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備案規定
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我國《立法法》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② 規章備案期限
法律分析:法規、規章公布後,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送備案:
(一)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二)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的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
(四)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由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同時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
(五)經濟特區法規由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法律依據:《法規規章備案條例》 第三條 法規、規章公布後,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送備案:
(一)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二)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的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
(四)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由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同時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
(五)經濟特區法規由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③ 根據畢節市地方立法條例的規定政府規章報送備案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摘要 (2016年1月22日畢節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2016年3月31日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批准)
④ 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規章應報什麼機關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回
第六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答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⑤ 什麼是備案
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辦理備案。未經備案,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對於沒有備案的網站將予以罰款和關閉。
備案大體分成經營性備案和非經營性備案。後者相對較多,前者一般由於條件限制很多無法拿到審批。就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嚴格地區別二者的差異相對較為困難,多數網站多多少少都會有盈利現象。
備案的具體性質如下:
1、網站性質為個人,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個人簽名)、照片。
2、網站性質為企業,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負責人簽名+蓋公章)、照片外加營業執照。
經營性網站名稱應當符合以下規范:
1、每個經營性網站只能申請一個網站名稱。
2、經營性網站備案名稱以通信管理部門批准文件核准為主要依據。
3、經營性網站名稱不得含有不符合規定的內容和文字。
《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第三條 法規、規章公布後,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送備案:
(一)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二)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的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
(四)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由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同時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
(五)經濟特區法規由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⑥ 企業安全規章制度需要備案嗎
只要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具備經過民主程序制定、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已向勞動者公示三個要件,則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用人單位進行內部管理的依據.不備案也有效。
⑦ 我國備案審查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1、備案審查是一種法定的主動性審查方式,它包括登記、統計、存檔和審查等工作。
2、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一定期間內,由其制定機關依法報送同級司法機關存檔並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通過備案審查,司法機關能夠全面了解法定機關的立法情況,並能結合審判實踐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地維護了法制的統一和權威。
{資料來源:網路:備案制度 網路:審查制度}
⑧ 求解法的備案制度。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如何確定他的備案機關,有什麼規律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章第九十八條以及國務院《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第三條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3、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的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
5、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由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同時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
6、經濟特區法規由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8)規章備案規定擴展閱讀:
備案制度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報送有關機關備案,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有關機關應當予以登記的法律性要求。報送規章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規章文本和說明,並按照規定的格式裝訂成冊,一式十份。
具備條件的,應當同時報送規章的電子文本;不符合規定的,不予備案登記。制定主體符合規定但報備格式不符合規定的,暫緩辦理備案登記。暫緩辦理備案登記的,由國務院法制機構通知制定機關補充報送備案或者重新報送備案;補充或者重新報送備案符合規定的,予以備案登記。
國務院法制機構對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1、是否超越許可權;
2、下位法是否違反上位法的規定;
3、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或者不同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是否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或者雙方的規定;
4、規章的規定是否適當;
5、是否違背法定程序。
⑨ 在我國對哪些重要法律文件進行備案審查
備案審查是一種法定的主動性審查方式,它包括登記、統計、存檔和審查等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一定期間內,由其制定機關依法報送同級司法機關存檔並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通過備案審查,司法機關能夠全面了解法定機關的立法情況,並能結合審判實踐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地維護了法制的統一和權威。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實施《法規規章備案規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法規規章備案規定》已於1990年2月18日以國務院令(第48號)發布。為了做好規章的備案工作,現將有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由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國務院部門的規章,由本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部門負責報國務院備案。國務院法制局具體負責法規、規章的備案審查和管理工作,報國務院備案的規章,請徑送國務院法制局辦理。
二、規章應於發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國務院備案。報送備案的規章應包括規章正式文本一式十五份、起草說明和蓋有報送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國務院部門)印章的備案報告一式五份(備案報告格式見附件一)。規章正式文本或者起草說明中沒有標明該規章制定時所依據的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的,報送機關應同時附報制定依據及有關說明材料。報送備案的規章及有關文件,一律鉛印或列印,不得以會議文件或者文件匯編的撕頁報送。
三、國務院各部門在工作中如發現地方性法規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違背或者同部門規章有矛盾的,地方人民政府在工作中如發現國務院部門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違背的,應當及時向國務院法制局反映,並附送書面說明。國務院各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在工作中如發現國務院部門規章之間有矛盾的,可以向國務院法制局反映,並附送書面說明。
四、國務院各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於每年一月底以前將上年度所發布的規章的目錄報國務院法制局備案。國務院部門規章目錄,由本部門報送,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聯合發布的規章,由主辦部門列入本部門規章目錄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發布的規章的目錄,統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送。報送備查的目錄應包括規章名稱以及發布時間(格式見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