充分發揮員工在體系實施過程中的作用。同時根據體系相關規定,對具體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提交職工代表審議。
職業健康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實施,為工會組織有效開展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工作平台和載體,工會組織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積極探索和實踐,在體系中確立牢固的地位,把工會的工作內容和職能作用更多地融入到體系中。
④ 職業衛生工會需要提供什麼東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准/GBZ/T 225—2010《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指南》:
4.12.1 工會組織職業衛生職責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企業工會應
報上一級工會批准。建立工會的企業有會員 25 人以上的,應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會員不
足 25 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
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 1 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企業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
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向同級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其監督。
4.12.2 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路
按照《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
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要求建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路,並開展群
眾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
4.12.3 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活動
工會和職工代表監督本單位貫徹執行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 監督落實安全生產責
任制和規章制度。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標准規定的問題,提出整改意
見;問題嚴重的,送達《限期解決問題通知書》或《隱患整改建議書》;對拒不整改的,要
求政府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性措施。
工會應監督檢查本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
體工程是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工會應組織職業安全衛生檢查,組織職工代表對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進行督查。對事故隱
患和職業病危害作業點建立檔案,監督整改和治理,並督促本單位防範事故和職業危害。
工會應堅決制止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強令冒險作業。在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
下,要求用人單位立即從危險區內撤出作業人員,同時支持或組織職工採取必要的避險措施
並立即報告。
工會應宣傳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企事業的規章制度,提高勞動者的安全
維權意識和技能。
工會應設置專門機構, 負責接受勞動者投訴,並同有關各方協調,維護努動者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自覺接受工會和職工代表的監督檢查,改善職業安全衛生工作。
用人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
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應按照工程管理許可權,依法通知本單位工會和報請上級工
會組織進行「三同時」審查驗收。
4.12.4 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用人單位應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應認真維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
身體健康權利。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應列入職工代表大會議事日程,並作為「民主評議、廠務
公開」的內容。
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所作的工作報告應有職業安全衛生內容, 職工
代表大會就批准與否進行表決。
用人單位的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規劃、計劃、重大技術改造措施、勞動者培訓、
預決算等重大方案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並由職工代表大會做出是否批準的決議。
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措施和相關的重要規章制度應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工會組織職工代表視察、督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情況,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能。
職工代表就職業安全衛生的問題提出質詢,用人單位應子以鄭重的答復。
用人單位應認真聽取勞動者對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積極解決職業安
全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
4.12.5 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
用人單位與工會建立職業安全衛生平等協商機制,按照「平等協商、協調一致」的原則,
建立規范的工作秩序;按照平等協商例會制度和議事規則,商討職業安全衛生的重大問題,
合作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
用人單位和工會或勞動者代表應依法經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所簽訂的綜合性集
體合同應有職業安全衛生條款,或雙方簽訂職業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合同文本應有控制
指標和技術、防護措施的具體規定。簽訂的集體合同文本應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後生效。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遵守集體合同,履行合同條款規定責任、義務和事項。雙方應就合同履約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約現象。
工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
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
的規定工會應指導勞動者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簽訂勞動合同,幫助勞動者維護合法權益。
⑤ 什麼是群眾勞動保護監督
1、1985年4月8日,全國總工會頒發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這三個條例是什麼?
答:這三個條例是:《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條例》、《基層(車間)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
2、全總頒發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對基層(車間)工會的勞動保護工作機構的設置有什麼規定?
答:《基層(車間)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規定:凡有300名職工以上的基層工會和500名職工以上的車間工會,設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 300名職工以下的基層工會和500名職工的車間工會,設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均在同級工會領導下和上級上會勞動保護部門指導下工作。
3、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女職工禁止從事哪些勞動?
答:根據規定禁止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4、什麼是群眾勞動保護監督?
答:群眾勞動保護監督,是指代表職工群眾利益的工會組織,從保障職工群眾的安全和健康出發,組織並代表職工群眾參與勞動保護工作,並實行監督檢查。
5、工會群眾勞動保護監督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監督行政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勞動保護政策和國家的各項法律、規定、條例,並同那些嚴重違反這些法規,輕視職工安全健康的官僚主義行為作斗爭。
⑥ 基層工會職代會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委員會工作條例的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為體現職工代表大會的監督作用,保障職工的群眾當家作主、管理企業的民主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和《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以及《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設立本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工作小組。
第二條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工作小組是在職工代表大會的領導下,為增強職工體質、改善職工生活,協助行政辦好職工福利而設置的一個監督工作機構。大會閉會期間,在廠工會領導下開展日常活動。
第三條任務和職責:
根據國家頒發的有關法規和廠有關規定製度,檢查、督促食堂、幼兒園、招待所、浴室、職工醫院等生活設施部門的食品衛生、衛生防疫及環境衛生工作;
檢查食堂、幼兒園、招待所的飯菜、點心等食品質量、價格、成本核算以及賬目進出;
檢查、監督全廠各生活管理部門的工作質量及服務質量,並積極向有關部問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協助生活管理部門搞好內部管理,經常向職工進行《食品衛生法》、食品衛生知識宣傳和職業道德教育;
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徵求職工群眾對企業有關職工生活福利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向廠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反映,並督促提出整改措施;
檢查中對好人好事應給予表揚並建議行政給予獎勵;對違反有關法規、工會制度的人與事或發現有損害職工切身利益的行為,及時向廠領導和工會匯報,建議行政根據情況給予處分。
第四條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工作小組應做好定期檢查工作,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討論研究工作。
第五條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工作小組,可根據本小組工作職責范圍,制訂《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工作小組監督檢查實施細則》,報廠工會審批後執行。
第六條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小組成員要努力學習有關食品衛生知識和生活福利管理知識,全心全意、大公無私、不營私舞弊,為搞好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而努力工作。
第七條本小組工作成員因活動佔用的生產或工作時間,經廠長同意,按正常出勤享受應得待遇。
第八條本工作條例經職工代表大會職工生活福利監督小組討論通過後執行。
⑦ E H S 法律法規有哪些
EHS管理體系涉及的法律其實是方方面面,不好說現行哪個法律與此無關。
比如講點極端的,刑法好象與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但其實如果有人為此犯罪了,那就有關了。
給你隨便沾下:
適用的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標准和其他要求清單
二、法規及規章
序號 編號 名 稱 發布日期 實施日期 適用E/O 備注
1 國家計量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法實施細則 1987.1.19 1987.1.19 E/O
2 國家計量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名細目錄 1987.5.28 1987.7.1 E/O
3 國發[1987]3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 1987.4.15 1987.7.7 E/O
4 環保總局5號令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1999.6.22 1999.10.1 E/O
5 國務院344號令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002.1.26 2002.3.15 E/O
6 國務院352號令 使用有毒物質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2002.4.30 2002.5.12 E/O
7 國務院376號令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2003.5.7 2003.5.7 E/O
8 國務院445號令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2005.8.17 2005.11.1 E/O
9 國務院373號令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2003.2.19 2003.6.1 E/O
10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與使用管理規則 2001.4.9 E/O
11 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2000.12.31 2001.7.1 E/O
12 勞鍋字[1993]4號 熔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1993.3.27 1993.10.1 E/O
13 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 1996.7.1 E/O
14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2000.1.1 E/O
15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7.1.1 E/O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釋義 1998.9.1 1998.9.1 E/O
17 公安部61號令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2001.10.19 2002.5.1 E/O
18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1991.5.8 1991.7.1 E
19 國家環保局 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 1992.8.14 1992.8.14 E
20 國家環保局18號令 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997.3.25 1997.3.25 E
21 國務院令第253號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1998.11.29 1998.11.29 E
22 國務院令第369號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2003.1.2 2003.7.1 E
23 環發[2001]199號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2001.12.17 2001.12.17 E
24 環保總局13號令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 2001.12.27 2002.2.1 E
25 國務院令第284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000.3.20 2000.3.20 E
26 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2003.11.27 2003.11.27 E
27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 第31號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 2005.12.30 2006.3.1 E
28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2005.12.1 E
29 公安部 關於在非必要場所停止再配置哈龍滅火器的通知 1994.11.11 1994.11.11 E
30 國務院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006.1.24 2006.1.24 E
31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1987.12.3 1987.12.3 O
32 國務院375號令 工傷保險條例 2003.4.27 2004.1.1 O
33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17號令 工傷認定辦法 2003.9.18 2004.1.1 O
34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4.28 2004.5.1 O
35 國務院第393號令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 2004.2.1 O
36 國務院493號令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2007.4.21 2007.6.1 O
37 中華全國總工會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2001.12.31 2001.12.31 O
38 全國總工會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試行) 2006.7.6 O
39 國務院9號令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1988.7.21 1988.9.1 O
40 勞安字[1990]2號 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1990.1.18 1990.1.18 O
41 國務院364號令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2002.10.1 2002.12.1 O
42 國務院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 1995.5.1 1995.5.1 O
43 國務院302號令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01.4.21 2001.4.21 O
44 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第1號令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 2003.5.19 2003.7.1 O
45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2005.7.8 2005.9.1 O
46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 <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 2005.9.1 O
47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令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2005.2.1 O
48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准化規范 2005.12.16 2005.12 O
49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號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2006.1.17 2006.3.1 O
50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號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辦法 2006.10.1 O
51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11號令 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 2006.9.26 2006.11.22 O
52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92號 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2006.11.27 2007.6.1 O
53 國家安監總局第13號令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罰款處罰暫行規定 2007.7.3 2007.7.12 O
54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2號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 2001.11.15 2001.11.15 O
55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令第13號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1999.7.21 O
56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0號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2005.1.10 O
57 衛生部 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 1999.12.24 1999.12.24 O
58 衛生部 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 2002.7.1 2002.7.1 O
5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1號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 2002.5.1 2002.5.1 O
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 2002.5.1 2002.5.1 O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9號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 2006.6.15 2006.6.15 O
62 衛生部 衛監督發[2006]375號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規定 2006.9.18 2006.9.18 O
63 勞部發[1995]161號 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 1995.4 1995.4 O
64 公安部、勞動部97年 火災統計管理規定 1997.1.1 1997.1.1 O
65 公安部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1990.3.22 1990.3.22 O
66 公安部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 1999.3.15 1999.3.15 O
67 國發[2004]2號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2004.1.9 2004.1.9 O
68 發改投資[2003]1346號 關於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 O
69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委辦宇[2005]48號 關於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11.24 2005.11.24 O
70 中國氣象局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2004.12.26 2005.2.1 O
71 公安部 劇毒化學品購買和公路運輸許可證件管理辦法 2005.5.25 2005.8.1 O
⑧ 關於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的問題,望同事給予回答!!!!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很多,我初步給你羅列了一些,更多法律法規這里列不下的可以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解釋
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保險許可證管理辦法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管理辦法
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規定
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港口建設管理規定
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暫行管理辦法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
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認定辦法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規定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
關於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通知
關於辦理假冒偽劣煙草製品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座談會紀要
關於查處重大責任事故的幾項暫行規定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關於進一步加強煙草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決定
關於實施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
關於印發《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
關於印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
關於印發全國無煙草廣告城市認定實施辦法的通知
歸檔文件整理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行業標准DAT/22-2000 )
鍋爐使用登記辦法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定
國家煙草專賣局對於系統內單位購進和銷售假冒商標卷煙處理的有關規定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煙草系統特大、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煙用濾嘴材料運輸管理暫行規定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印發治理卷煙體外循環核查報表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規定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決定
國務院關於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
國營貿易煙草類貨物進出口內部管理辦法
國營企業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准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
航道建設管理規定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
火災統計管理規定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計量基準管理辦法
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
建設部關於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的若干意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
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辦法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
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驗收辦法
建築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
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進口醫療器械檢驗監督管理辦法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卷煙銷售網點安全管理規定
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員管理辦法
勞動保護用品配備標准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勞動部關於《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
勞動部關於《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有關條文的解釋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勞動監察程序規定
遼寧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
遼寧省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遼寧省城市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維護管理辦法
遼寧省城鎮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
遼寧省檔案條例
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
遼寧省合同監督條例
遼寧省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規定
遼寧省計算機信息保密管理規定
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
遼寧省企業廠務公開規定
遼寧省失業保險條例
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
遼寧省統計管理條例
遼寧省行政復議規定
遼寧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辦法
遼寧省行政執法條例
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
遼寧省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
漏電保護器安全監查規定
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
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
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企業財務通則
企業會計制度
企業會計准則
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企業職工培訓規定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問題解答
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
全國農村卷煙銷售網路管理規定
全國農村卷煙銷售網路管理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群眾監督大力減少傷亡事故的幾項措施
全國總工會關於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實行工會監督的暫行辦法
商業倉庫消防安全管理辦法
沈陽市城市除運雪規定
沈陽市城鎮從業人員養老保險規定
沈陽市城鎮企業職工失業保險規定
沈陽市檔案管理條例
沈陽市檔案消防安全管理辦法
沈陽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沈陽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規定
沈陽市會議記錄規范
沈陽市集體合同規定
沈陽市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辦法
沈陽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辦法
沈陽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沈陽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
沈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大綱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鮮繭收購資格認定辦法
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
消防監督程序規定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
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
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規定
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
壓力容器使用管理登記規則
煙草行業安全管理暫行條例
煙草行業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
煙草行業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意見
煙草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煙草專賣品准運證管理辦法
煙草專賣文明執法行為規范
煙草專賣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
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
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中國煙草總公司章程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頒發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的三個條例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出口管制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規定
遼寧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實施辦法
遼寧省耕地質量保護辦法
遼寧省醫療機構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監督管理辦法
遼寧省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實施辦法
遼寧省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實施辦法
遼寧省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遼寧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⑨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 根據實際情況和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有關規定,全國總工會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作了修改,現予頒布,請認真貫徹執行。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作條例
第一條 為履行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的職責,維護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工會組織依法履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職責,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群眾監督,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在縣(含)以上總工會、產業工會中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可聘請有關方面熟悉勞動保護業務的人員擔任兼職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
第四條 中華全國總工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全國產業工會,省轄市總工會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有審批任命權。
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全國產業工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有關部門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審批任命。
省轄市總工會、省產業工會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全國產業工會審批任命,報中華全國總工會備案。
縣級總工會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由省轄市總工會審批任命,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備案。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由其所隸屬的工會組織考核、申報。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證件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印製。
第五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在其所隸屬的工會組織領導下工作,代表工會組織依法實施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也可受任命機關委託,代表任命機關執行監督檢查任務。
第六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應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生產實踐經驗,並從事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一年以上,應有較高的政策、業務水平,熟悉和掌握有關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勞動保護業務;科級以上、從事五年以上勞動保護工作的工會幹部也可以擔任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任命前必須經過勞動保護崗位培訓,考核合格。
第七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代表工會組織行使下列職權:
(一)參與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准和重大決策、措施的制定,監督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貫徹執行。
(二)監督檢查本地區、行業和企事業的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對勞動安全衛生狀況進行分析,對危害職工勞動安全與健康的問題進行調查,向政府及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反映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整改治理的建議。
(三)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在監督檢查時,發現存在事故隱患、職業危害和違反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的問題,有權要求企事業進行整改,監督企事業採取防範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發現嚴重存在事故隱患或職業危害的,提請所隸屬的工會組織向企事業單位發出書面整改建議,並督促企事業單位解決;對拒不整改的,提請政府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性措施。
(四)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職業危害,並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向企事業行政或現場指揮人員要求採取緊急措施,包括立即從危險區內撤出作業人員。同時支持或組織職工採取必要的避險措施並立即報告。
(五)依法參加職工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監督企事業單位採取防範措施,對造成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對觸犯刑律的責任者,建議追究其法律責任。
(六)參加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對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監督和協助企事業單位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監督檢查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監督檢查技術措施計劃的執行及經費投入、使用的情況;監督檢查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
(八)支持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和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開展工作,在勞動保護業務上給予指導。
第八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實事求是,堅持原則,聯系群眾,依法監督。
(二)宣傳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職工遵守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各項法律法規和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推廣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技術。
(三)與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合作。
(四)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適應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的要求。
第九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執行任務時,應出示《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證》。實施監督檢查時,企事業單位應予以配合,提供方便。對拒絕或阻撓監督檢查員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提請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第十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應定期向其所隸屬的工會匯報工作。受任命機關委託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應向任命機關提交專題報告。
第十一條 工會組織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進行管理、業務指導和定期培訓。
第十二條 任命機關定期考核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工作。對成績顯著者給予表彰獎勵,對失職者取消其監督檢查員資格。
第十三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所隸屬的工會組織為其開展工作提供交通、通訊等工作條件和必要的工作經費。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按規定享受個人防護用品、保健津貼等待遇。
第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工會和全國產業工會根據本地區、本行業具體情況,制訂實施細則。
第十五條 本條例解釋權屬中華全國總工會。
第十六條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第一條 為發揮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作用,維護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事業工會及所屬分廠、車間工會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或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小組,下同)。
鄉鎮工會、城市街道工會及基層工會聯合會也可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三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委員由同級工會提名,報上級工會備案。
第四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設主任委員 1人,副主任委員 1― 2人,委員若幹人,女職工相對集中的單位,應設女職工委員。主任委員應由工會委員會主席或副主席擔任。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委員由熟悉勞動保護業務、熱心勞動保護工作的工會幹部和生產一線的職工擔任。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委員也可聘請行政管理人員擔任,但不得超過委員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第五條 根據需要,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可與職工(代表)大會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相結合。
第六條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的職權:
(一)監督和協助本單位貫徹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監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參加涉及職工勞動安全與健康規章制度的制定,參與本單位勞動安全衛生措施、計劃和經費投入等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對勞動安全衛生的決策、措施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定期分析研究勞動安全衛生狀況,向企事業單位和有關方面反映職工對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督促和協助企事業單位解決勞動安全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
(三)參與本單位集體合同中關於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工傷保險等條款的協商與制定,維護職工勞動安全衛生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和享受工傷保險的權利。對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中勞動安全衛生條款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組織或協同行政進行安全生產檢查,組織職工代表對勞動安全衛生工作進行督查。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作業點建立檔案,監督整改和治理,並督促企事業單位防範事故和職業危害。
(五)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符合勞動安全衛生標准規定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問題嚴重的,向企事業行政提出書面整改意見,對拒不整改的,要求政府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性措施。
(六)監督檢查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七)參加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和處理,查清事故原因和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監督和協助企事業單位採取防範措施。對發生的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進行研究、分析,總結教訓,提出建議。
(八)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職業危害,並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要求企事業行政或現場指揮人員採取緊急措施,包括立即從危險區內撤出作業人員。同時支持或組織職工採取必要的避險措施並立即報告。
(九)宣傳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企事業的規章制度,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和發動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活動,教育職工遵章守紀,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十)督促企事業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發放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用品、用具,監督企事業單位定期對職工進行健康檢查。監督企事業單位履行對職業病人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的責任,督促落實工傷待遇及職業病損害賠償。監督和協助企事業單位落實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的有關規定。
第七條 企事業單位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的工作應給予支持,並提供相應的工作條件。對阻撓監督檢查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第八條 上級工會組織支持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對工作成績顯著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九條 本條例解釋權屬中華全國總工會。
第十條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作條例
第一條 為保障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企事業規章制度落實到班組,發揮職工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作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工、交、財貿、基本建設等行業的企事業生產班組中,設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經民主推選產生,在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領導下工作。
第三條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應具有一定的勞動安全衛生知識,敢於堅持原則,責任心強。
第四條 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職權:
(一)協助班組長落實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企事業規章制度,創建安全生產合格班組。
(二)查詢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危害和企事業單位相應的防範措施。
(三)督促和協助班組長對本班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術技能。
(四)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五)對生產設備、防護設施、工作環境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督促解決。
(六)發現明顯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報告,並組織職工採取必要的避險措施。
(七)發生傷亡事故,迅速參加搶險、急救工作,協助保護事故現場,並立即上報。
(八)監督企事業單位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條件、按規定發放個體防護用品。向企事業單位提出不斷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的建議。
(九)因進行正常監督檢查活動而受到打擊報復時,有權上告,要求嚴肅處理。
第五條 工會組織對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工作應予以支持。對做出貢獻的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上級工會組織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本條例解釋權屬中華全國總工會。
第七條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⑩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條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一條制定本條例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揮工會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履行勞動保護工作中的協助監督與配合檢查作用,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及黨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政策。
第二條緊密相聯的本著生產與安全關系及企業改革的需要,提高辦事效率,簡化機構,特設立企業「工會群眾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委員會」。
第三條公司工會群眾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委員會通過民主協商產生,經公司工會委員會批准,其成員由公司工會委員會委員和有關部門人員若幹人組成,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2人,委員若幹人。
第四條企業工會群眾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委員會向公司工會委員會負責,匯報工作,其任期與公司工會相同。
第五條公司工會群眾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互助互濟,互相督促,圍繞生產經營開展活動,努力提高企業效益,協同企業做好生產勞動保護工作,為生產、為職工服務的原則。
第六條職責
圍繞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目標,協助行政為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開展各項有利生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推動生產發展的活動;
鼓勵職工群眾參與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在新的形勢下不斷研究新情況。拓寬競賽領域,做好總結經驗、評比、獎勵等工作;
開展群眾性的「雙革四新」和技術革新、技術協作、技術練兵、技術比賽及合理化建議活動,推廣先進經驗;
做好對勞動模範、先進入物的管理工作,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各項勞動保護法令、規程、條例和規定,掌握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向職工進行工藝操作規程和勞動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監督和協助行政搞好安全生產,發現違章指揮、冒險作業、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危及職工生命安全和可能造成國家財產損失的現象,有權代表職工向行政和現場指揮人員提出解決的建議;
參加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協助企業查清事故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督促行政採取防範措施;
經常檢查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設施狀況,職工勞動保護用品正確發放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向有關部門企業行政反映報告,並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解決;
會同公司女職工工作委員會做好女職工的勞動特殊保護、「四期」保護工作,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認真執行國家關於職工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規定,協調發展生產與保護職工健康的關系,制止危害職工身心健康的加班加點;
每年年初制訂工作計劃,定期向公司工會委員會匯報工作情況,參加上級工會和行政及有關部門召開的群眾生產、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