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㈠ 上海地鐵站從同一個站點刷卡進去從同一個站點刷卡出來收費嗎大概四個小時左右。
進去就3元,到哪裡都一樣,只要不出站,就不會扣費,出站了按里程扣費。不出站的話,原站出來還是3元。最長4小時,超過4小時以後,須按現行最低運營網路3元票價補票。
(1)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於2002年6月3日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07年11月21日局長辦公會議審議修正案通過,滬交法(2007)520號發布。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作為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配套規范性文件,於2016年6月6日施行。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三條第二款規定:越站乘車的,應當補交超過部分票款;持票進入收費區後,須在合理時間內出收費區,超出合理時間的,應當按照網路單程最低票價補交票款。
㈡ 上海地鐵不能帶什麼東西
上海地鐵不能帶什麼,像管制刀具,易然易暴物品,而菜刀是肯定不能帶上地鐵的,畢竟其可能會傷人。
㈢ 上海地鐵能帶酒嗎
可以帶酒
不過散裝的是不能帶太多的
記得上次看到一桶大概能有十斤的就不允許進站,
若是打瓶裝的應該2斤沒問題的
㈣ 上海的地鐵可以攜帶行李箱嗎
上海的地鐵可以攜帶行李箱,但乘客攜帶的物品重量不得超過23千克,體積不得超過0.2立方米,長度不得超過1.7米。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七條 乘客可以免費帶領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兒童乘車,超過一名的按超過人數購票。無成年人帶領的學齡前兒童不得單獨乘車。
第八條 乘客攜帶的物品重量不得超過23千克,體積不得超過0.2立方米,長度不得超過1.7米,並不得影響其他乘客乘車。
(4)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 在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攔截列車;
(二)擅自進入軌道、隧道等禁止進入的區域;
(三)攀爬或者跨越圍牆、柵欄、欄桿、閘機;
(四)強行上下車;
(五)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渣,亂扔紙屑等雜物;
(六)擅自塗寫、刻畫或者張貼;
(七)擅自設攤、停放車輛、堆放雜物、賣藝、散發宣傳品或者從事銷售活動;
(八)乞討、躺卧、收撿廢舊物品;
(九)攜帶活禽以及貓、狗(導盲犬除外)等寵物;
(十)攜帶自行車(含折疊式自行車)進站乘車;
(十一)使用滑板、溜冰鞋;
(十二)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㈤ 《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關於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務是如何規定的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第十八條第十八條 市交通局應當制定本市軌道交通運營的服務規范。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服務規范的要求,保障軌道交通的正常運營,安全、正點地運送乘客。
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醒目處公布首末班車行車時刻、列車運行狀況提示和換乘指示。列車因故延誤十五分鍾以上,或者需要調整首末班車行車時間的,應當及時向乘客告示。
㈥ 攜帶一名1.2米的兒童在上海坐地鐵要幫兒童買地鐵票嗎
根據最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有關規定:乘客可以免費帶領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兒童乘車,超過一名的按超過人數購票。無成年人帶領的學齡前兒童不得單獨乘車。
因此,攜帶一名1.2米兒童乘坐上海地鐵無需購票。
㈦ 為什麼地鐵上不能吃東西
「車廂內禁止飲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有多方面的考慮。」地鐵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地鐵空間相對封閉,車上飲食,食物的味道會影響到其他乘客;此外,如果有飲料潑灑到地面,可能導致乘客滑倒受傷;而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殘渣,還可能招來蟑螂、老鼠,破壞地鐵的線路和設施等。
1、地鐵車廂內禁止飲食是車站內廣播的提示,至於是否遵守,全看自己個人自製能力。車廂裡面是沒有工作人員的,想吃啥隨便吃。
2、地鐵不能吃東西關鍵是地鐵上人多,真的很多地鐵的擁擠程度不亞於公交,擠的連手都抬不起來。
3、地鐵中客流量巨大,上車下車頻道。要命的是地鐵車廂內沒有垃圾桶,沒有收垃圾的乘務員,吃東西除了廣播提示之外的確沒人管,但是如果這么多人假設有一小部分人把垃圾扔在車廂內的話,那就可怕了。
(7)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各地對地鐵進食的有關舉措:
北京:
地鐵禁食令遭遇「水土不服」 暫不全面推廣。
2009年7月10日,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新聞。
地鐵飲食:
發言人賈鵬透露,暫不考慮在運營的8條地鐵線上推廣「禁食」。如果9月底開始運營的4號線「禁食」措施效果好,今後可能在其他8條地鐵線上推廣。
而就在2009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就《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辦法(草案)》舉行了立法聽證會。
來自市人大、市政協、市消保委、市道路運輸協會、市律協、申通集團、市公安局軌交分局等15位聽證會代表參加討論,20位市民參加旁聽,對包括地鐵禁食等問題進行了聽證。一時間,地鐵禁食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有意思的是,在一家網站進行的關於是否支持地鐵禁食的投票中,反對者竟然略高於支持者。有38.48%的人認為「不應該禁食。
上班族在地鐵上吃早飯可節省時間」,37.87%的人認為「應該禁食。在車廂內吃東西影響乘車環境」,另有23.63%的人則認為「很難說,不應明令禁止,但要加強宣傳,靠道德約束」。
2014年據網易等媒體報道,5月22日舉行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了《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草案)》。雖然草案中並沒有出現「地鐵禁食」條款,但北京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建議,應在草案中增加三項條款:地鐵禁止飲食、乞討賣藝、派發廣告。
但經過人大城建環保委的專題視察調研,這些內容被再次列入《條例(草案)》的審議意見報告,並於今天接受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
北京地鐵"禁食條例"再被刪
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德林所作的相關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禁止飲食」,也沒有在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出現。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禁食」可在乘客守則里作出規定,而不作為硬性規定。
地鐵禁食」條款在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中經歷條款刪除、又恢復後,如今再次被刪。
北京地鐵禁食規定正式實施。
2019年5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地鐵「禁食」規定即日起正式實施。對不文明乘車行為勸阻制止不聽的,地鐵運營單位有權拒絕提供乘車服務,並報告公安和交通執法部門,北京市交通執法部門將其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
上海:
未入《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最終寫入《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2008年11月28日,南京地鐵向乘客下「禁食令」後,一時間引起了滬上地鐵族關注。上海地鐵提倡不在車廂內吃刺激味濃的食品,還不會強制執行「禁食令」,運營方表示,文明乘車需要靠廣大乘客自覺遵守。
地鐵運營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要做到完全「禁食」,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在車廂里哪些食品可吃,哪些食品屬於不能吃?
如何認定其行為「污染」了地鐵環境;如果買了食品飲料不吃行嗎等等,這些都很難來界定的。此外,地鐵運營方並沒有執法權,所以只能以倡導為主,不能強制執行。「創造良好的乘車環境,還是需要廣大乘客用道德來約束。」
2013年9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中首次出現了禁止在車廂飲食的規定。
這也意味著上海有望首次通過立法明確地鐵車廂「禁食令」。按照修訂草案修改稿,「車廂內飲食」與吸煙、隨地吐痰、便溺等行為一同被列入禁止行為。違反者將「由軌交企業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上海地鐵「禁食令」最終未被寫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卻出現在2013年12月16起公開徵求意見的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中。
南京:
取消地鐵「禁食令」條款:
2008年11月26日 南京規定2009年起在地鐵內飲食將被罰款。
2008年11月27日 南京地鐵就「禁食」征詢網民意見 稱將慎重考慮。
2008年12月03日 南京地鐵禁食新規遭網友質疑 稱運營方無執法權。
2008年12月30日 南京取消地鐵「禁食令」條款。
南京地鐵運營分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地鐵是不準帶飲料進入的,但礦泉水除外。工作人員表示,地鐵客流量大時,乘客手中的飲料經常會撒到其他人身上和站台的地面上,這些痕跡都很難清洗,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容易發生糾紛。
西安:
乘地鐵嚴禁車廂內飲食。
2011年2月22日,西安乘地鐵嚴禁車廂內飲食及攜帶自行車穿滑輪鞋。
2011年2月21日,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由市法制辦會同市地鐵辦起草的《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報送市人大常委會進入相關立法程序。
此前,在徵求市民意見時,人們曾圍繞地鐵內是否可以吃東西展開爭論。有市民說,不同的食物散發出不同的氣味,可能會影響狹小空間內的空氣質量。也有市民提出,為什麼不能設置一個吃東西區?
對於這個問題,草案第四十四條規定,禁止下列行為:在車站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吸煙、吐口香糖、亂扔廢棄物;在車廂內飲食;……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送交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才能頒布實施。西安地鐵二號線將於2011年9月通車,西安市力爭在首條地鐵通車前,完成立法,為西安地鐵安全運營提供法律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鐵禁食令
㈧ 進地鐵時候能禁止帶食物進去嗎
進地鐵時候可以帶食物的。
進入地鐵人是需要安檢的。地鐵安檢 是進入地鐵人員必須履行的檢查手續, 是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要預防措施。
地鐵安檢的內容主要是檢查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中是否攜帶槍支、彈葯、易爆、腐蝕、有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 以確保地鐵及乘客的安全。地鐵安檢必須在旅客進入地鐵前進行, 拒絕檢查者不準進入地鐵,情節嚴重者可轉交至警方處理。
安檢種類
地鐵安檢一般有三種檢查方法
1、是X射線安檢設備, 主要用於檢查旅客的行李物品。
2、是探測檢查門, 用於對旅客的身體檢查, 主要檢查旅客是否攜帶禁 帶物品。
3、是磁性探測器, 也叫手提式探測器, 主要用於對旅客進行近身檢查。
(8)新版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一、安檢程序
(1)、行李物品檢查:旅客進入地鐵大廳時首先將行李物品放入X射線安檢設備的傳送帶上, 工作人員通過顯示器檢查。如發現有異物, 須由檢查人員開包檢查。若存在違禁物,安檢人員有權利要求旅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或將違禁物遺棄,公安機關明令禁止的違禁物可進行查收,並做好相關記錄,拒不服從安檢人員情節嚴重者可轉交公安機關。
(2)、旅客身體檢查:旅客通過特設的探測門, 進行身體檢查。
(3)、通過檢測門發出報警聲, 需用手持式金屬探測器再查, , 將可能發出報警聲的鑰匙、香煙、打火機等金屬物品掏出來, 直到檢查時不再發出報警聲為止。
二、地鐵禁食令
地鐵禁食令是指為了保持地鐵內的環境而制定的不允許在地鐵內食用食品的舉措。《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試行)》在公開徵求市民意見後最終確定,於2009年1月1日起實施。此前備受爭議的「禁止在地鐵站台和車廂內吃喝」條款並未出現。
2013年9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中首次出現了禁止在車廂飲食的規定。2013年12月15日禁止在車廂飲食的規定未入《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但寫入《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㈨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是什麼性質的法律規范
根據《憲法》第100條規定屬地方性法規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經2002年專5月21日上海市十一屆人屬大常委會第39次會議通過,(2013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9次會議修訂)
附:地方性法規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