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度哪個更具有約束力
當然是規章制度,單位可能因違反規章制度給予處分。
『貳』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效力哪個大
地方抄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襲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叄』 規章制度和章程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規章制度是比較具體的,章程是綱領性的 ,兩者主要在內容、約束對象、制定修改的程序三方面有所不同。具體不同如下:
規章制度和章程二者區別:
1、內容不同
依據我國《公司法》規定,無論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必須載明下公司名稱和住所、公司經營范圍、公司注冊資本等事項。
而規章制度一般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制度、行政制度、業務制度、網路制度、審計制度。
2、約束的對象不同
公司章程約束對象主要是: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我國《公司法》規定:「設立公司必須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具有約束力。
規章制度約束對象主要是:公司的普通勞動者。
3、制定修改程序不同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由股東共同制定,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由股東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發起人制定,經出席創立大會的認股人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而規章制度方面,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肆』 口頭約定和規章制度 哪一個約束力更強
這樣做不對。規章制度對大家(包括領導)都有約束力,領導也要遵守。規章制度的制定有相應的程序,任何領導都不能口頭改變。
『伍』 規章制度比企業倫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約束力對不對
對的,因為企業倫理道德只是一種行為的約束力,而不具懲罰力。而規章制度在約束人們行為的同時具有懲罰那些不受約束行為的人和事,因此規章制度比企業倫理道德有更大的約束力。
『陸』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具有哪些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並向本單位職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規章制度,對本單位以及本單位的勞動者具有約束力,本單位以及本單位勞動者應當遵守。
『柒』 工廠規章制度與職業道德哪個更有約束力
工廠規章制度與職業道德是手心手掌的關系,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舍誰都不行。
『捌』 規章制度和章程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規章制度是比較具體的,章程是綱領性的 ,兩者主要在內容、約束對象、制定修改的程序三方面有所不同。具體不同如下:
規章制度和章程二者區別:
1、內容不同
依據我國《公司法》規定,無論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必須載明下公司名稱和住所、公司經營范圍、公司注冊資本等事項。
而規章制度一般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財務制度、行政制度、業務制度、網路制度、審計制度。
2、約束的對象不同
公司章程約束對象主要是: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我國《公司法》規定:「設立公司必須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具有約束力。
規章制度約束對象主要是:公司的普通勞動者。
3、制定修改程序不同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由股東共同制定,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由股東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發起人制定,經出席創立大會的認股人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必須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而規章制度方面,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玖』 企業規章制度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大多數公司都會制定企業規章制度,如員工手冊來對員工進行管理,那麼這種員工手冊有法律約束力嗎?
企業的規章制度要有法律約束力必須符合法定程序,首先規章制度須經民主程序通過,應當經職工代表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其次制定完成的規章制度應進行公示,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微信、發送電子版、發放紙質版等對員工進行培訓;
或將規章制度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等方式確保員工知悉。如果不滿足這兩點制定的規章制度對員工是不發生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
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