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規制
❶ 消法規定三十天內降價找差價
消法好像沒有關於找差價的相關條款,
找差價的過程相當於把貨品按照原售價退貨,再按照現價賣給你。
至於具體怎麼操作,各店有不同的標准,需要問你的購買店鋪。
❷ 《消法》規定了消費者哪些權利
新《消法》的立法精神和重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充實細化消費者權益規定,加大了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二是強化經營者義務與責任,著力解決消費者維權難問題;三是規范網路購物、個人信息保護等新興領域突出問題;四是進一步明確行政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大了對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五是明確消費者協會性質和職能,更加註重發揮消費維權的社會監督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六方面:
一:消費者有七日「後悔權」
原消法中,沒有直接具體規定可以退換貨的天數,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執行『三包』規定,僅有電視機、自行車等商品以及手機執行『三包』規定。
而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了特殊情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消費者需要為「反悔」埋單,承擔退貨運費。
二:個人信息列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因住宿、網上購物等因素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生。更有甚者,一些經營者利用職務之便將消費者個人信息用作牟利的工具。這次,新《消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他人發送商業性信息。」將個人信息受到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確認下來,是消法修訂的一大進步。
三:維權糾紛舉證責任倒置
維權過程中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就是舉證難。新消法規定,對於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的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四:精神損害賠償入法
新消法規定,欺詐消費者的懲罰性賠償從『退一賠一』提至『退一賠三』,不足500元賠償的按500元賠償。如果因為商品和服務存在缺陷造成死傷的,新消法中,首次增加了精神損害賠償。而原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原價的一倍。
將『賠償』標准與原則,從兩倍提高至三倍,顯然是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
五:銷售假冒產品記入信用檔案
新消法明文規定,「黑店家」將上黑榜公諸於眾,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些店家在市場上的口碑,還給其在未來辦理一些手續的時候設置了限制,像個人信用記錄一樣如影隨形。
六:違法廣告代言人負連帶責任
新消法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❸ 簡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退一賠十的具體規定
「退一賠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針對的是生產者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以及經營者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准而經營的情形。
法律分析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既關涉到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關涉到國家對食品行業的規制和管理。實踐中,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對消費者身心健康損害極大,屬於嚴重的違法侵害行為,應受到法律的嚴格規制和懲罰。有鑒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於違反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規定了「退一賠十」的懲罰性賠償措施。具體來看,這一懲罰措施針對的對象包括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針對的行為包括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經營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這兩種行為。從法律效果來看,消費者可以要求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賠償受到的損失,以填補損害,還可以要求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若懲罰性賠償金不足一千元的,則賠償一千元的懲罰性賠償金。以上,即為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有關「退一賠十」的具體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❹ 新消法是什麼
該法將於2014年3月15日開始實施,其主要亮點有:
亮點一 七日內無理由退貨 按照新消法的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 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了特殊情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 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同時對消費者行為也做了規范: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該完好而不影響二次銷售。包裝拆除不影響無理由退貨。但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也需要為自己的「反 悔」承擔相應的退貨運費。
亮點二 加大欺詐賠償力度 新消法規定,如果經營者商品和服務有欺詐行為,需對消費者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和接受服務價格的三倍,賠償的金額不足五 百元的,為五百元。此次新消法明確規定, 如經營者明知商品或服務有缺陷,仍提供給消費者,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除追究刑事責任、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外,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這里的「損失」不僅包括人身損害損 失、財產損失,還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可以看到,新法大大加大了對消費者保護力度,如果經營者商品、服務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將受到更大賠償懲罰。我們知道,舊消法除了賠償消費者人身損失外,未另行規定懲罰性賠償。例如,lily網上購買化妝品,由於質量原因,化妝品的使用導致lily面部嚴重傷害,lily將可以要求:一、要求賣家賠償其健康損失;二:要求賣家承擔所受損失二倍以下懲罰性賠償;三、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亮點三 注重消費者信息保護 在平時購物時,我們的信息大量被經營者所獲知,很多同學可能並未意識到,其實這給我們帶來很大風險,而舊消法忽視了對消費者信息安全的保護。此次新法規定經營者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此外,經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 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亮點四 消費者維權舉證責任倒置 此前,需要消費者自己進行證明,實踐中存在較大困難。新消法規定,對於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的服務,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即由經營者證明其耐用商品無質量問題。
此次新法制定主要側重於保護廣大消費者。新消法的出台,一改此前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法律地位不對等,給了消費者更多維權的底氣。以後大家網上購物也更放心了。不過,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如若不能在現實中有效落實,不過是一張畫餅而已。
❺ 消法規定在什麼情況下𣎴退貨退款
消法來規定產品質量沒有問題的時候源不能退。你要退貨,他必須退款。消法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不是保護商家的,所以消法的法律都是針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產品質量有問題,虛假宣傳。其他消費者。都是受消法保護的,都可以退款。
❻ 消法十倍賠償是怎麼規定的
十倍賠償不是消法的規定,十倍賠償是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消法只規定了一倍賠償。十倍賠償的規定是,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法律分析
十倍賠償是關於食品生產經營者所承擔的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規定。懲罰性賠償,又稱懲戒性賠償,是指對受害方的實際損失予以補償性賠償之外的賠償,通常是因為侵權方的一些特殊的不當行為所致。懲罰性賠償雖然在普通法系國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在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卻沒有得到承認。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民事案件的損失賠償額被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以使受害人一方回復到沒有受損時的狀態。消費者要想獲得十倍賠償,只有在完全具備了法定條件的時候才能獲得賠償,即在發現生產者生產了一些不符合標準的食品時,就需要承擔十倍的陪產金,但是如果銷售者明知這種食品不符合標准仍要銷售的話,也是需要承擔責任的。民事責任是根據民法的規定,公民或法人在違反自己的民事義務或侵犯他人的民事權利時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在財產關系方面表現為恢復被違法行為所破壞的財產權利;在人身方面,除恢復人身權利外,還必須賠償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❼ 新消法三包規定
2013年10月25日第二次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消法三包規定主要指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規定的經營者「退貨、更換、修理」義務。
關聯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❽ 國家消法規定七種不能自由退換貨的商品
國家消法規定不能自由退換貨的商品為四大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8)消法規制擴展閱讀:
消費者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