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統計法規定縣級以上

統計法規定縣級以上

發布時間: 2022-04-22 23:31:23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適用范圍是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
新《統計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實施條例有哪些主要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以下簡稱統計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統計資料能夠通過行政記錄取得的,不得組織實施調查。通過抽樣調查、重點調查能夠滿足統計需要的,不得組織實施全面調查。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統計規律研究,健全新興產業等統計,完善經濟、社會、科技、資源和環境統計,推進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統計工作中的應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第四條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明確本單位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責任主體,嚴格執行統計法和本條例的規定。

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及其負責人應當保障統計活動依法進行,不得侵犯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職權,不得非法干預統計調查對象提供統計資料,不得統計造假、弄虛作假。

統計調查對象應當依照統計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資料,拒絕、抵制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不得組織實施營利性統計調查。

國家有計劃地推進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和資料開發。

第六條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的主要內容不得與國家統計調查項目的內容重復、矛盾。

第七條統計調查項目的制定機關(以下簡稱制定機關)應當就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進行論證,徵求有關地方、部門、統計調查對象和專家的意見,並由制定機關按照會議制度集體討論決定。重要統計調查項目應當進行試點。

第八條制定機關申請審批統計調查項目,應當以公文形式向審批機關提交統計調查項目審批申請表、項目的統計調查制度和工作經費來源說明。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審批機關應當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制定機關應當按照審批機關的要求予以補正。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審批機關應當受理。

第九條統計調查項目符合下列條件的,審批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

(一)具有法定依據或者確為公共管理和服務所必需;

(二)與已批准或者備案的統計調查項目的主要內容不重復、不矛盾;

(三)主要統計指標無法通過行政記錄或者已有統計調查資料加工整理取得;

(四)統計調查制度符合統計法律法規規定,科學、合理、可行;

(五)採用的統計標准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六)制定機關具備項目執行能力。

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審批機關應當向制定機關提出修改意見;修改後仍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審批機關應當作出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

第十條統計調查項目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審批機關應當在作出審批決定前,徵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第十一條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統計調查項目審批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審批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日,並應當將延長審批期限的理由告知制定機關。

制定機關修改統計調查項目的時間,不計算在審批期限內。

第十二條制定機關申請備案統計調查項目,應當以公文形式向備案機關提交統計調查項目備案申請表和項目的統計調查制度。

統計調查項目的調查對象屬於制定機關管轄系統,且主要內容與已批准、備案的統計調查項目不重復、不矛盾的,備案機關應當依法給予備案文號。

(2)統計法規定縣級以上擴展閱讀:

為全面有效貫徹執行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進一步保障統計數據真實可靠,國務院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條例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

1、是從源頭上規范統計調查活動。開展統計調查活動既要滿足國家宏觀決策對統計資料的需求,又要切實減輕統計調查對象的負擔,提高統計調查的有效性和質量。

為兼顧好兩方面的利益,條例從五個方面作了規定,包括夯實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盡可能減輕統計調查對象的負擔,嚴格要求統計調查項目的制定,明確統計調查項目審批和備案的程序、條件和時限,以及明確國家統計標準的地位等。

2、是加強統計調查的組織實施。為加強對統計數據生產過程的控制,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條例對統計調查的組織實施作了專章規定,對統計調查對象的報送義務和統計調查組織實施機關提出了明確要求。

3、是明確統計資料公布的主體、許可權及要求。包括:區分不同統計資料,明確公布主體及許可權;為避免因簡單對比統計數據產生誤解,規定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公布主要統計指標涵義。

公布統計資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公布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外提供,不得利用尚未公布的統計資料謀取不正當利益等。

4、是強化對統計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條例列舉了對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的具體情形和統計造假行為的典型做法,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例如,大面積發生或者連續發生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統計數據嚴重失實應當發現而未發現,發現統計數據嚴重失實不予糾正的,對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通報。

侵犯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職權,或者採用下發文件、會議布置以及其他方式授意、指使、強令統計調查對象或者其他單位、人員編造虛假統計資料的,責令改正,予以通報。

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C. 統計法規定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可以行使的權利包括

法律分析: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要求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資料並改正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條款規定,統計人員可以在進行統計時要求有關人員提供真實、准確的資料,包括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等,並且有權登記這些資料。並且統計人員可以在統計過程中,對有必要進行記錄的過程進行錄音、錄像、照相,同時,如果被統計方如出現資料不正確的,統計人員有權要求對方更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第三十條 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要求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資料並改正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頒發的工作證件;未出示的,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調查。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在調查統計違法行為或者核查統計數據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一)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向檢查對象查詢有關事項;(二)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三)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四)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核對;(五)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登記保存檢查對象的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六)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未出示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檢查。

D. 根據統計法的規定我國政府統計調查項目由什麼組成

法律分析:由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組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全國性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家統計局制定。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業性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第十一條 統計調查項目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全國性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業性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地方性統計調查項目。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應當明確分工,互相銜接,不得重復。

E. 《統計法》對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有哪些要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9

F. 政府統計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有什麼聯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統計人員,並指定統計負責人,依法組織、管理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統計工作,實施統計調查,在統計業務上受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指導。

二十七條 國務院設立國家統計局,依法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國的統計工作。 國家統計局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的派出調查機構,承擔國家統計局布置的統計調查等任務。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獨立的統計機構,鄉、鎮人民政府設置統計工作崗位,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統計人員,依法管理、開展統計工作,實施統計調查。

(6)統計法規定縣級以上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

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在調查統計違法行為或者核查統計數據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向檢查對象查詢有關事項;

(二)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三)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

(四)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核對;

(五)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登記保存檢查對象的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六)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未出示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檢查。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相關證明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G. 根據《統計法》規定,( )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正確答案:D
解析:國家統計局及其派出的調查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是國家依法授權的統計執法檢查機關,依法具有統計執法檢查權。

H. 統計法規定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可以行使的權利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可以行使的權利包括:1、有權詢問統計相關問題。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2、有權要求有關人員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資料。3、有權要求有關人員改正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4、有權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檢查、核對,有權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三十條 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要求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資料並改正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頒發的工作證件;未出示的,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調查。

I. 統計法規定國家制定統一的統計標準保障統計調查採用的什麼的標准化

保障統計調查採用的指標涵義、計算方法、分類目錄、調查表式和統計編碼等的標准化。是國家統計法規定製定統一的統計標准。國家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
法律分析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國家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為統計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國家加強統計科學研究,健全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不斷改進統計調查方法,提高統計的科學性。國家有計劃地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推進統計信息搜集、處理、傳輸、共享、存儲技術和統計資料庫體系的現代化。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不受侵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單位的負責人,不得自行修改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搜集、整理的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及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第十七條 國家制定統一的統計標准,保障統計調查採用的指標涵義、計算方法、分類目錄、調查表式和統計編碼等的標准化。國家統計標准由國家統計局制定,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標准化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制定補充性的部門統計標准,報國家統計局審批。部門統計標准不得與國家統計標准相抵觸。

熱點內容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