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商場所有的規章制度合法么
按照法律規定,商場的規章制度不具備法律效力。
Ⅱ 商場可以隨便規定罰款金額嗎
商城是沒有罰款的權利的,因為營業員和商場不構成勞務關系。如果有罰款的,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2)個人的商場所有的規章制度合法么擴展閱讀
員工犯錯企業不能罰款的案例:
小林自2010年開始就在昆明的一家機械廠工作,前段時間因為工作瑣事和同事發生爭執,小林在沖動之下打了同事幾拳,但對方並未受傷。第二天,單位以小林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並造成惡劣影響為由,對小林處以1000元罰款並予以開除。
小林覺得疑惑,單位因為這樣的事對員工罰款真的合法嗎?據昆明市勞動監察支隊介紹,其實法律並未賦予用人單位經濟處罰權。最終,小林的原單位處罰並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需退還小林的1000元罰款,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據了解,不少用人單位為了保障規章制度的執行效果,都會在規章中列明多項經濟處罰條款。但是,現行的《勞動法》並未賦予用人單位經濟處罰權,所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的經濟處罰條款因缺乏法律依據而無效。
不過用人單位也有方法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雖然沒有了經濟處罰權,但現行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並未排斥用人單位通過與經濟掛鉤的方式行使管理權。
用人單位可以運用基礎工資加績效工資相結合的方式,將其對勞動紀律、工作質量、安全保護等方面的要求納入績效考核。另外,如果勞動者的違規行為確實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仍然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
Ⅲ 我是某商場一名業戶,商場自己定製了一些規章制度,對業戶進行罰款,卻不給予出示票據,請問這合理嗎
一、商場沒經過行政主管部門合法授權,沒有進行罰款處罰的權力。
二、租戶可組織與商場管理部門進行友好協商解決。
三、向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對商場的行政干涉請求。
四、行政主管部門不作為或認為作為結果不服的,可向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對其提起行政訴訟,如對結果仍不服,可對復議部門提起行政訴訟。
具體的法律行為可咨詢律師,一般的咨詢是不收費的。
Ⅳ 商場對違反紀律的員工進行罰款是否合法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沒有罰款權,對違反紀律的員工進行罰款是不合法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八十條規定「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6條的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4)個人的商場所有的規章制度合法么擴展閱讀:
企業的合法做法: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直接罰款雖然沒有法律依據,但是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或員工手冊中設立「月考核獎或年考核獎」等類型的綜合考核獎項,范圍可包括出勤、安全、產品質量、勞動紀律等方面,來行使管理權和規范員工行為。
如果勞動者達到規章制度規定的考核要求,則全額享受獎勵,否則就按比例享受或不能享受獎勵。當然,用人單位要注意這些獎金的額度,要確保員工獲得的工資符合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求。否則,這些制度就有可能因違法而形同虛設。
退一步而言,用人單位也可以設定「罰則」,此類規定也起到「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但其實質卻是無效的。作為理論探討,有必要澄清事實,將法律規定分析透徹,這才有利於用人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Ⅳ 有沒有商場和商場內個體工商戶的權利義務責任承擔規則規范的法律法規規范條例呢
商場和個體戶之間關系是合同關系,租賃合同關系,所以你要看合同法,注專意合同屬法的解釋也要看。
個體戶自己你要看商法,商法包含很多,你找相關個體就好就是個人獨資企業法,相關解釋也要看。
而商場自己你也要看商法,合夥的看合夥企業,公司的看公司法
商場或個體戶與消費者之間關系要看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涉外的還得看涉外法律適用法
Ⅵ 商場對員工違規罰錢合法嗎
嚴格來說是合法的,因為你與商場簽了合同,合同里有寫明如果違反公司規定,公司有權利對你進行處罰,包括經濟處罰
Ⅶ 商場制定規章制度,我們應該無條件服從嗎如何投訴懂法律者進!
起訴吧。他們這樣明顯是違法的。你們之間是租賃合同關系,商場的制度應在回簽訂合同之前答聲明,事後的變動需要與你們協商,而且也得合理。建議你們聯合起來(有10人以上就能從當事人中推選代表,搞成代表訴訟,比較有震懾力),在當地找個律師咨詢下,合適的話就請個律師,這種官事好打。只是得當面解答具體情況。很多東西是在這上面說不清的。
Ⅷ 商場對租戶的這種強制性行為 屬不屬於違法
您好,商場與租戶之間屬於租賃合同關系,雙方的權利義務依照租賃合同的約定行使與承擔。在此事件中,如果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快訊派發相關事項的話,商場強制各租戶參與活動的行為明顯違法,屬於攤派行為,而被要求繳納代發費用的行為,更是沒有任何依據,租戶當然有權利拒絕。
Ⅸ 店裡自己規定的規章制度有效嗎
我個人認為:
第一、店裡自己規定的規章制度,應該符合其法定許可權,不能侵權應由國家或相回關機構答制定的法律文件,只能對前述立法機關未予規定的內容,進行補充獲細化性規定。
第二、店裡自己規定的規章制度,在內容上,應該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文件的強制性規定;如果有違反,違反的部分無效。
第三、店裡自己規定的規章制度,只能在本店內有效,適用於顧客購買本店的產品或服務的行為。
第四、綜上,我的答復是:店裡自己規定的規章制度,一是不應超越法定立法許可權,二是內容不得與國家強制性規定沖突,三是僅在本店有效。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Ⅹ 超市對員工違反規定罰款合法嗎
肯定是不合法的!
建議你勞動局質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