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藝術法律法規

藝術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22 14:57:17

1.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屬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42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共六章四十五條,分別為總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法律責任和附則。
法律明確,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
法律規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注重其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這部法律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文)

2. 我國有關於書畫市場方面的哪些法律法規

中國當前的藝術市場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方面藝術市場火爆,藝術品收藏的群體大大超過了專業收藏家和鑒賞家,諸多買畫者藝術品收藏為重要的投資手段,許多藝術品拍出千萬天價;而另一方面,書畫市場假畫、贗品泛濫,不僅損害了畫家個體的合法權益,更破壞了中國書畫在收藏者中,乃至世界藝術市場的聲譽和信譽,阻礙了中國書畫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何規范藝術市場,在全國政協第十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被提出。
藝術市場的主體畫家、鑒定人、畫商、拍賣行、買畫人,規范藝術市場即是對這幾類主體行為以及相互之間權利與義務的調整與規范。首先具體分析當前藝術市場各主體市場參與中存在問題,發現症結,以在規范制定中對症下葯。
畫家自身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體制內享受行政權利的畫家決定製」,即畫家的職稱與頭銜取代藝術市場的專業評論與市場影響力,而成為評價畫家及其作品的價值的主要依據,這樣畫家的創作力及其作品的保質性評價失去動態標准。這種體制帶來的弊端就是畫商及畫廊在書畫作品鑒定與推薦中作用的弱化,甚至失去必要性,同時為藝術腐敗埋下禍根。
畫商與畫廊作為一級藝術市場,理應是藝術品進入交易市場中經歷的重要環節,起著藝術品的鑒定、定位和推薦的重要作用。在國外規范化的藝術市場中,一般書畫作品進入畫廊,買畫人便可以對書畫作品價值的真實性產生信賴。藝術市場因其包含的特殊的藝術價值及交易標的的獨一無二性畢竟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市場,畫商要對畫家承擔更多的維護其藝術聲譽的義務,對買畫人承擔更大的標的符合交易要求的瑕疵擔保義務,畫商與畫廊對其所經營的藝術品的鑒定與市場定位的義務是與生俱來的,健康的藝術市場對該義務的要求也應是嚴格的。而在我國,一級書畫市場是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雖然現在各種畫廊不乏活躍,但魚龍混雜、急功近利。不僅沒有維護書畫的聲譽與信譽,反而以假畫、贗品迎合附庸風雅者,雖然表象上繁榮了文化市場,但實際是破壞了藝術的價值、混淆了大眾的鑒賞視野,以致大眾對一級市場不再信任,為二級市場的越俎代庖埋下伏筆。
拍賣行作為二級藝術市場是現在暴露問題最多的一個環節,也是批評者的矛頭首指的靶子。拍賣行的黑幕屢見報端,如拍賣場上耍騙局,委託方既賣又買;操盤手和拍賣公司或賣主、拍賣行與競價人、競價人之間相互勾結;甚至把拍賣行當成行賄、受賄,洗錢的工具。除了這些嚴重的違法行為外,拍賣行為了從拍賣活動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常常不顧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而進行大肆的商業宣傳,過分操縱市場,抬高拍賣物的價格。我國對拍賣行進行調整的現行法律法規只有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和《中國拍賣行業拍賣通則》,但即便是這兩部法律規范,對我國不成熟的藝術市場,有些規定籠統,需要增加相關細節,具體規范。比如,在買畫者買到假畫向拍賣行求償的案例中,拍賣行以《拍賣法》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作為免責理由。這項辯護理由並不成立。因為這條免去的僅是善意拍賣人對拍賣物的瑕疵擔保責任,並不能免去拍賣行故意串通賣畫人,哄抬畫價,欺騙買畫人的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在健康的藝術市場中,拍賣行作為買畫人與賣畫人的中間人,其權利與義務就是按照法定程序拍賣標的,收取費用,而不對標的物的瑕疵承擔保證人的責任,而承擔該責任的是賣畫人。同時根據拍賣法規定,拍賣行有權鑒定拍賣物,這進一步說明,拍賣行對拍賣物進行鑒定不是拍賣行的法定義務而是權利。但是,在拍賣行與相關當事人惡意串通,以內幕交易、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侵害其他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嚴重損害了藝術市場的交易秩序時,拍賣行不能依據該條免責。國外藝術市場的發展中,一級市場的規范是二級市場健康運作的前提。而在我國,二級市場的熱鬧卻是發生在一級市場發展的不成熟不規范階段。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之後,是大量對假畫充斥的一級市場失去信賴的民眾,紛紛轉向二級市場,卻被惡意的拍賣行欺騙,付出更慘重的代價。其實,問題和症結在於,藝術作品價值鑒定體系的缺位,而在西方,藝術品的價值通過在一級市場的流通而經過市場評價與檢驗得到公認。
買畫人雖然是權利受侵害最嚴重的一類主體,但對藝術市場的現狀,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實中,有許多消費者知假買假,使假畫、贗品有相當的市場。這一方面出於經濟的考慮,而更重要的是藝術鑒賞力的缺乏。在我國一直是美協、書協和畫院都作為藝術的公共指導的機構,使我們的公眾無法進入起藝術的價值這樣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培育一個健康的文化市場,不僅要依靠法規,也要依靠每位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對文化產業負責的心態。
通過以上分析,規范藝術市場,不僅僅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健全,還包括書畫家評價體制的改革、各級藝術市場職能的准確定位與各自作用的積極發揮、專業鑒賞體系的建立以及整個民族藝術鑒賞水平的提高等,具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改變體制內享受行政權力的書畫家決定製,從法律上開放非行政的藝術社團。取消行政美協、書協和畫院,通過畫廊建立一個對書畫家的作品進行專業評價的自由公正的平台,畫廊正是連接書畫家與評論家、買畫人的中介,從而使得對書畫成就的評價,不再服從於對行政職位的肯定,而是來自於一種學術討論,某個書畫家的價值正是在學術討論與交流中形成,是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
其二,從法律上強化畫商和畫廊的藝術作品價值真實性的擔保義務,增加知假賣假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或者行政取締不規范的畫廊,由中國藝術家協會以及有關行政部門指定畫廊,規范畫廊的經營活動。在現階段,或許這樣做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比如在深圳一些出售當今藝術名家的作品高級畫廊,由於筆會的泛濫,沖擊了書畫市場的價格,這些畫廊運營起來可謂舉步為艱。但是,從我國藝術市場的長遠發展來看,此亦是必經的階段,政府可以考慮從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其三,在法律上對藝術市場進行多層次的保護。依據著作權法、拍賣法、刑法對損害畫家、消費者,以及藝術市場秩序的畫商、拍賣行等相關主體追究民事、行政或刑事責任。並且以法律來規范行規,增強規范內部的統一性。
其四,加強對藝術市場的監管力度,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經驗,建立藝術品登記制。任何藝術品,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都可以編目登記。建立專業化的鑒定機構,制定鑒定的專業標准。針對不同層次的藝術品制定靈活的規范,允許合法經營的「復製品」市場的存在。

3. 義務教育階段關於體藝工作的法律法規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
教體藝廳[201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關於"堅持全面發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組織廣大中小學生參加科學健康、生動活潑的體育和藝術活動,提高運動能力和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我部在總結近幾年來試驗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 + 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重要舉措。實踐證明,"體育、藝術2+1項目"是培養學生運動技能和藝術特長的有效載體,是一項學生歡迎、家長支持、社會贊同、惠及億萬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工程,對於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育人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切實加強領導,制訂項目實施計劃,建立長效管理工作機制。要開展創造性工作,積極探索"體育、藝術2+1項目"的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提高學生文體活動水平。教育行政部門要把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專項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定期實行檢查、督促,促進"體育、藝術2+1項目"健康發展。各中小學校長是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第一負責人,學校各部門和全體教師要關心、支持、參與項目實施工作。
二、明確目標,科學考核,提高項目實施水平
各地各校要開齊開足音樂、體育、美術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體育、藝術2+1項目"的相關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創新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中小學校精選體育、藝術項目,研究制訂認定標准和實施辦法。各中小學校要根據本校音體美師資條件、教學設備條件以及體育傳統、藝術特色,確定符合學校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體育、藝術項目,供學生學習和選擇,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體育、藝術2+1項目"的認定標准和評定辦法,要簡易可行,有利於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要做好考核登記、檔案管理工作,將學生參加項目活動的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記錄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三、認真組織,搭建平台,營造良好活動環境
各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營造校園文體活動的良好環境,確保學生參加活動、展示才藝的時間。要圍繞"體育、藝術2+1項目"組織開展對抗賽、挑戰賽、才藝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群體性校園文體活動,充分發揮體育競賽和藝術展演的激勵作用。廣泛組織各種文體興趣活動小組,定期組織校園體育節、藝術節等活動,為學生參加文體活動搭建平台,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體育、藝術2+1項目"的受益者。
各地要積極組織體育、藝術活動走出校園,向社區和家庭延伸,共同營造重視體育和藝術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優化資源,提供保障,確保項目持續推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體育、藝術教師隊伍建設,按照國家教學計劃要求配齊體育、藝術教師,要加大專業培訓工作力度,提高體育、藝術教師業務水平和輔導"體育、藝術2+1項目"的能力。對全體教師進行體育和藝術教育的輔導,鼓勵其他學科教師通過自修和培訓,提高體育、藝術素養,成為"體育、藝術2+1項目"的參與者和指導者。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體育、藝術教育資源配置,配足體育、藝術教育設備器材,充分發揮體育、藝術教育設施設備的使用效果,為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提供服務。
各中小學要發揮本地社會人才資源的優勢,聘請有體育、藝術專長的人才進校園,對學生學習體育、藝術技藝進行輔導。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聯系有關部門,利用當地體育場(館)、藝術館以及校外教育機構等社會體育、藝術活動資源,拓展學生文體活動空間。
各地要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及時總結反饋項目實施情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使 "體育、藝術2+1項目"成為推進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育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4. 文化藝術院團應該學習哪些法律法規

摘要 指為調整國家文化管理和社會文化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一系列法律、法令、條例、規則和章程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在傳統的法律分類中,文化法規不是獨立的法律門類,而是以憲法為中心,橫跨行政法、民商法社會法、刑法等多部門、多層次的法律規范集合體。

5. 藝術品的創作法規

藝術品市場的管理是綜合的管理體系,涉及法律、道德、管理、服務、信息等多方面的統籌規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藝術品市場的凈化需要從藝術品產生到交易以及再交易等多環節、多主體的規范和自律。當社會的道德水準不斷下降而影響到社會的正常發展時,法律就必須規定出道德的底線,否則道德滑坡和市場混亂就不可避免。法律規制是必要的。綜觀強烈呼籲書畫藝術品打假的文章,作者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同必須杜絕藝術品市場的浮躁一樣,我們對藝術品市場的規范也不能失之冷靜。渴望國家和政府短時間制定出嚴刑峻法,執法部門立即變為剛正不阿的執法者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一些藝術界學者及部分藝術主管部門的官員認為,我國在藝術品打假方面的法律還是空白。但綜觀《民法通則》、《合同法》、《著作權法》、《拍賣法》以及《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等規定,筆者認為,中國對藝術品特別是美術作品的法律保護並非空白。但藝術品市場的確缺少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政府和主管部門缺乏可操作性的行為規范。 《著作權法》規定作者享有17項具體的權利。這些權利是對作者創作性勞動的肯定,是打擊造假售假的法理基礎,也是規范藝術品市場的法律依據。藝術原創的過程就是一個真實的藝術品誕生的過程,它所涉及的是藝術創作者著作權法律關系,是《著作權法》要保護的法律關系。但現實生活中作品的產生還涉及非常態的臨摹作品的權利認定以及對造假售假的態度問題。
1.原創作品的權利登記制度。原創作品的作者權包括發表權、修改權和獲得報酬權等17項具體的權利,它是一種絕對權,它不受任何其他權利的制約,是獨立存在的。但著作權的產生不依賴於任何程序,作品只要創作完成,作者就享有了著作權。如何保障作者的原創權利呢?有學者認為需要引入登記制和交易強制登記制。登記制對原創作品的保護能起到較好的作用。各國也對作品登記制有不同程度的重視。從法律的角度講,辦理了登記的作品,並不必然妨礙同類題材的其他具有獨創性的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作品登記主要是為了方便作品的著作權人與作品的使用、傳播者,在作品發生權利轉移或權利受到侵害時,充當一種類似於產權歸屬證明的證據。因此,鼓勵登記一定要堅持自願原則,強制登記制或任何擴大作品強制登記范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玻璃藝術品
2.建立臨摹作品的許可披露制度。臨摹是法律許可的對作品合理使用的范疇。根據臨摹作品的來源可分為古代作品臨摹和現代作品臨摹。根據臨摹作品使用方式又分私人使用和交易使用兩種。臨摹既是一種學習方法,同時也是新作品產生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年代久遠的作品。臨摹作品因具有一定藝術欣賞價值,所以法律應保護其合法的流通渠道。但認可臨摹作品的合法性並不等於放任臨摹作品的管理。執法部門一定要堅決杜絕以臨摹品假冒真品,或者假冒他人的名義標注臨摹品的行為。建立以交易為目的的臨摹品許可披露制度,在標明其為臨摹品後才可以進入市場交易,對違反者要處以重罰。參照國外做法制定臨摹品上市交易規則。比如國外的博物館允許復制名畫,他們嚴格把握其尺寸必須小於原作,以免與原作混淆,同時也要標明是臨摹和仿製。 3.嚴厲打擊造假窩點,從源頭上遏制假冒藝術品的產生。日前,造假正朝著集團化和產銷一體化發展,極少數地區的鄉鎮已經發展到家家戶戶造假的地步。造假集團從造假的原料(如紙張、筆墨)到設備、人才一應俱全,形成了規模化的一條龍服務。造假產品自由流通交易,很多地方造假產品竟然成為當地的龍頭產業。這種現象與當地政府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和短期的政績觀直接相關,與立法的缺失和執法的鬆懈相關。嚴格行政執法,對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為行為予以追究,是遏制假冒偽劣藝術品規模化生產的可行之路。

6. 美術作品著作權法律有哪些規定

關於美術作品著作權有如下規定: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而受著作權保護的美術作品應當為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
【法律依據】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包括:
(四)美術、建築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下列作品的含義:
(八)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7. 施法部關於藝術類校外培訓有沒有最新規定

第十五條規定藝術類培訓機構,不設立文化課相關補習輔導,即可以直接法人登記。
第十五條設立招收幼兒園、中小學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實施與學校文化教育課程相關或者與升學、考試相關的補習輔導等其他文化教育活動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應當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設立實施語言能力、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有助於素質提升、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以及面向成年人開展文化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可以直接申請法人登記,但不得開展第一款規定的文化教育活動。法律、法規、國務院行政規范性文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另外,對於培訓機構設置分支機構的,也做了規定:
第二十三條民辦學校在住所地外設立校區的,應當向審批機關申請地址變更;超過審批機關管轄范圍設立的,應當向分校區所在地審批機關單獨申請辦學許可,並報原審批機關備案。

8. 藝術類院校應該遵守的法律法規應該有哪些

1、和大人民群眾一樣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9. 有關於藝術的法律條文么,中國的,現行的,謝謝

隨便搜索一下,有很多

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管理辦法(2004)

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

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管理制度

涉外文化藝術表演及展覽管理規定

10. 在藝術機構運營的過程中主要會涉及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摘要 (1)權益糾紛法律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內部糾紛問題,如股東之間,股東與董事會之間存在著股權確認、轉讓、權益訴訟以及企業對經營者或股東的訴訟、訴訟撤銷要求等。在公司法等法律的背景下,企業內部糾紛成為現在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問題之一,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熱點內容
行政法聽得很無聊 發布:2025-02-12 08:55:08 瀏覽:428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
道德小故事400 發布:2025-02-12 08:29:48 瀏覽:182
狄律師 發布:2025-02-12 08:23:32 瀏覽:442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