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戶口管理條例
1. 入戶廣州應該怎麼做
參照《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第二條 我市戶口遷入實行准入條件與年度人口計劃安排相結合的辦法。非本市戶籍人員可通過《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及《廣州市引進人才入戶管理辦法》規定的收養入戶類、恢復戶口類、國(境)外人員回國定居類、引進人才類、家庭團聚類、政策性安置調配類、不可市內遷移的集體戶口類,以及《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規定的積分制入戶等8個渠道申請遷入本市。 第三條 符合《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規定條件和本細則補充條件的人員,可由單位或個人憑相關證明材料向審核部門提出入戶申請,經批准後,憑審核部門簽發的《廣州市區入戶卡》(以下簡稱入戶卡)和相關證明材料到市公安機關辦理入戶復核和戶口遷入手續。 第六條 收養入戶類、恢復戶口類、國(境)外人員回國定居類、家庭團聚類等4類准入人員,直接向公安機關申辦入戶,入戶辦法和程序由市公安機關按照國家、廣東省、廣州市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人才引進類准入人員由用人單位向市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申辦。 政策性安置調配類准入人員,其中軍隊轉業幹部及隨遷家屬,由用人單位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申辦;復員幹部、退役士兵(含異地安置退役士兵),由本人或用人單位向市民政部門申辦;隨軍家屬,由用人單位、本人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安機關申辦;軍隊離退休幹部及隨遷家屬,由單位向市民政部門申辦。
2. 廣東省惠來新生兒戶口登記條例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持夫妻雙方身份證及其復印件、雙方結婚證及其復印件、《出生醫學證明》、《計劃生育服務證》、隨父或母戶口簿到隨父或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部門辦理新生兒落戶口手續。所以身份證原件是必須要帶著的,但是因為戶籍信息發生變更,所以才出現了現在這個問題,實際上解決方式就是身份證信息要和戶口本相符合就成了,要麼就是等著新身份證辦理好了的,反正也要更換,要麼就找找人,看看能不能通融下。
3. 戶口名問題修改問題
雖然《民法通則》規定了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但對於改姓名一項解釋得比較籠統。根據他們的實踐經驗,並不主張公民隨意改變姓名;而確實需要改變姓名的,公安機關還是盡量滿足當事人的請求。對改姓名的問題,根據公安部的有關要求,出於方便公民生活、學習、交往等的考慮,一般年齡在16周歲以下的提出改姓名申請的,公安機關酌情辦理;16周歲以上(包括16周歲)的,公安機關會進行嚴格控制。因為隨著16周歲給公民辦理身份證起,一個公民的姓名、年齡、性別、民族相應都開始固定下來,一個身份證對應一個人,這有利於管理。16歲以上改名的,帶來的問題就比較麻煩。 但現實中,會出現有的人將姓名使用了數十年,突然覺得不好聽,提出改名字的情況。也有人因為避諱,想重新換個名字,在這些情況下,公安機關一般不會批准,怕助長申請者的迷信意識。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青少年犯罪了,父母可能擔心會不會對孩子前途造成什麼不良影響,提出改名字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也不批准。有的人在學校或者單位里覺得自己的姓名與別人重復了,由此帶來了很多煩惱,就可以由學校、單位出具證明,公安機關認為理由充分就可以為申請人改姓名了
姓名是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符號,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的互相印證。有人也許覺得改個名字不至於很復雜,但對於公安機關而言,此項工作卻是相當謹慎的。自從存摺、教育基金等實行實名制後,就要求公民更加珍惜自己的姓名。而姓名經過修改後,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說當事人在銀行存過款、正在進行股票交易,那麼他就應該向相關部門提交新的證件來繼續進行自己的經濟活動,遇到特殊情況,還需要公安部門的說明材料。而有些犯罪以及糾紛,常常是因為姓名做了修改而產生。實踐中,公安機關給申請改姓名的公民辦理手續時,往往考慮得更多一些。相關法規
《戶口登記條例》沿用至今
現階段,在公安部沒有公布戶籍改革新條例的情況下,公安機關仍沿用1958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1次會議通過的《戶口登記條例》。而目前,西安市公安局也沒有對更改姓名做具體的規定,所以各個地區在具體操作中不完全一樣,從慣例來看,郊區可能寬鬆些,城區內相對嚴格些。
受法院安排審理「王秋月」一案的新城區法院行政庭崔法官告訴記者,「王秋月」一案因原告撤訴,案情無法深入了解。但他個人認為,如果公安機關有不改「王秋月」姓名的充分依據,那麼經過法院審理,「王秋月」的姓名還是改不了,但如果行政機關沒有此證據,就有可能承擔敗訴責任。
除《戶口登記條例》外,還有一些關於姓名方面的規定。例如2001年6月,公安部在對廣東省公安廳戶政管理處「關於對中國公民姓名用字有關問題的答復」中指出:1、關於我國公民姓名可否使用繁體、異體及冷僻字的問題。除依據《中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17條規定,姓氏可保留異體字外,應嚴格按照《公安部關於啟用新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和居民戶口籍有關事項的通知》「常住人口登記表和居民戶口籍應使用國務院公布的漢字簡化字填寫」規定處理。2、關於我國公民姓名字數是否需要限制的問題。依《民法通則》,考慮到民族眾多,姓氏復雜,風俗習慣各異等情形,戶口登記機關不應也不便對公民姓名字數加以限制。3、關於少數港澳同胞及華僑回內地定居入戶時要求使用中英文夾雜或全外文名登記戶口的問題,依有關文件要求,須寫用漢字譯寫的姓名,若本人要求填寫外文姓名的,可同時在該欄填寫,但不允許填寫中英文夾雜的姓名。案件透視
人們對人身權重視了
「為了改個名字還要打官司,大不了不改就行了唄!」這是一些人的看法。事實上,姓名權作為人所享有的重要人身權利之一,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
西北政法學院法學一系高再敏教授認為此案反映出兩個問題,第一,公民是否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第二,公民如何行使這種權利。法律規定公民有姓名權,而公民在行使這種權利時是自由的。同時,公安機關立足戶籍管理制度,對公民姓名權加以限制,只要限制合理,不違背法律、戶籍制度的規定,就應該支持。另一方面,公安機關的此項職責本身具有服務性,所以應該盡可能方便群眾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而如果公安機關不能舉出具體的規定證明公民改名危害了戶籍管理制度,而是出於「慣例不允許」等托詞來拒絕公民改名,那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權利核心
命名權使用權改名權
姓名作為人的社會符號,對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國法律對公民的人身權有較全面的規定,姓名權和住宅權、通信權、肖像權一樣都受法律保護。
姓名權在法律上是指哪些內容呢?陝西再創律師事務所車小崗律師認為,姓名權的法律保護主要有:
(1)自我命名權。即公民有決定自己姓名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如夫妻雙方都可以各自保護自己的姓名,不因結婚而加以改變;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即使父母一旦離婚,有識別能力的子女也有權選擇自己的姓氏。
(2)姓名使用權。即公民對自己姓名有進行使用的權利,姓名使用權具有專有性,任何人不得阻止、盜用或冒用。公民使用姓名也有一定的限制,在一定場合下有使用正式姓名的義務,如在具有法律意義的契約、文書上簽名和在向司法機關作證的情況下,應該使用正式姓名。
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改名權」,即公民有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
當公民基於某種原因不願意使用原來的姓名時,可以自主決定變更姓名,但應該遵循一定的法定條件與程序,不允許隨意地、無限制地變更自己的姓名,以免造成社會上的混亂;如需變更,須按規定進行。
我國《戶口登記條例》18條規定:「未滿18周歲的公民要由本人或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18周歲以上的公民要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對於筆名、藝名等非正式的姓名,其變更則不受這個限制。根據這些規定,改名時,必須依照有關規定申請戶籍管理機關批准,並在戶籍簿和身份證上做變更登記。
記者了解到,據公安戶政部門統計,最近這幾年,公民提出的更名申請較以前多,幾乎是所有更改戶口本資料的項目中最多的一項,而申請的理由則是無奇不有。由於戶口本上的曾用名欄只有一欄,公安部門提醒市民,在選擇名字時應該更加謹慎,多次改名的申請可能不獲批准。侵害責任
姓名權受損害可獲精神賠償
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侵犯主要有以下幾種,包括干涉他人姓名、名稱的決定,強迫他人改變姓名的,強迫他人使用或不使用某個姓名的,如要求他人放棄筆名或藝名等;不經他人同意,也無法律許可,使用他人姓名或名稱的。如盜用他人姓名發布非法言論、盜用他人名義參加社會活動等;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或利用與他人相似或近似足以引起混淆的姓名參與民事活動,以謀取私利,如假冒他人姓名發表作品,假冒他人名稱締結合同等。
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如果違法者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而獲利的,侵權人應當適當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作為人格權的一種,姓名權受到的損害是一種非財產的損害,因為它帶來的是精神損害,沒有直接的財產內容,因為它體現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財產利益。所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司法解釋,姓名權受到侵害的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
4. 廣州戶口遷入需要什麼條件
現在是2019年了,目前落戶廣州基本條件有以下要求
1,年齡不宜太高,積分入戶要求45歲以下,人才引進不能高於50歲
2,無犯罪記錄
3,積分入戶要求四年以上廣州社保及辦理居住證,人才引進一般要求半年社保。
你更適合積分入戶還是人才引進需要看你的綜合基本資料來判斷
5. 廣州入戶條件
(一)年齡在45周歲以下,持廣州市辦理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在廣州市合法穩定就業或創業並繳納社會保險滿4年。
對符合本條規定的人員,由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按照《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結合下達的總量控制類指標數確定擬入戶人員名單並公示,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遷。
(二)年齡原則上在45周歲以下,在廣州市相關用人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從事文化、體育、公安、消防、環衛、公共交通、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殘疾人照料等工作的特殊技能、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條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6. 入戶廣州市戶口需要什麼條件
1、基本入戶條件:
20~45周歲 繳納社保四年
《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指出,申請積分入戶人員應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年齡在20~45周歲,具有初中以上學歷,在本市有合法住所,持本市有效的《廣東省居住證》,在本市就業或創業並繳納社會保險滿四年,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無違法犯罪記錄。
《細則》明確指出,「繳納社會保險滿四年」指「在廣州地區正在參加五項社會保險且已經累計繳費均滿四年。繳納社會醫療保險是指繳納職工社會醫療保險。」
2、八個渠道可入戶
收養入戶類、恢復戶口類、國(境)外人員回國定居類、引進人才類、家庭團聚類、政策性安置調配類、不可市內遷移的集體戶口類,以及《廣州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規定的積分入戶等8個渠道申請遷入本市居民戶口。
3、特殊艱苦行業:45周歲以下 工作滿3年
《細則》對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申請入戶的准入基本條件給予了細化,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在用人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具備相應從業資格。
《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指出,體育、文藝、民間傳統工藝等領域的特殊技能和特殊專業人才,以及環衛、公交、教育、基層醫療、養老、殘疾人照料等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申請入戶的准入基本條件有2條: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在用人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具備相應從業資格。
4、引進人才:緊缺工種目錄 結合實際調整
《廣州市引進人才入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把引進人才細化為兩類,分別指:用人單位接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在畢業後兩年內落實工作單位並辦理就業接收手續的普通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引進在職人才(指廣州地區用人單位引進的專業技術類、管理類和技能類在職人才)。
《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中的「近3年內取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人員」是指申請入戶日前3年內取得的國家發明專利證書且屬於前三名完成人之一。
根據國家對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的有關規定,《辦法》中 「我市緊缺工種(職業)目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與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結合廣州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制定,並適時調整。
5、隨遷問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遷
《細則》第十二條指出,「對積分制入戶人員配偶、未成年子女,准予同時遷入本市居民戶口。」第十三條強調:「積分入戶申請人及其隨遷人員存在隱瞞、欺騙或提供虛假申報證明材料情形的,一經查實,其申請不予辦理,並通報各審核部門,永久取消其申請積分制入戶資格。已經入戶的,注銷戶籍,戶口退回原籍。」
(6)廣東戶口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辦理條件
符合以下全部條件的個人或單位可以提出申請:
1.因投靠直系親屬(指父母、夫妻、子女,下同)需將戶口遷入直系親屬戶口所在地家庭戶的。
2.因住房調整、拆遷或回遷安置等原因申請遷入本人或直系親屬擁有房產權並供其居住的房屋、合法承租房管部門的公房(含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或用人單位擁有產權安排供其居住的本事房屋。
3.因離婚、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征地、拆遷等原因失去現戶口登記住址所在地房屋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其本人在廣州沒有其他合法房產的,應將戶口遷入實際居住、工作地所在街公共集體戶,均無法落戶的,可在實際居住、工作地所在區的親戚朋友戶口所在地申請搭戶。
4.單位職工集體戶人員因工作變動、單位轉制或辭職、解聘及工廠倒閉等原因,現工作單位沒有設立集體戶口,其本人在廣州沒有合法房產的,應將戶口遷入實際居住、工作地所在街公共集體戶。均無法落戶的,可在實際居住、工作地所在區的親戚朋友戶口所在地申請搭戶。
5.本市居民在廣州沒有房產及直系親屬投靠的,可遷入本人單位職工集體戶或准予遷入其本人實際居住地、工作地街公共集體戶。
7. 廣州戶口遷入條件2021最新政策
廣州戶口遷入條件最新政策如下:
一、收養入戶,被收養人申請隨養父母遷入本市條件:
1、收養人在本市有合法住所;
2、收養人有本市居民戶口;
3、取得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核發的《收養登記證》並在收養登記地登記入戶的。
二、國外人員回國(入境)定居入戶條件:
1、因留學、探親等原因在國外居住未滿兩年的,在公安機關戶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定居入戶手續;
2、在國外居住滿兩年以上的,需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進行居留證明認定後,到入戶地公安分局辦證中心辦理定居入戶手續。
三、人才引進入戶條件:
1、經廣州市認定或審核確認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
2、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年齡需在50周歲以下;
3、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年齡需在45周歲以下;
4、具有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學本科學歷並有學士學位,年齡需在40周歲以下。
四、投靠親人入戶條件:
1、投靠配偶;
2、投靠子女;
3、投靠父母。
五、政策性安置調配類入戶條件:
1、符合省、市政府關於軍隊轉業幹部來本市安置政策規定的軍隊轉業幹部,准予其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登記、遷入本市非農業戶口;
2、符合省、市政府關於軍隊復員幹部、退伍義務兵和轉業士官來本市安置政策規定的復員幹部、退伍義務兵和轉業士官,准予其本人登記本市非農業戶口;
3、符合省、市政府關於軍隊幹部家屬隨軍來本市政策規定的隨軍家屬,准予其遷入本市非農業戶口。
六、遷入學校集體戶口入戶條件,行政區域內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招收的全日制普通學歷教育的非廣州市戶籍學生;
七、積分入戶條件,年齡45周歲以下,持本市辦理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在廣州市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核定積分總分數滿100分;
八、新生兒入戶條件:
1、隨廣州市戶籍的父母入戶的國內出生子女;
2、父母一方為廣州市戶籍,在國外出生未取得國外身份的子女。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條 公民遷出本戶口管轄區,由本人或者戶主在遷出前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出登記,領取遷移證件,注銷戶口。
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遷出手續。
公民遷往邊防地區,必須經過常住地縣、市、市轄區公安機關批准。
8. 廣州戶口需要什麼條件
基本入戶條件:
20~45周歲 繳納社保四年
《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指出,申請積分入戶人員應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年齡在20~45周歲,具有初中以上學歷,在本市有合法住所,持本市有效的《廣東省居住證》,在本市就業或創業並繳納社會保險滿四年,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無違法犯罪記錄。《細則》明確指出,「繳納社會保險滿四年」指「在廣州地區正在參加五項社會保險且已經累計繳費均滿四年。繳納社會醫療保險是指繳納職工社會醫療保險。」
八個渠道可入戶
收養入戶類、恢復戶口類、國(境)外人員回國定居類、引進人才類、家庭團聚類、政策性安置調配類、不可市內遷移的集體戶口類,以及《廣州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規定的積分入戶等8個渠道申請遷入本市居民戶口。
特殊艱苦行業:45周歲以下 工作滿3年
《細則》對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申請入戶的准入基本條件給予了細化,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在用人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具備相應從業資格。
《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指出,體育、文藝、民間傳統工藝等領域的特殊技能和特殊專業人才,以及環衛、公交、教育、基層醫療、養老、殘疾人照料等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申請入戶的准入基本條件有2條: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在用人單位工作滿3年以上;具備相應從業資格。
引進人才:緊缺工種目錄 結合實際調整
《廣州市引進人才入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稿)》把引進人才細化為兩類,分別指:用人單位接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在畢業後兩年內落實工作單位並辦理就業接收手續的普通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引進在職人才(指廣州地區用人單位引進的專業技術類、管理類和技能類在職人才)。《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中的「近3年內取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人員」是指申請入戶日前3年內取得的國家發明專利證書且屬於前三名完成人之一。
根據國家對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的有關規定,《辦法》中 「我市緊缺工種(職業)目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與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結合廣州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制定,並適時調整。
隨遷問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遷
《細則》第十二條指出,「對積分制入戶人員配偶、未成年子女,准予同時遷入本市居民戶口。」第十三條強調:「積分入戶申請人及其隨遷人員存在隱瞞、欺騙或提供虛假申報證明材料情形的,一經查實,其申請不予辦理,並通報各審核部門,永久取消其申請積分制入戶資格。已經入戶的,注銷戶籍,戶口退回原籍。」
拓展資料
無罪證明開具:由市公安機關負責核查
無犯罪證明的開具一直困擾著積分入戶申請者,《細則》指出,辦法所稱的無違法犯罪記錄由本市公安機關負責核查。
《細則》還對發改、人社、各區、廣鐵、公安、衛生、教育等10多個各級部門管轄范疇給予了明確。比如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積分制入戶工作,負責積分制入戶的專業技術資格和職業技能類職業資格證書核定,組織、協調和指導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其有關窗口開展相關工作,並負責積分制入戶資格的審核、資料歸檔和積分制入戶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
參考資料人民網 廣州落戶
9. 戶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戶口管理條例》部分內容如下:第一條,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利益,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戶口登記。現役軍人的戶口登記,由軍事機關按照管理現役軍人的有關規定辦理。居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的戶口登記,除法令另有規定外,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戶口登記工作,由各級公安機關主管。城市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鎮,以公安派出所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和不設公安派出所的鎮,以鄉、鎮管轄區為戶口管轄區。鄉、鎮人民委員會和公安派出所為戶口登記機關。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分散居住的戶口,由戶口登記機關直接辦理戶口登記。居住在軍事機關和軍人宿舍的非現役軍人的戶口,由各單位指定專人,協助戶口登記機關辦理戶口登記。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管理條例
你在當地找一家民宅,然後租賃下來,如果能夠簽訂二年以上的房屋租賃合同,持房屋租賃合同去派出所申請,試一試,因為換取常住人口的戶口簿必須有固定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