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稅收法規
① 出口貨物的稅收規定有哪些
我國根據本國的實際,採用出口退稅與免稅相結合的政策,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出口免稅並退稅
出口免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環節不征增 值稅、消費稅,這是把貨物在出口環節與出口前的銷售環節都同樣 視為一個征稅環節;出口退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前實際承擔的稅收 負擔,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後予以退還(對某些出口額小於總銷售 額50%的企業則採用按進項稅額抵扣的方法)。
(2) 出口免稅不退稅
出口免徵與上述含義相同。出口不退稅 是指適用這個政策的出口貨物因在前一道生產、銷售環節或進口環 節是免稅的,因此,出口時該貨物本身就不含稅,也無須退稅
(3) 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出口不免稅是指對國家限制或禁止出 口的某些貨物的出口環節視同內銷環節,照常征稅;出口不退稅是指 對這些貨物出口不退還出口前其所負擔的稅款。適用這個政策的主要 有:稅法列舉限制或禁止出口和貨物,如天然牛黃、麝香、白銀等。
② 進口商品國家收稅多少
法律分析:根據進口商品要交納關稅、增值稅17%,如果是高檔消費品還要交消費稅5%到20%。稅額多少看你是什麼商品,商品價格多少。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 商所徵收的稅收。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③ 國家正在執行的進出口稅收政策是什麼
進出口稅收基本政策概述主 要 內 容
第一部分 進出口稅收基本政策
第二部分 全市出口退稅工作概述
第三部分 日常工作管理要點
第四部分 海關特殊監管區退(免)稅管理
第一部分 進出口稅收的基本政策
一、出口貨物退(免)稅概念
它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二、出口退(免)稅的五種方法
(一)增值稅:1、免退稅 2、免抵退稅 3、免稅
(二)消費稅:1、免稅 2、退稅
三、出口貨物退(免)稅的三類方式
一是從貿易方式上分: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特殊貿易
二是從企業類型上分: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小規模企業
三是從經營方式上分:自營出口、委託出口
四、辦理出口退(免)稅的企業范圍
享受退還或免徵其增值稅、消費稅的出口企業主要包括:1、對外貿易經營者2、委託出口的生產企業
3、特定退(免)稅的企業和人員
五、出口退(免)稅貨物范圍
1、享受一般退(免)稅貨物的范圍(同時具備)
(1)必須是屬於增值稅、消費稅征稅范圍的貨物。
(2)必須是報關離境的貨物。
(3)必須是在財務上作銷售處理的貨物。
(4)必須是出口收匯並已核銷的貨物(外匯管理制度改
革試點地區除外)。
2、享受特准退(免)稅的貨物范圍
如:對外承包工程公司運出境外用於對外承包項目的貨
物、對外承接修理修配業務的企業用於對外修理修配的貨物等。
六、現行出口退(免)稅稅率
(一)增值稅退稅率
基本退稅率:5%、9%、13%、15%、16%、17%(變化)。
特殊退稅率:0%和3%。
各退稅率檔次合並,增值稅退稅率應為:0%、3%、5%、
9%、13%、15%、16%、17%八檔。
(二)消費稅退稅率 計算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稅款的稅
率或單位稅額,依據現行《消費稅稅目稅率(稅額)表》執行,征稅率征多少,退稅率退多少。企業應將不同稅率的貨物分開核算和申報,凡劃分不清適用稅率的,一律從低適用稅率計算。
七、計稅依據
出口貨物退(免)稅的計稅依據是具體計算應退(免)稅款的依據和標准。
(一)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
應退增值稅:1、從一般納稅人購進的出口貨物,應依
據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為計稅依據。2、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的出口貨物,應依據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銷售金額為計稅依據。3、小規模納稅人出口的貨物,一律免徵增值稅。
應退消費稅:1、凡屬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貨物,應
依據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貨物時徵收消費稅的價格為計稅依據;2、凡屬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貨物,應依據貨物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
(二)生產企業出口貨物退(免)稅的計稅依據
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免)增值稅稅額的計稅依
據,為「離岸價格」。2、小規模納稅人自營和委託出口的貨物,一律免徵增值稅。
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外貿企業出口的消費稅應稅貨物,
依據其實際出口數量或出口收入予以免徵消費稅(特殊情況的除外)
八、出口退(免)稅所需單證
1、增值稅專用發票 2、稅收出口繳款書 3、出口貨物報關單 4、出口收匯核銷單(試點地區除外)5、出口發票
九、預算級次
1、 2003年底出口退稅機制改革以前,出口退稅的預算級次為中央級100%負擔。
2、機制改革以後,出口退稅的預算級次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負擔,基數內中央100%負擔。
3、在2005年又做了變動,出口退稅超基數部分中央和地方分級負擔比例為92.5%:7.5%。
日常工作管理要點
一、 退(免)稅單證時限規定
二、 視同內銷稅規定
三、 不同情況下的免抵退稅政策
四、 出品貨物貨退(免)稅計算
一、 相關時限規定
(一)報關單申報時限的規定
1、生產出口企業應在貨物報關出口9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如果到期之日超過了當月的「免、抵、退」稅申報期(每月1-15日,逢節假日順延),可於次月「免、抵、退」稅申報期內申報。如仍未申報,稅務機關應當視同內銷貨物予以征稅。(國稅發[2004]113號)
2、外貿企業從2008年1月1日起,申報出口退稅的截止期限調整為,貨物報關出口之日(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註明的出口日期為准)起90天後第一個增值稅納稅申報期截止之日。(國稅函〔2007〕1150號)
3、小規模納稅人應按月收齊有關出口憑證,並於貨物報關出口之日次月起四個月內的各申報期內(申報期為每月1-15日),到主管稅務機關退稅部門按月辦理出口貨物免稅核銷申報。
(二)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相關時限
出口企業代理其他企業出口後,須在貨物報關出口之日起60天內憑出口貨物報關單、代理出口協議,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代理出口貨物證明》,並及時轉給委託出口企業。
如因資料不齊等特殊原因,代理出口企業無法在60天內申請開具代理出口證明的,代理出口企業應在60天內提出書面合理理由,經地市及以上稅務機關核准後,可延期30天申請開具代理出口證明
(三)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時限規定
從2008年4月1日起,外貿企業購進貨物後,無論內銷還是出口,須將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規定的認證期限內(開具之日起180天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手續。凡未在規定的認證期限內辦理認證手續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予抵扣或退稅。(國稅函〔2008〕265號)
(四)認定手續辦理前出口貨物申報時限
出口企業在辦理認定手續前已出口的貨物。
1、在出口退稅申報期期限內申報退稅的,可按規定批准退稅;
2、超過出口退稅申報期限的,稅務機關須視同內銷予以征稅。(國稅發〔2005〕51號)
二、出口貨物視同內銷征稅范圍及計算
視同內銷征稅范圍
1、國家明確規定不予退(免)增值稅的貨物;
2、出口企業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退(免)稅的貨物;
3、出口企業雖已申報退(免)稅但未在規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補齊有關憑證的貨物;
4、出口企業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開具《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的貨物;
5、生產企業出口的除四類視同自產產品以外的其他外購貨物
視同內銷征稅計算
1、一般納稅人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視同內銷貨物征稅公式:
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法定增值稅稅率)×法定增值稅稅率
2、一般納稅人以進料加工方式出口視同內銷貨物征稅公式:
根據國稅發[2006]102號文規定:一般納稅人以進料加工復出口貿易方式出口上述貨物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出口視同內銷貨物計算應納稅額公式:
應納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徵收率)×徵收率
三、不同情況下的 「免、抵、退」稅政策
(一)生產型集團公司經營的出口貨物
(二)視同自產的出口貨物
(三)生產企業外購貨物出口(國家列名企業)
(四)新辦小型企業與新發生出口業務退(免)稅
(五)生產企業出口不予退稅貨物的稅收規定
(六)「免、抵、退」稅應繳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政策
四、出口貨物退(免)稅增值稅計算
外貿企業退稅的計算
① 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金額×退稅率
②不予退稅計入成本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金額×(征稅率-退稅率)
生產企業「免、抵、退」稅的計算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2、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
3、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1)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3)當期有應納稅額時,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根據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確定。
四、海關特殊監管區退(免)稅管理
一、出口保稅區、保稅區與港區聯動、保稅物流中心、出口監管倉庫的相關規定
(一)出口到保稅區的退免稅規定
1、自1995年7月1日起,對非保稅區的貨物出口到保稅區一律不予退(免)稅。非保稅區內企業在銷售貨物時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消費稅(視同內銷);
2、保稅區外的出口企業銷售給外商的出口貨物,如外商將貨物存放在保稅區內的倉儲企業,離境時由倉儲企業辦理報關手續的,區外的出口企業可憑貨物進入保稅區的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聯)、倉儲企業的出口備案清單及其他規定的憑證,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退稅。
3、保稅區外的出口企業開展加工貿易,若進口料件是從保稅區內企業購進的,可按現行的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稅收政策執行(可自行選擇)。
(二)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試點)退稅規定
1、貨物運往物流中心的方式有兩種情況:
(1)物流中心外企業將貨物銷售給物流中心內企業的;
(2)物流中心外企業將貨物銷售給境外企業後,境外企業將貨物運入物流中心內企業倉儲的。
2、區外企業退稅附送單證
(1)出口發票;(2)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3)增值稅專用發票(外貿企業);
(三)保稅區與港區聯動退稅政策
園區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在進出口稅收方面,比照出口加工區的相關政策
1、國內貨物進入園區視同出口,辦理報關手續,實行退稅;
2、園區貨物銷售國內的,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貨物實行征稅;
3、在區內貨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4、區內不得開展加工貿易業務。(國辦函[2004]58號)
(四)出口監管倉庫
經海關和國家稅務部門同意實行國內貨物進入出口監管倉庫,視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稅政策。(署加發[2005]39號)
二、出口加工區退免稅規定
對出入出口加工區的貨物,由海關比照進出口貨物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一)對區外企業的規定
1、區外企業銷售給出口加工區內企業並運入出口加工區供區內企業使用的國產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區外企業可憑出口退稅憑證申報辦理退(免)稅。
2、對區外企業銷售給區內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並運入出口加工區供其使用的進口機器、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和基建物資,海關不予簽發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稅務部門不予辦理退免稅。
3、對區內生產企業在國內采購用於生產出口產品的並已經取消出口退稅的成品革、鋼材、鋁材和有色金屬材料等原材料,進區時區外企業可按增值稅法定征稅率予以退稅,區外企業如屬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其銷售的上述貨物按現行規定實行免稅辦法。區內非生產企業(如保稅物流、倉儲、貿易等企業)在國內采購上述原材料不享受該政策。
4、2008年2月15日起取消出口退稅進區並用於建區和企業廠房的基建物資,入區時海關辦理卡口登記手續,不退稅,對區外企業銷往區內的上述貨物稅務機關應按規定征稅。(財稅[2008]10號、國稅發〔2008〕91號)
5、對區外企業銷售給區內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並運入出口加工區供其使用的生活消費用品、交通運輸工具,海關不予簽發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稅務部門不予辦理退免稅。
6、區內企業委託區外企業進行產品加工,一律不予退免稅。
7、對出口加工區外企業運入出口加工區的貨物視同出口,由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簽發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
(二)對區內企業的規定
1、對區內企業在區內加工、生產的貨物,凡屬於貨物直接出口和銷售給區內企業的,免徵增值稅、消費稅。
2、出口加工區內生產企業生產出口貨物耗用的水、電、氣(汽)(用於出租、出讓廠房的除外),准予退還所含的增值稅。
3、對出口加工區運往區外的貨物,海關按照對進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進口報關手續,並對報關的貨物徵收增值稅、消費稅。
(三)出口加工區退免稅相關單證要求
對區外企業銷售並運入出口加工區的貨物,一律開具出口銷售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
區外企業銷售並輸入給出口加工區內企業的水、電、氣(汽),一律向區內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得開具普通發票或出口專用發票。
(四) 出口加工區退免稅要求附送的資料
耗用水、電、氣(汽)退稅附送資料
出口加工區內生產企業生產出口貨物耗用的水、電、氣(汽),准予退還所含的增值稅。區內企業須按季向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申報辦理退稅手續。
1、《出口加工區內生產企業耗用水、電、氣(汽)退稅申報表》;
2、供水、供電、供氣(汽)公司(或單位)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
3、支付水、電、氣(汽)費用的銀行結算憑證(復印件加蓋銀行印章)。
註:水、電、氣的退稅率13%,汽的退稅率11%。
④ 中國海關稅收標准
中國海關稅收標准:
1、從價計征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完稅價格*關稅稅率;
2、從量計征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貨物數量*單位稅額。
海關審查確定進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後,納稅義務人可以以書面形式要求海關就如何確定其進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作出書面說明,海關應當向納稅義務人作出書面說明。
中國海關對進出口貨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條例》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的稅率,分別徵收進口稅或出口稅。 為了便利納稅人,對於進出口貨物應當繳納的其他稅費,也由海關在貨物進口的環節同時代征。
海關征稅是國家中央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也是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各締約方保護其境內經濟的一種手段。海關對過執行國家制定的減稅政策對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徵收關稅,起到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調整產業結構、組織財政收入和調節進出口貿易活動的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繳納稅款的,應當適用海關接受申報辦理納稅手續之日實施的稅率:
(一)保稅貨物經批准不復運出境的;
(二)減免稅貨物經批准轉讓或者移作他用的;
(三)暫准進境貨物經批准不復運出境,以及暫准出境貨物經批准不復運進境的;
(四)租賃進口貨物,分期繳納稅款的。第三十七條 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納稅義務人未按期繳納稅款的,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海關可以對納稅義務人欠繳稅款的情況予以公告。
海關徵收關稅、滯納金等,應當制發繳款憑證,繳款憑證格式由海關總署規定。
⑤ 出口貨物需要交關稅嗎
法律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增值稅是國內稅,不管是否出口,都必須要交的。當然出口後,國家會按一定比例返還,這就是出口退稅。關稅要看成交方式。如果是EXW,那麼出口方不需承擔出口關稅及進口國的進口關稅。如果是FCA/FAS/FOB/CFR/CPT/CIF/CIP/DDU等成交方式,出口方需要承擔出口關稅,但不需要承擔進口國的進口關稅。如果是DDP的話,出口方需要承擔出口關稅及進口國的進口關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⑥ 我國的出口貨物稅收政策分為哪三種形式
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政策,分為三類:
1、出口免稅並退稅:有出口經營權的外貿企業購進應稅消費品直接出口,以及外貿企業委託代理出口應稅消費品,這里需要重申的是,外貿企業只有受其他外貿企業委託,代理出口應稅消費品才可以辦理退稅,外貿受其他企業(主要是非生產性的商貿企業)委託,代理出口應稅消費品是不退(免)稅的。
2、出口免稅但不退稅:有出口經營權的生產性企業自營出口或生產企業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自產的應稅消費品,依據其實際出口數量免徵消費稅,不予辦理退還消費稅。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除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外的其他企業,具體是指一般商貿企業,這類企業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應稅消費品一律不予退(免)稅。
免稅務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征關稅+海關實征消費稅。
(6)進出口稅收法規擴展閱讀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自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稅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
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消費稅的應稅貨物,屬從價定率計征的按增值稅的計稅價格為依據;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按出口數量為依據,予以免徵消費稅。
另外,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外銷收入屬於免稅收入,不計算退稅額。
⑦ 外貿進出口公司要交哪些稅費
外貿進出口公司要交以下這些稅費:
1、增值稅,賣給外國人的貨物的增值稅是退的,賣給中國人的貨物的增值稅是要交的;
2、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地方稅主要有:城建建稅、教附費、水利基金、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公司有自有房產的,還得交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4、社會保險費。
指稅收和費用稅收,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依據其社會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強制地、無償地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一種形式。
稅費是指國家機關向有關當事人提供某種特定勞務或服務,按規定收取的一種費用。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消費稅」明細科目,核算應交消費稅的發生、交納情況。
該科目貸方登記應交納的消費稅,借方登記已交納的消費稅;期末貸方余額為尚未交納的消費稅,借方余額為多交納的消費稅。
⑧ 進出口稅收政策
從海關總署的統計分析,「中國在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順差為990.4億美元,跌幅近12%.6月份的貿易順差為21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0.7%.1月到6月之間的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2.1億美元,跌幅達11.8%.」從以上數據表明,政策調整的效應已初步顯現。那麼,對其調整與變化可歸納為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一、關稅與進口環節增值稅調整變化
(一)進口關稅調整與進口環節增值稅稅收優惠
今年3月份,海關總署2008年第16號公告,對黃大豆(稅則號列:12010091)1%進口暫定關稅的實施終止期從2008年3月31日延長至2008年9月30日。5月份,下發第42號公告對食品、植物油等6類26個稅目的商品進口稅率進行了調整,主要包括食品、植物油、飼料、血液白蛋白和人用疫苗、棉花等商品。除棉花、植物油以外,其它商品的進口關稅的暫定執行期為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在食品方面,凍豬肉進口稅率由目前的12%降至6%;鱈魚、開心果、嬰幼兒食品以及乳清和酵母等9個稅目商品的進口稅率由目前的6%-25%降至2%-10%;豆粕、花生粕等飼料進口稅率由目前的5%降至2%.6月1日至9月30日,椰子油和橄欖油進口稅率分別由目前的10%、9%降至5%.
一是食品類。凍豬肉按6%的進口暫定稅率;凍鱈魚、開心果、嬰幼兒食品以及乳清和酵母等9個稅目商品為2%-10%的進口暫定稅率;
二是植物油。自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橄欖油和椰子油按5%的進口暫定稅率;
三是飼料。豆粕和花生粕按2%的進口暫定稅率;
四是血液白蛋白和人用疫苗。共4個稅目商品執行0%的進口暫定稅率;五是棉花。自2008年6月5日至10月5日,對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棉花實施臨時滑准稅,將進口價格較高的高品質棉花適用的從量稅從570元/噸降低至357元/噸,並從10月6日起恢復目前的滑准稅。
六是對「用鋸或其他方法切割成矩形的大理石及石灰華」執行0%的進口暫定稅率;對稅目38249099項下適用進口暫定稅率的電極漿料的產品范圍作適當調整;對廣播級磁帶錄像機進口暫定稅率作適當調整。
上半年,海關總署在調整進口關稅暫定稅率的同時,繼續擴大了用於裝備製造業部分零部件進口關稅的稅收優惠范圍。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落實國務院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有關進口稅收政策》(財關稅[2007]11號)的有關要求,主要對以下進口零部件實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後退政策及進口商品適用關稅優惠稅率:
1、海關總署2008年第29號公告,自2008年1月1日起,國內企業為開發、製造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及其功能進口的部件。
主要包括:立式或卧式加工中心、龍門式加工中心(含龍門鏜銑床)、數控車床(含車削中心)、重型數控卧式車床(含車削中心)、大型數控立式車床(含車削中心)、數控銑鏜床(含銑鏜加工中心)、數控滾齒機、數控插齒機、數控剃齒機、數控磨齒機、數控閉式機械壓力機及大型多工位壓力機、數控激光沖壓切割復合機、數控不落輪車床、柔性製造系統,功能部件包括數控裝置、高速電工軸(加工中心)、數控動力刀架、數控回轉工作台、滾珠絲杠副、直線滾動導軌、自動換刀裝置。
2、《財政部關於調整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原材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08]36號),自2008年1月1日(以進口申報時間為准)起,國內企業為開發、製造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原材料。
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是指單機額定功率不小於1.2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
3、海關總署2008年第24號公告,自2008年1月1日起,國內企業為開發、製造大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而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
主要包括:額定裝載質量不小於108噸的大型電動輪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和額定裝載質量不小於85噸的大型機械傳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
4、海關總署2008年第15號公告和《財政部關於調整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08]14號),自2008年1月1日起,國內企業為開發、製造新型大馬力農業裝備而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
主要包括: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自走式青貯飼料收獲機、馬鈴薯種植機、大型小麥免耕播種機、水稻覆土直播機、采棉機。
5、《財政部關於成品油進口稅收問題的通知》(財關稅[2008]35號),自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中國**天然氣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00萬噸柴油和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進口的50萬噸汽油、150萬噸柴油。
6、商務部2008年第43號公告,自下發之日起,進口原產於東盟國家起酥油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項下「混合製成的食用油脂或製品」(稅則號列15179000)適用優惠稅率。如果進口商申報進口起酥油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稅率,須提交出口國政府指定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FORME)和其他有關規定的單證。
7、《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加農業部2008年度魚種(苗)免稅進口計劃的通知》(財關稅[2008]55號)規定,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農業部2008年度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免稅進口計劃》(財關稅[2008]10號)中增加「其他魚苗及其卵」免稅計劃4000萬尾(粒),並按免稅辦理有關進口手續。
8、財關稅[2006]3號,為支持引進和推廣良種,加強物種資源保護,豐富我國動植物資源,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林業。自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對經國務院批准,在「十一五」期間對進口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以下簡稱種源)免徵進口環節增值稅。
免稅的主要范圍:與農、林業生產密切相關的進口種子(苗)、種畜(禽)和魚種(苗),以及具備研究和培育繁殖條件的動植物科研院所、動物園、專業動植物保護單位、養殖場和種植園進口的用於科研、育種、繁殖的野生動植物種源。具體免稅品種見所附的《進口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免稅貨品清單》;軍隊、武警、公安、安全部門(含緝私警察)進口的警用工作犬。
二、對以上優惠稅收政策的享受,進口企業在執行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享受先征後退政策的進口關鍵零部件,應根據具體清單所列進口關鍵零部件實行年度暫定關稅稅率,如不按年度稅率的應按其它暫定關稅稅率執行。
二是享受先征後退政策的企業進口上述關鍵零部件時,應向海關單獨申報進口,並憑財政部出具的重大裝備製造企業退稅確認書直接向進口地海關申請辦理先征後退手續。
三是所退稅款作為國家投資處理,轉為國家資本金,主要用於企業新產品的研製生產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四是進口免稅種源(含工作犬)的企業,每年應向主管部門提出下一年度進口計劃,主管部門審核後於12月1日前連同本年度免稅進口執行情況匯總上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核定。在核定的年度免稅品種、數量范圍內,按海關的有關規定辦理免稅手續。對於未經批准或未列人年度計劃的進口種源應照章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免稅進口的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種源進人國內市場後的稅收問題,按國內有關稅收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