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節育條例

節育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3 09:21:35

❶ 國家計劃生育條例是什麼

計劃生育包括兩個涵義:一是對國家或地區而言,政府應依據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政策,對管轄范圍內的人口發展進行有計劃的調節和指導,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資源利用、生存環境相適應。二是對家庭或夫婦而言,育齡群眾應考慮自身和家庭其他成員以及後代的權益,自覺而負責任地行使計劃生育子女的權利,以實現對國家、社會、家庭以及子女的責任。
《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二十一條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前款規定所需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列入財政預算或者由社會保險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的婦女。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
第二十三條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四條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國家鼓勵保險公司舉辦有利於計劃生育的保險項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的原則,在農村實行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辦法。

❷ 計劃生育管理條例

符合下列特殊情況之一者,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縣級(含縣級市、
區,下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安排再生育
一個子女:
(一)經市(不含縣級市)以上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獨生子女患非
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再婚夫妻,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的;或再婚前雙
方各生育過一個子女,離婚時依法判決或離婚協議確定子女隨前配偶,新組合
家庭無子女的;
(三)婚後五年以上不孕,經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鑒定患不孕症,依法
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四)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婚的;
(五)夫妻中一方在礦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崗位作業連續五年以
上,現仍從事該項工作的;
(六)夫妻雙方均屬農業人口,第一個子女是女孩的。
第十條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聚居在民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夫
妻雙方均為農業人口的,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規
定由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報省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十一條 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規定的,間隔期應當在四周年以上。
原患不孕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不受間隔期規定限制。
第十二條 夫妻中一方是非農業人口、合同制幹部或農村自理口糧到城鎮
落戶的人口,另一方是農業人口的,按非農業人口的生育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港澳台同胞、外國公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有常住戶口的配偶和
歸僑、僑眷的生育,以及本省常住戶口公民在境外的生育,除國家有關部門另
有規定外,按本條例執行。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33180

❸ 女性絕育手術法律如何如規定假期

關於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手術所享受的國家規定的休假,目前國家並沒有一個正式的關於計劃生育手術術後休假的強制性規定。有的地方已經根據該建議,對計劃生育手術的休假作出了明確規定。

衛生部和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在1984年發布的《關於印發〈節育手術常規〉(第三版)的通知》中,提出了對各種節育手術術後休假的建議,主要為:放置宮內節育器,手術後休息2天;取宮內節育器,手術後休息1天;輸精管結扎,手術後休息7天;單純輸卵管結扎,手術後休息21天;產後結扎輸卵管,按產假另加14天,等等。

《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職工接受節育手術的,自手術之日起,憑手術證明按下列規定享受節育手術假期:

(一)放置宮內節育器的,休息3日,手術後7日不從事重體力勞動。

(二)按規定取出宮內節育器的休息2日。

(三)輸精管結扎的,休息10日;輸卵管結扎的,休息30日;符合再生育條件,施行輸卵(精)管復通術的,休息14日。

(四)施行皮下埋植術的,休息3日。

(五)懷孕2個月以下人工流產的,休息15日;懷孕2個月以上4個月以下人工流產的,休息30日;懷孕4個月以上引產的,休息45日。

(六)同時施行兩種節育手術的,累計假期。如遇特殊情況需增加假期的,按施行手術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七)施行其他節育手術的,按照國家、省和市的有關規定給予假期。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職工接受節育手術的,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或者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的證明,可按照下列規定休假,假期工資、獎金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一)放置宮內節育器的,休假三日,七日內不安排重體力勞動;

(二)取宮內節育器的,休假一日;

(三)結扎輸精管的,休假七日;

(四)結扎輸卵管的,休假二十一日;

(五)懷孕不滿三個月施行計劃生育補救措施的,休假二十五日;懷孕三個月以上施行計劃生育補救措施的,休假四十二日。

同時接受兩種節育手術的,假期合並計算。遇特殊情況需要增加假期的,由縣以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或者醫療、保健機構確定。

施行節育手術確需護理的,經手術單位證明,給其配偶護理假,視為出勤。

接受絕育手術者系農民、城鎮無業居民、個體工商戶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給予適當經濟補助。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辦法》第十二條 施行節育手術的女職工,其假期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放置宮內節育器的,自手術之日起休息二天,手術後一周內不作重體力勞動;

(二)摘取宮內節育器的,當日休息一天;

(三)施行絕育手術的,休息二十一天;

(四)人工流產同時施行絕育手術的,除享受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產假外,另加假十天;

(五)正常分娩後施行絕育手術的,除享受產假外,另加假十四天。

❹ 《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內容是什麼

《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

(1989年3月14日河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4年9月2日河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1997年9月3日河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01年3月30日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修改<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發展同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本省境內的公民和單位,均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家推行計劃生育,鼓勵晚婚、晚育,實行少生、優生,禁止早婚早育和計劃外生育,因人制宜地落實節育措施。計劃生育工作應當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工作為主,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同公民勤勞致富相結合、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
第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負責組織本條例的實施。
第六條 各級計劃生育委員會是同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工作的主管部門,對下級計劃生育部門的工作有監督、檢查、指導、協調的職責。縣以上計劃生育宣傳指導站、技術服務站、避孕葯具管理站是同級計劃生育委 員會的事業單位,對下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有監督、檢查和指導的職責。
各級計劃生育協會應當協助同級人民政府組織公民,在計劃生育工作中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第七條 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第八條 村(居)民委員會和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和本條例規定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由單位主要領導人負責,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計劃生育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企業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並接受當地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九條 各級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應當保持相對穩定。對縣以下計劃生育部門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專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可以實行崗位津貼;對村計劃生育管理人員給予適當報酬。
縣以下計劃生育委員會及其所屬事業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崗位工作20年以上,並在計劃生育工作崗位上退休的,增加5%退休金。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條例有關生育規定和上級政府確定的人口控制目標,制定本轄區的中、長期人口規劃和年度人口出生計劃。各基層單位在每年3月底前,將下年度的生育指標落實到人,並予以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實行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制。把人口計劃指標和人均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政府政績和主要領導人及分管領導人實績的一項主要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加強計劃生育統計管理,做到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真實、准確。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按規定撥付和籌集計劃生育事業發展所需用的經費。
第三章 生 育
第十三條 育齡夫妻生育子女必須服從當地人口出生計劃,除本條例另有規定者外,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
第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要求生育的夫妻,可以有計劃地照顧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只有一個子女,且其子女有非遺傳性嚴重殘疾的;
(二)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或者相當此標準的其他非遺傳性殘疾者,只有一個子女的;
(五)夫妻雙方均為全國1000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只有一個子女的;
(六)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在本省定居的台灣、香港、澳門同胞,只有一個子女的;
(七)再婚前無計劃外生育的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子女的,或者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子女、另一方為兩個以下子女的喪偶者;
(八)在礦區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且繼續從事井下作業的礦工,只有一個女孩的;
(九)平原、丘陵農村的村民,只有一個女孩的;
(十)從事海洋作業的沿海漁區的漁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十一)山區、壩上農村的村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十二)農村中男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的村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十三)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特殊情況的。
符合前款規定的,也應當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嚴禁一對夫妻生育第三個子女。
第十五條 符合第十四條規定的,生育婦女的年齡必須在28周歲以上,生育間隔必須在4年以上;年齡在30周歲以上的,可縮短生育間隔。
第十六條 經批准照顧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由縣(市、區)計劃生育委員會收取照顧二胎生育費。收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七條 育齡夫妻要求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經鄉、鎮、城市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批准;要求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經縣(市、區)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查批准,國家工作人員和第一個子女是非遺傳性嚴重殘疾的職工,由市(地區)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查批准。被批准生育的,由女方戶籍所在地的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發給《生育證》。 育齡夫妻的管理單位應當同育齡夫妻簽定計劃生育合同。
第十八條 遺棄、溺害、買賣、藏匿、送養嬰幼兒的,不再安排生育。經批准生育第二個子女,懷孕後無正當理由自行終止妊娠的,其《生育證》作廢,並不再照顧生育。
第十九條 城市和有條件的農村,公民結婚和生育應當進行婚前和產前檢查,接受優生指導。
禁止患有能造成下一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夫妻生育。
第四章 節 育
第二十條 凡未安排生育的育齡夫妻,必須落實安全可靠的節育措施,並按規定接受檢查。
凡是計劃外懷孕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第二十一條 對計劃生育受術者,按規定給予節育假;接受絕育手術確需其配偶護理的,給其配偶7至10天的護理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計劃內臨時工,在上述假期內,照發標准工資,視為全勤,不影響全勤獎;村民可以 由所在鄉、村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十二條 已婚育齡夫妻使用避孕葯、具和施行節育手術的費用,按國家規定報銷。
第二十三條 衛生醫療部門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單位,根據條件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實施節育手術和治療手術並發症。節育技術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 行《節育手術常規》,保障受術者的安全。
除夫妻患有遺傳性疾病,需要在指定醫院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以外,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胎兒性別鑒定。 禁止個體行醫者實施節育手術或者恢復生育手術。
第二十四條 經縣以上計劃生育技術鑒定小組檢查,確定為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的,給予免費治療。
因計劃生育手術造成喪失或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除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外,國家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計劃內臨時工,由所在單位按工傷對待;村民、城鎮居民由所在基層單位在生產、生活上給予照顧和資助,當地有關部門在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優惠,符合救濟條件的給予社會救濟。
第五章 獎 勵
第二十五條 按法定婚齡推遲3年以上結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第一次生育的,為晚育。實行晚婚的,獎勵婚假15天;實行晚育的,獎勵產假45天。獎勵婚、產假期間,享受正常婚、產假待遇。
對實行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的村民,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獎勵辦法。
第二十六條 對自願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經縣級計劃生育委員會批准,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一)從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日起,到子女18周歲止,對獨生子 女父母由雙方所在單位每月分別發給不低於5元的獎金。
(二)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對產婦增加獎勵產假30天。
對符合第十四條規定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而自願不再生育的夫妻,適當給予獎 勵。
獨生子女父母的獎金來源和獎勵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七條 對獨生子女入托兒所、幼兒園、上小學、就醫住院,給予照顧。在扶持發展生產上,對獨生子女戶給予優先照顧。分配住房、宅基地,城鄉企業事業單位用工,在同等條件下照顧獨生子女父母。
第二十八條 對執行本條例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或者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凡不符合本條例的生育規定而生育的,為計劃外生育。對計劃外生育的夫妻雙方各一次性徵收社會撫養費:
(一)不符合第十四條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對夫妻雙方分別徵收社會撫養費:國家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計劃內臨時工,按不低於本人一年的工資總額徵收;私營企業經營者和個體勞動者,按不低於本人上年度純收入的金額徵收;城鎮無業居民,按不低於本市、鎮居民上年度人均收入的金額徵收;村民,按不
按計劃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徵收金額各加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生育第四個以上 子女的,以此遞進累加。
(二)不足法定婚齡同居而非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比照第(一)項規定的第二個子女徵收,並且不準按第十四條規定再照顧生育;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比照第 (一)項規定的第三個子女徵收。
(三)違反第十五條規定而提前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對夫妻雙方從生育年度起 至批准生育的年度止,每年分別按本人兩個月收入的金額徵收。 非法收養子女的視為計劃外生育,按子女數比照前款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
第三十條 對不符合第十四條規定而計劃外生育的夫妻,除按第二十九條規定 徵收社會撫養費外,不得評為先進工作者,不得享受有關生育的勞保福利待遇,因 計劃外生育造成住房和生活困難的不予照顧;是國家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計劃內臨時工的,並給予降級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 未完成人口計劃指標或者統計數字不實的地方和單位,不得評為先進集體和文明單位。
每出現一名計劃外生育,對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處以五百元至一萬元的罰款,並可以根據情況對單位領導人和主管工作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 因領導失職而造成人口失控的地方和單位,對其主要領導人和分管領導人給予降級處分,農村享受定額補貼的扣發百分之二十的補貼;下年度仍無明顯轉變的,給予撤職以上的行政處分。
對謊報計劃生育統計數字、弄虛作假應付考核檢查、非法印製或者濫發計劃生育證件的領導人、當事人,給予降級以上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三條 非法出具婚育證明、摘取宮內節育器、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出具假診斷書、假節育手術證明等假證件,假做節育手術,濫發生育指標,個體行醫者實施節育手術或者恢復生育手術的,沒收違法所得,每例並處以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同時給予行政處分,個體行醫者同時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前款行為造成他人生育的,除對生育者按規定徵收社會撫養費外,對當事人給予與生育者同等金額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對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按以下規定給予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阻礙公民實行計劃生育的,每例處以一百元至二百元的罰款;
(二)拒不執行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無故不按要求接受季普查的,每推遲一 天處以五元至二十元的罰款;無故不按要求落實節育或者補救措施的,每推遲一天處以十元至四十元的罰款;
(三)為計劃外懷孕者提供隱匿場所或者私自實施催產、引產、剖腹產手術的,
沒收違法所得,每例處以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對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
(一)虐待女孩或者生育女孩母親的;
(二)遺棄、溺害、買賣嬰幼兒的;
(三)干涉、阻礙男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的;
(四)拒絕、阻礙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計劃生育公務或者造謠惑眾、煽動鬧事的;
(五)威脅、侮辱、毆打、誣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
(六)貪污、挪用計劃生育經費、社會撫養費和其他罰款的;
(七)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玩忽職守、營私舞弊或者違法違紀並造成重大事故的。
第三十六條 對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當徵收社會撫養費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決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
當事人對徵收社會撫養費和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決定的,由作出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 根據本條例規定徵收的社會撫養費,只能用於計劃生育事業。具體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和本條例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所稱「以上」、「以下」包括本級或者本數在內。
第四十條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和實施細則制定實施辦法。
本條例實施中的具體應用問題由省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

(1994年9月2日河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1994年9月2日公布施行)

河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省人民政府《關於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的議案,結合本省實際,決定對《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原第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即「計劃生育工作應當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工作為主,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同公民勤勞致富相結合、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
二、原第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即「各級計劃生育協會應當協助同級人民政府組織公民,在計劃生育工作中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原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村(居)民委員會和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和本條例規定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由單位主要領導人負責,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計劃生育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企業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並接受當地計劃生育主管
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四、原第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即「縣以下計劃生育委員會及其所屬事業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崗位工作20年以上,並在計劃生育工作崗位上退休的,增加5%退休金。」
五、原第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即「各級人民政府政府加強計劃生育統計管理,做到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真實、准確。」
六、原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修改為「夫妻雙方均為全國1000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只有一個子女的。」
第一款第七項修改為「再婚前無計劃外生育的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子女的,或者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子女、另一方為兩個以下子女的喪偶者。」
第一款第八項修改為「在礦區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且繼續從事井下作業的礦工,只有一個女孩的。」
第一款第九項修改為「平原、丘陵農村的村民,只有一個女孩的。」
第一款第十一項修改為「山區、壩上農村的村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七、原第十五條之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即「經批准照顧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由縣(市、區)計劃生育委員會收取照顧二胎生育費。收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八、原第十六條第一款「要求生育第二個子女的」之後,修改為「經縣(市、區)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查批准,國家工作人員和第一個子女是非遺傳性嚴重殘疾的職工,經市(地區)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查批准。被批准生育的,由女方戶籍所在地的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發給《生育證
》。」
第二款修改為「育齡夫妻的管理單位應當同育齡夫妻簽定計劃生育合同。」
九、原第十六條之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八條,即「遺棄、溺害、買賣、藏匿、送養嬰幼兒的,不再安排生育」,作為第一款;「經批准生育第二個子女,懷孕後無正當理由自行終止妊娠的,其《生育證》作廢,並不再照顧生育」,作為第二款。
十、原第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禁止患有能造成下一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夫妻生育。」
十一、原第十八條第一款修改為「凡未安排生育的育齡夫妻,必須落實安全可靠的節育措施,並按規定接受檢查。」
第二款修改為「凡是計劃外懷孕的,必須採取補救措施。」
十二、原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衛生醫療部門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單位,根據條件負責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實施節育手術和治療手術並發症。節育技術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節育手術常規》,保障受術者的安全。」
第二款之後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即「禁止個體行醫者實施節育手術或者恢復生育手術。」
十三、原第二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對實行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的村民,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獎勵辦法。」
十四、原第二十四條中「獨生子女證」修改為「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從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日起,到子女18周歲止,對獨生子女父母由雙方所在單位每月分別發給不低於5元的獎金。」
第三款修改為「獨生子女父母的獎金來源和獎勵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十五、原第二十七條第一款「凡未列入當地計劃生育而生育的,為計劃外生育」之後修改為「對計劃外生育的夫妻雙方各一次性徵收計劃外生育費。」
第一款第一項「私營企業經營者和個體勞動者」之後修改為「按不低於本人上年度純收入的金額徵收」。「生育第三個子女的」之後修改為「對夫妻雙方按計劃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徵收金額各加50%至100%;生育第四個以上子女的,以此遞進累加。」
第二款修改為「非法收養子女的視為計劃外生育,按子女數比照前款規定徵收計劃外生育費。」
十六、原第二十八條修改為「對不符合第十四條規定而計劃外生育的夫妻,除按第二十九條規定徵收計劃外生育費外,不得評為先進工作者,不得享受有關生育的勞保福利待遇,因計劃外生育造成住房和生活困難的不予照顧;是國家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計劃內臨時工的,並
給予降級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十七、原第三十條第二款修改為「對謊報計劃生育統計數字、弄虛作假應付考核檢查、非法印製或者濫發計劃生育證件的領導人、當事人,給予降級以上的行政處分。」
十八、原第三十一條第一款「情節嚴重的」之前,修改為「非法出具婚育證明、摘取宮內節育器、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出具假診斷書、假節育手術證明等假證件,假做節育手術,濫發生育指標,個體行醫者實施節育手術或者恢復生育手術的,沒收其全部非法所得,每例並處以500元
至3000元的罰款。」
十九、原第三十二條增加一項作為第三項,即「為計劃外懷孕者提供條件,造成計劃外生育的。」
第十項修改為「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玩忽職守、營私舞弊或者違法違紀並造成重大事故的。」
二十、原第三十四條修改為「根據本條例規定徵收的計劃外生育費和其他罰款,只能用於計劃生育事業。具體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二十一、刪去原第七章流動人口的管理。
二十二、原第三十四條之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七條,即「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和本條例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二十三、原條文中的「超生罰款」修改為「計劃外生育費。」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4917

❺ 計劃生育條例條例

除了特殊情況只能是一個. 資料: (一)公民有生育的權力,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鼓勵晚婚、晚育,促進優生、優育。 男女雙方年齡均在法定婚齡三年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達到晚婚年齡後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二)公民依法結婚生育第一肥肉以及符合本條例規定再生育的,為合法生育。 (三)依法結婚的夫妻,已生育一個子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年。 1、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定居的; 2、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3、夫妻雙方均為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女孩或者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4、經市(行署)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病殘兒鑒定組織鑒定,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能夠生育健康兒的; 5、特殊情況經省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的,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符合前款第 (四)項規定要求再生育的,不受生育間隔的限制。 (四)少數民族也應當實行計劃生育。 夫妻雙方均為全國一千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以及夫妻一方為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柯爾克孜族的,依法生育一個子女後,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年。 夫妻雙方均為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柯爾克孜族的,依法生育二個子女後,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五)夫妻一方經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單位診斷患有不孕(育)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恢復生育能力的,可以生育一胎子女。 (六)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子女,另一方生育一個子女或者依法生育二個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年。 再婚夫妻的一方因再婚再生育過子女的,不得再生育。 (七)晚育的夫妻符合本條例規定要求再生育的,不受生育間隔的限制。 (八)在小城鎮建設中成建制轉為城鎮居民的農村居民夫妻,可以在二年以內適用農村居民的生育規定。 (九)公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居民結婚生育子女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收養子女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收養手續,沒有收養手續而私自收養子女的,按照違法生育處理。 遺棄子女的,不得再生育。 經批准再生育,懷孕後非因醫學需要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不得再生育。 (十 一)計劃生育以避孕為主。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不符合規定的妊娠,應當及時終止。 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一)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權。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當指導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且的避孕措施。 對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選擇長效避孕措施。 實施避孕節育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應當徵得受術者本人同意並保障受術者的安全。 (二)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使用避孕葯具,孕情、環情檢查,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人工終止妊娠術,輸卵管結扎術,輸精管結扎術以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各項醫學檢查,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診治等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予以保障。具體經費來源及支付方式按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三)城鎮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其費用除國家承擔的專項經費外,按下列辦法支付: 1、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由職工所在單位支付; 2、離開原工作單位的人員,有聘用單位的由聘用單位支付;沒有聘用單位但尚未與原單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的,由原單位支付;沒有聘用單位且已經與原單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的,由縣級以上財政支付; 3、其他人員,由縣級人民政府解決。 前款規定的人員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其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在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沒有參加生育保險,但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其計劃生育手術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 4、經計劃生育技術鑒定組織鑒定,確系避孕節育措施引起的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5、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析 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三、獎勵與社會保障 (一)職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五日,假期工資照發。 職工晚育的,女職工產假可以延長至一百八十日,假期工資照發,不影響聘任、工資調整、職級晉升;男職工享受護理假五至十日,特殊情況可以參照醫療單位意見適當延長,護理假期間工資照發。 (二)職工落實避孕節育措施的,按以下規定休假,休假期間工資照發,不影響聘任、職級晉升及原有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1、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的,休假二日,七日內不安排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2、結扎輸精管、輸卵管的,休假二十日; 3、終止妊娠的,根據不同情況休假十五至四十日; 4、落實其他避孕節育措施的,可以根據有關規定或者醫師意見休假。 (三)依法生育一個子女後自願不再生育的夫妻,由雙言申請,經所在單位和村(居)民委員會審核,報女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批准,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並享受以下優待: 1、從領證之月起至子女滿十八周歲止,每月發給不低於十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或者給予相應待遇; 2、在社會救濟、扶貧、以工代賑、生產資料供應、技術培訓等方面優先照顧; 3、農村安排宅基地優先照顧。 (四)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按下列規定百分之五十; 1、夫妻雙方為職工的,由雙方所在單位各承擔百分之五十; 2、一方為職工,另一方無工作單位,或者喪偶的,由職工所在單位全部承擔; 3、城鎮其他人員,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解決; 4、離開原工作單位的人員,有聘用單位的由聘用單位承擔;沒有聘用單位但尚未與原單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的,由原單位承擔;沒有聘用單位且已經與原單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的,按照第(2)項和第(3)項之規定處理; 5、農村居民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承擔。 (五)已鄰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再生育子女的,應當交回《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對獨生子女父母的優待和獎勵,並退回已領取的獎勵費。 四、法律責任 (一)城鎮居民違法生育的按下列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1、生育第一胎的,繳納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社會撫養費; 2、生育第二胎的,繳納三萬元以上六萬元以下社會撫養費; 3、生育第三胎及其以上的,繳納六萬元以上十二萬元以下社會撫養費。 (二)農村居民違法生育的按下列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1、生育第一胎的,繳納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社會撫養費; 2、生育第二胎的,繳納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社會撫養費; 3、生育第三胎及其以上的,繳納三萬元以上六萬以下社會撫養費。 (三)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的,城鎮居民繳納十二萬元社會撫養費;農村居民繳納六萬元社會撫養費。 (四)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的,一方為農村居民,另一方為城鎮居民,按照城鎮居民的徵收標准徵收社會撫養費。 (五)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其他再生育條件,未經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而再生育的,繳納一千元社會撫養費;未達到間隔期生育的,繳納三千元社會撫養費。 (六)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由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徵收決定;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可以委託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作出書面徵收決定。具體徵收辦法按照國家和

❻ 江蘇省計劃生育條例2016中計劃生育節育措施是指哪些措施

江蘇省計劃生育條例中計劃生育節育措施包括結扎、上環等措施。

《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三十六條提倡公民以避孕為主實行計劃生育。公民享有對避孕方法的知情權、選擇權。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當指導育齡夫妻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
對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選擇長效避孕措施。
第三十七條禁止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禁止非醫學需要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第三十八條接受節育手術的公民,憑醫療單位的證明,可以按照規定享有相應的假期。
第三十九條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基本項目包括:避孕葯具發放;孕情、環情監測;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醫學檢查;人工流產術、引產術及技術常規所規定的醫學檢查;輸卵管結扎術、輸精管結扎術及技術常規規定的醫學檢查;計劃生育手術並發症診治。

❼ 全國人大剛通過的計劃生育條例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明年元旦以後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按修正案中規定,生育一孩或兩孩的夫妻均可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法律修改前按照規定應當享受扶助的失獨家庭,將繼續獲得扶助。
與之前的修正案草案相比,本次決議通過的修正案有一些改動,比如保留生育第一胎的晚育假延長獎勵,修改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而原法規定的「育齡夫妻應當自覺落實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也被修改為「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對應的「實施假節育手術」法律責任也相應刪除。
此外,獨生子女父母仍可依法獲獎勵、扶助,特別是其中「失獨」的那部分家庭,仍舊按規定獲得扶助。但新法生效後,《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將成為歷史。沒有光榮證的夫妻,如果生育一孩,且孩子發生意外傷殘或死亡,也無法像目前實施的政策一樣再獲得國家的特別扶助。
另外,在最終表決稿中,「禁止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的整條內容,均被刪除

❽ 89年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是什麼

河北省計劃生育條例(1989年)

(1989年3月14日河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六次會議通過,1989年3月20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會第七號公告公布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發展同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本省境內的公民和單位~均應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家推行計劃生育。鼓勵晚婚、晚育~實行少生、優生~禁止早婚、早育和計劃外生育~因人制宜地落實節育措施。

第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章 組織管理

1/14頁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負責組織本條例的實施。

第六條 各級計劃生育委員會是同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工作的主管部門,對下級計劃生育部門的工作有監督、指導、協調的職責。

縣以上計劃生育宣傳指導站、技術服務站、避孕葯具管理站是同級計劃生育委員會的事業單位,對下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有監督、檢查和指導的職責。

第七條 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第八條 村(居)民委員會和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和本條例規定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計劃生育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幹部。

實行承包的單位,應把計劃生育工作列入承包內容。

第九條 各級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對縣以下計劃生育部門和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的專職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可實行崗位津貼,對村計劃生育管理人員給予適當報酬。

2/14頁

❾ 最新計劃生育條例

❿ 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詳細內容

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三條
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五條
國務院領導全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六條
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七條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計劃生育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八條
國家對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九條
國務院編制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全國人口發展規劃以及上一級人民政府人口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本管轄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
第十一條
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控制人口數量,加強母嬰保健,提高人口素質的措施。
第十二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機關、部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做好本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
第十三條
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四條
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管理,以現居住地為主。
第十五條
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經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給予重點扶持。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個人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挪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費用。
第十六條
國家鼓勵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十七條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十八條
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九條
實行計劃生育,以避孕為主。
國家創造條件,保障公民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第二十條
育齡夫妻應當自覺落實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接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
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第二十一條
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前款規定所需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列入財政預算或者由社會保險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
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的婦女。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 第二十三條
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
國家鼓勵保險公司舉辦有利於計劃生育的保險項目。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的原則,在農村實行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辦法。
第二十五條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條
婦女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勞動保護並可以獲得幫助和補償。
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手術,享受國家規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給予獎勵。
第二十七條
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發展經濟,給予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和社會救濟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第二十九條
本章規定的獎勵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
國家建立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嬰兒健康水平。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衛生資源,建立、健全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組成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改善技術服務設施和條件,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第三十三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針對育齡人群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宣傳教育,對已婚育齡婦女開展孕情檢查、隨訪服務工作,承擔計劃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服務。
第三十四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當指導實行計劃生育的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
對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選擇長效避孕措施。
國家鼓勵計劃生育新技術、新葯具的研究、應用和推廣。
第三十五條
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
(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
(三)實施假節育手術、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
第三十七條
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計劃生育證明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取消其計劃生育證明;出具證明的單位有過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八條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違章操作或者延誤搶救、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
(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賄賂的;
(四)截留、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
(五)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或者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不履行協助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一條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四十二條
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第四十三條
拒絕、阻礙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並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實施計劃生育管理過程中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五條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具體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和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四十六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本法的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制定。
第四十七條
本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務所人員 發布:2025-02-12 01:55:49 瀏覽:76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
2018年新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2-11 23:00:34 瀏覽:421
不動產證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1 22:38:33 瀏覽:101
葉仙兒道德 發布:2025-02-11 22:38:21 瀏覽:892
民法總論案例選評 發布:2025-02-11 22:27:24 瀏覽:768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