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1 14:42:45

『壹』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各級自然保護區。
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其中在國內外有典型意義、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或者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並提出審批建議,報國務院批准。」
截至2013年底,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達407處。 黑龍江目前是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多的省份,達到33處;排在第二位的是四川,有28處;排在第三位的是內蒙古,有27處。超過或達到20處的還有湖南(23處)、陝西(22處)、廣西(21處)、雲南(20處)、福建(15處)。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批准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處。至此,我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428處,總面積93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9.72%。
2015年3月28日,黑龍江黑瞎子島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貳』 全國五個自然保護區是哪五個

1、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濱海地區,總面積35913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是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由貝殼堤、牡蠣灘構成的珍稀古海岸遺跡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區域。主要保護對象為貝殼堤、牡蠣灘古海岸遺跡和濱海濕地。

2、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90公里,距延慶縣城25公里。

西、北分別與河北省懷來縣和赤城縣接壤,東、南分別與延慶縣張山營鎮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鄰。保護區內保存有華北地區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華北地區典型的天然次生闊葉林。由於森林覆蓋率高,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的種類也相當豐富。

3、河北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興隆縣北部,主峰霧靈山海拔高2118米,被稱為「京東第一高峰」。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中間,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7′~117°35′;

北緯40°29′~40°38′,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14246.9公頃,核心區面積3794.6公頃,緩沖區面積2404.4公頃,實驗區面積8047.9公頃,有林面積10522公頃,森林覆蓋率80.3%。

4、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山西省呂梁山脈的北端,寧武縣、五寨縣、岢嵐縣交界處,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物褐馬雞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總面積21453公頃,其中核心區 6122公頃,緩沖區 1260公頃,實驗區14071公頃。保護區既是褐馬雞的集中分布區,也是中國暖溫帶殘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區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華北落葉林和大片的雲杉林。

5、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3°59′-44°27′。

保護區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叄』 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年9月2日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1994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7號發布)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自然保護區的建設
第三章自然保護區的管理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國家採取有利於發展自然保護區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將自然保護區的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應當妥善處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
第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接受國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於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領導。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然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侵佔自然保護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
第八條國家對自然保護區實行綜合管理與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自然保護區的綜合管理。
國務院林業、農業、地質礦產、水利、海洋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主管有關的自然保護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部門的設置和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第九條對建設、管理自然保護區以及在有關的科學研究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十條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自然保護區: 典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以及已經遭受破壞但經保護能夠恢復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 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 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 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其他自然區域。 第十一條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在國內外有典型意義、在科學上有重大國際影響或者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除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義或者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保護區列為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級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並提出審批建議,報國務院批准。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縣、自治縣、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協調並提出審批建議,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跨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由有關行政區域的人民政府協商一致後提出申請,並按照前兩款規定的程序審批。
建立海上自然保護區,須經國務院批准。
第十三條申請建立自然保護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報建立自然保護區申報書。
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由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確定,並標明區界,予以公告。
確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和界線,應當兼顧保護對象的完整性和適度性,以及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條自然保護區的撤銷及其性質、范圍、界線的調整或者改變,應當經原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自然保護區的界標。
第十六條自然保護區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方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有特殊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可以在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地名後加特殊保護對象的名稱。
第十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在對全國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擬訂國家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經國務院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國務院批准實施。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或者該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規劃,按照規定的程序納入國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門的投資計劃,並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准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
核心區外圍可以劃定一定面積的緩沖區,只准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劃定一定面積的外圍保護地帶。 第十九條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和標准,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其主管的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者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一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自然保護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制定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 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 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 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參觀、旅遊等活動。 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國家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
第二十四條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自然保護區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條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單位、居民和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必須遵守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准。
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第二十九條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在自然保護區組織參觀、旅遊活動的,必須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並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遊項目。
第三十條自然保護區的內部未分區的,依照本條例有關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規定管理。
第三十一條外國人進入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報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進入自然保護區的外國人,應當遵守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規定。
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三條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護區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擅自移動或者破壞自然保護區界標的; 未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 經批准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的單位和個人,不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對自然保護區造成破壞的,可以處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給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未經批准在自然保護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 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遊項目的; 不按照批準的方案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給自然保護區造成損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賠償損失。
第三十九條妨礙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自然保護區重大污染或者破壞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二條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辦法。
第四十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肆』 《自然保護區》是如何分級、分區的

《自然保護區》分級:

1、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全國或全球具有極高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並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2、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本轄區或所屬生物地理省內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以及休息、娛樂、觀賞價值,並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3、市(自治州)級和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自然保護區,是指在本轄區或本地區內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文化、經濟價值以及娛樂、休息、觀賞的價值,並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分區:

1、自然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一類自然保護區,下分5個類型。

2、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3 、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4、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5、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水生和陸棲生物及共生境共同形成的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6、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海洋、海岸生物與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7、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植物和重要經濟植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8、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野生動物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動物和重要經濟動物種種群及其自然生境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9、古生物遣跡類型生然保護區,是指以古人類、古生物化石產地和活動遣跡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10、地質遣跡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指以特殊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奇特地質景觀、珍稀礦物、奇泉、瀑布、地質災害遣跡等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4)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級自然生態系統類自然保護區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其生態系統在全球或在國內所屬生物氣候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其生態系統中具有在全球稀有、在國內僅有的生物群或生境類型;

3、其生態系統被認為在國內所屬生物氣候帶中具有高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4、其生態系統尚未遭到人為破壞或破壞很輕,保持著良好的自然性;

5 、其生態系統完整或基本完整,保護區擁有足以維持這種完整性所需的面積,包括具備 1000公頃以上面積的核心區和相應面積的緩沖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

『伍』 國企違反了自然保護區條例會受到懲罰嗎

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三條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護區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擅自移動或者破壞自然保護區界標的;
(二)未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
(三)經批准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的單位和個人,不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活動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對自然保護區造成破壞的,可以處以3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給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陸』 自然保護區條例屬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違反該條例的合同有效嗎

答: 自然保護區條例是屬於法律
節日快樂
合家歡樂

『柒』 自然保護區有哪些禁止開發的條例詳細點。

第三章自然保護區的管理

第十九條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和標准,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職責分工,制定有關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技術規范,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其主管的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者應當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二十一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自然保護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

(三)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四)組織或者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

(五)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

(六)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參觀、旅遊等活動。

第二十三條管理自然保護區所需經費,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國家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

第二十四條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自然保護區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條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單位、居民和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必須遵守自然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葯、開墾、燒荒、開礦、採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因科學研究的需要,必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條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的目的,需要進入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標本採集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經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批准。

從事前款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其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第二十九條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遊活動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在自然保護區組織參觀、旅遊活動的,必須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並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

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遊項目。

第三十條自然保護區的內部未分區的,依照本條例有關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規定管理。

第三十一條外國人進入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報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進入自然保護區的外國人,應當遵守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規定。

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造成損害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在自然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建設的項目,不得損害自然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已造成損害的,應當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決定由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三條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護區污染或者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捌』 自然保護區條例屬管理性規定還是強制性規定

我認為,自然保護區應該是強制性規定

『玖』 甘肅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什麼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8個哦
1.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州榆中縣)
2.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
3.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酒泉市瓜州縣境內)
5.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威市民勤縣)
6.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省南部隴南的文縣、武都縣)
7.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南部的康樂、臨潭、卓尼、臨洮、渭源5縣接壤地區,坐落在甘肅省甘南臨潭縣北部的八角鄉境內)
8.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省甘南碌曲縣境內)
9.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
10.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州市永登縣境內)
11.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省東南部,隴南 徽縣、兩當縣的交界處)
12.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酒泉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南部祁連山區)
13.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酒泉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
14. 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臨夏回族自治州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間)
15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臨潭、迭部和合作四縣)
16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7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1跨張掖市甘州、臨澤、高台三縣區)
18黃河首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3甘南州瑪曲縣)

『拾』 觸犯了自然保護區條例是違法行為嗎,

《中華人民共復和國自製然保護區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外國人進入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接待單位應當報經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2014年08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4〕27號)將外國人進入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審批的行政審批權力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