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托幼機構管理條例

托幼機構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3 04:58:49

A. 幼兒園管理規定

幼兒園管理運營教案

鏈接:https://pan..com/s/1j7GqYojHGkvRDjxLiJ2wlg

提取碼:3t3t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B. 成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的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成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條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質量和水平,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保障兒童身心健康,按照衛生部 教育部《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2010年第76號令)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成都市轄區內招收0~6歲兒童的各級各類托兒所、幼兒園(以下簡稱托幼機構)。
第三條 托幼機構應當貫徹保教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第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和指導。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指導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
第五條 市級婦幼保健機構職責:
協助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全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相關政策、標准及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和評估制度;負責組織全市托幼機構保健人員、保育員崗前培訓及考核;收集並掌握全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情況,為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相關信息。
第六條 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職責:
協助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本地區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計劃;對本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內容包括:膳食營養、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轄區內托幼機構保健人員業務培訓或現場觀摩活動;定期召開轄區托幼機構工作例會,交流信息,布置工作;收集、整理、統計、上報托幼機構相關報表,並形成本轄區分析報告,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市級婦幼保健機構;
第七條 其他部門職責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定期為托幼機構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咨詢服務和指導。
衛生監督執法機構應當依法對托幼機構的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八條 托幼機構設有食堂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有關規章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負責餐飲服務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托幼機構食品安全的指導與監督檢查。
第九條 托幼機構的建築、設施、設備、環境及提供的食品、飲用水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規范的要求。
在建築、設備、大型游樂玩具設施等方面要有安全防範措施,保證兒童安全;
園區內不能種植有毒、帶刺、有飛毛飛絮等存在安全隱患和對兒童生命、健康有影響的植物。
第十條 新設立的托幼機構,招生前應當取得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出具的符合《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的衛生評價報告。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衛生保健工作質量納入托幼機構的分級定類管理。
第十一條 托幼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本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第十二條 托幼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規模、接收兒童數量等設立相應的衛生室或者保健室,具體負責衛生保健工作。
衛生室應當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保健室不得開展診療活動,其配置應當符合保健室設置基本要求。
招收有全托兒童的托幼機構可根據自身情況設置觀察室。
第十三條 托幼機構應當聘用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保健人員。衛生保健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和保健員。
在衛生室工作的醫師應當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應當取得《護士執業證書》。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員應當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經過市級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具有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基礎知識,掌握衛生消毒、傳染病管理和營養膳食管理等技能。
第十四條 托幼機構聘用衛生保健人員應當按照收托150名兒童至少設1名專職衛生保健人員的比例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收托150名以下兒童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保健人員。
第十五條 新上崗衛生保健人員應當經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崗前培訓,並取得培訓合格證方能上崗。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定期接受當地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對機構內的工作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教育、疾病預防、衛生消毒、膳食營養、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等方面的具體指導。
第十六條 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托幼機構應當組織在崗工作人員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在崗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如:法定傳染病、黴菌或滴蟲性陰道炎、性病、化膿性皮膚病、眼結膜炎等),應當立即離崗治療,治癒後方可上崗工作。
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
第十七條 托幼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開展衛生保健工作。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二)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科學制訂食譜,定期膳食評價,保證膳食平衡,滿足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托幼機構的炊管人員應接受有關兒童營養及食品衛生方面的專業培訓;
(三)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並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全日制的托幼機構堅持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寄宿制不得少於3小時/天;
(四)建立健康檢查制度,建立健康檔案。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健康檢查工作,1-2歲兒童半年一次,3歲以上兒童一年一次;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和傳染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六)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當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七)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每半年進行一次視力篩查和口腔保健,每年進行一次聽力篩查;積極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保證兒童身心健康;
(八)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九)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十)建立健全衛生保健工作的各種登記、統計制度,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第十八條 托幼機構應當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下,做好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患兒應當及時按照法律、法規和衛生部的規定進行報告,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加強預防控制措施。
第十九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收集、分析、調查、核實托幼機構的傳染病疫情,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托幼機構,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第二十條 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後方可進入托幼機構。
托幼機構發現在園(所)的兒童患疑似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通知其監護人離園(所)診治。患傳染病的患兒治癒後,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方可入園(所)。
兒童離開托幼機構3個月以上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後方可再次入托幼機構。
有傳染病接觸史應檢疫至檢疫期後無發病方可入園。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的體檢項目開展健康檢查,不得違反規定擅自改變。
第二十一條 托幼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一)未按要求設立保健室、衛生室或者配備衛生保健人員的;
(二)聘用未進行健康檢查或者健康檢查不合格的工作人員的;
(三)未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健康檢查的;
(四)招收未經健康檢查或健康檢查不合格的兒童入托幼機構的;
(五)未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開展衛生保健工作的。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處理結果通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其作為托幼機構分級定類管理和質量評估的依據。
第二十二條 托幼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設立衛生室,進行診療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 托幼機構未按照規定履行衛生保健工作職責,造成傳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本實施細則規定履行職責,未按要求開展兒童入托體檢,導致托幼機構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二十四條 小學附設學前班、單獨設立的學前班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五條 對認真執行本實施細則,在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 《成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由成都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1992年2月13日由成都市衛生局頒發的《成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意見》同時廢止。
附件:1.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兒童入托體檢工作的基本要求
2.托幼機構保健室設置基本要求
3.兒童入園(所)健康檢查表(略)
4.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略)
5.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略)
6.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略)

C. 托幼機構安全教育的措施和內容是什麼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時候不知道危險。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順利成長,做為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

1、生活安全

幼兒在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方面缺少經驗,要提升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首先要讓他們建立安全意識,之後再談培養自護能力。

安全教育不是在教室里組織幼兒看幾張圖片、回答幾個問題,更不是組織幾次安全教育活動就可以完成。它必須要通過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活動來實現。

哪裡有安全隱患,就要在哪裡開展安全教育。這里所說的安全隱患並不是要讓幼兒去火災現場,而是指對於幼兒來說,在生活中所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都應該是對幼兒開展安全教育的課堂。

安全教育的內容隱藏在生活中,關鍵看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能不能發現教育契機開展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首先自己要具備高度的安全意識、教育意識和課程意識。

2、玩具安全

首先,要避免危害幼兒安全的玩具,如邊緣鋒利的玩具、容易破損或斷裂的玩具、用有毒材料或塗料製成的玩具等。

其次,要教會幼兒玩玩具的法,尤其是戶外大型玩具,應讓幼兒掌游戲常規。對於需成人指導才能玩的玩具,一定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如一些需插電電動玩具。

同時,還要注意具維修和保管。如要定期給玩具消毒,對殘的玩具要及時修理或丟棄,避免某尖銳物體刺傷幼兒的手指。

3、環境安全

《幼兒園管理條例》規定:「幼兒園的園舍和設備有可能發生危險時,舉辦幼兒園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發生。」這對幼兒園加強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幼兒園通過採取拉式排查、暗查、常規檢查、突擊抽查等方法,檢查操作規范、事故苗頭、安全隱患。

另外通過確立重點排查項目,如防食物中毒、防疫情爆發,防觸電、防溺水、防爆炸、防劫持、防交通事故、火災、水災、防周邊不良環境等開展排查。

及時發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逐一登記造冊,逐一落實責任部門與責任人,明確整改措施與時限。定期安全檢查可增強教職工的隱患意識、安全責任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從而降低事故風險。

4、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馬路上踢球、玩滑板車、奔跑、做游戲,不橫穿馬路等。認識交通標記,如紅綠燈、人行橫道線等,並且知道這些交通標記的意義和作用。

教育幼兒從小要有交通安全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在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時,可選用一些兒歌或故事以增加趣味性。


行走時交通安全

小朋友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D. 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草案) 第一條 為提高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水平,預防傳染病發生,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招收0~6歲兒童的各級各類托兒所、幼兒園(以下簡稱托幼機構)。 第三條 托幼機構應當貫徹保教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第四條 衛生部負責監督和指導全國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負責組織制定《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監督和指導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並將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 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指導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督促托幼機構落實衛生保健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負責對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業務指導的內容包括:膳食營養、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等。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定期為托幼機構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咨詢服務和指導。 衛生監督機構應當依法對托幼機構的食品和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條 托幼機構的建築、設施、設備、環境及提供的食品、飲用水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規范的要求。 第七條 新設立的托幼機構,招生前應當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符合《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的衛生評價報告。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衛生保健工作質量納入托幼機構的分級定類管理。 第八條 托幼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本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第九條 托幼機構應當根據規模、接收兒童數量設立相應衛生室或者保健室,具體負責衛生保健工作。 衛生室應當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保健室不得開展診療活動,其配置應當符合保健室設置基本要求。 第十條 托幼機構應當聘用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保健人員。衛生保健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和保健員。 在衛生室工作的醫師必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應當取得《護士執業證書》。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員應當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經過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具有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基礎知識,掌握衛生消毒、傳染病管理和營養膳食管理等技能。 第十一條 托幼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托幼機構應當按照收托150名兒童至少設一名專職衛生保健人員的比例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收托150名以下兒童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保健人員。 第十二條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定期接受當地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應當對機構內的工作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教育、疾病預防、衛生消毒、傳染病防治、膳食營養、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等方面的具體指導。 第十三條 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後方可上崗。 托幼機構應當組織在崗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在崗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應當立即離崗治療,治癒後方可上崗工作。 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 第十四條 托幼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開展衛生保健工作。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科學制定食譜,定期進行營養計算與分析,保證膳食平衡; (三)制定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並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 (四)建立健康檢查制度,開展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和衛生; (六)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並指導補種; (七)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 (八)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件的發生; (九)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十)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第十五條 托幼機構應當做好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患兒應當及時按照法律、法規和衛生部的規定進行報告,並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加強預防保健措施。 第十六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主動收集、分析、調查、核實托幼機構的傳染病疫情,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托幼機構,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第十七條 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後方可進入托幼機構。 托幼機構發現入托的兒童患疑似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通知其監護人進行離園診治。患傳染病的患兒治癒後,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方可入園。托幼機構不得拒絕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兒入園。 兒童離開托幼機構三個月以上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後方可再次入托托幼機構。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規定的體檢項目開展體檢,不得違反規定擅自改變對幼兒的體檢項目。 第十八條 托幼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 (一)未按要求設立保健室、衛生室或配備保健人員的; (二)聘用未進行健康檢查或者體檢不合格的工作人員的; (三)未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健康檢查的; (四)招收未經健康檢查或檢查不合格的兒童入托幼機構的。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處理結果通報教育行政部門,由教育行政部門納入托幼機構的分級定類管理。 第十九條 托幼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設立衛生室,進行診療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條 托幼機構未按照規定履行衛生保健工作職責,造成重大傳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導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第二十一條 小學附設學前班、單獨設立的學前班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結合當地實際,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三條 對認真執行本辦法,在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9年 月 日起施行。1994年12月1日由衛生部、原國家教委聯合發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E. 你知道幼兒園管理條例嗎幼兒園是需要配備醫護管理人員的。

幼兒園管理條例沒有涉及醫護人員吧,必須配備保安人員吧。

F. 居民樓里可以開託管班嗎有沒有法律明文規定

現在因為三胎政策,國家其實是鼓勵社區開設託管班的,按理來講民住居民樓是不允許商業活動的,但是在大環境下,這種又利民又符合政策的託管班,其實也是放寬限制的。

G. 關於托幼機構管理辦法可以詳細說說嗎

本辦法適用於招收0~6歲兒童的各級各類托兒所、幼兒園(以下簡稱托幼機構)。托幼機構設有食堂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有關規章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食品安全要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負責餐飲服務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托幼機構食品安全的指導與監督檢查。托幼機構的建築、設施、設備、環境及提供的食品、飲用水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規范的要求等。。

H. 托幼機構需要辦哪些證件

法律分析:一、申請民辦學校(教育機構、幼兒園)應具備的條件

1、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

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2、設立民辦學校應當符合當地教育發展的需求,具備教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3、民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設置標准執行;其他教育機構、幼兒園的設置標准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舉辦幼兒園、托兒所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登記注冊申請,並提供以下書面材料:

1、擬辦幼兒園、托兒所的章程和規劃;

2、舉辦者的資格證明;

3、擬任園長、所長和擬聘教師及工作人員的資格證明;

4、擬辦幼兒園、托兒所的場地證明;

5、擬辦幼兒園、托兒所的資產及經費來源的證明;

6、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衛生保健合格證明;

7、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幼兒園管理條例》

第八條 舉辦幼兒園必須具有與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的園舍和設施。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衛生標准和安全標准。

第九條 舉辦幼兒園應當具有符合下列條件的保育、幼兒教育、醫務和其他工作人員:

(一)幼兒園園長、教師應當具有幼兒師范學校(包括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程度,或者經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合格。

(二)醫師應當具有醫學院校畢業程度,醫士和護士應當具有中等衛生學校畢業程度,或者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三)保健員應當具有高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健培訓。

(四)保育員應當具有初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

慢性傳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兒園工作。

熱點內容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
國家制度民法典的意義 發布:2025-02-12 02:36:04 瀏覽:47
新婚姻法財產分割案例 發布:2025-02-12 02:25:21 瀏覽:276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