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運輸過程中泄漏環境法規
❶ 一輛裝有濃硫酸的槽罐車傾倒在農田旁,造成濃鹽酸泄露試分析酸泄露會對環境產生什麼作用
怎麼硫酸的車子泄露的是鹽酸啊?
1 硫酸生產危險因素分析
在硫酸生產、儲運過程中,由於生產設備、工藝的原因,人為的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廢氣超標排放和硫酸泄漏,造成的事故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
① 在生產過程中開車生產、工藝或設備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硫酸生產尾氣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超標排放。硫酸儲存設備與裝置由於受損或人員違規操作等原因造成硫酸泄漏,可能造成大量硫酸霧排放。後果會危及周圍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霧會毀壞周圍的植物及植被,腐蝕附近建築物。
② 在火車、汽車裝卸和運輸過程中如發生濃硫酸泄漏,可能造成以下後果:硫酸及酸霧會危及周圍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泄漏後滲入土壤會造成土壤酸性;硫酸霧在空氣中擴散污染環境空氣,酸霧會毀壞周圍的植物及植被,腐蝕周圍建築物。硫酸如果直接流入地表水中會污染水域;導致水中動植物死亡;濃硫酸遇水引起強烈反應,會產生濃烈的硫酸煙霧。影響周圍環境空氣,危及周圍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評價根據硫酸生產工藝、裝置和生產儲運情況分析,通過對硫酸造成的安全環境污染事故調查,硫酸生產在廠區內的主要環境危險因素是SO2、SO3、硫酸霧廢氣的非正常和事故排放,本次評價主要對SO2、SO3、硫酸霧廢氣非正常和事故排放對空氣環境的影響進行預測和防範措施分析,對濃硫酸大量泄漏對空氣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定性分析和防範措施分析,根據該廠生產、儲存設施情況,廢水處理裝置情況,對濃硫酸大量泄漏,或停車沖洗廢水的處理情況進行分析。
環境風險評價中往往是通過對歷史事故的調查,最好是全世界或國內同類項目運行的歷史的事故調查來確定事故可能發生的概率。關於硫酸生產、儲運中發生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的報道較少,尤其是危害事故的報道不完整,因此很難從歷史事故調查分析中確定事故可能發生的概率。本次評價重點對污染排放的原因、源強及其影響情況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範措施。
2 主要污染物物化毒理性質
2.1二氧化硫
2.1.1理化特性
分子式:SO2;分子量:64.07;性狀:常溫下無色氣體,具辛辣和窒息氣味,在常溫時壓力(4~5kg/cm2)下壓縮為無色、流動的液體。沸點:-10.1℃;熔點:-75.5℃;相對密度: (水=1)1.43; (空氣=1)2.26;蒸氣壓:338.42kPa/21.1℃。溶解度:水中8.5%(25℃);易於與水混合並氧化成亞硫酸;易溶於甲醇、乙醇;溶於硫酸、醋酸、氯仿和乙醚。
8.2.1.2毒理性質
屬中等毒類,系刺激性氣體;高濃度吸入,引起喉頭痙攣、水腫而窒息。人的嗅覺閾值1.5-3mg/m3、刺激閾值10mg/m3;30mg/m3濃度時只能耐受1分鍾,過久則引起呼吸困難、青紫、嘔吐甚至意識障礙;大量吸入時,由於SO2窒息作用和細胞毒作用而致死。
① 急性毒性
30-50mg/m3可立即引起眼、鼻、粘膜刺激症狀和支氣管痙攣及窒息感,1000mg/m3以上即時生命危險,5000mg/m3以上,立即產生喉頭痙攣、喉頭水腫而窒息。SO2易被粘膜的濕潤表面而吸收生成亞硫酸,一部分進而氧化成硫酸。因此對呼吸道及眼有強烈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
② 慢性毒性
動物實驗顯示小鼠吸入5.24mg/m3低濃度,經半年出現免疫反應受抑制。長期吸入平均濃度50mg/m3的接觸者,可引起慢性鼻炎和嗅覺遲鈍、牙酸蝕症、肺通氣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受損等表現。長時間低濃度接觸者尚可影響味覺,導致其它慢性病變,除鼻炎外,還可致咽炎、喉炎、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有頭暈、頭痛、乏力等症狀。合並炎症感染反復不愈,造成小氣道狹窄、肺通氣障礙、肺功能不全,嚴重者引起彌漫性間質纖維化和中毒性肺硬變。有些伴有氣道反應性增高,尖似哮喘樣發作。
③ 誘變性、致癌性、致畸性:未見報告。
SO2毒性數據見表8-1。
表8-1 SO2毒性數據
濃度(mg/m3)
危 害
3
嗅覺閾值
10
刺激域值
30-50
即有刺激症狀及窒息感
125
吸入30分鍾就可發生急性中毒
200
吸入5分鍾就可發生急性中毒
1000以上
有生命危險
5000以上
即喉頭痙攣、水腫窒息而死
2.2硫酸和三氧化硫
2.2.1理化特性
硫酸:純品為透明、無色、無嗅的油狀液體,有雜質顏色變深,甚至發黑。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其相對密度及凝固點也隨其含量變化而不同。相對密度1.841(96~98%)。凝固點10.35℃(100%)、3℃(98%)。沸點290℃。蒸氣壓0.13kPa(145.8℃)。對水有很大親和力。從空氣和有機物中吸收水分。與水、醇混合產生大量熱,體積縮小。用水稀釋時應把酸加到稀釋水中,以免酸沸濺。加熱到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稀酸能與許多金屬反應,放出氫氣。濃酸對鉛和低碳鋼無腐蝕,是一種很強酸性氧化劑。與許多物質接觸能燃燒甚至爆炸,能與氧化劑或還原劑反應。
三氧化硫:有α、β、γ三種同素異形體,商業上最有用為γ式系,它像冰樣結晶塊或液體。分子式SO3。分子量80.07。相對密度1.9224(20℃)。熔點16.8℃。沸點44.8℃。蒸氣壓57.72kPa(25℃)。在水中溶解度達100%。溶於水生成硫酸,溶於濃硫酸,生成發煙硫酸,並放出大量熱。無水三氧化硫對金屬無腐蝕。
2.2.2毒理性質
大鼠經口LD50:2140 mg/kg(硫酸濃度21.6%);吸入LC50:510 mg/m3/2h。小鼠吸入LC50:320 mg/m3/2h。
硫酸液體對皮膚、粘膜有刺激和腐蝕作用。霧對粘膜的刺激作用較二氧化硫為強,主要使組織脫水,蛋白質凝固,可造成局部壞死。對呼吸道的毒作用部位因吸入濃度和霧滴大小而不同。三氧化硫易溶於水生成硫酸,其毒作用與硫酸相同。
急性吸入中毒:吸入酸霧後可引起明顯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及支氣管炎,重者可迅速發生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濃度時可引起喉痙攣和水腫而致窒息。伴有結膜炎和咽炎。
急性口服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傷。立即出現口、咽部、胸骨後及腹部劇烈燒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爛、潰瘍,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嘔血,嘔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嚴重可發生喉水腫或胃腸道穿孔,腎臟損害。
皮膚灼傷:皮膚接觸濃硫酸後局部刺痛,未作處理者可由潮紅轉為暗褐色,繼而可發生潰瘍,界限清楚,周圍微腫,疼痛劇烈。
眼灼傷:賤入眼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潰瘍以至穿孔。
毒性數據:人的嗅覺閾為1mg/m3;2mg/m3濃度可引起鼻、咽部刺激症狀;6~8mg/m3引起劇烈咳嗽。
2.3相關環境標准
相關環境標准見表8-2。
表8-2 相關環境標准
標准名稱
標准值(mg/m3)
標准來源
二氧化硫
硫酸及三氧化硫
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8小時)
5
1
GBZ 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15分鍾)
10
2
環境空氣(二級)
0.5(1小時平均)
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3(一次)
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
❷ 運輸硫酸易制毒刑事立案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運輸硫酸易制毒以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二條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非法製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氟乙醯胺、氟乙醯鈉、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劑五十克以上,或者餌料二千克以上的;
(四)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傳染病流行、暴發的;
(五)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
(六)造成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丟失、被盜、被搶或者被他人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七)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❸ 毒性氣體泄露安全管理規定
1.刺激性氣體的危害與預防
許多工業生產過程都存在刺激性氣體,如電焊、電鍍、冶煉、化工、石油等行業。這些氣體多具有腐蝕性,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氣體對機體的毒作用的共同特點,是對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損害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應。「三酸」蒸氣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膚燒傷;長期接觸低濃度酸霧,還可刺激牙齒,引起牙齒酸蝕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濕潤部位即易引起損害作用。如吸入這些氣體後,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和分泌增加,產生化學性炎症反應,出現流涕、喉癢、嗆咳等症狀。氮氧化物、光氣等水溶性小,它們通過上呼吸道粘膜時,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輕微;但可繼續深入支氣管和肺泡,逐漸與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對肺組織產生較強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嚴重時出現肺水腫。
刺激性氣體的預防重點,是杜絕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並作好廢氣回收及綜合利用。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機械化和管道化採用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調節以維持正常操作條件,防止事故發生;提高設備的密閉性,防止金屬設備腐蝕破裂;根據生產工藝特點選用合適的通風方法。加強個人防護,大量接觸酸、鹼等腐蝕性液體毒物時,應穿戴耐腐蝕的防護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製品、橡皮手套、防護眼鏡、防護膠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護面具;塗皮膚防護油膏。 加強健康監護,做好崗前及定期體檢,發現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或皮膚暴露部位有濕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氣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結核(包括穩定期)以及心臟病患者,不應做接觸刺激性氣體的工作。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來自含硫礦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燒產物,在金屬礦物的焙燒、毛和絲的漂白、化學紙漿和制酸等生產過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廢氣排出。二氧化硫是無色、有硫酸味的強刺激性氣體,易溶於水,與水蒸汽接觸生成流酸,對眼睛、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 可引起喉嚨和支氣管發炎,呼吸麻痹,嚴重時引起肺水腫。它是一種活性毒物,在空氣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煙霧,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倍。二氧化硫對呼吸器官有強烈的腐蝕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氣管發炎。當空氣中SO2濃度達0.0005%時,嗅覺器官就能聞到刺激味;達0.002%時,有強烈的刺激,可引起頭痛和喉痛;達0.05%時,可引起支氣管炎和肺水腫,短時間內即可造成死亡。我國二氧化硫安全衛生標准為15mg/m3。
(2)氮氧化物(NOX )
氨氧化物主要來源於燃料的燃燒及化工、電鍍等生產過程。NO2是棕紅色氣體,對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實驗證明,NO2會迅速破壞肺細胞,可能是肺氣腫和肺瘤的病因之一。NO2濃度在1~3ppm時,可聞到臭味;濃度為13ppm時,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濃度在16.9ppm條件下,呼吸10min,會使肺活量減少,肺部氣流阻力提高。
(3)光氣
職業性急性光氣中毒是在生產環境中吸入光氣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氣生產中,氯代烴高溫燃燒中,光氣進行有機合成,製造染料、農葯、醫葯等生產中均可接觸到光氣。生產環境光氣濃度在20~30mg/立方米時,可發生急性中毒,100~300mg/立方米,接觸10~15min可致嚴重中毒或死亡。
臨床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狀,重者引起支氣管痙攣,化學性炎症、肺水腫、窒息等。急性中毒治癒後,一般無後遺症,重度病例可留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或體征。
2.窒息性氣體中毒的預防
常見的窒息性氣體有一氧化碳、硫化氫和氰化物等,它們進入人體後,使血液的運氧能力或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發生障礙,造成組織缺氧而引起危害。主要預防措施是加強密閉、通風,嚴格安全操作規章,加強宣傳教育,普及急救和預防知識,做好崗前及定期體檢的健康監護工作。
(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能均勻散布於空氣中,微溶於水,一般化學性不活潑,但濃度在13~75%時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多數屬於工業爐、內燃機等設備不完全燃燒時的產物,也有來自煤氣設備的滲漏。一氧化碳毒性大,它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大於氧與人體血紅素的親和力的250~300倍。人體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氣後,一氧化碳很快與血紅素結合而大大降低雪紅素吸收氧的能力,使人體各部分組織和細胞產生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嚴重時造成死亡。當空氣中CO濃度達0.4%時,人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失去知覺,若搶救不及時就會中毒死亡。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中毒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由於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能均勻地和空氣混合,不易被人發覺,因此必須注意防備。我國一氧化碳安全衛生標准為30mg/m3。
人體中毒程度和快慢與一氧化碳濃度的關系
(2)硫化氫
無色有明顯的臭雞蛋氣味的可燃氣體。可溶於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自燃點246℃[8],爆炸極限:4.3%~46%。硫化氫燃燒時呈藍色火焰並產生二氧化硫,硫化氫與空氣混合達爆炸范圍可引起強烈爆炸。
硫化氫由硫化鐵稀硫酸或鹽酸反應製得或通過氫與硫蒸氣反應製取,硫化氫很少用於生產,一般作為化學反應過程中,如含硫石油開采和提煉、粘膠人造纖維、合成橡膠、染料、鞣革,以及製糖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可作為分析試劑,農業上可作為消毒劑);它也可在含硫的有機物發酵腐敗期間釋放出來,本文所列舉的急性中毒事故多是後種情況,也常在礦井、氣井和下水道中遇到硫化氫。
硫化氫是強烈的刺激神經的毒物,可引起窒息,即使低濃度硫化氫對眼和呼吸道也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低濃度時可因其明顯的臭蛋氣味而被察覺,然而持續接觸使嗅覺變得遲鈍,高濃度硫 化氫能使嗅覺迅速麻木。國家規定衛生標准為10mg/m3。
輕度中毒時,眼睛出現畏光、流淚、眼刺痛,還可有眼瞼痙攣、視力模糊症狀;鼻咽部灼熱感、咳嗽、胸悶、惡心、嘔吐、壯舉暈、頭痛可持續幾小時,乏力,腿部有疼痛感覺。中度中毒時,意識模糊,可有幾分鍾失去知覺,但無呼吸困難。嚴重中毒時,人不知不覺進入深度昏迷,伴有呼吸困難、氣促、臉呈灰色紫紺直至呼吸困難緩解,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大量吸入硫化氫立即產生缺氧,可發生「電擊樣」中毒,引起肺部損害,導致窒息死亡。
應加強生產過程中的密閉、通風和排毒。生產過程應密閉化,在可能逸出硫化氫的場所安全排風通風設備,企業應納入經常性衛生監督,應監測生產環境空氣中H2S濃度。不得已進入含有H2S的局部空間操作設備或處理下水道時,應事先進行局部通風換氣凈化空氣,並測定H2S濃度,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測定H2S濃度,決不可憑嗅覺檢測有無H2S存在。
對業經測得有H2S的場所,應加強人身防護,工人進入時應戴氧氣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標濾毒罐的防毒面具,必須有責任心強的工人在外監護。在下水道或清理污水池時工人應戴化學防護鏡。
在貯存或使用硫化氫場所,應禁止吸煙和明火,電器設備應是防爆型。運輸過程中鋼瓶應固定,並貼「有毒壓縮氣體」標志,儲藏應在防風雨日曬的密閉室內。含硫化氫的廢氣處理,排放應遵守環境保護法。為了減少硫化氫對人體的損害,建議選擇相關的檢測儀器(如硫化氫報警器),以提醒人們及時採取措施,把對危害及損失降到最低。
❹ 硫酸大面積泄漏應用什麼辦法解決
你所說的大面積指的是實際生活中還是實驗室實驗中啊。如果是實驗室中應先用大量水沖洗或用沙子。如果是實際生活中,請你參考下面國家預防方法: 硫酸雖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但其本身和蒸氣不易燃燒。因此在硫酸泄漏事故處置中,應採取科學、穩妥、積極、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嚴密控制泄漏的波及范圍和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減少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一)偵察災情 救援人員到場後,通過外部觀察、詢問知情人、內部偵察或儀器檢測等方式,重點了解掌握以下情況: (1)泄漏硫酸的濃度及相關理化性質; (2)硫酸泄漏源、泄漏的數量及泄漏流散的區域; (3)硫酸泄漏的儲罐或容器數量,能否實施堵漏,應採取哪種方法堵漏; (4)現場實施警戒或交通管制的范圍; (5)現場是否有人員傷亡或受到威脅,所處位置及數量,組織搜尋、營救、疏散的通道; (6)硫酸泄漏及事故處置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採取哪些措施可減少或防止對環境的污染; (7)現場的救援水源,風向、風力等情況。 (二)設立警戒 根據泄漏事故現場偵察和了解的情況,及時確定警戒范圍,設立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控制無關人員和機動車輛出入泄漏事故現場。
❺ 泄漏的硫酸如何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5)硫酸運輸過程中泄漏環境法規擴展閱讀:
硫酸使用注意事項
1、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
2、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鹼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3、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鹼類、鹼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❻ 硫酸生產中廢汽泄露造成環境污染犯罪嗎
那當然會犯罪呀,被傾倒的廢酸經滲透、擴散後,致使該化工廠院內地塊及周圍遭受污染,並導致淮安市四方熱力管道有限公司鋪設在該廠院內院牆北側的供熱管道遭受腐蝕,從而形成蒸汽泄露。
經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鑒定,此次硫酸造成的土壤環境污染損害值為258.7萬元,造成腐蝕管道的損失為67.67萬元。
公訴機關向法庭遞交了相關證據,認為被告人張某違反國家規定,傾倒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後果特別嚴重,應當以污染環境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張某在庭審中陳述其非法傾倒16頓廢酸是事實,但不知道此行為會造成環境污染,且認為處理廢酸屬於行業行為,在他傾倒廢酸之前,該化工廠院內的鍋爐池已被作為廢酸處理池,被人傾倒、存儲過廢酸,對鑒定報告評估的經濟損失不予認可,認為損失不應只屬於他兩次傾倒16噸廢酸即能造成的,而與之前他人傾倒、存儲的廢酸滲透、泄露有直接的關聯
口罩不僅可以用來防霧霾,還可以用來阻隔攜帶細菌、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的飛沫核傳播距離甚至能達到約48米。飛沫是一種潛在的健康威脅,如果被吸入體內,達到一定接觸時間,身體抵抗力又剛好較弱,那麼就很可能發展成疾病。春季是傳染病高發期,尤其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就餐前做好手部清潔、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等。來自美國的進口高級醫用口罩普衛欣,能夠有效過濾空氣中傳播的細菌,而且佩戴舒適,不憋氣、無勒痕,與皮膚接觸的材質經,京東祝你健康
。
❼ 裝送硫酸應注意什麼液體硫酸會爆炸嗎
1.包裝方法: 耐酸壇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2.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鋼制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准。鐵路非罐裝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
3.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
4.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鹼類、鹼金屬、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5.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只要注意以上幾點,硫酸是不會爆炸的!
❽ 鹽酸和硫酸的運輸要求
1、鹽酸
包裝方法:耐酸壇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有橡膠襯里鋼制罐車或特製塑料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准。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
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2、硫酸
避免與還原劑、鹼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傷及人員。
儲存方法
鹽酸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易(可)燃物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鹽酸的聯合國危險貨物編號是1789,在裝它的容器上需要註明這個編號。
硫酸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
❾ 中國刑法用廢硫酸污染環境什麼罪
污染環境罪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並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境直接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為防止污染擴散以及消除污染而採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
❿ 硫酸泄漏的應急處理、急救措施、滅火器
硫酸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提要:根據硫酸泄漏後流散的情況和可能波及的范圍,現場警戒區域要適當放大,特別是酸霧飄散的下風方向更要加強警戒,減少災害損失。
硫酸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
腐蝕性物品根據其化學性質分為酸性腐蝕品、鹼性腐蝕品和其他腐蝕品,其危險特性主要體現在強烈的腐蝕性,極易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和對其他物品的破壞。腐蝕性物品事故處置中,必須採取措施作全身性防護,嚴禁皮膚直接接觸。
(10)硫酸運輸過程中泄漏環境法規擴展閱讀:
與水混合時,亦會放出大量熱能。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故需謹慎使用。
儲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鹼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傷及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