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場舞條例上海

廣場舞條例上海

發布時間: 2022-04-17 22:17:49

Ⅰ 廣場舞噪音擾民法律規定

我們常說的廣場舞擾民,應該指的是跳廣場舞時播放超出國家規定的高分貝音樂擾民。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也就是說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是禁止使用高音廣播喇叭,在城市市區公共場所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使用音響器材。「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是指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和以機關或者居民住宅為主的區域。
2、當廣場舞播放的音樂達到噪音污染時,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和投訴,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罰,如果公安機關處罰後還不停止,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或者賠償損失,如果判決生效後還不停止違法行為,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當我們遇到擾民的廣場舞時,一定要用法律手段維權,而不要採取過激的手段,否則受到法律處分就有可能變成自己。

Ⅱ 許昌立法規定21點後不準跳廣場舞,違犯者如何處罰

深夜廣場舞不停歇,喧鬧聲擾得人無法入眠,這樣的行為,明年元旦起在許昌將違法,且會被罰款。12月2日,許昌市舉行《許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新聞發布會,通報許昌市首部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過程和主要內容。

據悉,《許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分五章,分別為:總則、重點規范和倡導的行為、促進和保障、法律責任、附則,總計37條。

《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在公共場所進行廣場舞、唱歌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夏季每日21時至次日6時、冬季每日21時至次日7時,禁止進行以上產生雜訊的文體活動。」

如果違犯該規定,將「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條例》將「12345」政務服務熱線用法規形式公布和確認為投訴舉報電話,方便群眾記憶和投訴舉報。

(2)廣場舞條例上海擴展閱讀: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以立法的形式,對廣場舞作出限制的城市數量不多

如《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2020年6月1日起施行,重點整治廣場舞音響擾民行為,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規定,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應當遵守相關規定和公序良俗,不得影響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正在制定中的《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擬規定健身、歌舞等文體娛樂活動,合理使用場地和設施設備,不得侵擾他人。

Ⅲ 上海廣場舞不能超過幾點

上海廣場舞不能超過9點。

廣場舞動作簡單、好學,很容易掌握。大家一起跳,不管跳得好壞,都很快樂。一位廣場舞愛好者道出自己熱衷的原由。

同傳統舞蹈相比,廣場舞簡單易學,誰都能跟著「扭兩下」。與健身房、體育館活動相比,廣場舞沒有器械、場所維護的開支。無成本、無門檻、極方便,作為大眾健身活動的廣場舞,自然受到社區中老年居民的喜愛。

不僅如此,廣場舞還是「信息集散地」,在鄰里情感淡漠的城市生活中,可以滿足不少居民的社交需求。

簡介

比如,有的廣場舞隊有線上微信群,逢年過節少不了問候;有的廣場舞隊有線下聚餐、端午包粽子活動,甚至論起了姐妹輩分,成為不少社區居民的心理慰藉。

筆者在武漢社區調研時,就聽聞一件事。有位大娘的兒子因意外去世,其他廣場舞隊員知曉這一情況後,便輪流去大娘家安慰、照顧,鼓勵她繼續參加廣場舞,最終陪她熬過難關。

Ⅳ 阿姨跳「靜音」廣場舞走紅網路,這樣的廣場舞是否該多多支持

在洛陽望城公園的籃球場上,跳廣場舞的球迷與年輕的籃球運動員因球場的使用發生了爭吵。事情從爭吵升級為打架,公園管理人員一度封鎖了籃球場。在合肥市,每天晚上都會有一群男女在大街上唱歌跳舞。當被問到:“為什麼要跳上馬路?”,老婆婆老道地說:“因為人多呀!“據了解,由於附近幾個社區廣場舞的場地有限,阿姨們帶著孩子們坐在長椅上,來到了主幹道上。老太太又說:“汽車來了不敢撞我們,讓我們老人來吧!”

Ⅳ 跳廣場舞也有法律在呵護

兩會期間,多名代表委員就公共文化服務建言獻策,為廣場舞「大媽」「大叔」依法合規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活動鼓與呼。其實,你知道嗎?當「大媽」「大叔」跳廣場舞時,有近10部法律法規正在「呵護」他們。

此後頒布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提出「需要收取費用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單位,應當根據設施的功能、特點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的要求。

2009年制定實施的《全民健身條例》更是與時俱進,明確「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根據自身條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動場地」。「居民住宅區的設計應當安排健身活動場地」。

如果是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還有更多「呵護」。在文化體育設施建設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規劃時,應當根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特點」,統籌考慮。

在加強制度保障、緩解場地不足的同時,相關法律法規還針對廣場舞雜訊擾民、管理缺位等「痛點」加強治理。2015年,文化部、體育總局等聯合發出《關於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針對近年來個別地方出現「在烈士陵園跳廣場舞」的怪現象,國家體育總局又出台《關於進一步規范廣場舞健身活動的通知》,對此進行明令禁止。

文化立法「加碼」 「廣場舞大媽」受益

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那些保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立法工作加速推進,這讓「廣場舞大媽」的獲得感倍增。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我國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規有1042件,佔全部法律法規總量的2.7%,其中文化法律佔全部法律的1.7%。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要加強文化領域的立法工作。圍繞中央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著力補齊文化領域法治的「短板」。2016年,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立法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獲通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黨總支書記沈彪說,這部法律構築起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法律制度體系的框架。對公共文化服務標准、設施免費或優惠開放、設施使用效能考核評價、資金使用監督等建立起更完備的制度體系。

這部法律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成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社會組織,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發展」。沈彪所在的北管村,就有一名來自雲南紅河的小夥子曹繼學,會跳哈尼族舞蹈,已成為群眾文化團體骨幹,參與組織廣場舞活動。得益於法制保障和促進,嘉定當地目前與廣場舞相關的群文團體已有近300個。

「立法更完善,跳廣場舞的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實惠。」沈彪說。

遵紀守法是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的基本要求

「從增加場地供給,到完善法律制度供給,都是注重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具體舉措,最終都要靠責任主體執行落實,廣場舞只是一個案例,提升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水平任重道遠。」全國政協委員、上影集團編劇王麗萍說。

全國政協委員張顯、高滿堂等認為,公民在享受公共文化領域不斷加強的法制保障的同時,其應盡的義務是對等的,無論是跳廣場舞,還是參加其他活動,要遵紀守法,維護公序良俗,這是開展各類公共文化活動的基本要求。

Ⅵ 國家對跳廣場舞有什麼規定

摘要 國家對跳廣場舞有什麼規定?

Ⅶ 許昌立法規定晚9點後不準跳廣場舞,你支持這項法規全國推廣嗎

這條法律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因為廣場舞這種東西實在是創造了太多的噪音了。近日,有媒體報道,河南許昌出台了一條新條例,該地政府規定,晚上九點鍾以後不允許在公開場合跳舞,而且即便在九點之前,要需在一個合適的場合,控制好自己的音量,不能影響到附近居民的學習和工作。該條例還設定了處罰措施,首次違規進行警告,屢次違規進行200-500元不等的行政罰款,並且公布舉報電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這個電話,對違規行為進行舉報。

該消息被媒體披露後,也得到了大量網友支持,不少網友表示,希望類似條例在全國范圍內,盡快實施,避免這種擾民現象持續發酵,部分地區已經造成一些阿姨佔山為王的風氣了。這對周圍居民來說,是個不好的事情。

Ⅷ 國務院對廣場舞最新的規定,擾民,噪音 ,時間和場地

在目前國家還沒有對廣場舞的什麼措施,只是廣州、上海、北京、江蘇、西安、成都、、、、、、等地就規定廣場舞的音量、地點和時間。

Ⅸ 廣場舞擾民會被罰款

針對廣場舞等噪音擾民等問題,近日經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的《紹興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此做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並設定了相應的罰則。違反規定製造噪音干擾他人正常生產生活的,由公安機關對組織者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紹興的做法其實也給其他一些城市提供了一種借鑒。事實上,這些年關於廣場舞擾民的投訴,說到底還是未找到一套合理、有效的城市治理方式,要麼放縱管不住,要麼太嚴實行不下去,像紹興這樣規定好時間、地點、位置,再展開活動,就是將廣場舞擾民圈進了適度的「規矩」之中。屆時,再出現問題,就照規矩來罰款,簡單方便。

當然,制定條例只是第一步,如何確保條例的執行和落實,才是一個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

希望落實到位吧。

Ⅹ 廣場舞的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1996年10月29日通過,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五條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熱點內容
法治宣講主持詞 發布:2025-02-13 18:20:04 瀏覽:340
安陽燃煤條例 發布:2025-02-13 18:16:39 瀏覽:282
民事訴訟法訴訟雙方 發布:2025-02-13 17:41:19 瀏覽:214
商洛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13 17:14:45 瀏覽:265
刑法解釋的原則 發布:2025-02-13 16:37:43 瀏覽:17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