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踏草坪法規
① 綠化工地管理規章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綠化管理制度
為了推動校園綠化工作的開展,加強校區綠化管理,保護和改善校園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作如下規定。
一、 本規定所稱的校園綠化,是指校園范圍內綠化即:
1、建校以來義務種植的各種樹木花草;
2、通過專業綠化公司設計施工完成的綠化(草坪、樹木、花木、綠籬等)工程;
二、 校區綠化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市有關綠化規定設計方案,保證綠化比例,投入綠化資金,注重綠化效果,加強綠化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 成立以校長為首,分管 後勤的副校長、總務主任、生化教師,綠 化管理員在內的校園綠化美化工作領導小組,由總務處具體實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
2、 根據學校整體格局,認真制定學校校園綠化美化的長遠規劃。綠化美化是校園建設的藍圖,應包括綠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樹木花草配置,花壇的設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的配置等。
3、 制定規劃時應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科學論證、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實用性與藝術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完美結合,和諧統一。
4、 根據規劃,按不同綠化區域的條件、類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長習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種植各種花草、樹木,搞好校園花木的有機配植。
三、樹木配植要做到五結合:
1、 落葉樹與常青樹相結合,以常青樹為主。
2、 喬木與灌木相結合,以喬木為主。
3、 觀賞樹與經濟樹相結合,以觀賞樹為主。
4、 木本與草本相結合,以木本為主。
5、 點、線、面相結合,以點、線搭配植物為主。
四、花草種植要做到配植合理,還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五、廣植樹、盆花。在搞好校園綠化美化的同時,利用盆花易搬動的特點,搞好學校接待室、辦公室、會議室、教室等室內的綠化美化,以便讓師生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得以減輕勞累、疲倦,使室內也充滿盎然的生機,從而實現其觀賞的價值。同時組織師生參加綠化美化活動。
六、搞好校園花木的維護保養,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還要做到適時施肥、施水、防治病蟲害,適時修剪等,從而達到綠化美化校園的目的。
七、凡在校的教職員工,都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和其他綠化義務。
八、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校園綠化用地。確需臨時佔用的,須經校綠化管理部門審查,報經校黨委批准,並辦理有關手續。佔用期滿或佔用期間學校綠化需要時,佔用部門、單位和個人必須騰退佔用的綠化用地。
九、 按照規劃設計栽植的樹木花草成活後,任何人不得擅自移植,確需更換移動的,經校綠化管理部門審查,報有關部門批准後實施。
十、花木工要不斷提高花木培植技術和管理水平,認真履行職責,不僅要做到勤於培植,還要搞好科學管理。
校園綠化管理制度
1、不準踐踏草坪,
2、不準釘、拴、刻劃、攀折樹木;
3、不準擅自折枝摘花,採集種子、果實、割草;
4、不準在草坪或樹木上拋散、堆放、晾曬物品;
5、不準在綠化區內傾倒垃圾和雜物;
十一、對損壞花草樹木的相關人員,除按實際損壞的情況予以賠償外,是教師的,要扣教師個人年終業務考評,是學生的,要納入班級量化管理中。
② 1、圓明園公園管理處在一塊草坪上用顯著標識告知:「禁止踐踏草坪,違者罰款10元」。 何某在穿越該草坪
罰款屬於行政處罰的一種,應由行政機關依據行政處罰法等相關規定作出,公園作為民事主體,沒有權利進行罰款。為了保障權益,民事主體之間通常可以約定如一方違約,須向另一方支付違約金或損失賠償金等,但相關約定應不違反法律法規及公序良俗(比如雙方約定一方應限期歸還另一方賭債,否則應承擔責任。該約定違反了國家關於禁止賭博的規定,法律將不予保護)。
③ 我們對小區的草坪享有權利嗎
你好,綠化地方歸物業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物業管理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
對於小區內有人踐踏草坪的情況,小區物業管理部門應當向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對於設立罰款標志的行為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可以先使行政處罰權的部門是以下三類,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行政機關委託的符合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小區物業管理部門不屬於上述三類享有行政處罰權的部門,它設立這種標識並罰款的權力是非法的。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④ 私自佔用公共綠化帶種菜違反了哪一條規定
私自佔用公共綠化帶種菜違反:
質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條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第274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個別業主侵佔公共綠地,侵犯了其他業主的「共有權」。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條【建築區劃內道路、綠地等的權利歸屬】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 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⑤ 公民踐踏草地侵犯了什麼
公民踐踏草地侵犯了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違背了社會公德。
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
在公園里踐踏草地就破壞了公共財物(擾亂了公共秩序、違背了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社會生活行為准則。人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里,就需要有一個公共生活的秩序。那些反映了人類維護公共生活秩序願望和要求的公共生活准則,不具有明顯的階級性,是對一個合格社會成員在道德上的起碼標准和最一般的要求。因此,它具有共同性的特徵。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范,即成為法定義務。
⑥ 踐踏公園草坪罰款
你好,以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他們罰款的這個行為是不合理的,而且他們扣押個人身份證的這個行為已經是違法了,他們沒有權利扣押他人的身份證。所以是可以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⑦ 小區的物業管理有權力對踐踏小區里草坪的人罰款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物業管理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
對於小區內有人踐踏草坪的情況,小區物業管理部門應當向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對於設立罰款標志的行為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可以先使行政處罰權的部門是以下三類,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行政機關委託的符合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小區物業管理部門不屬於上述三類享有行政處罰權的部門,它設立這種標識並罰款的權力是非法的。
⑧ 北京市民文明行為實施綱要
首都市民文明守則
(一)乘客文明守則
一、自覺遵守乘車管理規定,維護乘車秩序,舉止文明,相互禮讓。
二、在規定地點候車,按順序乘車,不強行上下。
三、乘車及時購票,主動出示車月票,接受查驗。
四、不攜帶危險品和有礙乘客安全的物品、動物乘車。
五、保持站內、車內環境衛生,不喧嘩,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六、愛護車站、車內設施,不蹬踏座椅,不亂寫亂畫,不損壞公物。
七、照顧老幼病殘孕乘客,主動讓座。不赤膊乘車。雨天乘車脫掉雨衣。
八、協助乘務人員維護站內、車內治安秩序,與危害社會治安的行為作斗爭。
(二)遊客文明守則
一、自覺遵守游覽秩序,順序購票入館入園,不擁擠,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
二、保持環境衛生整潔,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廢棄物。
三、愛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不在樹木、名勝古跡和公共設施上塗抹、刻畫,不在路椅上躺卧。
四、愛護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果。
五、愛護野生和展出的動物,不捕獵,不恫嚇,不投喂投打,不在非釣魚區釣魚。
六、按規定租退遊船,不在未開放的水域游泳、滑冰。
七、不兜售物品,不散發任何形式的廣告及其他宣傳品。
八、不打架斗毆,不聚眾鬧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休形式進行賭博等非法活動。
九、不攜帶危險物品及動物進入參觀游覽區,不在防火區或動用明火。
十、靜館靜園後,不繼續逗留、露宿,不翻越、毀壞圍牆和柵欄。
(三)顧客文明守則
一、維護店堂秩序,尊重員工勞動。
二、文明禮貌購物,貨款當面點清。
三、愛護公共設施,保持清潔衛生。
四、不帶危險物品,共保店堂安全。
五、依法律護權益,友善處理問題。
六、遇到不良現象,敢於主持正義。
(四)觀眾文明守則
一、自覺遵守影劇院、體育場(館)規定,憑票按時按順序入場,對號入座。
二、衣著整潔,舉止文明,室內觀看演出、比賽時不戴帽,不把衣物墊在座位上。
三、觀看演出和比賽時要有禮貌,尊重演員、運動員和裁判員,不無故提前退場。
四、自覺維護公共秩序,不喧鬧起鬨,不辱罵演員、運動員和裁判員,不向演出、比賽場地投擲物品或進行妨礙他人的不文明行為。
五、保持清潔衛生,不在場內吸煙,不隨地吐痰和亂扔廢棄物。
六、愛護公共設施,不蹬踩座椅,不在建築物或桌椅上塗寫刻畫。
(五)居民文明守則
一、搞好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
二、保持陽台、樓道整潔,不亂堆物品,不亂扔廢棄物。
三、保持小區、院落環境整齊,不亂停放車輛,不亂晾曬衣被。
四、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木。
五、文明娛樂,不噪音擾民,不酗酒、賭博。
六、鄰里和睦,不傳閑話,不鬧糾紛。
七、維護治安秩序,不打架罵人,不違反防火規定。
八、遵章守約,不違章飼養動物,不搞違章建築。
(六)機動車駕駛員文明守則
一、遵守交通法規,服從民警指揮,不違章超速行駛、強行超車,不酒後開車,不疲勞駕駛。
二、車容整潔,車況良好,不開要件失靈車上路。
三、禮貌行車,安全禮讓,不穿插外賓車隊,不爭道搶行,不開斗氣車,不無幫拖延,確保暢通。
四、文明駕駛,講究公德,不擠靠行人,不濺污行人衣物,不向車外吐痰、拋廢棄物,不亂鳴笛。
五、關心兒童,照顧老弱,行至學校門前、人行橫道,主動減速讓行。
六、發生或遇到交通事故,主動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及時報告,不隱瞞、逃逸、躲避。
在"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中首都開展"四要四不要"宣傳教育活動
要禮貌待人,不要說粗話臟話。
要講究衛生,不要亂吐亂扔。
要規范服務,不要冷硬拖卡。
要遵守交規,不要亂行亂停。
⑨ 踩踏草坪是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踩踏草坪雖然沒有法律條文限制,但公民踐踏草地侵犯了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違背了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在公園里踐踏草地就破壞了公共財物,違背了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⑩ 遊客踩踏草坪,綠化工人喊破嗓子勸阻,我們究竟該如何文明出行
對於這種現象我認為也應該要及時的制止。
因為遊客踐踏草坪不僅會破壞當地的環境,而且也會破壞掉綠化工人的勞動成果。所以當我們面對這種問題時就要令行禁止,不僅要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更要有鏗鏘有力的懲罰措施。只有這樣這種不文明的現象才能逐漸地取消。如果光一味的勸導或者是勸阻根本讓很多人無法遵守,只有通過法律來進行約束人的行為,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如何做到文明出行?
首先文明出行只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樣。但我們都知道自己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旅遊規則,不僅要學會愛護公物,而且還要聽從當地的勸導。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做到文明出行,同時文明出行也要有相應的政策進行支撐,只有這樣人們的行為才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