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⑴ 北京垃圾分類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主要有四種分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法律依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一)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
(二)廢舊傢具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單獨堆放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三)建築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單獨堆放;
(四)農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灰土單獨投放在相應的容器或者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五)國家和本市有關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其他規定。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單獨收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
⑵ 北京垃圾分類實施時間是什麼時候
北京垃圾分類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類,修改後的《條例》注重源頭減量,鼓勵快遞企業回收快件包裝材料,設定多項罰則,餐飲、旅館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處5000元以上罰款,對個人處罰重點把握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個人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多次違規或將被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垃圾混裝混運也將被處罰。修改後的《條例》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⑶ 《北京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和第三十五條第四款,都是要求分類收集生活垃圾,區別是什麼
三十三條第一款明確了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與個人必須要投入(購買、放置)四分類垃圾桶;第三十五條第四款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要明確規定四分類生活垃圾的投放時間、地點,分類收集、貯存生活垃圾,比如說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規定廚余垃圾是下午13:00--14:00投放,有害垃圾在17:00--18:00投放,所轄區域的單位與個人在上述規定的時間段才可以丟上述垃圾;第三十三條所指單位與個人是被管理的對象,第三十五條指的是管理人,你看第三十四條就知道了;企業與個人沒有分類收集、投放生活垃圾。進行「混投」的,《條例》明確,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個人首次違規投放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⑷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根據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具體如下:
1、廚余垃圾
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垃圾;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
2、可回收物
指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失去原有使用價值,但回收後加工又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電子廢棄物類、織物類等。
3、有害垃圾
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4、其他垃圾
指除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難以辨識類別的生活垃圾。
此外,廢舊傢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要單獨堆放在當地指定的投放地點。家裡裝飾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也應在當地規定的時間、地點單獨堆放,並承擔處理費用。
(4)北京新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後的「首張罰單」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北京市區兩區執法部門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執法宣傳,在執法過程中宣傳新《條例》,督促社會單位落實分類責任、倡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5月11日上午,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在例行檢查中發現,豐台區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售賣水果的區域在經營過程中會產生腐爛水果、水果皮等廚余垃圾,也有水果外包裝如塑料袋、紙盒等其他垃圾,但現場只放置了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垃圾桶,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問題。
前期屬地城管執法隊已經到該超市多次進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要求的宣傳告知。針對該超市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問題,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當場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和談話進行立案調查,並擬對該超市處9000元罰款。這是北京市新《條例》實施以來的第一張處罰罰單。
5月11日至12日,城管執法系統已立案144起,處罰金額共計22萬余元。處罰主要涉及餐館、酒店、企事業單位、建築工地、商場超市、物業等,其中餐館、酒店以及企事業單位存在問題相對較為突出,主要違法行為包括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未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未按規定設置餐廚垃圾收集貯存設施等。
⑸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作用意義是什麼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為了加強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鄉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
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包括單位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建築垃圾按照本條例規定進行管理。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市其他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將生活垃圾管理事業納入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生活垃圾治理的資金投入,組織落實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生活垃圾管理目標和本區生活垃圾源頭總量控制計劃;可以因地制宜採取設立固定桶站、定時定點收運等多種方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生活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轄區內單位和個人參與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工作。按照全程管理、系統銜接、科學分類、適應處理的原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對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具體辦法由市城市管理部門制定。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有利於減量化、資源化和便於識別、便於分類投放的原則,以及本市生活垃圾的特性、處理方式,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標准向社會公布,並根據生活垃圾處理結構的變化進行調整。
法律依據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第十三條 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市生活垃圾處理規劃,組織編制本區生活垃圾處理規劃,報市城市管理部門備案。涉及設施建設的,應當與所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相銜接。區生活垃圾處理規劃應當明確本區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確定生活垃圾設施的布局和處理工藝、能力。
⑹ 北京 垃圾分類
法律分析:北京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類。
法律依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一)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
(二)廢舊傢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單獨堆放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三)農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灰土單獨投放在相應的容器或者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
(四)國家和本市有關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其他規定。
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單獨堆放。
⑺ 北京垃圾分類是什麼
北京目前採取的垃圾分類方法為「四分法」,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這既是符合國家要求,也是目前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孫x軍曾在節目中對這四類生活垃圾作了詳細介紹:
可回收物(藍色桶):可循環利用的,報紙、鏡子、飲料瓶、易拉罐、舊衣服、電子廢棄物等,由再生資源企業回收利用,俗稱「收破爛」。
廚余垃圾(綠色桶):是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從事餐飲經營活動的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
其他垃圾(灰色桶):包括保鮮膜、塑料袋、紙巾、大骨頭、玉米核等。
有害垃圾(紅色桶):對身體和環境有害的。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葯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注意:
《條例》規定,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者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台賬,記錄生活垃圾來源、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並向區城市管理部門報告。
生活垃圾集中轉運、處理設施未按照要求接收生活垃圾,或者未進行分類處理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吊銷生活垃圾處理經營許可證或者渣土消納場所許可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活垃圾分類
⑻ 新版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公布 個人違投最高罰200元
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18日發布修正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明確,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個人首次違規投放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條例》明確,將按照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逐步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易於收繳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加強收費管理,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
《條例》規定,新建住宅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場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的設置位置、功能等內容,並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明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遷移、改建、停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處理設施或者改變其用途。確需拆除、遷移、改建、停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處理設施的,應當經城市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核准,並按照規定先行重建、補建或者提供替代設施。
《條例》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北京市開展經營活動,應當使用電子運單和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性廢物的產生。電子商務經營者在本市銷售商品需要使用快遞服務的,應當選擇使用環保包裝材料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單位和個人應當減少使用或者按照規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優先採購可重復使用和再利用產品。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應當在符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
《條例》要求,禁止在北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將採取措施逐步推行凈菜上市。
《條例》指出,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廢舊傢具家電等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單獨堆放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建築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單獨堆放;農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灰土單獨投放在相應的容器或者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指定的地點;)國家和本市有關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其他規定。
《條例》明確,單位違反規定,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個人違反規定,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⑼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首次明確什麼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並對個人違法投放垃圾
修改後的復《條例》首次明確,單位和個制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並對個人違法投放垃圾的行為,實行教育和處罰相結合。違規投放的個人「屢教不改」,最高可處200元罰款。此外,要求餐館、旅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並對「混裝混運」現象加大了處罰力度。
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包括單位和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市其他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⑽ 我國的垃圾都是怎麼處理的
1、焚燒法
焚燒法是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燃燒反應,使其變成無機物,焚燒處理可減容80%~90%。發達國家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普遍選取焚燒法,相對來說此方法效果比較好。焚燒法可以將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使得土地佔用率大大降低。
垃圾處理的相關條例
2020年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正式實施。為配合《條例》的實施,北京市還印發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以及四個實施辦法,「柔性」政策循序推進。
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市生活垃圾處理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涉及設施規劃布局和用地的,納入本市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本市生活垃圾處理規劃應當明確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確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轉運和處理設施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設施的總體布局,統籌生活垃圾處理流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