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城市拆遷條例
❶ 如何計算武漢市拆遷房屋補償款 請列舉公示舉例說明!
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來看,一是補償房屋面積,或是貨幣補償。至於補償多少要看評估價和當地的房價
我們在此舉例說明:如果有一戶人家建築面積為20平方米,補償價按每平方米5000元計算,經濟適用房均價每平方米3100元,那麼這戶人家可以拿到多少補償呢?
按照計算公式,這戶人家的拆遷補償面積=20平方米×0.7(系數)=14平方米。因為拆遷補貼面積不足15平方米,所以按15平方米計算(必須符合規定條件)。
再套用計算公式,這戶人家的拆遷補償款=20平方米×5000元/平方米+15平方米×3100元/平方米=146500元,所以實際上該戶可以拿到補償款146500元。
❷ 最新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條例或標准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條例已經廢止,現在實行的是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下面是全文。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武漢市人民政府令第130號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已經2002年2月4日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長:周濟
2002年2月8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四條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並切實做到保護文物古跡。
第五條市城市規劃管理部門是全市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主管部門,並具體負責江岸、江漢、、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等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其他區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本區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章拆遷管理
第六條需要拆遷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本辦法的規定,向市或有關區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並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安置計劃和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第七條拆遷安置計劃和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拆遷方式;
(二)拆遷期限;
(三)還建方式及還建期限;
(四)產權清晰的安置用房證明;
(五)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來源及預算資金額度。
第八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申請審查完畢;符合條件的,依法收取拆遷管理費,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書面告知理由。
第九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做好有關宣傳解釋工作。
第十條拆遷范圍確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該拆遷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含裝飾、裝修)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建立新的房屋租賃關系;
(四)以被拆遷房屋為注冊住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就上述暫停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在收到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的書面通知後,應當暫停辦理相關手續。
暫停辦理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辦理期限的,必須在暫停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申請,暫停辦理期限的延長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一條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拆遷期限不得超過1年,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長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拆遷期限經批准延長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予公告。
拆遷人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應當對拆遷范圍內的危房進行監護。
第十二條拆遷房產管理部門直接管理的房屋、單位自己管理的房屋和私有房屋(以下簡稱直管房、自管房和私房),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訂立拆遷補償安置書面協議。實行貨幣補償的,協議應當規定補償金額、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搬遷期限和違約責任以及當事人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實行產權調換的,雙方還應當就安置房屋的地點、面積、差價結算等事項訂立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示範文本,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制定,供拆遷當事人參照使用。
第十三條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代辦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拆遷人自行拆遷的,其從事拆遷工作的人員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業務培訓合格。
第十四條拆遷代辦單位從事拆遷代辦業務,應當事先依法報經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五條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房屋承租人是指與房屋所有人簽訂書面租賃協議,並經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單位和個人。
第十六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可以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辦法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八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由市或有關區人民政府責成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組織強制拆遷,有關部門應積極協助;或者由作出裁決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手續。
第十九條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拆遷人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條在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前,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確定的數額,以專戶存入指定的金融機構,並就還建工程或補償安置進度制定相應資金量使用計劃。
該項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一條拆遷人、有關金融機構與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前,應當就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使用訂立協議。有關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監控管理資金,保證專款專用。
金融機構不按協議約定擅自劃撥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導致被拆遷人補償安置不能落實的,應當按照協議約定承擔相應的責任。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控管理和使用的具體規定,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金融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條拆遷范圍內房屋拆遷完畢,拆遷人應當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確認,並到房產、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被拆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注銷登記手續。
第二十三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明確辦理房屋拆遷審批、核准事項的審批時限、具體條件和責任人,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
第二十四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房屋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房屋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拆遷人和拆遷代辦單位應當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建立房屋拆遷檔案,及時報送有關資料,並接受監督檢查。
第三章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五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按被拆遷房屋重置價結合使用期限給予補償。
第二十六條拆遷補償安置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方式,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方式,除本辦法另有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自行選擇。
第二十七條貨幣補償金額應當根據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價格,下同)和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確定。
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根據被拆除房屋的區位、用途、結構、成新等因素評估確定。
被拆除房屋的區位,按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用地級別執行。
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按房屋產權證登記的建築面積確定;沒有確定建築面積的,由房產管理部門確定。
第二十八條符合下列條件的私房所有人和自管、直管房承租人,其被拆遷的住宅房屋建築面積在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以下的,按25平方米計算;在20平方米以上不足30平方米的,按30平方米計算:
(一)在本市他處另無住房,且未享受住房制度改革政策;
(二)選擇貨幣補償安置的。
第二十九條房屋根據用途分為住宅房屋和非住宅房屋。非住宅房屋包括生產用房、商業經營用房、辦公用房和其它用房。
私房和自管房用途以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為准;房屋所有權證登記不明確或者尚未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以規劃管理部門批準的建築用途為准。
直管房用途根據租賃憑證確定。直管房由住宅房屋改為非住宅房屋的,按住宅房屋認定,並對其用於營業的建築面積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十條拆遷范圍公布後,由拆遷人委託評估機構對被拆除房屋進行評估,評估時點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為准。
第三十一條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就評估結果向武漢市房地產估價師協會提出鑒定申請,由武漢市房地產估價師協會組織專家進行鑒定,鑒定結果作為行政裁決補償的依據;拆遷當事人自收到評估結果之日起7日內未申請鑒定的,以評估結果作為行政裁決補償的依據。
拆遷房屋評估收費標准,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制定。
拆遷房屋的評估技術規范、評估爭議處理程序和有關管理規范,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市房產管理部門制定。
第三十二條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根據被拆遷房屋和產權調換後的房屋按市場評估價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三條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四條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三十五條拆遷直管、自管住宅房屋,可由房屋所有人先按照住房制度改革相關政策出售給房屋承租人,或者提供房屋進行安置。
不能按照前款規定安置承租人,被拆遷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償還房與原房建築面積相等部分由房屋所有人支付差價,超出原房建築面積的部分由承租人支付費用,並取得該部分房屋的所有權;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租賃關系終止,由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支付貨幣補償款的20%,對承租人支付貨幣補償款的80%,但按照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進行貨幣補償,超出被拆除房屋建築面積部分的貨幣補償款由拆遷人支付給承租人。
第三十六條拆遷下列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對被拆除房屋作出勘察記錄,向公證機關辦理補償款提存和證據保全手續,並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
(一)產權不明確的房屋;
(二)所有人不在本地又未委託代理人的房屋;
(三)房屋所有人下落不明的房屋;
(四)代管房屋。
拆遷由房產管理部門托、代管的房屋,按貨幣補償方式進行。補償標准和支付方式,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市房產管理部門擬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三十七條拆遷人提供的安置房屋的質量、設計等,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過渡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過渡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過渡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第三十九條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使用人,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四十條拆遷非住宅房屋中的商業經營用房和生產用房,拆遷人還應按下列規定給予補償:
(一)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和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安裝費用;
(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購置價扣除折舊後的費用;
(三)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且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按被拆遷人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對被拆遷范圍內直接從事生產經營的在冊人員給予6個月的停產停業補償費用。
前款規定的在冊人員,是指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發放前已與被拆遷人簽訂勞動合同並到勞動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人員(含未進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按照《條例》的規定依法予以處罰。
第四十二條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按照《條例》規定予以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所列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以及其他有關經濟補償標准,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制定。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五條本辦法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❸ 請問武漢市09年拆遷條例條規有哪些
武漢市房屋拆遷現執行的拆遷法規政策有:
---國務院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2001.11.1.施行)
---建設部
《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建設部建住房[2003]234號,2004年1.1.施行)
《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建設部 號,2004.3.1.施行)
---湖北省
《湖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湖北省政府令第267號,2004.9.1.施行)
--武漢市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市政府令130第130號,2002.3.1.施行)
《關於制定我市中心城區房屋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等標準的通知》(武價房字[2002]75號,2002.5.27施行)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評估操作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武房市[2002]148號,2002.7.23.施行)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管理規定》(武規拆字[2003]6號,2003.5.1.施行)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管理暫行規定》(武規拆字[2003]7號,2003.5.1.施行)
《關於規范房屋拆遷評估結果告知問題的通知》(武規拆字[2003]12號,2003.6.30施行)
《關於規范建設項目房屋拆遷現場管理的通知》(武軌拆字[2003]13號,2003.6.27.施行)
《關於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增加房屋拆遷補助費的通知》(武規拆字[2003]14號,2003.6.27施行)
《關於核准武漢市房屋拆遷評估機構的通知》(武規拆字[2003]16號)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評估實施意見》(武規拆[2004]3號,2004.4.1.施行)
《關於核准武漢市房屋拆遷評估機構的通知》(武規拆字[2004]4號
沒有全部都有的,你自己慢慢分開找。另外,你要是想詢問拆遷過程當中的詳細內容,可以重發一個帖子問具體內容。
❹ 武漢新技術開發區拆遷補償標准
宅基地補償有了量化標准
宅基地拆遷補償三個等級 房屋重置價格整體上調,最高幅度150元/平方米
昨日,我市首次出台徵用集體土地農民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同時我市房屋重置價格標准也進行了調整。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按照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根據新出台的兩項標准,集體土地農民可大略算出宅基地拆遷,到時可獲多少拆遷補償。
上述兩項標准均於2004年6月1日起在七城區和兩個開發區執行。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范圍內宅基地補償標准及房屋重置價標准,由各區組織制定,並報主管部門批准或備案。
■「兩個標准」解讀
區位補償價分三級
適用范圍:農民宅基地
江岸、江漢、橋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含託管區)農民宅基地的所在區位,按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環路分為三類:
一類區為二環線以內(含二環線)的區域。按照我市交通規劃設想,二環線總長52公里,和內環平均距離4公里,包括漢陽四新及過江段、十升路段、漢西路段、發展大道段、水東路及過江段、東湖路段、珞獅路段,青菱段等,及楊泗港、二七路兩個過江隧道。
二類區為二環線至三環線(即中環線)之間的區域。三環線全長約88公里,分西環、南環、東環、北環多段,含白沙洲、天興洲兩座長江大橋。西環段由東西湖區額頭灣到洪山區青菱立交橋,南環段從洪山武咸公路到武黃公路,東環段從武黃公路經武青三幹道立交到平安鋪,北環段從新洲區平安鋪經岱家山、三金潭、古田一路到額頭灣立交。
三類區為三環線以外(含三環線)的區域。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為:經認定的房屋合法佔地面積與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準的乘積。其中,一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2280元/平方米,二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1920元/平方米,三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1500元/平方米。
房屋重置價將上調
適用范圍:所有房屋
房屋重置價,是在估價時點重建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效的新房的正常價格。在房屋的交易管理、資產管理、拆遷補償、國家稅收管理中,該標准都有指導作用。
我市最早於1993年出台房屋重置價標准,1996年進行了調整。目前隨經濟發展,建築材料價格上漲,房產部門會同市物價局對此標准進行了再次修訂,將來將根據武漢市房屋建築成本的變化適時調整。
對比上次價格,本次標准以平均14.45%的幅度整體上調,上調幅度最大的150元/平方米,最少30元/平方米。如一等磚混結構的房屋,重置價格從620元/平方米提高到710元/平方米,磚木一等房屋的價格從600元/平方米調到680元/平方米。
據介紹,重置價將按照房屋的結構、等級及成新率確定。本次標准共分四種結構,十個等級,成新率分別按不同標准,從十成新到二成新共九等。
某估價所負責人稱,重置價根據這些標准套算,如王某家有套150平方米磚混結構房子,被套入二類,八成新,則重置價為:150×0.8×650=78000(元)。因公布房屋重置價格不含空調、採暖等設備的重置價,如房屋中有這些設備,應另行計算。
房屋的市場價格由區位價和重置價組成。該估價所負責人稱,該標準的提高不會對市場發生太大作用,因為市場已隨行就市,而該標準是市場變化後的政策調適,但它對拆遷補償標准會產生影響。
農民宅基地拆遷補償怎麼算
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拆遷集體土地房屋,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拆遷人應當向被差遣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
2003年2月22日發布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農村村民1戶只能擁有1處宅基地,在依法批準的宅基地上建房或在原有宅基地上改、擴建房屋,不應超過3層。中環線內村民宅基地標準是:佔用農用地的,每戶不超過80平方米;佔用其他土地的,每戶不超過100平方米;中環線外村民,宅基地使用農用地的,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使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積不得超過120平方米。
假定上述提到的王某家住洪山區徐東村,屬二環線以內區域,應適用一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2280元/平方米,如果該房經批準的宅基地面積為60平方米,則區位補償價為2280×60=136800元。如果該房150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合法手續,那麼應獲得的補償應大體為136800+78000=214800元。
[比較] 城市房屋如何估價
值得提醒的是,對於城市房屋拆遷,其補償辦法是不同的。4月1日開始實施的《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估價實施意見》規定,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對房屋的市場價格進行評估,以實際市場價格為准。拆遷估價機構由拆遷戶投票產生,估價結果要公示7天。拆遷戶對估價有異議可申請復核、重估或技術鑒定。
你家的房子值多少錢?
昨日,我市公布房屋重置價格標准,相比此標準的1993年版和1996年版,新標准總體提高幅度在15%左右,「條條框框」更加明細,更具參照性和可操作性。
何謂房屋重置價格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房屋重置價格具體指:假設承包商根據發包商的要求完成新的房屋建築後,發包商支付的全部費用。該費用對應的發包方式為房屋建築施工安裝工程總承包方式。
簡單地說,房屋重置價格就是某棟建築物在計算相關折舊後的現時價值。
房產部門介紹,隨著近年來城市拆遷范圍擴大,原有標准明顯偏低,此次調整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被拆遷戶的利益。
「條條框框」更加明細
相比過去,新標准明顯總體提高,如1996年我市修訂該標准時,簡易結構重置價格僅為280元/平方米,新標准為340元。
不僅價格提高,新標準的「條條框框」也更加明細,方便居民對照參考。如在結構類型中,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房屋等級的區分主要依據是房屋是高層(13層及其以上的且安裝有電梯)、小高層(7-12層且安裝有電梯)還是多層(4-9層未安裝電梯)、低層(1-3層)。
具體每個等級也有詳細說明,如某棟高層建築原本可歸類到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一等,但它也可能因外牆貼磚、內牆粉飾甚至是木門、鋁合金門窗達不到一等中的裝修標准而降級到二等。
新標準的適用范圍
房產部門介紹,房屋重置價格標准在各類房屋交易估價、資產評估,特別是房屋拆遷補償評估中意義重大。
不少買賣二手房的市民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買的不知道是否買貴了,賣的更覺著自己吃虧。專業評估公司解決這一問題時,會用重置價格標准測算出房屋價格,讓買賣雙方明白的同時還防止了國家稅費的損失。
廣大拆遷戶更是受益。過去,標准明細程度不夠,拆遷戶看評估部門給的重置價格如同「霧里看花」,現在他們則可根據標准明細逐條對照,做到心中有數。
新標准中還有哪些規定
新標准規定,在計算房屋重置價格時,還要考慮房屋成新率,住宅房屋成新率的評定共設定兩大分類(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成新設定為9成。
在成新設定上,每類成新都有詳細的標准供居民對照參考,標准設立由三部分構成:結構部分、裝修部分、水電衛設施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具體細則。
物價、房產部門表示:各類房屋交易估價、資產評估和房屋拆遷補償評估中,均應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評估規范》,按照新出台的《武漢市房屋重置價格標准》,根據房屋的不同等級、不同結構和不同新舊程度確定合理的重置價格。
http://www.wpl.gov.cn/articleshow.asp?news_id=1641
辦法:
http://www.chinalaw.gov.cn/jsp/contentpub/browser/contentpro.jsp?contentid=co1058284246
❺ 涉及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知識有哪些
國家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
國務院行政法規: ·
《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省市地方性法規(各個地方法規有些區別,下面列舉武漢市相關規定):
武漢市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信息發布與傳播辦法(試行)
湖北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及傳播管理辦法
武漢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武漢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武漢市住宅區物業管理條例(2004年)》
行政規章:
武漢市景觀燈光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
武漢市道路橋梁融雪防凍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試行)
《武漢市控制和查處違法建設辦法》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燃氣管理辦法》
❻ 關於拆遷的補償辦法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辦法》
頒布者:武漢市人民政府
頒布日期:2003-12-22
實施日期:2004-02-01
實效性:有效
武漢市人民政府令
第149號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辦法》已經2003年11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李憲生
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徵用集體所有土地(以下簡稱征地)補償安置管理,保障征地工作順利進行,保護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征地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和省人民政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安置,是指因依法徵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按照本辦法規定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支付補償費用和實施安置的行為。
第四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同時負責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征地補償安置的實施工作。
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征地補償安置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五條 征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市人民政府或者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人民政府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征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場、街道)、村予以公告。具體工作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第六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被徵用土地上有建(構)築物的,還應提供有關建(構)築物的合法證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征地工作人員到現場調查核實。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准。
自征地公告公布之日起,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不得在征地范圍內搶種、搶建。搶種、掄建的,不予補償。
第七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場、街道)、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意見。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八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標准有爭議的,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第九條 征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及地上附著物(含建、構築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第十條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三章 土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
第十一條 徵用土地的,按下列標准支付土地補償費:
(一)徵用耕地的,按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lO倍補償;
(二)徵用園地、林地以及其它農用地的,按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補償;
(三)徵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按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補償。
第十二條 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能計算產值的,按其產值進行補償。能收獲的不予補償;不能收獲的,按一季產值進行補償。不能計算產值的,給予合理補償。
農田水利及機電排灌設施、電力、廣播、通訊設施以及其它附著物,能遷移的,由產權單位自行負責遷移,用地單位付給遷移費;不能遷移的,由用地單位依據重置價給予補償。
被徵用土地上的墳墓,由用地單位以公告形式通知墳主在限期內自行遷移,並按有關規定向墳主支付遷墳費;逾期未遷移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處理。
本條第一、二、三款規定的補償費應當支付給所有人,具體補償標准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 征地涉及房屋拆遷的,按《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經依法批准臨時使用集體土地的單位,按下列規定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補償費:
(一)臨時使用耕地的,按其前3年平均年產值結合使用年限計算補償費。使用不足1年的按兩年計算,1年以上(合1年)的按3年計算;
(二)臨時使用其他有收益土地的,按鄰近耕地前3年的平均年產值乘以使用年限給予補償。
臨時用地范圍內的青苗和地上附著物,按實際損失對所有人給予補償。
第四章 農業人口安置
第十五條 徵用土地的,應當按下列規定支付安置補助費:
(一)徵用耕地的,每1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
(二)徵用有收益的其他土地,每1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鄰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
徵用無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第十六條 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五條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第十七條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用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因征地已經享受安置政策的農業人口,在下次征地時不再納入需安置農業人口范圍。
第十八條 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符合參加社會保險條件的,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安置補助費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社會保險費用。參加社會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擬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來取整理土地、開墾耕地、調整土地、興辦企業、建立征地安置專項資金等方式,安置需要安置的人員。
第二十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情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區、鄉(鎮)人民政府及街道辦事處應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 侵佔、挪用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的,由監察、審計部門依法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征地補償安置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被征地單位土地面積、耕地面積、農業人口數量、年產值等,按市統計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數據確定。
第二十四條 使用國有農用地從事非農業建設的補償,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94年3月30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武漢市國家建設徵用土地補償安置辦法》同時廢止。
武漢出台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政策
按規定,城市居民不能佔用集體土地建房,也不得購買農村村民的住宅。但由於歷史原因,部分居民已購買了村民住宅,或者買地蓋起了住宅。對此,武漢市日前出台了《武漢市徵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試行)》,對這一問題做了詳細闡述。
按這一規定,城市居民和非本村村民在集體土地上於1998年12月31日以前建造和購買的房屋,拆遷時應給予一定補償:中環線以內的、且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內,中環線以外的、且建築面積在360平方米以內的,房屋建築面積補償價按房屋重置價計算;超出部分的面積補償價按房屋重置價50%計算。
其房屋佔用的土地,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給予一定的土地補償費。
1999年1月1日以後,農村村民未取得合法批准文件建設的房屋及其佔用的宅基地,城市居民、非本村村民在集體土地上建造和購買的房屋,征地拆遷時不予補償。
武漢市城市規劃管理局關於印發《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規劃國土分局,各有關建設單位: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管理規定》已制定,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2000年12月7日武漢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印發《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專項資金監控管理暫行辦法》(武規土拆字[2000]034號)同時廢止。
二○○三年四月十四日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確保被拆遷人房屋拆遷後得到補償安置,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是指拆遷范圍內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按《辦法》應對被拆遷人給予安置、補償所需的費用。具體包括房屋補償費用、附屬物補償費用、臨時安置補助費用、安置房建設所需費用以及拆遷涉及的其他費用。
第四條 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的數額由拆遷管理部門根據被拆遷房屋面積、用途、市場評估意見等因素確定。
拆遷人應按照拆遷管理部門確定的資金數額,將拆遷安置補償資金存入拆遷管理部門指定的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社,下同),並確保該項資金用於房屋拆遷安置補償。
第五條 在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前,拆遷人、接受存款的商業銀行與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就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使用訂立協議。
商業銀行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管理監控資金,保證專款專用。商業銀行未按照協議約定擅自允許拆遷人使用監控資金,導致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不能落實的,應當承擔擅自劃撥資金的責任。
第六條 資金監控的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資金監控的數額;
(二)資金使用計劃;
(三)資金使用的具體程序;
(四)追加資金程序;
(五)解除資金監控程序;
(六)違約責任;
(七)認為需要訂立的其他事項。
第七條 拆遷安置補償資金按以下規定監控:
實行貨幣安置或建房安置的項目,按應安置補償資金量的100%進行監控。
實行現房安置的項目,根據拆遷人提供現房的數量適當計減監控資金,但最少不低於貨幣安置補償資金的 60%。
第八條 拆遷人對被拆遷人實行現房安置的,應提供房屋的購房合同、房屋建設審批手續以及房屋戶型、面積、地點、樓層等相關資料。
第九條 非經營性建設項目確有特殊情況的,拆遷管理部門可酌情降低監控資金幅度。
第十條 資金監控協議訂立後,拆遷人按確定的資金數額專戶儲存,辦理存款的商業銀行應向拆遷管理部門出具相應數額的書面資金認定證明。
第十一條 拆遷人應按計劃使用監控的資金,經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後,商業銀行方可允許拆遷人使用相應的資金。
第十二條 拆遷過程中因情況發生變化確需追加監控資金的,拆遷管理部門應將追加監控的數額書面通知拆遷人,並與拆遷人、商業銀行簽定補充協議。
第十三條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完畢後,拆遷管理部門應及時向商業銀行發出解除監控通知,被拆遷人可自由使用監控資金剩餘部分。
第十四條 司法部門依法執行拆遷人財產涉及監控資金的,商業銀行應及時通知拆遷管理部門。
第十五條 《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內有集體所有土地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按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武漢市規劃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實施日期】2004/02/01【頒布單位】武漢市人民政府令第148號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已經2003年11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李憲生
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徵用集體所有土地上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維護拆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理》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被徵用集體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實施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依法取得使用集體所有土地有關批准文件的用地單位。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合法所有人。
第四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工作,同時負責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的實施工作。
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區內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的實施工作。
被拆遷人所在地的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配合、支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拆遷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五條 用地單位取得征地批准文件後,可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在用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戶口的遷入、分戶;
(四)以被拆遷房屋為注冊住址辦 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
(五)改變房屋、土地用途。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用地單位的申請後,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並在用地范圍內予以公告。暫停辦理有關事宜的期限自公告之日起算,最長不超過12個月。
暫停期限內,擅自辦理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的,房屋拆遷時不予認定。
暫停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復轉退軍人、離退休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及刑滿釋放人員、解除勞教人員回原籍確需辦理戶口遷入且符合戶籍管理規定的,可到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後,應及時抄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第六條 征地方案公告後,用地單位應當根據征地方案擬訂被徵用土地范圍內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並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征地范圍內房屋拆遷摸底情況;
(二)拆遷期限;
(三)拆遷方式;
(四)安置方式及期限;
(五)實物還建所需房屋及相關資料、證明;
(六)補償安置資金證明以及使用計劃;
(七)其他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關的意見。
第七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拆遷人提交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進行審查,並連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並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補償安置方案經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實施房屋拆遷不得超越經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
第八條 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和經批準的補償安置方案,就補償、安置等事項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應當明確載明補償形式、補償標准、安置方式、搬遷期限、臨時安置過渡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
依法簽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協議內容。
第九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示範文本,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條 在公告的拆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和安置
第十一條 拆遷中環線以內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可選擇貨幣補償安置或以房屋產權調換方式安置;具備條件的,經依法批准,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建設多層住宅予以安置;確屬從事農業生產需要且人均農用地達到或超過全市人均耕地數,並符合宅基地審批條件的,可申請審批宅基地安置。
拆遷中環線以外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可選擇貨幣補償、產權調換或者另闢宅基地進行安置。具備條件的,也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農民社區模式,統一集中安置。
第十二條 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價標准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房產部門制定。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按不同的區位確定。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宅基地的所在區位,按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環路分為三類:一類區為二環路以內(合二環路)的區域,二類區為二環路至三環路(中環線)之間的區域,三類區為三環路(中環線)以外的區域。具體補償價標准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范圍內的宅基地區位及其補償價標准,由各區人民政府組織制訂,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被拆遷人具有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資格。
第十三條 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當按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拆遷補償款,並與安置房屋的評估價款結算差價。
第十四條 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建設多層住宅安置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人按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給予補償;集中建設多層住宅的方式、標准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徵求被拆遷人的意見,費用由被拆遷人承擔。
另行審批宅基地安置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人按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償,由被拆遷人按經批準的宅基地的位置和面積自建房屋,費用由被折遷人承擔。
按照本條第一、二款規定的安置方式建設住宅的,應當符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民新村建設規劃。
第十五條 拆遷住宅房屋,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1戶1處宅基地進行補償安置。拆遷補償中被拆遷住宅房屋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應當根據經合法批準的面積認定。被拆遷住宅房屋的佔地面積不足60平方米,被拆遷人在本市范圍內無其他住房的,被拆遷房屋的佔地面積按60平方米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99年1月1日)實施前建成的房屋及所佔用的土地,末取得相應權證及主管部門批准文件,但確由本村被拆遷人長期自住的,可給予適當補償,具體辦法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 拆遷補償中認定的房屋佔地面積,以土地使用證登記的面積為依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但經合法批準的,以批準的用地面積為依據。
拆遷補償中認定宅基地上房屋建築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的面積為依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具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建房文件的,以批準的建築面積為依據。
第十七條 對利用自有住宅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並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按住宅房屋予以認定,但對其實際用於經營的建築面積部分給予適當營業補償。具體補償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按本辦法補償安置的,拆遷人還應付給被拆遷人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提供過渡房。房屋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具體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被拆遷房屋電話、空調、水表、電表、有線電視、管道煤氣等設施的遷移補償費,具體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拆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按照房屋重置價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房屋佔用的土地按《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辦法》規定的標准,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
拆遷非住宅房屋,除按前款規定給予補償外,還應當按實際情況對被拆遷人補償下列費用:
(一)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
(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三)因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補償費;
(四)屬於商業用房的,應按其營業面積給予營業補償。
第二十一條 拆除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經依法批准尚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重置價結合剩餘期限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二條 房屋的用途按照規劃審批用途確定;沒有規劃審批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使用證登記用途確定;仍無法確定被拆遷房屋用途的,按住宅房屋認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四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征地拆遷補償安置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依法佔用本村集體土地及國有農用地的,其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❼ 武漢市門面拆遷如何補償
租賃房的拆遷補償安置問題,涉及到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的關系,情況比較復雜,既要對房屋所有人進行補償,又要考慮社會安定,對房屋使用人進行安置。為了保護房屋所有人的利益,同時兼顧房屋使用人的利益,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1、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2、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3、拆遷租賃房屋實行產權調換,拆遷人提供的產權調換房屋在規劃市區內(在規劃市區外的房屋拆遷除外)、與原房屋價格相當並且使用面積不低於原房屋使用面積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應當服從。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
在過渡期限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遷人提供的周轉房的,拆遷人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具體補償安置要看各省市的規定。
❽ 武漢2021年最新拆遷政策
❾ 武漢市公房房屋拆遷補償
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確保被拆遷人房屋拆遷後得到補償安置,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是指拆遷范圍內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按《辦法》應對被拆遷人給予安置、補償所需的費用。具體包括房屋補償費用、附屬物補償費用、臨時安置補助費用、安置房建設所需費用以及拆遷涉及的其他費用。
第四條 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的數額由拆遷管理部門根據被拆遷房屋面積、用途、市場評估意見等因素確定。
拆遷人應按照拆遷管理部門確定的資金數額,將拆遷安置補償資金存入拆遷管理部門指定的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社,下同),並確保該項資金用於房屋拆遷安置補償。
第五條 在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前,拆遷人、接受存款的商業銀行與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就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使用訂立協議。
商業銀行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管理監控資金,保證專款專用。商業銀行未按照協議約定擅自允許拆遷人使用監控資金,導致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不能落實的,應當承擔擅自劃撥資金的責任。
第六條 資金監控的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資金監控的數額;
(二)資金使用計劃;
(三)資金使用的具體程序;
(四)追加資金程序;
(五)解除資金監控程序;
(六)違約責任;
(七)認為需要訂立的其他事項。
第七條 拆遷安置補償資金按以下規定監控:
實行貨幣安置或建房安置的項目,按應安置補償資金量的100%進行監控。
實行現房安置的項目,根據拆遷人提供現房的數量適當計減監控資金,但最少不低於貨幣安置補償資金的 60%。
第八條 拆遷人對被拆遷人實行現房安置的,應提供房屋的購房合同、房屋建設審批手續以及房屋戶型、面積、地點、樓層等相關資料。
第九條 非經營性建設項目確有特殊情況的,拆遷管理部門可酌情降低監控資金幅度。
第十條 資金監控協議訂立後,拆遷人按確定的資金數額專戶儲存,辦理存款的商業銀行應向拆遷管理部門出具相應數額的書面資金認定證明。
第十一條 拆遷人應按計劃使用監控的資金,經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後,商業銀行方可允許拆遷人使用相應的資金。
第十二條 拆遷過程中因情況發生變化確需追加監控資金的,拆遷管理部門應將追加監控的數額書面通知拆遷人,並與拆遷人、商業銀行簽定補充協議。
第十三條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完畢後,拆遷管理部門應及時向商業銀行發出解除監控通知,被拆遷人可自由使用監控資金剩餘部分。
第十四條 司法部門依法執行拆遷人財產涉及監控資金的,商業銀行應及時通知拆遷管理部門。
第十五條 《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內有集體所有土地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監控按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武漢市規劃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實施日期】2004/02/01【頒布單位】武漢市人民政府令第148號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已經2003年11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李憲生
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徵用集體所有土地上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維護拆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湖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理》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被徵用集體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實施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依法取得使用集體所有土地有關批准文件的用地單位。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合法所有人。
第四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工作,同時負責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的實施工作。
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區內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的實施工作。
被拆遷人所在地的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配合、支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拆遷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五條 用地單位取得征地批准文件後,可以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在用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戶口的遷入、分戶;
(四)以被拆遷房屋為注冊住址辦 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
(五)改變房屋、土地用途。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用地單位的申請後,應當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並在用地范圍內予以公告。暫停辦理有關事宜的期限自公告之日起算,最長不超過12個月。
暫停期限內,擅自辦理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的,房屋拆遷時不予認定。
暫停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復轉退軍人、離退休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及刑滿釋放人員、解除勞教人員回原籍確需辦理戶口遷入且符合戶籍管理規定的,可到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公安部門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後,應及時抄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第六條 征地方案公告後,用地單位應當根據征地方案擬訂被徵用土地范圍內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並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征地范圍內房屋拆遷摸底情況;
(二)拆遷期限;
(三)拆遷方式;
(四)安置方式及期限;
(五)實物還建所需房屋及相關資料、證明;
(六)補償安置資金證明以及使用計劃;
(七)其他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關的意見。
第七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拆遷人提交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實施方案進行審查,並連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並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補償安置方案經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實施房屋拆遷不得超越經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
第八條 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和經批準的補償安置方案,就補償、安置等事項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應當明確載明補償形式、補償標准、安置方式、搬遷期限、臨時安置過渡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
依法簽訂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協議內容。
第九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示範文本,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條 在公告的拆遷期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和安置
第十一條 拆遷中環線以內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可選擇貨幣補償安置或以房屋產權調換方式安置;具備條件的,經依法批准,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建設多層住宅予以安置;確屬從事農業生產需要且人均農用地達到或超過全市人均耕地數,並符合宅基地審批條件的,可申請審批宅基地安置。
拆遷中環線以外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可選擇貨幣補償、產權調換或者另闢宅基地進行安置。具備條件的,也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農民社區模式,統一集中安置。
第十二條 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價標准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房產部門制定。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按不同的區位確定。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宅基地的所在區位,按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環路分為三類:一類區為二環路以內(合二環路)的區域,二類區為二環路至三環路(中環線)之間的區域,三類區為三環路(中環線)以外的區域。具體補償價標准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范圍內的宅基地區位及其補償價標准,由各區人民政府組織制訂,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被拆遷人具有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資格。
第十三條 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當按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拆遷補償款,並與安置房屋的評估價款結算差價。
第十四條 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建設多層住宅安置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人按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給予補償;集中建設多層住宅的方式、標准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徵求被拆遷人的意見,費用由被拆遷人承擔。
另行審批宅基地安置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人按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償,由被拆遷人按經批準的宅基地的位置和面積自建房屋,費用由被折遷人承擔。
按照本條第一、二款規定的安置方式建設住宅的,應當符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民新村建設規劃。
第十五條 拆遷住宅房屋,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1戶1處宅基地進行補償安置。拆遷補償中被拆遷住宅房屋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應當根據經合法批準的面積認定。被拆遷住宅房屋的佔地面積不足60平方米,被拆遷人在本市范圍內無其他住房的,被拆遷房屋的佔地面積按60平方米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99年1月1日)實施前建成的房屋及所佔用的土地,末取得相應權證及主管部門批准文件,但確由本村被拆遷人長期自住的,可給予適當補償,具體辦法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 拆遷補償中認定的房屋佔地面積,以土地使用證登記的面積為依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但經合法批準的,以批準的用地面積為依據。
拆遷補償中認定宅基地上房屋建築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的面積為依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具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建房文件的,以批準的建築面積為依據。
第十七條 對利用自有住宅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並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按住宅房屋予以認定,但對其實際用於經營的建築面積部分給予適當營業補償。具體補償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按本辦法補償安置的,拆遷人還應付給被拆遷人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提供過渡房。房屋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具體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被拆遷房屋電話、空調、水表、電表、有線電視、管道煤氣等設施的遷移補償費,具體標准按城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拆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按照房屋重置價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房屋佔用的土地按《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辦法》規定的標准,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
拆遷非住宅房屋,除按前款規定給予補償外,還應當按實際情況對被拆遷人補償下列費用:
(一)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
(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三)因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補償費;
(四)屬於商業用房的,應按其營業面積給予營業補償。
第二十一條 拆除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經依法批准尚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重置價結合剩餘期限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二條 房屋的用途按照規劃審批用途確定;沒有規劃審批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使用證登記用途確定;仍無法確定被拆遷房屋用途的,按住宅房屋認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四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征地拆遷補償安置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依法佔用本村集體土地及國有農用地的,其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