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禁牧條例
『壹』 昨天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已經徹底禁牧了,不允許在山上看見一隻羊,可是現在正趕上羊剛剛下了羔子最
賣給我好了
『貳』 赤峰市敖漢旗羊場禁牧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0
『叄』 赤峰市翁牛特旗草原禁牧補貼啥時候發
正常在三個月內。
禁牧指長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種對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一般是在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或具有特殊利用方式(如割草場)的草場進行禁牧。禁牧的期限是以年為單位。
翁牛特旗探明有開采價值的有金、銅、鋅、石灰石、瑩石、磷石、珍珠岩、褐煤、陶土等,其中鉛鋅等有色金屬儲量最多。同時,該旗生長有經濟價值較高的蘑菇、山杏、沙棘等野生植物和各種葯材。
『肆』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2022年全年禁牧嗎
摘要 自2002年4月1日起,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就分批分期地實施封育禁牧,到目前為止,全旗全年禁牧的草牧場面積有494萬畝,佔全旗草原面積的47%;季節性休牧的面積548萬畝,佔全旗草原面積的53%;全旗圍封草牧場310萬畝。通過禁牧政策的宣傳和實施,提高了農牧民保護草原的意識,特別是隨著全旗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和農牧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廣大養殖戶越來越認識到保護生態的重要性,越來越理解、支持禁牧政策,並使之成為自覺的行動。
『伍』 赤峰市敖漢旗羊場禁牧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0
『陸』 內蒙赤峰寧城2020年還禁牧嗎
赤峰寧城2020年還緊目嗎?現在還僅目以後什麼時候開不太
『柒』 赤峰巴林右旗都是什麼時間禁牧
巴林右旗分兩種禁牧類型:
1、常年禁牧:全年禁牧。
2、季節性禁牧:牧草返青(4月中旬)到牧草拔節(6月中旬),兩個月左右的禁牧期。
『捌』 田野里放牛違反禁牧嗎
不違法。
禁牧是指為實現草原植被恢復正常水平而對草原實行全面禁止放牧利用的保護措施。禁牧相對時限較長,通常不低於一年。
休牧是指為保護牧草正常生長和繁殖,在春季牧草返青期和秋季牧草結實期實行季節性禁止放牧利用或在整個植物生長期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休牧的時限通常不高於一年。
目前,內蒙古、寧夏、新疆、吉林等省(區)都在進行禁牧或季節性休牧試點,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寧夏自治區從2003年5月起實行全區禁牧,全區460萬畝天然草原全部實施了禁牧休牧,380萬只放牧羊只實行舍飼圈養,為保障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寧夏自治區政府籌集了6800萬元資金,用於解決禁牧封育後棚圈建設、飼草料加工機械、優良畜種引進和牧草種子生產等突出問題。截止到2003年底,內蒙古自治區禁牧休牧面積已達2億畝,禁牧工作開展以來,效果良好。如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通過幾年的禁牧,草原植被覆蓋度由原來的不足20%提高到65%以上,區域內生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山地、沙地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恢復,較好地發揮了生態屏障作用。
『玖』 2021年內蒙古禁牧政策
『拾』 是森林的面積大還是草原的面積大
草原有「地球皮膚」之稱。在我國,草原與森林、農田共同構築起內陸綠色生態空間。我國天然草原面積近60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41.7%,草原面積是森林、耕地的總和。
呼倫貝爾東部草原 高東風攝
我國草原生態保護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草原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和增強,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國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受自然、地理、歷史和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我國草原生態保護欠賬較多,人草畜矛盾依然存在,草原生態形勢依然嚴峻,草原生態系統整體仍較脆弱,草原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生態保護與發展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草原資源和生態保護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我國草原具有「四區疊加」的特點
需要持續加力保護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滿眼綠色、生機盎然的草原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錫林郭勒草原 額博攝
「如果說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草原就是『地球皮膚』。草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之一。」在我國,草原與森林、農田共同構築起內陸綠色生態空間。我國天然草原面積近60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41.7%,草原面積是森林、耕地的總和,約是耕地的3.2倍、林地的2.3倍。
我國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旱區和青藏高原區。內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肅為我國六大牧區省份,草原面積約44億畝,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3/4。其中,西藏草原面積最大,內蒙古次之,新疆第三。
「草原生態地位極其重要,無可替代,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據估算,草原生態系統每年大約能抵消我國全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0%;草原是我國江河的源頭和涵養區,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遼河和黑龍江等源頭水源都來自草原;我國草原類型豐富,擁有1.7萬多種動植物物種,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因庫。
「我國草原具有『四區疊加』的特點。」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區,主要分布在江河源頭區和生態脆弱區;草原大多位於邊疆地區,全國2/3的陸地邊境線分布於草原牧區;草原是眾多少數民族的主要聚集區,是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群眾世代生活的家園;草原牧區是貧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區,深度貧困人口比重比較大。
「實現草原生態保護和促進牧民增收相結合,是草原牧區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和難點。」牧區具有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自然災害頻繁等特點,一些牧民生活艱苦、畜牧業依賴度高、非農就業機會少,草地資源是貧困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約2/3是在牧區。在青海和西藏,所有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所覆蓋的縣都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草原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牧區農牧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對維護邊疆穩定、增進民族團結和實現脫貧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擁有良好的草原生態系統,才能更好地發展畜牧業。「嚴格保護、科學利用、合理開發草原資源,需要持續加力。」
生態惡化局面得到遏制
人草畜矛盾依然存在
我國草原生態保護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僅中央財政投入的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資金就超過1000億元,在13個省(區)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及西南岩溶地區草地治理、已墾草原治理等項目。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草原涵養水源、保持土壤、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和增強,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國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據監測,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連續7年超過10億噸,實現穩中有增;2017年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達10.65億噸,較上年增加2.5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比2011年提高4.3個百分點。
2012—2017年這5年,內蒙古生態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草原生態已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平。「以前生態不好的時候,每年買草過冬就得花五六萬元。而現在,牧草植被恢復,基本可以自給自足。」當地主要植被為羊草、冷蒿、針茅等,近幾年植被平均高度達13.54厘米,平均蓋度達31.8%。
「草原具有生態生產雙重功能,人草畜都是草原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受自然、地理、歷史和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草原生態保護欠賬較多,人草畜矛盾依然存在,草原生態形勢依然嚴峻,草原生態系統整體仍較脆弱,草原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生態保護與發展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草原資源和生態保護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目前,草原保護工作基礎仍偏弱。全國從事草原監理的專職和兼職人員僅9000餘人,平均每65萬畝草原擁有1名監理人員。「草原底數不清、管轄邊界不明、監管力量不強,是草原工作的三大歷史問題,核心問題是機構隊伍建設問題。」
「基層草原執法機構人員編制少、力量弱、執法裝備差、專項執法經費少,在推進草原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當前,草原管理工作面臨著繁重的任務:負責草原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查處、草原森林防火、草牧場征佔用、草地監測、環境監測、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的管理,調處草原權屬糾紛,指導草牧場經營權的流轉,落實草畜平衡制度、禁牧制度等。
我國草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草原防火條例》,以及《甘草和麻黃草採集管理辦法》《草畜平衡管理辦法》等4部部門規章,還有13部地方性法規和11部地方政府規章。不過,草原法律法規仍亟待健全。
《基本草原保護條例》從2006年就開始起草,組織了幾次大規模調研、徵求意見,但一直未能出台。草原法規定的禁牧休牧、調查統計等制度均未出台相應管理辦法,一些制度未切實落實。「現有草原法律法規制定實施時間較長,許多條款可操作性較差,已不適應新時代發展和管理的需要。」
構建草原生態經濟體系
協同發揮生態生產功能
「草」被明確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增加了一個草字,把我國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納入生命共同體中,體現了深刻的大生態觀。」這是對草原生態地位的重要肯定,也是開展草原保護工作的基本遵循。
今年4月,草原監理中心從農業部整體劃轉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這有利於整體生態系統保護的設計,在生態系統保護的過程中實現統籌協調,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林草是自然生態系統中合理的自然組合,森林利用上層的空氣和陽光,吸收深層的土壤水分,草地利用下層的空氣和陽光,吸收淺層的土壤水分。
今後如何更好地呵護「地球皮膚」?專家表示,應大力發展生態產業,保障農牧民增收渠道的可持續,構建草原生態經濟體系,協同發揮生態生產功能。
「大力發展草牧業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草業是保護和培育草地資源以及進行草產品生產、加工、利用,獲取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基礎性產業。要堅持草牧結合,將牧草生產與家畜飼養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避免草料的長途運輸。堅持以草定畜、以畜備草,以草的供給量來確定飼養家畜的數量,以家畜的數量來確定種植和貯備的草料數量。
「這塊草原屬於荒漠草原。澆了水以後,會長一些雜草,這些草沒有營養,牛羊也不愛吃。」去年以來,新疆呼圖壁縣加快錦芳園草原生態治理項目建設,通過試種推廣中科羊草,綜合治理退化草場,修復草場生態環境,補播中科羊草並成功越冬。
中科羊草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優質牧草,一年播種可收獲20—30年,每畝地單產最高可達15噸,乾草蛋白達15%—20%,具備抗寒抗旱的優點,滿足節水農業和發展優質牧草的要求,可以實現荒漠化治理、鹽鹼地改良、建植戈壁灘、涵養水源等生態效益。當地計劃3年內種植5萬畝中科羊草,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羊草種子生產、加工、經營基地及新疆最大的草業基地,帶動生態旅遊和第三產業發展。
此外,專家認為,應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制度供給的有效性。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是當前草原領域實施范圍最廣、投資規模最大、受益農牧民最多的政策項目,牧區幹部群眾稱之為「民心工程」。該項目自2011年設立,實施范圍涵蓋內蒙古等8個牧區省份,以及河北等5省的半牧區縣。目前政策的投入機制是以間接投入為主,資金普惠型、分散式發放,牧民被動接受減畜要求,在落實過程中多因超載違規成本偏低導致減畜不到位,牧民又很少將獲得的補獎資金用於草地直接投入,以致草地生態恢復效率比較低。
對此,加大對草原生態保護和退化草原恢復的直接投入,使資金能夠直接用於退化草原植被保護、土壤和微生物等生態系統關鍵要素的修復,以及家庭牧場的建設與發展等方面。
當前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資金投入仍以政府為主,參與主體單一、社會參與度不高,且缺乏市場化的運行機制,補獎資金以及相關資源的時空配置靈活度不夠,補獎政策的巨大效能尚未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草原大省(區)和典型代表區,應積極探索並嘗試市場化、多元化的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為下一步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的設計和完善提供更為高效的模式樣板。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整體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東西寬約350千米,南北長約300千米,總面積1126.67萬公頃(一億四千九百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833.33萬公頃。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
烏蘭布統草原,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與草原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旅遊、觀光聖地,獨特的歐式風光草原是攝影愛好者的必去攝影地。草原的四季景色不同,春天的草原,綠草青青,近水之地,到處是蒲蓮,到處是黃花,葉早蔭,花早放,奼紫嫣紅,馥郁芳香。夏日的草原,碧草連天,藍天白雲,百花盛開,無拘無束地鋪成了花的海洋,湖泊水色猶如天池傾泄。秋天的草原,秋風乍起,天似穹廬,白雲朵朵,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冬季的草原,遠山近地,一片銀白,極目遠望,原野茫茫,讓人有超凡脫俗的感覺;真是四季景不同,四季有美景。烏蘭布統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是距離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
錫林郭勒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中部,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優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境內有全國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興建於2004年,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騎射之地、游牧之所」的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佔地面積1.6萬畝,是內蒙古中西部接待規模較大的草原休閑旅遊區之一,也是鄂爾多斯市重點項目扶持單位、自治區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單位、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單位。多次被主管部門評為「民族團結示範企業」及「旅遊服務優質獎」。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甘南瑪曲草原,位於自治州西南部的瑪曲縣,黃河在這1萬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自西南入境,復從西北出境,形成九曲中的第一大彎曲。在這美麗富饒的黃河首曲,有許多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的草原景觀,西梅朵合塘(意為花灘)便是其中之一。
金銀灘草原,位於青海省 海晏縣境內。在這方圓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貫穿,這就是青海有名的金灘、銀灘大草原。它的西部同寶山與青海湖相臨,北、東部是高山峻嶺環繞,南部與海晏縣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遺址,建於西漢王莽秉政時期),
巴音布魯克草原,舊稱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魯都斯草原,因為主要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的巴音布魯克區境內,亦稱巴音布魯克草原,在裕勒都斯河流域。它是天山山脈中段的高山間盆地,四周為雪山環抱,海拔約2500米,面積23835平方公里,是巴音布魯克 蒙古語意為豐泉——「豐富的泉水」,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
羌塘,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位於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它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豐厚沉積層的文化沃土。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西藏面積最大的純天然草原!這里有多樣的地貌戈壁、草原、湖泊、山川和美麗迷人的景色。
川西高寒草原,位於四川甘孜州中部,以理塘、甘孜、新龍、白玉、巴塘草原為核心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草地海 拔3800-4500米,山原和丘狀高原地貌發育充分,平坦寬闊。
伊犁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天山以北的伊犁河谷內,由那拉提、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布魯克、唐不拉、鞏乃斯等眾多草原組成。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季,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飢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陽)」於是留下了這個地名。
綜合自人民日報等
寫在最後:
期待同學們在下方留言「打卡」,我們一起堅持!同學們需要哪些學習資料可以在下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