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食品包裝相關法律法規介紹

食品包裝相關法律法規介紹

發布時間: 2022-04-19 14:46:01

❶ 食品包裝標准及法規要求

我國有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通用安全要求》、GB 968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准》、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國家產品標准有GB 4806.2~11-2016、GB/T 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干法復合、擠出復合》、GB/T 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GB/T 27590-2011《紙杯》等。
食品包裝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重點項目包括感官指標、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鉛計)、脫色試驗、溶劑殘留量(苯類溶劑、總量)、鄰苯二甲酸酯類遷移量、熒光性物質及微生物檢測等。

❷ 產品包裝法律法規

1、《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管理辦法》

自1990年11月26日起實施。食品包裝用原紙不得採用社會回收廢紙作為原料,禁止添加熒光增白劑等有害助劑。食品包裝用石蠟應採用食品用石蠟,不得使用工業級石蠟。用於食品包裝用原紙的印刷油墨、顏料應符合食品衛生要求,油墨顏料不得印刷在接觸食品面。生產食品包裝用原紙的企業,須經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認可。食品包裝用原紙必須有符合衛生要求的外包裝,並標明食品用紙的標志及產地、廠名、生產日期等。

2、《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包裝材料實施檢驗監管工作管理規定》

2006年8月1號起實施。進口食品包裝的安全、衛生檢驗檢疫等工作將由收貨人報檢時申報的目的地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和監管,合格後方可用於包裝、盛放食品。出口食品包裝的生產原料(包括助劑等)及產品的企業,須符合相應的安全衛生技術法規強制性要求,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衛生要求或有毒有害材料生產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包裝產品。生產出口食品包裝的企業應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備案。

3、《葯品包裝用材料、容器管理辦法(暫行)》

自2000年10月1日起實施。葯包材產品分為Ⅰ、Ⅱ、Ⅲ類。葯包材須經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並獲得《葯包材注冊證書》後方可生產。首次進口的葯包材(國外企業、中外合資境外企業生產),須取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進口葯包材注冊證書》,並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授權的葯包材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後,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使用。

4、《葯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暫行)》

自2001年1月1日起執行。內包裝標簽必須標注葯品名稱、規格及生產批號。中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主要成分、性狀、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內容。大包裝標簽應註明葯品名稱、規格、貯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批准文號等。標簽上有效期具體表述形式應為:有效期至×年×月。

葯品的說明書應列有以下內容:葯品名稱、分子式、分子量、結構式、性狀、葯理毒理、葯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葯物過量、有效期、貯藏、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內容。

5、《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

生產、進口和使用葯包材,必須符合葯包材國家標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注冊葯包材產品目錄,並對目錄中的產品實行注冊管理。葯包材注冊申請包括生產申請、進口申請和補充申請,並填寫《葯包材注冊申請表》。申請葯包材注冊必須進行葯包材注冊檢驗。 ---《出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管理辦法》

自2005年3月1日起實施。出境貨物木質包裝(經人工合成或者經加熱、加壓等深度加工的包裝用木質材料,如膠合板、纖維板;薄板旋切芯、鋸屑、木絲、刨花等以及厚度等於或者小於6mm的木質材料除外),按照辦法中列明的檢疫除害處理方法實施處理,並按照要求加施專用標識。

6、《進境貨物木質包裝檢疫處理管理辦法》

自2005年3月1日起實施。進境貨物使用的木質包裝(經人工合成或經加熱、加壓等深度加工的包裝用木質材料,如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 等。薄板旋切芯、鋸屑、木絲、刨花等木質材料以及厚度等於或小於6mm的木質材料除外)應當由輸出國家或地區政府植物檢疫機構認可的企業按中國確認的檢疫除害處理方法處理,並加施政府植物檢疫機構批準的IPPC專用標識。

7、《包裝資源回收利用暫行管理辦法》

自1999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了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原則、回收渠道、回收辦法、分級原則、儲存和運輸、回收復用品種、復用辦法、復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獎懲原則等。

8、《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定點生產管理辦法》

自2002年11月15日起實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必須由取得定點證書的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經國家質檢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檢驗機構檢測合格後方可出廠。

9、《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

2006年2月28日頒布。電子信息產品生產者、進口者製作並使用電子信息產品包裝物時,應當根據電子信息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控制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採取無毒、無害、易降解和便於回收利用的材料。

10、《鐵路貨物運輸規程》

托運人托運貨物,應根據貨物的性質、重量、運輸種類、運輸距離、氣候以及貨車裝載等條件,使用符合運輸要求、便於裝卸和保證貨物安全的運輸包裝。凡有國家包裝標准或部頒包裝標准(行業包裝標准)的,按國家標准或部標准進行包裝。

11、《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其他條碼冒充商品條碼;不得偽造商品條碼。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服務提供者積極採用國際通用的商品代碼及條碼標識體系,使用商品條碼。

12、《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規范境內銷售卷煙包裝標識的規定》

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卷煙箱包裝體上應有與卷煙條、盒包裝體上相同技術要求的中文標注。卷煙包裝體上應當標注產品名稱。產品名稱以及包裝體上的其他產品標識所用文字應當為規范中文。卷煙包裝體上須印刷商品條碼,包裝膜條包的商品條碼可採用貼標等方式。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為出口危險貨物生產包裝容器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性能鑒定;生產出口危險貨物的企業,必須申請商檢機構進行包裝容器的使用鑒發現破損或者被病蟲害污染時,作除害處理。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應當考慮其在生命周期中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優先選擇無毒、無害、易於降解或者便於回收利用的方案。生產、銷售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在產品報廢和包裝物使用後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經營者不得採用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16、《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定》

2001年4月6日發布。生產定量包裝商品必須有包含產品凈含量要求的產品標准。凈含量要求必須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中的要求。企業必須在商品包裝上明確標註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用於包裝定量包裝商品的材料應滿足定量包裝商品計量准確性的要求,並應能防止商品在包裝(分裝)和運輸過程中的滲漏和破損。

17、《進出口食品包裝備案要求》

國家質檢總局對出口食品包裝生產企業和進口食品包裝的進口商實行備案制度,由各直屬檢驗檢疫局負責對轄區相關企業實施備案登記。

❸ 食品法律法規

為保證食品衛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人民體質,制定本法。國家實行食品衛生監督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食品衛生管理工作。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都必須遵守本法。本法適用於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也適用於食品的生產經營場所、設施和有關環境。
折疊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食品衛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人民體質,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實行食品衛生監督制度。

第三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食品衛生管理工作。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都必須遵守本法。

本法適用於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也適用於食品的生產經營場所、設施和有關環境。

第五條國家鼓勵和保護社會團體和個人對食品衛生的社會監督。

對違反本法的行為,任何人都有權檢舉和控告。

折疊食品的衛生
第六條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第七條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營養、衛生標准。

第八條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採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有與產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加工、包裝、貯存等廠房或者場所;

(三)應當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四)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後必須洗凈,保持清潔;

(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包裝、工具、設備和條件必須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

(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生產、銷售食品時,必須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九)用水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對食品攤販和城鄉集市貿易食品經營者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衛生要求,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法作出具體規定。

第九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

(一)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二)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三)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四)未經獸醫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六)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七)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八)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九)超過保質期限的;

(十)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十一)含有未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十二)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第十條食品不得加入葯物,但是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強化劑加入的除外。

折疊食品添加劑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和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的食品添加劑,不得經營、使用。折疊設備的衛生
第十二條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必須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十三條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生產必須採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原材料。產品應當便於清洗和消毒。

❹ 食品包裝標准與法規

法律分析:1、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符合相應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

2、應清晰、醒目、持久,應使消費者購買時易於辨認和識讀。

3、應通俗易懂、有科學依據,不得標示封建迷信、色情、貶低其他食品或違背營養科學常識的內容。

4、應真實、准確,不得以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型大小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

5、不應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誤導消費者將購買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混淆。

6、不應標注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7、不應與食品或者其包裝物(容器)分離。

8、應使用規范的漢字(商標除外),具有裝飾作用的各種藝術字,應書寫正確,易於辨認,可以同時使用拼音或少數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於相應漢字。

可以同時使用外文,但應與中文有對應關系(商標、進口食品的製造者和地址、國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網址除外)。所有外文不得大於相應的漢字(商標除外)。

法律依據:《食品標識管理規定》

第二十條 食品標識不得與食品或者其包裝分離。

第二十一條 食品標識應當直接標注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或者其包裝上。

第二十二條 在一個銷售單元的包裝中含有不同品種、多個獨立包裝的食品,每件獨立包裝的食品標識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標注。

❺ 我國法律對於食品包裝有哪些具體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包裝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地球資源,有利於人體健康、造福子孫後代、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綠色
包裝工程」的實施,以至達到消除包裝廢棄物,特別是「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進而給人類創造一個良好的自我生存空
是之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條款,特製定《包裝資源回收利用暫行管理辦法》
(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闡明了包裝術語與包裝的分類,規定了紙、木、塑料、金屬、玻璃等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原
則、回收渠道、回收辦法、分級原則、儲存和運輸、回收復用品種、復用辦法、復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
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獎懲原則、附則等內容。
第三條 本《辦法》既適用於紙、木、塑料、金屬、玻璃等包裝資源的回收利用與管理,也適用於其它包裝資源的回收
利用與管理。
第四條 本《辦法》在制定過程中,參照和引用了國家相關部分標准。
第二章 包裝術語及分類
第五條 包裝:本《辦法》主要指回收復用的紙、木、塑料、金屬、玻璃為原材料製作的各種包裝容器及輔肋材料。
第六條 綜合利用:指利用破損的包裝和包裝在加工改制後的邊腳余料製成多種輔助包裝材料或其它產品。
第七條 循環再生:指用紙、木、塑料、金屬、玻璃等包裝廢棄物和加工改制後的下腳料為原料或摻與原料製成紙漿、
纖維板、可降解塑料、金屬錠和玻璃等再生包裝材料。 第八條 包裝回收利用管理:指對包裝回收利用及包裝廢棄物
處理全過程的活動進行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 第九條 回交單位:指提供回收包裝的單位。
第十條 復用單位:指利用復用包裝的單位。
第十一條 包裝回收復用經營單位:指從事包裝回收復用的組織、管理、加工、經銷等工作的機構。 第十二條 包
裝廢棄物:指已經使用過的包裝而不能再進行利用的包裝物。
第十三條 包裝廢棄物處理:指包裝廢棄物在最終處理之前的中間處理(即再生利用、改制包裝原材料的其它產品)、
以及包裝廢棄物焚燒和填埋的最終處理。
第十四條 有害包裝廢棄物:指能產生對人體、牲畜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及其它生物污染作用的包裝廢棄物。
第十五條 紙包裝:指用紙或紙板為主要原材料製成的各類紙包裝或馬鈴薯漿模塑包裝。 第十六條 本包裝:指用
木材或膠合板、纖維板為主要原材料製成的包裝。 第十七條 塑料包裝:指可降解塑料和非降解塑料製成的包裝。
第十八條 金屬包裝:指用鋼、鐵、鋁及其它金屬或合金材料製成的包裝。
第十九條 玻璃包裝:指以玻璃為原料製成的包裝。
第二十條 專用包裝:指一種或一系列專供某種或某類商品使用的包裝:如食品、葯品等專用包裝等。 第二十一條 危
險品包裝:指盛裝具有放射性、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感染性及其它對人體、動植物和生態環境有危害特性物
資的包裝物。
第二十二條 非專用包裝:指除專用包裝外,能廣泛使用的包裝。
第二十三條 回收包裝:指能回收再利用的包裝。
第二十四條 復用包裝:指回交給使用單位再次使用的包裝,包括不加整理即可使用的包裝、修復包裝和改制包裝。
第二十五條 修復包裝:指經過修補加工方可使用的包裝。
第二十六條 改制包裝:指以回收的包裝為主要原材料加工製作的包裝。
第三章 包裝資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原則
第二十七條 節約原則
1、各商品經營單位在銷售商品後騰空或閑散的各類包裝,凡能回收利用的應盡量回收利用,確定不宜繼續利用時方予
廢棄或作最終處理。
2、包裝回收應及時,並安排一定的人員和場地進行收集、整理、送交等工作。開啟包裝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損壞包裝。
3、回收包裝應遵循「先復用,後回爐」和「可回爐,不廢棄」以及以「原物復用為主,加工改制為輔」的原則,盡量
使回收包裝略經改制修復就能使用。
4、專用包裝應堅持對口定點回收,非專用包裝按合理運輸渠道和經濟區域就近回收。 5、使用包裝的單位除軍工
、軍需、出口、供應外輪的商品以及對包裝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外,都要貫徹「先舊後新」的原則,在保證產品安全的前提
下應優先使用復用包裝。
6、商品生產者與銷售者,為保護商品在進行適度包裝的同時,應盡量減少各種包裝物或各種包裝容器的體積與重量,
以節約使用包裝原材料。
第二十八條 安全原則。
1、復用包裝應符合國家相關產品包裝的技術標准和本《辦法》的要求,保證商品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2、復用食品包裝和葯品包裝應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法》、《葯品法》和相關衛生標準的規定。
3、危險品包裝的回收利用應符合國家有關危險品包裝和有害固體廢物管理的有關標准及規定。同時,對危險品包裝應
實行定向定點回收復用,未經無害處理前,不得包裝其它物品,不得同普通包裝混雜或出售。
4、回收復用一般包裝和回收復用危險品包裝的收集,堆放、運輸及儲存應嚴格分離進行。
5、危險品包裝確有其回收復用價值時,應經無害處理、經檢驗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後,方能按一般包裝物使用。危險品
包裝的危險標志在確定期無害之前,不得去除和更改。
6、凡是達到或超過國家標准和有關規定使用期限的包裝,禁止回收復用。
7、包裝回收利用和包裝廢物處理還應符合國家環境保護、勞動保護、公共衛生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定與要求。
8、商品銷售者不得銷售或隨商品免費贈送無回收標志的塑料包裝或容器,不得銷售或隨商品免費贈送厚度低於0.01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第二十九條 防假冒原則。
1、申請有外觀設計專利的或具有馳名商標的商品銷售包裝容器,只能由商品的原生產廠家回收和復用。其它任何單位
或個人不得回收復用。
2、同類通用和異廠代用的復用包裝,必須將原包裝標志及商標全部清除,並重新覆蓋復用單位的產品標志和商標,嚴
防假冒行為。
3、回收比較完好的包裝應嚴加控制和管理,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將其用來包裝假冒偽劣商品,違者將依照國家有關法
規給予相應的處罰。
第三十條 經營原則。
1、包裝回收利用應遵循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無償回收與有償回收相結合的原則。
2、包裝回收利用的經營原則是「有利兩頭,兼顧中間」,「兩頭」指回交單位和復用單位,「中間」指包裝回收利用
經營單位。
3、包裝回收利用經營單位應做好服務工作,在回收、加工、使用、結算等方面都要方便回交單位和復用單位。
第四章 包裝資源回收渠道、回收辦法、分級原則、儲存及運輸
第三十一條 回收渠道。
1、充分發揮商業、糧食、供銷、物資、外貿、輕工、化工、醫葯以及一切從事商品經營各部門、各單位主渠道的作用
,鼓勵在銷售商品時,對具有一定價值,又有可能回收的各類包裝,應做到盡量回收。 2、組織專業機構(即包裝資
源回收公司)和專業隊伍進行回收。
3、推選垃圾分類,組織城鎮居委會、環衛清潔隊和銷售攤販進行回收。
4、發揮個體和廢舊物資回收站(點)的作用進行回收。
第三十二條 回收辦法。
根據各地區、各部門的具體情況,可採取以下不同辦法回收。
1、門市回收:即包裝經營單位設立回收門市部進行回收。
2、上門回收:即包裝經營單位定時定點到各回交單位進行回收。
3、流動回收:即包裝經營單位不定期到各個地段進行回收。
4、委託回收:即包裝經營單位委託其它單位或個人進行代收。
5、櫃台回收:即零售,批發商場(店)在出售商品時折價向顧客回收。
6、對口回收:大宗專用包裝由進貨單位或用戶直接把包裝回交給經營單位或生產廠家。
7、周轉回收:即各生產廠家、商品經營部門內部使用的包裝周轉箱(桶),採取一定的制度或經濟手段組織定向周轉
回收。
8、定點回收:即在城鎮居民區、街道、工廠、學校、機關、部隊、醫院、群眾團體、寫字樓、公園、劇院、車站、碼
頭等公共場所設置不同型號、不同類別的「生態箱」、「生態桶」或「生態袋」,由專門的回收單位負責按紙、木、金屬
容器、玻璃、塑料分類進行定時、定點、定專人回收。
9、押金回收:凡應回收的包裝資源,各商品經營單位在出售商品時,可採用收取押金的方式,保障如數回收。
10、獎勵回收:各單位、各部門、各機關團體內部均可採取提成獎勵的辦法,激勵有效回收。
第三十三條 回收分級原則。
1、一級回收包裝:即不加修整或稍加修整即可原物復用的包裝。
2、二級回收包裝:即有些破損,但經過修補加工可達到原物復用的包裝。
3、三級回收包裝:即破損較多,無原物復用價值,但可作為改制原材料或其它用途的包裝。
4、等外包裝:即只能作回爐料處理的包裝。
第三十四條 回收包裝資源的儲存和運輸。
1、對回收來的包裝資源應作好儲存、清洗、分類、整理打包等工序;避免雨淋、曝曬、受潮、蟲蛀和污染。
2、危險品包裝應單獨儲存和運輸。
3、可降解塑料包裝製品與非降解塑料包裝製品也應分開儲存和運輸。
4、運輸回收包裝的車輛應保持清潔衛生。
第五章 包裝資源回收復用品種與復用辦法及復用的技術要求
第三十五條 回收和復用包裝的品種。
1、紙包裝:即瓦楞紙箱、硬紙板箱、紙夾板、各類紙袋、各類紙盒、紙漿模塑製品、蜂窩紙板製品、紙托盤等。
2、木包裝:即普通木箱、框架木箱、膠合板箱(桶)、纖維板箱、運輸包裝木製托盤等。
3、塑料包裝:根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廢棄塑料製品強制回收利用目錄的要求,凡列入回
收目錄的塑料包裝或容器可回收利用;未列入回收目錄的則禁止回收利用,均按包裝廢棄物的辦法處理。
4、金屬包裝:即薄鋼板桶、鍍鋅鐵桶、鋁桶、鐵塑復合桶等。
5、玻璃包裝:即各類玻璃酒瓶、飲料瓶、罐頭瓶、醫葯瓶等。
第三十六條 包裝復用的辦法。
1、原廠復用,即把完整無損或雖有破損,但經過修整能夠重新使用的包裝,供給原商品生產廠家使用。
2、同類通用,即對統一規格尺寸的包裝,在生產同類商品的廠家通用。
3、異廠代用:即將原廠家暫不用的回收包裝,通過試裝、套裝,改作異廠使用。
4、改制包裝,即將破損較多,或找到原物復用銷路的包裝作原材料,按使用單位要求的規格尺寸重新製作包裝。
5、改制其它產品,即利用回收包裝作原材料改制其它產品,使之廢物利用,一物多用,變廢為寶。同時,還可從回收
的相關廢棄塑料中重新提煉柴油和汽油或其它有用物質,讓其重歸大自然。
6、原製品再生,即利用回收包裝作原材料生產同類或不同規格的包裝產品。
7、能量回收,即將包裝廢棄物在焚化處理時所產生的熱能加以充分利用。
第三十七條 復用包裝的技術要求。
1、復用紙包裝的技術要求:
①原箱復用的瓦楞紙箱應符合國標GB6544三類紙箱的規定,材質和粘合度應符合國標GB6543的規定。
②修復紙箱
應保持箱身堅硬、乾燥、不潮不霉,箱身無腰折,箱角無塌陷、箱身和蓋底均完整無缺,不脫釘、不缺層、不脫層。紙箱
內外清潔、無污染、箱外標志齊全清晰。
③改制紙箱的箱型、尺寸偏差、箱體質量、箱面印刷、接頭釘(粘)合、壓痕質量、搖蓋質量等均要求符合國標
GB6543的規定,有關類別的項目應不低於三類紙箱的規定。
④修復、改制紙箱的含水率達到14±4%范圍,其表面防潮處理根據供需雙方協定進行。
⑤修復、改制紙箱的抗壓強度、耐沖擊強度、堆碼強度等機械性技術要求,以及在具體產品使用瓦楞紙箱時,按其相
關標准或技術的規定執行,或由供需雙方商定。
2、復用木包裝的技術要求:
①回收復用木箱、框架木箱應分別符合國標GB7284和GB12464二等木箱的規定。修整和加工改制時應剔除其中不合格的
材料。
②修復木箱箱板、其箱板材質應符合國標GB12464二等木箱的要求,允許採用挖、補、拼等方法剔除不合格材料。箱身
、箱蓋、附件應完好無缺,箱框釘合牢固,木箱內外清潔、無污染,標志齊全清晰。 ③改制木箱的箱型、尺寸偏差、
拼合、釘接、拼板、箱帶、箱柄提帶、加固、花格箱的板料間距等技術條件,以及框架木箱應符合國標GB7284的規定,其
它木箱應符合國標GB12464的規定。
④復用木箱的含水率和機械性能(項目與紙箱相同),在具體產品使用木箱的標准或技術要求中的規定執行,或由供
需雙方商定。
⑤回收復用膠合紙箱(桶)、纖維板箱(桶)本身的材質應符合國標GB738、GB1349、GB1923等的規定方能復用。修復
和改制膠合板箱(桶)、纖維板箱(桶)的技術要求,在具體產品使用這類包裝時,按其相關的標准或技術要求的規定執
行,或由供需雙方商定。
3、復用塑料包裝的技術要求:
①回收復用塑料包裝本身必須符合國標GB5737-5739、GB8946、GB8947、GB10454、GB10806的規定,鈣塑瓦楞箱應符合
國標GB6890規定。
②復用各種塑料桶、箱必須完整無損,內外清潔、標志齊全清晰。
③復用塑料閉口桶,其桶蓋等附件應齊全無損,密封性好。
④復用各種塑料食品包裝,必須經過清洗消毒,其衛生條件必須符合國標GB9681-9693食品包裝衛生標准。
⑤國家規定已列入可回收復用目錄的塑料包裝,生產者應按照國標GB/T16288-1996的規定在所生產的塑料包裝製品上
標上應回收的標志,可降解塑料包裝標上「可降解」的標志。
4、復用金屬包裝的技術要求:
①回收復用閉口鋼桶應符合國標GB2001的技術要求。其它金屬桶本身必須符合相關專業標準的規定方能復用。
②復用的金屬桶必須經過整形、除銹、清洗、脫漆、塗布等加工程序,使之整舊如新,無凹癟、漆膜起皺等缺陷。桶
內潔凈、無銹、無渣和無其它雜質。
③復用金屬桶口的配件應裝配齊全,密封性好。
④復用金屬桶必須不滲不漏,不滲漏檢驗氣壓和水壓試驗符合國標GB325及相關專業標準的規定。
5、復用玻璃包
裝的技術要求:
①回收復用各種玻璃瓶(罐)包裝容器應符合國標GB4544-1996、GB2638、GB2639及GB6552等標准中的技術要求。對規
定有使用期限的受壓玻璃容器,超過使用期限的不能回收,只能作廢棄玻璃原材料處理。
②復用各種玻璃瓶(罐)包裝容器要求必須新配置完整、密封性強的瓶蓋、瓶塞等附件。
③復用各種玻璃瓶(罐)包裝容器必須經過清洗、消毒處理,其衛生條件必須達到相關產品包裝衛生條件要求。
6、復用和綜合利用其它包裝產品的技術要求由供需雙方商定。 第三十八條 復用包裝的試驗方法。
1、復用包裝根據包裝種類及需要,應進行原材料性能試驗,如有必要可進行包裝強度試驗。
2、復用包裝其空包裝抗壓強度按國標GB4857.3的規定執行。
3、復用包裝共空包裝抗壓強度按國標GB4857.4的規定執行。
4、復用包裝耐沖擊強度強度按國標GB4857.5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 復用包裝檢驗規則。
1、復用包裝以相同規格、相同材料、相同工藝的同一生產日期的產品為一批,在交貨時按本《辦法》和訂貨合同的規
定進行驗收檢查。
2、復用包裝隨機抽樣每批次500隻以上,不少於10隻,101-499隻不少於5隻,100隻以下的小批量產品不得少於2隻。
3、本《辦法》規定復用包裝如果有2項(引用相關標准中的每個單項視為一項)抽樣時不相符,則加倍抽樣復驗,復
驗仍有2項不合格時,本批復用包裝產品則定為不合格產品。
第四十條 復用包裝的包裝方式和要求。由供需雙方商定,其儲存方式與第三十四條相同。
第六章 包裝廢棄物的處理
第四十一條 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原則。
1、為加強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全國各大中城市凡有條件的均應建立專門的回收處理機構及相關企業。
2、在對一般包裝廢棄物處理時,應按其性質分離、分類管理,堅持貫徹節約資源的原則,盡可能綜合利用或作回爐處
理,確實無法利用的方予最終處理。其最終處理必須交專門的回收處理機構實施。
3、包裝廢棄物的處理應及時,並符合我國乃至國際環保的有關規定。
4、包裝廢棄物的儲存、運輸和處理,應將有害包裝廢棄物和無害包裝廢棄物加以分離,並分別嚴格按各自的技術要求
進行處理。
5、包裝廢棄物在儲存、運輸和處理過程中,應針對廢棄物各自不同性質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防止發生意外事故或其它危害。
第四十二條 包裝廢棄物處理的技術要求。
1、無毒害的包裝廢棄物可採取焚燒的辦法處理,在焚燒時應防止污染環境、散發惡臭,並盡可能回收利用其在焚燒時
產生的熱能。
2、附著有爆炸污染的包裝廢棄物應在消除爆炸物後方能進行焚燒或填埋處理。
3、有害包裝廢棄物在堆積、運輸和處理時應有明顯標志。
4、盛裝過農葯或其它毒害品的包裝廢棄物在未作無害處理的條件下,只能作填埋處置。這類包裝廢棄物在填埋時,應
注意含水率必須≤85%,填埋場地必須進行防滲漏處理,防止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同時還必須當時蓋上,不得污染環境、
散發惡臭及產生生物污染。此外,填埋的場地與設施應報經當地政府或環保部門批准。
5、包裝廢棄物的堆積、運輸和處理應用專用場地和設施,防止雨淋、潮濕、霉變、滲漏、飛揚、外泄及產生惡臭和污
染。
第七章 獎懲原則
第四十三條 不論任何單位或個人所研製開發出有利回收利用的包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計、新工藝、新產品,除了
他們應該享有的專利權外,建議各級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管理組織還應給予其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第四十四條 凡在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和最終處理過程中,也不論單位或個人,對於保護環境、消除污染、節約資源、
有利於人體健康以及推進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包裝工程」的實施而作出突出貢獻者,建議各級政府有關部門
應給予相應和稅收優惠政策與資金方面的扶持。
第四十五條 對宣傳報導的推廣新型包裝科研成果和包裝廢棄物處理的先進經驗,各級新聞媒體應適當少收或免收其廣
告宣傳費用,以示扶持和鼓勵。
第四十六條 凡不注重研究開發包裝新材料和包裝新產品、不注重包裝資源的回收和綜合利用、不注重環境保護的包裝
生產企業(含相關科研院所),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管理組織,應加強對其宏觀管理,或讓其關停並轉,或調整
其產品結構,有的還應依據其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污染的程度與情節輕重施以必要的經濟處罰,並予及時曝光,以從根
本上保證資源的有效節約和杜絕廢棄包裝污染源的產生。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中國包裝總公司提出並歸口管理,並承擔對本《辦法》的解釋權。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由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負責起草,並在中國包協、中國包裝總公司授權
下負責本《辦法》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第四十九條 各極地方行政管理部門、包裝部門、包裝行業組織以及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應根據本《辦
法》所提出的基本原則和要求,盡快制定出各自相應的具體實施細則,各地區或各專業委員會原所制定的有關地方性包裝
廢棄物回收利用管理規則,如同本《辦法》相抵觸時,應以執行本《辦法》為准。與此同時,各地行政主管部門還應建立
相應的管理機構和在資金上的適當支持,以加強對包裝資源回收利用、加工改制及包裝廢棄物處理與環境的保護。

❻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准;食品生回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答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6)食品包裝相關法律法規介紹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於2018年12月29日修正。

❼ 中國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多少

一、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回法》《中華答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
二、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糧食收購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食鹽專營辦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等。

❽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哪些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以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4-28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年10月27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標准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0年07月08日發布,自1993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已經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熱點內容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