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新修訂
Ⅰ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自何時起施行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1月30日,回國務院令第426號公布,2017年6月14日國務院第176次常務答會議修訂,2017年8月26日國務院令第686號公布修訂後的《宗教事務條例》,2018年2月1日施行。《宗教事務條例》分總則、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宗教活動、宗教財產、法律責任、附則九章,共七十七條。
(1)條例新修訂擴展閱讀:
《宗教事務條例》明確了宗教事務管理要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條例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宗教界合法權益,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對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宗教活動、宗教財產的管理作了具體規定。
Ⅱ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自什麼時候起實行
2019年9月1日起實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二十七條本條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同時廢止。此前發布的有關問責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Ⅲ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自什麼時候施行
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
修訂歷史
1、2003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發布施行,摘掉了「試行」的帽子。這一版的《條例》共178條。
將違紀種類分為九大類: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違反廉潔自律規定的行為,貪污賄賂行為,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行為,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失職、瀆職行為,侵犯黨員權利、公民權利的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等。
2、2015年版《條例》實現紀法分開,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中,使違紀者不能再心存僥幸。
修訂後的《條例》發生了較大幅度的變化: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紀法分開;把黨章、黨中央的紀律要求以及其他黨內法規的紀律規定,整合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六項紀律。
突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調政治紀律在六項紀律中是管總的、打頭的,是最重要的紀律;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要求轉化為紀律規范,體現作風建設最新成果,使黨的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和全體黨員的行為底線。
3、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8月26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公布,從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
此次新修訂的《條例》共142條,與原《條例》相比新增11條,修改65條,整合了2條。修訂後政治性更強,內容更科學,邏輯更嚴謹,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更強。
(3)條例新修訂擴展閱讀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一條為了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三條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第八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Ⅳ 《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了哪些新內容
5月1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並解讀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下稱《實施條例》)的有關情況。新修訂的《實施條例》對現行條例做了全面、系統的修改、補充和完善。在具體條款上,現行條例的54條中,有30條進行了修改,刪除了9條,只有15條未做或者基本未做改動,同時還新增了23個條款。
新修訂的《實施條例》在第四章教師與受教育者中,新增了章節內容,要求重點落實法律關於師生權益保障的規定。其中,第36條還新增了保障教職工待遇的具體規定,進一步強調對民辦學校教師、學生的平等對待,規范和支持民辦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第五章民辦學校的資產與財務管理規定中,新修訂的《實施條例》新增了對關聯交易的規范,要求堅決防止以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
另在第六章管理與監督中,增加規定對民辦學校的年度檢查、年度報告、信用管理、評估評價、教育督導等制度,要求構建符合民辦教育特點的監管體系,以規范管理促進健康發展。
在第七章支持與獎勵中,新修訂的《實施條例》中最大的調整,即刪除有關民辦教育「合理回報」的相關條款,同時明確了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學校在財政、稅收、用地、金融等方面的差別化扶持舉措,明確了「優先扶持辦學質量高、特色明顯、社會效益顯著的民辦學校」的導向。
民辦教育已實現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
近些年來,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我國民辦教育不斷發展壯大,層次類型更加多樣、結構功能也日趨完備,完善的發展局面正加速形成。
從民辦教育目前的發展規模來看,2020年,全國共有民辦學校18.67萬所,佔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總數的比例超過1/3;在校生5564.45萬人,佔比接近1/5。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資訊—全國民辦學校超18萬所!教育部:堅決防止以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
Ⅳ 紀律處分條例新修訂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共性規范的前提下,緊密結合強軍興軍實踐,充分體現軍隊特點,緊緊圍繞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黨組織原則性戰斗性,規范黨員幹部履職用權、廉潔自律,嚴肅作戰訓練紀律、糾治和平積弊等方面,堅持聚焦突出問題,開列負面清單,把嚴的標准、嚴的措施貫穿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為推動從嚴管黨治軍向縱深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法律依據:《軍隊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補充規定》補充規定共30條,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共性規范的前提下,緊密結合強軍興軍實踐,充分體現軍隊特點,緊緊圍繞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黨組織原則性戰斗性,規范黨員幹部履職用權、廉潔自律,嚴肅作戰訓練紀律、糾治和平積弊等方面,堅持聚焦突出問題,開列負面清單,把嚴的標准、嚴的措施貫穿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為推動從嚴管黨治軍向縱深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Ⅵ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十八大以來第幾次修訂
法律分析: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十八大以來第2次修訂。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8修訂)》
第一條為了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黨的紀律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5修訂) 》第一條為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註:《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5修訂) 》已被修改。
Ⅶ 新修訂的條例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訂
從條例來上看,它和之前源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Ⅷ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有哪些重大修改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相比過去有許多重大的修改,其中的4大變化尤其值得你關注。
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該條例被不少黨建學者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在十八大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背景下,該條例的修訂意義重大:通過制度的剛性和建設性力量,真正實現讓黨員幹部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1、《准則》覆蓋所有中共黨員,普通黨員納入管理不留死角。此前,「准則」的全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很明顯,主要針對的是黨員領導幹部。此次修訂後,名稱變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所針對的對象覆蓋了全體黨員,也就是說,普通黨員也被納入到了《准則》的覆蓋范圍。將普通黨員納入廉潔從政准則,太有必要。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覆蓋全體黨員幹部,也是向全黨明確了是非榮辱,明確劃定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有助於形成自覺自律、不想腐的氛圍。如果普通黨員有一天當上領導,其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也將更加牢固。
2、紀法分開, 與現行法律重合的70多條全部剔除。兩大法規重新修訂後的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紀法分開。原《條例》的178條中,有70多條與現行法律有重復,有很多違紀的情形已經明顯觸犯了法律底線,新版修訂後將這些全部剔除。
3、突出政治紀律,嚴懲拉幫結派等違反政治規矩行為。對於《條例》來說,突出政治規矩是又一亮點。12日的政治局會議指出,「嚴明黨的紀律,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排在首要位置。」修訂黨紀處分條例要突出兩個重點,一個是解決「紀」、「法」不分的問題;第二個就是把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突出出來、具體化。
4、樹「高線」劃「底線」, 對生活紀律等6大類開負面清單。對於「底線」,大家這兩年一定不陌生。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他們的落馬與被拍無不都是因為觸犯了底線。修訂後的《條例》將舊版中的各類紀律事項整合成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6大類,紀律的重要性得到突出。更重要的是,此次修訂還開列了「負面清單」。也就是說,以後哪些事不能幹,會非常明確標示出來,非常具體。如此一來,那些仍抱有僥幸心理的黨員幹部可要小心了。
Ⅸ 《條例》做了哪些修訂
為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與原版相比有如下變化:
《准則》覆蓋全體黨員,強調自律重在立德:
與2010年1月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相比,修訂後的《准則》,名稱變了,適用對象從黨員領導幹部擴大到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內容從3600餘字精簡至281字,緊扣「廉潔自律」,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標准,充分體現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原《准則》中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的「8個禁止」、「52個不準」未出現在修訂後的《准則》中,很多內容作為「負面清單」,移入同步修訂的《條例》。
《條例》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與2003版《條例》相比,修訂後的《條例》新增、去除、修改條文比例高達近90%,有的章節達100%。修訂後的《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1、增6類「負面清單」政治紀律列六大紀律之首
修訂後的《條例》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同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對黨員幹部禁止行為的事實范圍進行了調整,內容細化,可操作,不僅告誡黨員幹部哪類行為不能做,同時提出清晰的處罰依據,違紀行為不再有空可鑽。例如,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帶,此次修訂明確列出,可以「對號入座」;原條例第150條中關於「通姦」「包養情婦(夫)」的提法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范圍擴大到「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讓紀律處分的面更寬更嚴。
《條例》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確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中。
2、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
修訂後的《條例》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例如,之前與刑法等重合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內容,不再單獨規定於黨紀中。
3、八項規定寫進《條例》
新《條例》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方面的問題增加到了「廉潔紀律」一章中,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實踐成果的有效固化,使得執行八項規定、反對「四風」上升到了黨內法規保障的層面上,對下一步繼續遏制「四風」問題蔓延起到了「有規可依」的作用。
另外,原《條例》中的「通姦」的字眼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與之相關的新條文一個是在違反廉潔自律一章中第103條「搞權色交易或者給予財物搞錢色交易」的規定,另一個是在違反生活紀律一章中的「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行為,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