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
A. 為什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職時必須穿制服
制服於國家、於社團、於個人都是一種社會符號和形象象徵。設計的優劣是職業裝品位和風格的關鍵,制服的設計是一系統工程、融藝術、實用、科學於一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制約。
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市場競爭,企業形象系統CI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制服作為企業形象中重要識別因素,能夠傳達出社團企業的種種信息:經濟實力、經營狀況、精神面貌、管理水平等等,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軍裝,最大的制服,則影響到國家和軍威的形象。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在人類文明早期,像宗教的神職人員已經開始穿著起了制服以表明他們的身份,直到現在,某些宗教的(像佛教和天主教)神職人員依然穿著特殊的服裝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有些職業的制服有約定成俗的統一樣式,例如海軍、廚師、飛機駕駛員的制服等。制服作為詞語也有另一層含義,意思是用強力壓制使馴服。就是把某人擒住的意思,亦作制伏。
B. 那些部門國家規定需要穿制服
國家規定統一穿制服的是13類人員,而非19個行業。13類人員如下:
1、人民武警察部隊在編幹警。
2、公安機關縣、市(縣級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機構的行政在編幹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以及行署、省轄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戶籍、刑偵、看守、預審、巡邏隊的行政在編幹警。
3、鐵道、交通、民航、林業公安局在編幹警(按相應公安機關的著裝范圍執行)。
4、國家安全部門以公開身份執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務的行政在編幹部。
5、司法行政部門的勞改、勞教場所直接從事對犯人或勞教人員進行管教工作的在編幹警。
6、法院系統定編的現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和法警。
7、檢察院系統定編的現職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和法警。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
世界上的軍裝多數是綠色的,但在許多情況下,自然背景並非綠色,這就要求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選擇服裝顏色。
軍裝每次設計、更新時都要進行大量的測量、實驗工作。設計「84」式軍裝時,就曾經收集了27個國家的軍服樣品,對海陸空三軍的83個團、15000名不同體型戰士進行了實地測量。
「07」式軍服同樣也進行了大量的測量、實驗。據介紹,新軍裝是在駐港部隊軍裝基礎上改裝而來,「這主要是考慮到與國際接軌」。
C. 哪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穿制服
各執法、行政服務部門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穿制服,如公安、工商、稅務、環保、國土、城管、漁政、水政、海關等。
統一制服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工作人員的敬業、專業、親切、信賴,多一份尊重和理解。特別是執法人員,執行公務中若穿著隨意,會少了威嚴和震懾;統一制服也能使機關工作人員花更多心思在工作上,不用整日操心如何穿衣搭配,也能節約平日置裝費用。
也有利於公務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油然而生神聖感、庄嚴感、使命感,從而更尊重和珍惜這份職業,更明白為人民服務的意義和責任,更大程度發揮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統一著裝的,只限下列人員:
一、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編幹警;
二、公安機關縣、市(縣級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機構的行政在編幹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以及行署、省轄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戶籍、刑偵、看守、預審、巡邏隊的行政在編幹警;
三、鐵道、交通、民航、林業公安局在編幹警(按相應公安機關的著裝范圍執行);
四、國家安全部門以公開身份執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務的行政在編幹部。
五、司法行政部門的勞改、勞教場所直接從事對犯人或勞教人員進行管教工作的在編幹警;
六、法院系統定編的現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和法警;
七、檢察院系統定編的現職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和法警;
八、開放口岸對外執行任務的海關、衛生檢疫、食品衛生檢驗、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港務監督和船舶檢驗部門的外勤工作幹部,沿海和邊境水域的漁政檢察幹部,海洋局涉外調查船隊和海監船幹部(含執法幹部)、船員;
九、衛生部門專職食品衛生監督員;
十、農業部門專職植物檢疫工作幹部和內陸水域漁政檢察幹部;
十一、林業部門專職森林植物檢疫工作幹部;
十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的幹部;
十三、稅務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征稅工作的幹部。
D. 國家機關人員下班可以穿制服嗎
可以的,作為比較特殊的國家機關人員警察,相關部門就曾經明文規定過,下了班也是可以穿警服的。
但是下班之後穿制服非常的麻煩,因為有很多規定例如非因工作需要,不得穿制服進入娛樂場所(KTV、酒吧、演藝吧),不得在商業場所內購物,不能進入高檔飯店就餐,不能桑拿、足浴、按摩(正規的也不行)穿制服要嚴格遵守社會道德規范。
國家公務人員和大家一樣下了班都是普通群眾,他(她)們也需要有自己的業余活動和生活,穿著制服出入商場,超市,菜市場和一些大眾娛樂場所是不太方便也不太雅觀和合適的。
警察下班了還允許穿警服,但是一般情況下班了都會換上自己的便服。因為同樣一件危機的事情,普通人做旁觀者,無可厚非,若是警察無動於衷,就會受到社會輿論與道德綁架的譴責,所以人的行為與服裝有著不可言傳的效應,所以警察非工作場合不願穿警服。
E. 法律對穿衣的規定
法律分析:幾乎沒有國家對著裝進行法律規定。穿衣自由是人民的權利。但除了一些特別的職業在工作當中會對著裝有要求。例如:警察,法官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F. 特殊的工作崗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職必須穿制服,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的時候,必須要穿制服,這種要求當然是對的,因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代表的是政府行為,非常嚴肅,認真的一件事,所以穿上制服,這是工作需要,也代表了對國家,對本職工作的一種尊重,所以應該穿制服
G. 公務員著裝五應原則
公務員著裝五應原則是:應時、應景、應事、應己、應制。
1、應時
應時是指著裝要考慮所處的節氣和時間,不能為了美麗而不分季節、胡亂穿衣。
2、應事
應事具體而言即著裝一定與所辦的公務和事情相適應具體而言即著裝一定與所辦的公務和事情相適應。
3、應景
應景是要求公務人員在著裝時必須考慮到自己將代表的身份,以及即將出現或主要活動的地點,使服裝盡量與身份和工作保持和諧一致。
4、應己
應己則是要求在選擇著裝時要因人而異,使所穿服裝與自己的身份條件相適應。
5、應制
應制指的是要遵守單位著裝的有關規定,並使之制度化、系列化。切不可我行我素,自以為是,使自己的著裝給工作或交往帶來不便。
(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機關公務禮儀:
1、儀容禮儀
男性工作人員一般做到面部清潔即可,只是發型方面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不宜剃光頭,也不宜蓄鬍子、留長發,一般有「前不過眉,側不過耳,後不及衣領」的說法,也不得漂染彩發。
女性工作人員發型一般以短發、束發和盤發為宜,不應漂染艷麗的彩發,化妝方面,要求比較多一些,要化淡妝,盡量做到美化、自然、得法、協調,並且不宜在公共場合化妝,如果確實有特殊需要,可在化妝間或洗手間進行化妝。
2、握手禮儀
工作人員在握手時,應注意先後順序,不能貿然行事,握手有這樣幾個固定原則: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年長者應先伸手;長輩與晚輩握手,長輩應先伸手;職位、身份高者與職位、身份低者握手,前者應先伸手。
3、介紹禮儀
一般本著「尊者優先」的原則,先將職位低的人介紹給職位高的人,先把男士介紹給女士,先把晚輩介紹給長輩,先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
H. 穿警服犯法嗎受到什麼處罰
穿警服犯法,可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並可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或者個人處十日以下拘留。
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製造、販賣。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違反規定的,沒收非法製造、販賣、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警服屬於特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服飾,普通公民是無權穿警服上街的,法律目前無直接規定穿警服的違法責任。但是如果穿戴警服上街,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從事各種活動,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則構成了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
【法律依據】
《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及其標志管理規定》
第七條 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及其標志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持有和使用。第八條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生產、穿著和佩帶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及其標志。嚴禁買賣人民警察制式服裝及其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三十六條 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製造、販賣。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違反前兩款規定的,沒收非法製造、販賣、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I. 對於某些國家機關人員來說制服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他們在履職時必須穿制服
對於某些國家機關人員來說制服意味對工作人員進行規范著裝管理,樹立良好對外形象,他們在履職時必須穿制服是法律的規定。以人民警察為例: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規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樹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規定。
第三條下列民警工作時間應當著裝:
(一)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的民警;
(二)直轄市公安局、省轄市(地)公安局(處)直接從事督察、戶政、治安、巡邏、防暴、監所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工作的民警;
(三)省、自治區公安廳直屬直接從事監所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等工作的民警;
(四)公安部直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民警;
(五)各級公安機關直接從事信訪工作的民警。
(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
第五條民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著裝:
(一)執行偵查、警衛等特殊任務或者從事秘密工作不宜著裝的;
(二)工作時間非因公外出的;
(三)女民警懷孕後體型發生顯著變化的;
(四)因涉嫌違法違紀被停止執行職務、接受審查或者被禁閉的;
(五)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著裝的情形。
J. 中央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有沒有要求
有。
每個地方都有規定,但具體差別不大,以內蒙為例,機關工作人員著裝與儀表儀容規范:
1、機關工作人員(含掛職、借調、跟班等人員,下同)進入辦公場所著裝與儀表儀容要端莊、穩重、大方、干練,符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形象禮儀要求。
2、機關工作人員進入辦公場所,不得著奇裝異服、運動服、牛仔服、居家服等服飾,不得穿背心、短裙、短褲,不得穿低胸裝、露背裝、露肩裝、露臍裝、透視裝、無領裝、吊帶裝、緊身裝、艷色裝,不得披衣、挽袖、卷褲腿,不得穿戴有悖民族習俗的服飾。
3、機關工作人員進入辦公場所,不得佩戴離奇飾品,不得穿拖鞋,不得光腳穿涼鞋,不得穿超高、帶聲響的高跟鞋,不得佩戴手鏈、腳鏈,不得留長甲、塗彩甲,不得紋身。
4、機關工作人員進入辦公場所,男士不得留長發,不得理光頭、理奇異發型、扎長辮、蓄鬍須;女士過肩長發須扎束整齊,不得披發、染彩發,不得濃妝艷抹,不得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
(10)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著裝條例擴展閱讀
穿衣攻略
對公務員來說,整潔、美觀、得體是著裝的基本禮儀規范。上班時間,特殊行業工作人員應著職業裝;出席正式、隆重場合應著正裝,如西裝、套裙等;一般社交場合,可穿襯衣、T恤等便裝。
職業裝:必須風紀嚴整,不準披衣、敞懷、挽袖、挽褲腿、穿拖鞋。
西裝:穿雙排鈕西裝一般應將紐扣都扣上。穿單排扣西裝,如是兩粒紐扣的只扣上面的一粒,三粒扣的扣中間的一粒。襯衫袖應比西裝袖長出1~2厘米,襯衫領應比西裝領高出1厘米左右。 正式場合,穿西裝要帶領帶。腰帶的寬度應在2.5~3厘米,顏色與鞋的顏色協調。襪子的顏色應比西裝深一些。
套裙:裙長不短於膝蓋以上15厘米。坐下後切勿雙腿分開過大,或翹腿過高。襯衫面料與套裙的色彩相配,或外深內淺、或外淺內深。襯衫的下擺要掖入裙腰內。除最上端一粒紐扣按慣例不扣外,其他不得隨意解開。穿套裙時,宜穿皮鞋及長筒或連褲襪。
參考資料來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關於規范機關工作人員著裝的通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臨川區下發機關工作人員著裝規范公務員不穿牛仔服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