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機制體制和規章制度

機制體制和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4-18 20:10:47

❶ 制度、體制、機制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級別:學姐
3月14日 15:07 制度,通常是指社會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基礎上,反映該社會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由行為主體(國家或國家機關)所建立的調整交往活動主體之間以及社會關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強制性的規范體系。制度按照性質和范圍總體可分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與具體規章制度三個基本層次。根本制度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如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會的具體組織機構,如外交、金融、稅收、政黨、軍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體規章制度是各種社會組織和具體工作部門規定的行為模式和辦事程序規則,如公務員考試制度、學位管理制度、勞動工資制度等。

體制與機制是較易混淆的一對詞語。按照《辭海》的解釋,「體制」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在機制設置、領導隸屬關系和管理許可權劃分等方面的體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總稱;「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運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內在工作方式,包括有關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以及各種變化的相互聯系。

體制,通常指體制制度,是制度形之於外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事務的規范體系。例如國家領導體制、經濟體制、軍事體制、教育體制、科技體制等。制度決定體制內容並由體製表現出來,體制的形成和發展要受制度的制約。一種制度可以通過不同的體製表現出來。例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既可以採取計劃經濟體制的做法,也可以採取市場經濟體制的做法。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基本制度、具體規章制度和體制可以互相轉化。

機制,通常指制度機制,機制是從屬於制度的。機制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機制運行規則都是人為設定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如競爭機制、市場機制、激勵機制等。

從廣義上講,制度、體制和機制都屬於制度范疇,既相互區別,又密不可分。總之,靠制度制約體制與機制,同時,體制與機制又對制度的鞏固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❷ 制度,體制,機制,三者的區別能不能說的簡單一點

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
「制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

體制就是人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或手段。
「體制」,從管理學角度來說,指的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和管理許可權劃分及其相應關系的制度指的是有關組織形式的制度,限於上下之間有層級關系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如:學校體制、領導體制、政治體制等。體制是國家基本制度的重要體現形式。它為基本制度服務。基本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單一性,而體制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而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上來說,體制是聯系社會有機體三大子系統——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結合點,是三者之間發生相互聯系、發生作用的橋梁和紐帶。

機制,個人理解,就是一個事物合理化運作的原因。
理解機制這個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2點。一是事物各個部分的存在是機制存在的前提,因為事物有各個部分的存在,就有一個如何協調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問題。二是協調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一定是一種具體的運行方式;機制是以一定的運作方式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使它們協調運行而發揮作用的。
「機制」一詞最早源於希臘文,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對機制的這一本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解讀:一是機器由哪些部分組成和為什麼由這些部分組成;二是機器是怎樣工作和為什麼要這樣工作。

❸ 機制、體制、體系、制度的區別

這幾個名詞都是互相包含,互相補充的意思。
無法明確區分他們的界限。
機制包含最廣,體制就是體系制度,

❹ 何謂機制、體制、制度

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用在現時的申論上,可理解為組織運作方式。其包涵了體制及制度。

體制:指組織職能和崗位責權。

制度:指法與組織內部的規章制度。

❺ 什麼是體系、體制、機制、制度

我幫你找了一下。
體系,就是指廣義上的一個完整的大的系統,裡面有可能包括一些小的系統,構成一個個具有某種功能的結構。就像人體有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小系統構了一個完整的人體體系一樣的道理。
所謂體制就是維持國家和社會運行的組織機構和制度法律。
而機制泛指一個系統中,各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和功能。多用於自然科學,mechanism 指機械和機能的互相作用、過程、功能等等。社會科學也常使用,可以理解為機構和制度。
制度一詞有廣義的解釋與狹義的解釋。就廣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就是制度(或叫體制),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等等。就狹義來講,是指一個系統或單位制定的要求下屬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如工作制度、財務制度、作息制度、教學制度等等。這里講的制度專指一種公務文書。
還有篇文章,你可以參考一下.
首先我給大家講講什麼是機制.機制這個詞的含義多種,其基本含義主要的有四種,一是用機器製造的;二是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三是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系;四是泛指一個復雜的工作系統和某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化學規律。但行政機關公務文書中的機制的意思卻是經常做某類事情的方式、方法。與前面四種含義接近但又不等同。簡單說,機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那麼,機制和方式或方法有什麼不同呢?他們的區別主要有四點:
第一點,機制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作為一個組織的工作機制,不會因組織領導人的變動而隨意變動,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據個人主觀隨意改變的。
第二點,機制本身含有制度的因素,並且要求所有相關人員遵守,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體現為個人做事的一種偏好或經驗。例如監督機制,不僅指人人必須遵守的制度,而且應該包括各種監督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二者結合起{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國考 網.cn}才能發揮作用。
第三點,機制是在各種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和提煉的,而方式、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種形式和思路。機制一定是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方式方法,並進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統化、理論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而單純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則因人而異,並不要求上升到理論高度。
第四,機制一般是依靠多種方式、方法{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國考 網.cn}起作用的,而方式、方法可以是單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種工作機制的同時,還應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動力機制和監督機制{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國考 網.cn}保證工作的落實、推動、糾錯、評價等。建立完善的機制,才能使組織的建設穩步發展,保持長久的活力。
對於制度,大家可能相對熟悉一些.在應用寫作類的書上,對制度都有較為成熟的定義.制度是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加強對部門工作的管理和嚴格組織紀律而制定的要求有關人員共同遵守的規范性公文。制度依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針對一個部門某項具體工作管理制定,一經頒布,有關人員必須遵守,若有違反,則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包括行政處罰以至刑事處罰。制度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和約束力。
體系與系統是一個意思,兩種提法,在英文中都譯為System。系統一詞,{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國考 網.cn}{本文出自:www.zhonguokw.cn中 國 考網.cn}於古希臘語,是由部分構成整體的意思。生物學意義上的系統是指能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構成的整體,所以我們又可以把系統稱之為體系。中國傳統醫學的「經絡說」就認為,人體是由12條經脈、365條脈絡縱橫交錯形成的整體,「臟腑說」則把人體看成是由五臟(心、脾、肺、腎、肝)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構成的統一整體,他們各自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彼此聯系,共同制約著人體的健康。系統的的社會學定義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

❻ 政府報告中的三個詞語「機制、制度、體制」分別是什麼意思怎麼區別

講白了,
機制是一整套的工作流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比如說我們在公文寫作中經常寫「創新機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制度是一個面上的東西,是一個靜態的規范性文件,比如在公文寫作中「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而體制是一個比較宏觀性的詞語,是一個大的系統在運轉過程中不斷形成的整套機制和制度,但不能簡單的認為體制就是機制和制度的結合,在公文寫作或你參加申論考試時,建議你不要用這樣的字眼,寫到體制,用句話說「問題搞大了」的感覺,在機關單位工作寫公文或與領導溝通時,你見過有有政府領導在做匯報的時候,說存在問題有「體制不順、創新體制」么?頂多說「機制還不夠健全、制度還不夠完善」等。這也算是混官場的小忌諱吧!

❼ 制度,體制,機制有哪些區別與聯系

制度、體制與機制的區別與聯系

  • 制度,通常是指社會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基礎上,反映該社會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由行為主體(國家或國家機關)所建立的調整交往活動主體之間以及社會關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強制性的規范體系。

  • 體制,通常指體制制度,是制度形之於外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事務的規范體系。例如國家領導體制、經濟體制、軍事體制、教育體制、科技體制等。制度決定體制內容並由體製表現出來,體制的形成和發展要受制度的制約。一種制度可以通過不同的體製表現出來。例如,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既可以採取計劃經濟體制的做法,也可以採取市場經濟體制的做法。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基本制度、具體規章制度和體制可以互相轉化。 簡單地說,「體制」指的是有關組織形式的制度。

  • 機制,通常指制度機制,機制是從屬於制度的。機制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機制運行規則都是人為設定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如競爭機制、市場機制、激勵機制等。簡單地說,機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從廣義上講,制度、體制和機制都屬於制度范疇,既相互區別,又密不可分。總之,靠制度制約體制與機制,同時,體制與機制又對制度的鞏固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區別

制度、體制和機制處於社會有機體結構的不同層面,各有自身的特殊規定、特點和功能定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制度位於社會體系的宏觀層面和基礎層面,側重於社會的結構;體制位於社會體系的中觀層面,側重於社會的形式;機制位於社會的微觀層面,側重於社會的運行。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體制和機制具有易變性。

二、聯系

(一)制度決定體制,並通過體製表現出來 制度與體制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按照內容決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對體制具有基礎性、根本性和決定性,它規定著相應體制的基本內容、根本性質和主要特點。一個社會究竟選擇和採取什麼樣的社會體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決定的,其作用的發揮也會受到制度這樣或那樣的制約。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決定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質和主要特點,規定著它的變化方向,無論選擇何種經濟體制,都不能背離經濟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樣,一個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也決定著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規定著這個國家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和行為規范。隨著社會基本制度的改變,社會體制也會隨之發生相應改變。 另一方面,正如內容離不開形式並通過形式表現出來一樣,制度的表現和實現也離不開體制。從某種意義上講,體制是制度的外殼,制度是體制的實質和靈魂。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即體制,也都有其特定的實現方式即機制。不通過一定的體制和機制,制度就無以表現自己。不採用這種體制,就要採用那種體制。

(二)體制受制於制度,又對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體製作為制度的表現形式,其形成和發展受制度的規定和制約,並服從和服務於制度。但是體制一旦建立起來,又對制度的實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制度的原則規定具體化,使之更符合實際和更易於實施。體制是制度與現實的連接點和結合點,它的確定和選擇,既要服從和體現制度,又必須著眼於當前的社會現實,根據現實社會的不同情況,將制度的原則規定和目標要求細化和具體化為一些具體的規定、規范和准則,因而更貼近現實,更有利於制度的貫徹實施。二是促進制度的鞏固、發展和完善。在體制的選擇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形式得當,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制度的作用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另一種是形式不當,存在某種缺陷,或者是沒有隨著實際情況的發展而相應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這時,就需要拋棄或改革過時的、有缺陷的和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舊體制,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體制,促進制度的鞏固、發展和完善。

(三)機制既離不開制度和體制,又有助於制度和體制的運行與實現 機制隸屬於並內含在制度和體制中,它總是這樣或那樣地與某種制度和體制結合在一起,因而也總是這樣或那樣地受它們的制約和影響。不同的制度和體制有不同的運行機制;同樣的機制,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和體制下,其表現形式和運作過程、方式是不完全一樣的。另一方面,無論制度還是體制,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機制才能有效運行和更好地發揮作用。因為任何制度或體制都是由若干要素組成的,這些要素只有以一定的方式聯系起來並相互作用,才能維持制度或體制的存在和發展,發揮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機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自組織性。在機制內部,各組成部分和環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作用。任何一個因素和環節的變化,都會引起或受制於其他因素和環節的變化;同樣,其他因素和環節的變化,也會影響或受制於這個因素和環節的變化,從而使系統整體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保持著相對的穩定性。當某一要素的變化不符合系統整體的要求及其功能的發揮時,系統就會藉助自身機制自動進行調節,以確保系統目標的實現。

❽ 制度與機制的區別

一、含義不同:

制度,通常是指社會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基礎上,反映該社會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由行為主體(國家或國家機關)所建立的調整交往活動主體之間以及社會關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強制性的規范體系。

機制,通常指制度機制,機制是從屬於制度的。機制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

二、性質不同;

制度決定體制內容並由體製表現出來,體制的形成和發展要受制度的制約。

機制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黨建的工作機制,不因黨組織負責人的變動而隨意變動,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據個人主觀隨意改變的。

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用人單位制定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利,督促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制定規章制度應當體現權利與義務一致、獎勵與懲罰結合,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制度

❾ 機制和體制分別是什麼意思

「機制」指的是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系,泛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如: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用人機制等。

「體制」指的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等的組織制度,如:學校體制、領導體制、政治體制等。

(9)機制體制和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機制,各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和運行方式。

指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系;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語出清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寄伯瑤》:「西人嗜糖嗜其白,賤買赤砂改機制。」

在社會學中的內涵可以表述為「在正視事物各個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協調各個部分之間關系以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具體運行方式。」

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學和醫學通過類比借用此詞,指生物機體結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以及其間發生的各種變化過程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相互關系。現已廣泛應用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指其內部組織和運行變化的規律。《文匯報》1988.9.14:「 天津市 紅橋區 建立為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社區教育機制,大力提高全區勞動者及其後備軍的素質。」《文匯報》1988.9.14:「購物設施堪稱全市第一的 上海 華聯商廈,引入競爭機制……激發了各商場搞活經營的積極性。」

❿ 制度,體制,機制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制度,通常是指社會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基礎上,反映該社會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由行為主體(國家或國家機關)所建立的調整交往活動主體之間以及社會關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強制性的規范體系。制度按照性質和范圍總體可分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與具體規章制度三個基本層次。

體制,通常指體制制度,是制度形之於外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事務的規范體系。例如國家領導體制、經濟體制、軍事體制、教育體制、科技體制等。制度決定體制內容並由體製表現出來,體制的形成和發展要受制度的制約。

機制,通常指制度機制,機制是從屬於制度的。機制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機制運行規則都是人為設定的,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如競爭機制、市場機制、激勵機制等。

從廣義上講,制度、體制和機制都屬於制度范疇,既相互區別,又密不可分。總之,靠制度制約體制與機制,同時,體制與機制又對制度的鞏固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拓展資料:

機制的劃分:

從機制運作的形式劃分,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是行政-計劃式的運行機制,即以計劃、行政的手段把各個部分統一起來。

第二種是指導-服務式的運行機制,即以指導、服務的方式去協調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三種是監督-服務式的運行機制,即以監督、指導式的方式去協調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從機制的功能來分,有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和保障機制。

激勵機制是調動管理活動主體積極性的一種機制;制約機制是一種保證管理活動有序化、規范化的一種機制;保障機制是為管理活動提供物質和精神條件的機制

熱點內容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