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貴州省民族政策法規知識網路答題

貴州省民族政策法規知識網路答題

發布時間: 2022-04-21 18:51:59

⑴ 《民族理論、政策與民族區域自治法》作業1答案

一、選擇題

1A
2B
3CE
4BCDE
5C
6C
7 A
BCDE
9 ABCDE
10 BCDE

二、判斷題

1.錯。「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換一下位置。

2.錯。「必定」改為「不一定」

3.錯。「民族消亡」改為「民族同化」

4.錯。不一定都是民族問題

5.錯。「彼此孤立」改為「相互聯系」

三、簡答題

1.答:(1)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開始形成階段。

(2)隋唐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階段。

(3)元明清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最終確立、鞏固階段時期。

說明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

2.答: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是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特徵。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有什麼差異,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應具有同等的地位。

(2)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處,攜手共進的關系。

(3)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團結的基礎上,為了共同發展和繁榮互相幫助的關系。

3.答:(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民族形成的決定因素。

(2)地緣關系的確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礎。

(3)國家政權的建立為某些大的民族形成起到了政治紐帶作用。

4.答:(1)民族與階級是兩個不同的的概念。

(2)在階級社會里,民族問題的產生除了階級根源外,也有其他根源。

(3)民族壓迫的內容比階級壓迫的內容更加廣泛和復雜。

(4)民族問題比階級問題存在的時間更長。

四、論述題

1.答案要點:

認識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認識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會更好地宣傳貫徹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基本原則。民族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從這一點出發,就要求我們承認各民族的存在,尊重各民族的存在,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平等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認識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會更充分地認識社會主義時期我國民族問題存在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從而更好地解決民族問題。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會有民族問題的產生。從理論上認識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我們長期不懈地抓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

(3)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社會主義時期是民族繁榮發展時期,而不是民族消亡時期。這就必然要求各民族之間必須互相學習,團結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繁榮。

(4)認識民族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規律,有助於我們認識和理解民族和國家的聯系。民族的發展強大,都要以國家的強大作為依託和後盾,任何脫離國家,搞民族分離主義的作法都是不符合民族發展規律的。

2.答案要點

(1)民族問題是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總問題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意義。自從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民族問題自始至終是社會革命和發展總問題的一部分。同樣,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民族問題是社會主義建設總問題的一部分。

(2)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總問題,而民族問題是這個總問題的一部分。這就要求,首先,民族問題必須服從現代化建設這個全局,民族工作不能離開這個中心,而要圍繞這個中心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其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為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種矛盾。這些矛盾,歸根到底只能通過整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逐步實現來解決。

⑵ 貴州將逐步取消少數民族高考加分,少數民族加分到底公平不公平

少數民族加分,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一個法律規定,而且目前來說在我們國家存在的啊,請時間也比較長了,在中學的時候我們這一代九零後,其實都有討論過少數民族加分,到底是不是公平後續的時候我們很多老師也都解釋說,由於他們。教育資源,以及他們人數的欣賞,所以的話在很多時候他們所享受到的待遇都是不公平的,那麼在。考證的一些重大的考試當中給他們進行加分和優待的話,能夠促進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能夠使少數民族享受到我們國家政策真正的一些福利待遇,並且能夠使少數民族的孩子更加的重視,教育和走出自己人生的價值,所以的話,我們當時覺得少數民族加分還是比較公平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來說少數民族加分到底公不公平,還是有一定的爭議性的。

一,少數民族加分是相對公平

因為我們知道再見在改革開放的。其實很多少數民族它們的生存環境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一些名著,他們的教育意識,以及他們的一些經濟發展和教育資源,都是非常匱乏的,所以說在當時的環境下面的話,我們國家出台少數民族加分的政策對於很多的少數民族學生去進行受到良好和公平的教育資源等等,這些都是促進了一定的公平的事,很多少數民族能夠得到正常的發展。

⑶ 國家關於少數民族的政策和看法

中國的民族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為促進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主要有:

一、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在中國,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不會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則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促進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作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在中國的憲法和有關法律中得到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

二、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一樣,同為我國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民族區域自治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極大地滿足了各少數民族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願望。根據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一個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區內單獨建立一個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據它分布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單位的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 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於把國家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如下兩個顯著的特色: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上級國家機關在制定各項政策和計劃、進行國家經濟文化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慮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幫 助和支持。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在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要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利民族團結,又要有利於實行自治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有利於國家的建設。

截至目前,中國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

三、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經濟,並動員和組織漢族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條規定了上級國家機關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義務。國家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有計劃地在少數民族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調整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資力度,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新的活力。

近年來,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國家還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

一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是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有40多個民族,人口佔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l%;全國155個民族自治地方中,有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84個自治縣(旗)在西部,佔西部地區總面積的86.4%。雲南、貴州、青海三個多民族省也在西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雖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開發就是民族地區大開發,就是加快民族地區發展。

二是開展「興邊富民行動」。這一行動是國家民委落實中央提出的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加快邊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舉措。實施的范圍包括分布在我國2.1萬公里陸地邊界線上的135個縣(旗、市)。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大力培育縣城經濟增長機制和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2002年底,全國「興邊富民行動」實際投入資金已達150億元,興建興邊富民項目數萬個,2100多萬人受益。

三是重點扶持22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人口較少民族指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民族,全國有22個,總人口不足60萬人。由於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這22個民族發育程度比較低。今後10年內,國家計劃每年投入5億元幫助發展,共50個億。

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把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狀況看作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據民族工作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各級各類院校培訓學習,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素質。二是注重實踐鍛煉,各地、各部門有計劃地開展幹部交流、崗位輪換,選派少數民族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幹部,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三是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優先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在各級黨委、政府、人大和政協等領導班子中佔有適當比例。

五、發展少數民族科教文衛等事業

在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堅持從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積極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教育事業。如賦予和尊重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發展民族教育的權利,重視民族語文教學和雙語教學,加強少數民族師資隊伍建設,在經費上給予特殊照顧,積極開展內地省市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對口支援等。

在發展少數民族科技事業方面,國家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如:重點培養、培訓少數民族科技人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計劃地招收少數民族學生或舉辦民族班;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引進人才和先進技術設備,改造傳統產業和傳統產品,扶植提高傳統科技,提高經濟效益等。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衛生事業,國家有關政策強調,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衛生隊伍的建設,切實做好防病治病和婦幼衛生工作,大力扶持發展民族醫葯事業等。

在繁榮少數民族文化政策方面,國家扶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事業,組建民族文化藝術團體,培養少數民族文藝人才,繁榮民族文藝創作。

六、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中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第三十七條規定:「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 有條件的應當採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並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各級人民政府要在財政方面扶持少數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編譯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條規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七、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表現在服飾、飲食、居住、婚姻、禮儀、喪葬等多方面。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對少數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加以保護。第一,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第二,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第三,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第四,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第五,在大眾傳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情發生。第六,尊重少數民族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的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如我國有10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國,宗教信仰自由,即每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一種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的自由。目前,中國有清真寺3萬座。在西藏,有藏傳佛教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處。

中華人民共利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解決民族問題和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的正確道路。中國政府相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⑷ 貴州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將會逐步被取消,你如何看待這種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是檢驗一個人奮斗幾十年成果的檢查,同樣也是每一個人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嶺,高考是很重要的,有人金榜題名,同樣也會有人名落孫山,幾家歡喜,幾家愁,所以為了照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民族加分政策,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貴州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將會逐步被取消,你如何看待這種高考加分政策?

證書高考加分政策是有利有弊的,不能全盤肯定他是正確的,同樣也不能全盤否定他是不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有益和不益之處吧!

凡事都有利弊,我們要正確看待其中所帶來的影響,因為這社會就是這樣,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利益,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一切發生的事情

⑸ 民族知識問答題

民族知識

1、《至1979年,經國務院確認,我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民族。
2、《憲法》第5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4、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於1984年施行。
6、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身份確定。
7、「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間也互相離不開。」
8、1993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
9、《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10、《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13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清真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11、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領導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12、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3、民族村、民族居委會的建立,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14、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實行土葬的,應在指定地點埋葬。對自願實行喪葬改革的,他人不得干涉。
15、民族自治地方指在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而建立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16、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5%。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多、長、大、廣、窮。」
18、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個,上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即漢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堅人、俄羅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
19、根據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現狀,劃定民族地區的范圍主要包括5個自治區以及少數民族人口比重較大、成份較多的雲南、貴州、青海三省。
20、我們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情況,是經過數千年間民族的人口遷移、調動而逐漸形成的。
21、到2003年底,中國有22個少數民族使用28種本民族文字。
22、按照回族等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屠宰、加工、製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飲食、副食品、食品。清真飲食、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簡稱為"清真三食"。
23、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數民族。
24、我國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
25、漢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全國2000多個縣(市)幾乎都有分布。
26、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27、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稱。
28、烏蘭牧騎是內蒙古的一種文藝組織形式,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文藝節目大多根據當地群眾的選進事跡,自編自演,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29、跳板是朝鮮族的婦女傳統體育活動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30、我國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
3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民族有18個:蒙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人口在1萬以下的民族有7個:高山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
32、我國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少數民族運動員是藏族的貢布。
33、我國最早的航海家鄭和是回族人。
34、1999年3月我國政府任命的駐菲律賓大使傅瑩,是建國以來蒙古族的第一位女大使,也是新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女大使。
3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作者是朝鮮族的音樂家鄭律成。
36、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是我國回、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37、回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是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
38、開齋節期間,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資照發。
39、參加鄧小平、張運逸等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的壯族領袖人物是韋撥群。
40、被朱德無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是馬本齋。毛澤東書寫輓詞的內容是:馬本齋同志不死。
41、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總人口為10449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41%。
42、最早成立的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
43、最近成立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44、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
45、白乙化同志是抗日戰爭期間領導平北人民開展抗日斗爭的卓越領導人,他是滿族人。
46、最早成立的自治縣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1950年5月6日成立。
47、被朱德元帥譽為「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範,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將領是馬本齋。
48、面積最大的自治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6,同時也是我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蛭石等7種礦的儲量居全國第一。
49、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區是西藏自治區,每平方公里僅1.6人,是全國人口密度的1/70。
50、自治民族族別最多的自治地方是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51、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省份是雲南,共有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
52、自治地方數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6個自治州、21個自治縣。
53、中國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後果的,以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5、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11個因人口較少且聚居區域較小而沒有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中9個建有民族鄉。
56、民族自治鄉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57、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全部由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5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少數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總數的13、91%,高於人口比例5、5個百分點。每個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59、中外聞名的「雲南白葯」的發明者曲煥章是彝族,他是雲南省江川縣趙官村人。
60、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民族醫院157個,其中藏族醫院55個,蒙族醫院41個,維族醫院35個,傣族醫院1個,其他民族醫院25個,實有床位5829張。
61、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舉辦7次全國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2、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於培養少數民族人才。
63、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到2003年底,共補助資金4、5億元人民幣,解決了117345個行政村的7000多萬村民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問題。
64、2003年,中國民族自治地方國內生產總值(GDP)完成10381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為9、8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個百分點。
65、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使用漢語外,其餘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66、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朝鮮、滿、蒙古、哈薩克等14個民族的受教育年限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67、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68、我國的民族特點是:人數多;居住地域廣;混居程度高。
69、清真食品的"四專"是指生產、銷售清真食品的專用運輸車輛、專用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儲存、銷售)的專用場地應當保證專用,不得運送、稱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70、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民族工作的主題。
71、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72、我國憲法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73、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
74、1956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今後在行文中和書報雜志里一律不用「滿清」的稱謂的通知》。
75、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寧波市有42個少數民族,在全市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33714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57%。
76、寧波市新疆班設在寧波中學。
77、建立民族鄉要求少數民族人口在全鄉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個別特殊的可低於這個比例)。
78、《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於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
79、《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共三十五條。
80、 2005年12月22日-23日,浙江省召開2005年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暨第三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81、 寧波市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壯族、布依族等, 其中以慈溪、餘姚、鄞州和北侖分布較多。
82、 《浙江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第九條規定 少數民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百分之30%以上的村,可以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並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民族村,並報省、市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83、寧波市少數民族聯合會於1988年經批准成立的群眾團體。
84、在我國青海省內礦產資源豐富,有「聚寶盆」之稱的是柴達木盆地。
85、聞名全國的紅(枸杞子)、黃(甘草)、蘭(賀蘭石)、白(灘羊波)、黑(發菜)產於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
86、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名著有《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
87、《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
88、「熱瓦甫」、「都它爾」是維吾爾的民間樂器。
89、「三月街」又名「觀音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雲南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
90、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91、套馬是鄂溫克族傳統體育項目。
92、西藏的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宮室,後經多次修築,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堡建築群。
93、在美麗富饒的祖國寶島台灣,世世代代居住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成員高山族,在美麗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們常常能聽到他們美妙的歌聲,看到他們動人的舞姿。
94、每年七八月間,蒙古族在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節日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和射箭等比賽。
95、「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思為紅色文化工作隊由蒙古族於1957年創建。
96、叼羊是塔吉克族最喜愛的一種傳統的群眾性體育運動。
97、賽氂牛是藏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這項活動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較為盛行。
98、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
99、木球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流行的打毛球基礎上改進發展而成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比賽既有強烈的對抗競爭,又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100、花炮節是湖南、貴州、廣西相毗鄰的侗族地區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舉行日期各異,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

⑹ 請問,國家出台了哪些文件,保護傳統少數民族文化呢,特別是針對貴州仡佬族文化,有哪些文件提到嗎,貴州

我國的《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文物保護法》和《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中對繼承、保護、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幫助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有明確的規定。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政府集中出台了一批重要法規和文件,比如:《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少數民族事業「十一五」規劃》、《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等等。這些法規和政策涵蓋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教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加大了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二)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加快了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政府除設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以外,在圖書館和博物館建設、重點文物古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少數民族文學藝術創作、少數民族各類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將資金重點向民族地區傾斜。最近,國家還在北京、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延邊建立了民族文字出版基地,重點支持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事業;另外,國家還將在整合若干項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專門設立「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補助資金」,用以支持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建設共有的精神家園。
1.少數民族文物古跡保護成績斐然。
國家從「十五」規劃時起開始實施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其中少數民族重大文物保護工程佔有較大的比重。西藏自治區先後頒布《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文物保護的布告》、《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和規定,文物保護工作日益法制化、規范化,文物古跡得到了有效保護。目前,西藏有各類文物點4277處(其中國家級55處、自治區級210處),館藏文物232萬件(套)。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拉薩、日喀則、江孜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西藏博物館被列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0年以來,中央先後投入資金20.4億元,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其中,列入國家重大文物保護工程的西藏三大重點文物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維修保護工程總投資3.8億元人民幣,於2002年6月26日開工,2009年8月竣工。這項工程是西藏文物保護史上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技術要求最嚴的工程。「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用於西藏文物保護資金將達到17億元人民幣。
2.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及時的搶救和保護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少數民族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一直受到我國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2003年我國政府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使許多瀕臨消亡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及時的搶救和保護,有效地維護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自2002年至2009年,國家財政累計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達3.86億元人民幣,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經費用於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1年,國家財政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資金達到了4.15億元人民幣,比9年前翻了400倍。
《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是全面反映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戲曲、音樂、舞蹈、民間文學、曲藝等10個領域的巨著,其編輯出版工作歷時30年,被稱為「中國民間文藝的萬里長城」。
《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是我國第一部少數民族古籍解題書目套書。全書共66卷、近100冊,它將把我國各少數民族落之於筆墨、傳之於口頭的各種古籍文獻一一清點入冊,堪稱「盛世修典」之壯舉。
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的搜集、整理、翻譯、出版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格薩爾》已正式出版了100多部藏文本,總印數達400萬冊,按藏族總人口計算平均每個成年人就有一本《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已經陸續出版了各種版本近10種。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已經記錄並出版了柯爾克孜文演唱本共8部18冊。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支由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專家學者組成的專門隊伍,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少數民族戲曲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少數民族戲曲大約有藏戲、白劇、傣劇、侗劇、布依戲和壯劇等六種。這些劇種基本處於自生自滅、無人扶持的狀態。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少數民族戲曲已經形成劇種繁榮、劇目豐富、人才濟濟的大好局面。
截至2010年,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共有28項,其中少數民族項目有10項。
截至2011年,在國務院公布的三批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

⑺ 將逐步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的貴州,之前為什麼會有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呢

最近貴州省最新調整的加分政策刷屏了,網友們紛紛點贊,這才叫與時俱進,更利於高考公平,也利於優秀的人才去貴州落戶工作,加快大西南的建設。貴州這一次高考加分政策的調整,可以說做到了有利有節。有不變的,有降低的,有逐步取消的,主打方面是逐步取消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

現在的貴州已不是以前人們印象中的老少邊窮地區,貴州的經濟正在迅速崛起,貴州的考生在2020年已經突破了35.5萬人,其規模跟江蘇差不多。高考分數相差一分就隔了好幾百人,比如說去年理科的一本線是480分。光480分同樣分數的考生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如果兩位貴州考生一個考了476,一個考了479,享受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的同學加上5分的話就可以達到一本線。而對於另一位同學而言就只能上二本,這也太不公平了。如果貴州繼續執行少數民族持續加分政策的話,很多優秀的人才尤其是漢族人才是不願意來貴州工作的,沒有人才自然不利於貴州的發展,即著這項政策的落實,少數民族加分將被叫停,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才將會願意在貴州落戶,為貴州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⑻ 貴州將逐步調整降低少數民族高考加分,如何看待此事

部分少數民族高考能夠加分的這個政策,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一開始,這個加分政策是為了彌補少數民族因為貧困、教育資源帶來的差距,不過到了現在,這個政策似乎需要發生改變了。貴州就是採取動作的第一批,貴州省教育廳表示,將慢慢降低對少數民族的高考加分。這其中有哪些原因?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為什麼出現了很多問題?

對於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⑼ 貴州省國家助學貸款網路答題網站

這個多試試就知道答案了吧

熱點內容
公司借款法人代表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2 12:26:15 瀏覽:32
上門打人致輕微傷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48 瀏覽:143
炸雞店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04 瀏覽:485
村法律顧問問題 發布:2025-02-12 12:21:53 瀏覽:290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
調解有哪些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1:39:29 瀏覽:979
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務 發布:2025-02-12 10:56:46 瀏覽:517
木質展台法規 發布:2025-02-12 10:36:43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