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法律法規合規性評價
㈠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合規性評價怎麼做
合規性評價報告
評審時間:2010年9月28日
參加評價的部門人員:
評價內容:
通過內審,審核組對於我公司的環境管理體系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情況進行了客觀評價。
一、重要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符合性:
1.火災爆炸消防應急准備情況:
易燃易爆物品保管、儲存遠離火源、有明顯標識;施工現場、食堂管氣瓶、液化氣罐使用管理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
2.生產過程揚塵、遺撒情況:
生產過程中易產生揚塵的材料及易產生揚塵的施工環節均採取相應的覆蓋、灑水濕潤等管理措施,避免遺撒或減少揚塵。通過目測沒有遺撒和揚塵現象發生,符合《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的有關要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要求,符合《沈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有關要求。
3.雜訊排放情況:
我公司雜訊源是施工機械等運轉形成的雜訊。通過對廠界雜訊的監測,我公司雜訊達標排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要求,符合《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的相關要求。
4、固棄物、危險廢棄物排放情況:
各部門對於本部門產生的危險廢物、廢電池、廢硒鼓、廢墨盒等的處置,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相關規定。
二、污染物排放標准執行情況:
1、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情況:
我公司及施工現場的生活污水都經污水管道進入污水站,經污水站處理後排放,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要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符合《遼寧省污水排放標准》的有關要求,符合《沈陽市城市垃圾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
2、施工現場生產垃圾排放情況:
施工現場建築殘土、垃圾肥料分類堆放和保管並按規定分類排放,符合《沈陽市城市垃圾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生產過程中能源使用情況:
我公司對於生產用水、電、蒸汽的消耗實行定額管理,有具體的控制措施和考核辦法、細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有關規定,符合《遼寧省節約能源條例》的相關規定。
四、 顧客、周邊鄰居投訴等相關方的環境要求情況:
今年未收到周邊鄰居的投訴,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五、可能影響環境管理體系的變更,包括內外環境的變化,法律法規的變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開發等情況:
暫時沒有。
六、 重大環境事故的處理或改進的建議:
我公司自從運行環境管理體系以來未發生過重大環境事故。
評價結論意見:
通過內審,審核組對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進行了合規性評價,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公司沒有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發生。對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情況較好。
㈡ 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應包含哪些
管理手冊
文件控製程序
記錄控製程序
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控製程序
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控製程序
目標與管理方案控製程序
信息交流與協商控製程序
管理評審控製程序
人力資源控製程序
設施和工作環境控製程序
對相關方施加影響控製程序
合規性評價控製程序
事件、事故、不符合處理程序
應急准備與響應控製程序
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管理程序
內部審核控製程序
不合格品控製程序
預防措施和改進控製程序
員工職業健康檢查制度
安全教育管理辦法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辦法
安全生產通則
生產過程安全管理辦法
生產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裝卸搬運安全操作規程
車間清掃安全操作規程
因這是我給一個質量、環境、職業公司編制的整合文件中與職業健康體系有關的部分文件
所以個別文件含有環境管理體系的特點,僅作參考
㈢ 合規性評價的意義作用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當前,合規性評價工作主要作為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一項要求,在企業實施。然而,企業內部涉及的各專項管理,包括黨群工作,實際上都有一個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客觀需要,如何卓有成效、全面、定期地開展類似合規性評價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在具體工作中,各級管理者會考慮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貫徹落實,但是,與有意識、有計劃地開展合規性評價工作相比,存在明顯差異,一是還沒有將這種與法律法規符合性的要求,上升到一定的認識高度和管理高度,有點僅作為企業管理的「自選動作」,因人而異;二是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和科學性;三是由於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識別不夠全面,難免法律風險的隱患存在,主動防範的意識不強、措施不力。因此,在企業全面推行合規性評價工作很有必要,意義重大。
(一)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有利於提高普法工作績效,促進學法與用法的密切結合。依法治國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2010年已是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收官之年,即將轉入第六個五年規劃。作為企業,要針對自身實際搞好普法工作,重點要把握的是學法是前提,用法是核心、是落腳點;學用結合,才能使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既能熟悉掌握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關的法律知識,又能熟練運用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要提高普法的績效,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不失為促使普法工作達到學用結合的一項具體好措施:第一,具有規范性,《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標准對合規性評價提出了具體的步驟和的方法,包括識別、應用、評價、持續改進等項工作,評價內容既包括規章制度的符合性,更注重執行的有效性,環環緊扣。據此運作,既能夠與國際標准化ISO管理規范接軌,也促使學法、用法有效融合,使依法管理工作更為嚴謹、細致、扎實。第二,具有系統性,包括黨群工作在內的企業各專項管理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則能夠覆蓋企業全方位,有效防止適用於各個管理專業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漏缺項,全面落實國家對企業的法制監管。第三,具有協同性,合規性評價工作從單一的環境管理體系中運作,擴大推廣至企業內部各個專項管理,成為管理工作的共同要求。
(二)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有利於提高各方面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標准提出的合規性評價,旨在通過核查、對比的方式,客觀地分析了解自身環境管理現狀與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差距,便於尋找改進的機會。然而,作為國有企業,僅停留在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方面取得社會滿意度,或者質量管理方面取得顧客的滿意度是遠遠不夠的。它應在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等諸多方面取得滿意度。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工作,藉助於《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標準的這一管理理念和方法,能有效地加強包括黨群工作在內的企業所有專業管理工作,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三)全面開展合規性評價,有利於增強企業防範法律風險能力,更好地維護企業權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著諸多風險,其中包括法律風險,而其他風險最終也可能轉化為法律風險。法律風險的原因是由於企業違反法律法規而產生的法定後果。法律法規是明示的,因而法律風險在事前是可以預見的,可以採取各項有效措施進行防範和控制。企業定期、全面地開展合規性評價,則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企業行為與法律法規的差異。分析這些差異可能產生法律風險的程度,衡量自身現狀可接受或可承擔的法律風險范圍,對不可承擔的法律風險,研究制定相應的防範和控制措施。在認真防控企業行為與法律法規的差異可能導致企業承擔法律責任、造成損失的同時,還應當識別和分析執行哪些法律法規的有利性,如環境保護、新產品、科研一些優惠規定等,這也就是實施人們常說的用好、用足政策,爭取企業權益最大化。
㈣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合規性評價 有強制要求嗎
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抄理體系 規范 中只規定了組織要遵守現行職業健康安全法規,但對遵守情況的評價未做具體規定,所以對合規性評價沒有強制要求,很多企業有合規性評價是因為安全體系一般和環境體系一起做,而環境體系中有5.2合規性評價這一條款。但新版GB/T28001-XXXX/OHSAS18001:2007中有專門的條款4.5.2合規性評價,此新版標准已定稿,但未下發,等新版體系標准下發後,安全體系也有合規性評價了。
純手工輸入。
㈤ 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合規性評價表屬於哪個部門
一般由安全環境部門實施收集、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甄別·評價,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有的公司也有法務部或質量部負責的,從專業角度來說,這是安全環境部門的工作
㈥ 申辦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要什麼條件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所必需的文件: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內容包括: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滿足管理體系標準的相關規定要求。
2、程序文件:包括職業健康安全源辯別、風險評價和控製程序等11個所需的程序文件。
3、職業健康安全運行控制所必需的文件;如職業健康安全有關的控制規程、檢查規范等。
4、文件編制、審核與發放、修訂控制的證據。
二、認證前必需提交的資料: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准清單。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須提供的資料:包括:
a) 由法定資格的勞動衛生監測部門對企業生產車間內有害物質的監測數據;
b) 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證明;
c) 需要時,安全、衛生設施的「三同時」評價和驗收報告;
d) 重大危險源清單。
3、目標、指標和控制方案。
三、管理評審方面:
1、管理評審計劃及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2、管理評審記錄(管理者代表的報告、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3、管理評審報告及評審後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錄。
四、內部審核方面:
1、年度內審計劃;內審計劃及日程安排。
2、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內審成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3、首末次會議記錄;內審檢查表(記錄);
4、內審報告;包括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
五、人員能力、意識和培訓
1、對從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有關崗位任職人員的能力進行符合性評價。
2、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有關的培訓安排及培訓實施的記錄。
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方面的記錄:
1、目標、指標和方案及實施效果或結果驗證的證據;特別是重大危險源控制方案執行情況,包括應急預案與預案的演練記錄,演練過程、結果有效性評價。
2、重大危險源控制證據、有效性檢查記錄;安全、衛生有關儀器清單、校準計劃與校準記錄。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控制的證據:包括各部門發生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及檢查記錄。
4、危險源辯別登記、風險評價與管理記錄,合規性評價記錄。
5、信息交流有關的證據及職業健康安全有關的檢查證據;對不符合糾正或採取改進防措施。
6、各類文件和資料的都要進行審核批准及日期。
7、各種職業健康安全記錄簽字要齊全。
還有疑問可以咨詢東莞鍵鋒企業管理咨詢。
㈦ 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准要素來建立文件資料盒,每個要素的文件盒中應包括哪些內容
首先要有本企業的《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個人認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17個要素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4.2方針:文件化的(即經過編審批的方針文件)方針;如果方針定期進行修訂,還應有相應的修訂評審記錄;
4.3.1危險源辨識:公司所有部門的危險源清單、危險源風險評價表;企業重大危險源清單;以及危險源辨識的第一手資料應留底;
4.3.2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規清單及法律法規(紙質版);安全標准清單及標准(紙質版)、定期的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價報告;
4.3.3目標和方案:文件化的目標、目標完成情況的支持性資料,如各部門分解指標的完成情況統計(月度、年度);目標如修訂應有相關的評審資料;文件化的方案以及方案立項計劃表、實施進度監督表、完成情況評價表等;
4.4.1資源作用職責責任和許可權
部門的組織機構、崗位職責(含安全職責)、安全部門或本部門成立文件、人員任命文件等
4.4.2能力意識培訓
主要包含所有人員的培訓記錄:培訓簽到表、培訓計劃、試卷、評估表等;如有補考的還應進行跟蹤和復考等記錄;三級教育記錄等;
4.4.3.1溝通
收、發文件清單及文件,應分類保存;
4.4.3.2參與與協商
與相關方的溝通協商資料(包括本單位員工)
4.4.4文件
制度、方針、目標等各種文件的收發文記錄;包括外來文件;
4.4.5文件控制
收發文記錄、作廢文件記錄、更改的文件等。
4.4.6運行控制
各種檢查記錄、操作票證等
4.4.7應急准備和響應
預案、演練記錄、預案定期評審記錄、演練照片等
4.5.1績效測量和監視
各種檢查表
4.5.2合規性評價
合規性評價報告、評審記錄
4.5.3.1事件調查
事故報告、事故在企業內通報的記錄等
4.5.3.2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
事故出現應如何糾正的記錄;預防的記錄;險肇事故等的控制措施記錄;
4.5.4記錄控制
記錄清單
4.5.5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計劃、內審檢查表、不符合項報告、跟蹤驗證記錄等;
4.6管理評審
評審記錄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按GB/T28001-2011闡述,如有意見可進一步溝通。
㈧ EHS管理體系中合規性檢查評價怎麼評呢
EHS管理體系合規性評價控製程序 :
1、目的
為保證公司遵守適用法律及其它要求,以達到其符合性目的,特製定本程序。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對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進行符合性評審的管理。
3、職責
企管部負責組織各部門對遵守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情況進行評審,編寫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尊循情況報告。
4、工作程序
4.1培訓與資格
所有參加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評審的人員必須經過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培訓。
4.2評審時機
企管部每年組織一次公司適用法律法規尊循情況評審。
4.3評審內容
a公司適用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 b公司應該遵守的其它要求。
4.4各部門對本部門執行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狀況進行評審,企管部匯總各部門評審情況,形成公司評審報告。
4.5評審報告內容
a本公司各種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行為與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比較。 b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績效變化趨勢對遵循的影響。 c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變化趨勢對遵循的影響。 4.6評審結果
4.6.1評審結果由企管部負責人形成文字報告,報送管理者代表。
4.6.2對於評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由企管部開出不符合整改通知單,按《不符合、糾正措施及預防措施控製程序》執行整改,企管部對其實施情況和有效性進行跟蹤和驗證。
4.6.3企管部在評審結束一內將評審結果形成評審報告,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材料。
4.6.4管理者代表負責對違反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嚴重事項的最終解決及整改效果進行確認。
㈨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中初始評審過程不包括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內容對嗎
錯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初始評審的內容:
(1)獲取相關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版其他要求,權對其適用性及須遵守的內容進行確認,並對遵守情況進行調查和評價。
(2)對現有的或計劃的作業活動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
(3)確定現有措施或計劃採取的措施是否能夠消除危害或控制風險。
(4)對所有現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規定、過程和程序等進行檢查,並評價其對管理體系要求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5)分析以往企業安全事故情況以及員工健康監護數據等相關資料,包括人員傷亡、職業病、財產損失的統計、防護記錄和趨勢分析。
(6)對現行組織機構、資源配備和職責分工等進行評價。
㈩ 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適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
2、「三同時」驗收報告
3、職業衛生預評價報告
4、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監測計劃及報告
5、接觸有害因素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報告
6、消防驗收報告
7、防雷設施監測報告
8、法律法規/其他要求符合性評估
9、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強制性檢驗報告(叉車、行車、電梯、空壓機、儲氣罐及壓力表/安全閥、架空索道、鍋爐及壓力表/安全閥、壓力管道、其他壓力容器等)
10、特種設備使用許可證(叉車、電梯、行車、儲氣罐等)
11、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或其復印件
12、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證書,安全管理人員證書(安全工程師)
13、OHSAS體系文件清單及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