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超范圍處罰條例
Ⅰ 私人診所超范圍行醫如何處罰
法律分析:私人診所超范圍行醫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收到處罰決定書後,如果認為不適當可以向縣政府或市衛生局提起行政復議。如果診療活動確實超出登記范圍,可以處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過於嚴重,可以吊銷執照,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等。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百三十六條 【非法行醫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非法進行節育手術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Ⅱ 怎樣才算「超出規定的范圍和品種」
問:為防止個人設置的門診部、診所等醫療機構以行醫為名從事葯品經營活動,《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個人設置的門診部、診所等醫療機構不得配備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以外的其他葯品。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范圍和品種,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若違反此規定,則根據《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進行處罰,即「個人設置的門診部、診所等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的葯品超出規定的范圍和品種的,依照《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Ⅲ 大慶31家醫療機構被責令整頓,相關部門對這些機構進行了什麼處罰
醫療機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非常常見,在大多數人普通的印象當中,醫療機構基本指的就是我們身邊的醫院。當然除了正規醫院之外,也有很多私人醫院,以及個人取得合法牌照後所開的診所。而在很多社區當中,也設立有社區醫院。隨著醫美行業的盛行,每個省份以及城市當中,都已經出現一些醫療美容機構。
在經過了整頓之後,醫療大環境將會潔凈一些。而後續的環境保持,也需要醫院自身,包括當地監管部門進行持續的監督和審查。只有在醫療方面為患者們優先進行把關,患者們在看病的時候才會更放心,救治的過程也會更專業和更精準。
Ⅳ 診所超出范圍范圍會有什麼處罰
我怎麼看怎麼別扭,你家幾十年全科醫院擴建加機器合情合理。而不到半個月衛生局不是因為衛生不合格而是扣了個超范圍的帽子罰錢。
這種情況頂多就是強制拆除。近幾年醫院是不是有些地方沒打點好。
如果你所說如實,那你必須得在當地找個律師好好談一談。
如果說真要是犯了相關法律,初犯應該會減輕一些,前提是態度得端正。在不就問問你家裡人朋友啥滴,醫院都能開幾十年了這點事還搞不明白了嗎?
Ⅳ 執業醫師超范圍執業會受到什麼處罰
超范圍會根據范圍大小和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大小綜合處罰。具體由衛生部門聯合醫院視倩節和法律條文綜合處罰。
Ⅵ 超范圍經營的處罰規定
法律分析:企業超出經營范圍輕則警告,重則吊銷執照並罰款。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二條 公司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經營范圍,但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
Ⅶ 對於個體診所的超范圍經營,葯監系統應如何處罰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Ⅷ 診所超出營業范圍經營做人流造成醫療糾紛怎樣維權
與診所協商。如果確實存在非法行醫,可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反映,給予診所相應處罰。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診療活動超出登記范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3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非法行醫,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醫學會一般不予受理此類鑒定。以醫療損害糾紛為由訴訟至當地法院,由法院委託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醫院承擔相應責任。
Ⅸ 診所超范圍行醫的處罰是什麼
超范圍行醫很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