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養老法律法規
『壹』 老人的兒子,兒媳和女兒女婿對養老的法律義務一樣嗎
不一樣,兒媳女婿沒有贍養義務。贍養人的范圍只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孫子女及外孫子女,而不包括兒媳、女婿,即法律並沒有規定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負有贍養義務。雖然法律規定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但是協助的義務不是贍養義務,而且這一規定只適用於夫婦關系存續期間。
法律分析
兒媳和女婿是沒有贍養義務的。贍養,指子女或晚輩對父母或長輩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包括兩種情況:(1)子女對父母的贍養。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2)晚輩對長輩的贍養。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即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如果沒有履行撫養義務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撫養金,所以子女也是需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如果子女出現了特殊情況無法進行贍養時也是需要支付贍養費用的,當子女的經濟水平有限或者觸犯了法律後,也是可以解除贍養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貳』 國家法律如農村夫婦只生了女兒留女兒在家養老的法規是什麼
法律沒有專門規定你這種情況的規定。按照婚姻法規定,女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僅此而已,至於要不要留女兒在家養老是你們自願的行為,法律沒有硬性要求
『叄』 生女兒的父母誰來養老法律怎麼規定
生女兒的父母,自然是女兒給父母養老。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不受父母有無財產、是否分過家以及分家是否公平的影響。)
『肆』 民法典關於女兒養老的重點是什麼
法律分析:照顧父母贍養老人,是兒女的共同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伍』 女兒不分財產卻要養老是哪年完善的法律
從來沒有你說的「女兒不分財產卻要養老」這樣的法律,從最初的《婚姻法》就提倡男女平等,你說的女兒不分財產,那隻不過是風俗而已。
195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這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 。
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全文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
二、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新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修訂,新修訂的婚姻法同日起施行。
《婚姻法》一種延續到2020年12月31日,從2021年1月1日並入《民法典》。
可以說1980年9月10日修訂的《婚姻法》比較完善。
『陸』 老人養老的錢被兒子取走不拿出來還讓女兒出來養老人拿錢這樣怎麼辦
從法律上來講,如果這屬於老人的贍養費,女兒可以代替老人,與兒子協商或訴訟解決了。
『柒』 子女養老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第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49條第3款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該條第4款還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二、制定和修訂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保護、保障制定的專門性法律。 為了切實保障老年人權益不受侵犯,2013年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改時增加了新的規定:即除增設了老年監護制度外,新法在家庭贍養與扶養方面還作了較全面的增添:一是對家庭養老作了重新定位,將現行法「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為「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二是進一步明確了贍養人對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給予醫療和照料的義務;三是針對現實中老年人住房等財產權益易受侵害以及老年再婚配偶法定繼承權難以保障等問題,進一步加強了對老年人財產權益的保護;四是充實了精神慰藉的規定,把「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將屬違法;五是增加了有關組織應當對不履行義務的贍養人和扶養人予以督促的規定;六是原則規定了國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此外,還完善了贍養協議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等內容。同時,修改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確立了對常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外埠老年人實行同等優待的原則,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修改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還首次增設宜居環境一章,重點規定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無障礙是老年宜居環境的一個基本要求,這主要是考慮到殘疾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所面臨的失能或者殘疾的風險會逐步提高所致。此外,修改後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還對老年友好型城市以及老年宜居社區建設作了規定。
三、在民事法律中有所體現。比如,《民法通則》第104條第1款規定:「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
四、《婚姻家庭法》有明確要求。該法第2條第2款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全法權益。」第21條第1款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該條第3款還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五、《勞動法》第70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73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1、退休;2、患病、負傷;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4、失業;5、生育。
六、《刑法》第261條第1款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情節惡劣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捌』 出嫁女兒有義務養老人嗎
法律分析:女兒出嫁後仍應贍養父母。女兒同樣得到了父母的撫養,應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根據法律規定,成年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就是說,在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上,男女是平等的,不因女兒出嫁而取消她的贍養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