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美國引渡條例

美國引渡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3 11:25:10

㈠ 中國和美國之間為什麼沒有引渡協議

美國國會反對這一條約,因為他們不信任中國的司法制度。
中美引渡條約,需要美國國會批准。
因為中國在保護被引渡人的人權與司法公正方面,與國際通行法則還不接軌:譬如政治犯(宗教信仰)不引渡的庇護原則;
譬如雙重(兩國均)認定犯罪才引渡的原則;
譬如本國國民不引渡的原則;
譬如死刑犯不引渡的廢除死刑原則;
譬如可引渡也可就地起訴的原則等等,都需要我國改革國內的司法制度,升高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引渡條約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
截至2017年2月,我國已與70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引渡條約和打擊「三股勢力」協定共135項(108項生效)。
數據來源: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wgdwdjdsfhzty_674917/t1215630.shtml)

㈡ 2016中國和美國簽署引渡條約了嗎

2016年中國和美國沒有簽署引渡條約。

2016年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的國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貝多引渡條約 2016年3月23日簽署(未生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格瑞那達引渡條約 2016年3月24日簽署(未生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4月7日簽署(未生效)

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摩洛哥王國引渡條約 2016年5月11日簽署(未生效)

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7月5日簽署(未生效)

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 2016年10月31日簽署(未生效)

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厄瓜多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11月16日簽署(未生效)

(2)美國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引渡條約是國與國之間有效地開展執法合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使兩國的執法合作,特別是對犯罪嫌疑人的追緝和移交將提供法律依據;

二是有威懾作用,如果兩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對那些企圖通過逃往其他國家來逃避法律制裁的腐敗分子就會形成震懾,他就不敢輕易的選擇外逃。

兩個國家如果能夠簽署引渡條約,對執法合作會更加有效。目前,中國已經和48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包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同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中紀委也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照顧彼此關切的基礎上,商談引渡條約,這樣能更好地攜手打擊包括腐敗犯罪在內的多種形式的跨國境犯罪,也確保任何一個國家不被腐敗分子或其他犯罪分子所利用,成為「避罪天堂」。

參考資料:網路—引渡條約

㈢ "雙邊引渡條約"具體什麼思

引渡是指一國把在該國境內而被他國追捕、通緝或判刑的人,根據有關國家的請求移交給請求國審判或處罰。有權請求引渡的國家是:(1)罪犯本人所屬國;(2)犯罪行為發生地所在國;(3)受害國。引渡是屬於一個國家主權范圍自由決定的事。按國際法,國家並無引渡罪犯的義務,但如果國家間有條約規定,應履行條約義務。如無條約規定,是否向他國引渡,則完全由一國自行決定。如果發生幾個國家同時要求某國引渡某一罪犯時,在原則上,被請求國有權決定接受哪一國的要求。
引渡條約是有關國家之間關於把在一國境內被他國指控為犯罪和判刑的人根據後者請求移交給該國進行審判和懲罰的條約。引渡條約通常是雙邊的,如1971年加拿大和美國之間、1972年英國和美國之間訂立的引渡條約。也有多邊的,如1933年的美洲國家間引渡條約、1957年的歐洲引渡公約等。引渡條約通常規定政治犯一般不予引渡。

㈣ 夢晚秋為什麼被加拿大逮捕

在這里要更正一下,不叫夢晚秋,是孟晚舟。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從香港飛往布宜諾斯,途經溫哥華國際機場,轉機時被加拿大警方抓捕。美國當局聲稱,孟晚舟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在制裁期和伊朗做生意,加拿大政府據美國授意在溫哥華逮捕了孟晚舟。

具體犯了什麼「罪」?

華為公司大家都知道,它成立於1987年,幾十年的成長,讓其成為全球聞名的電信設備商、第三大手機製造商。

而最近幾年,華為技術飛速發展,也引來了一些不懷好意國家的警惕。特別是5G技術突飛猛進,其中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也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成為全球5G標準的一部分。

2012年就因為自主晶元的事被美國封殺過,2018年與美國運營商AT&T的合作又因為美國政府的壓力被迫取消。

在5G技術方面,華為遭到了「五眼聯盟」的圍剿。資料顯示,「五眼聯盟」是由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組成的國際情報分享組織。

而孟晚舟大家知道的身份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長女,其實也是華為核心人物之一,有可能在以後接手華為。

華為官網公開消息顯示:

孟晚舟生於1972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

2003年,孟晚舟負責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並進行了組織架構、財務流程、財務制度、IT平台等的標准化和統一化建設。

任正非以前也說過:華為成功的核心是「財務管理體系」。由此也能看出,孟晚舟實際上掌握著華為命脈。

2011年4月17日孟晚舟出任公司CFO,2018年3月23日,孟晚舟出任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對華為的影響也不用多說了,更何況華為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

此次對孟晚舟下手,看似意外實際上也是美國對華為的壓制、對中國科技的壓制。

㈤ 引渡條約是幹嘛的

國家間相互合作的體現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國家法律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到了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問題。其中不少網友朋友們就對引渡條約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很多網友朋友們都向我們咨詢到什麼是引渡條約?引渡條約的具體作用是什麼?在解答廣大網友朋友們對於引渡條約的各種困惑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來充分了解一下什麼是引渡條約。引渡條約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引渡的法律基礎是一個主權國家對犯罪的管轄權,包括對屬地、屬人和其他管轄權等。

請求引渡的國家基於國際法上承認的依據,對身處他國境內罪犯享有管轄權。其實引渡條約的作用非常的多的理由,它可以非常好的幫助自己的國家抓捕逃離在外地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非常好的彰顯司法的公正與公平。但是有些國家濫用引渡條約,這其實是會侵犯相關人員的基本權利的。

三:濫用引渡條約的壞處

但是如果濫用引渡條約的話,其實是會造成嚴重傷害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的。例如,孟晚舟事件就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濫用引渡條約才導致的發生的,因此,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引渡條約的基本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更多人的合法權益。

㈥ 什麼叫做引渡條約

引渡條約指的是各個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

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比如賴昌星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內,但被我國指控有犯罪行為,我國向加拿大請求將其移交於我國進行審判。加拿大應請求移交的行為就是引渡。

(6)美國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引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至18世紀末葉以前,引渡的對象主要是叛亂者、逃兵和異教徒,並且是否引渡完全由君主自由決定。

當時的引渡只不過是各國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和進行政治交易的一種工具而已。隨著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以及罪刑法定和無罪推定等刑法原則的確立,引渡的對象、程序和性質才發生了根本變化。

1833年10月1日,比利時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引渡法即《引渡法大綱》,英國也於1870年頒布引渡法,明確規定了嚴格的引渡程序,標志著現代引渡制度的誕生。

請求引渡的主體

請求引渡的主體,即有權請求引渡的國家,有以下三類:

1、罪犯國籍所屬的國家。根據是屬人優越權。

2、犯罪行為發生地國家。根據是屬地優越權。

3、受害國家。

根據是保護性管轄。如果有幾個國家為同一罪行同時請求引渡,被請求國如何處理?一般規則是:犯罪行為發生地國家有優先權。

如果數罪則根據被請國法律罪刑最重的犯罪行為發生地國優先;如同樣嚴重則根據請求的先後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引渡條約

㈦ 中美有沒有簽定雙方引渡條約

沒有簽訂。

引渡是指一國把在該國境內而被他國追捕、通緝或判刑的人,根據有關國家的請求移交給請求國審判或處罰。有權請求引渡的國家是:

(1)罪犯本人所屬國;

(2)犯罪行為發生地所在國;

(3)受害國。引渡是屬於一個國家主權范圍自由決定的事。按國際法,國家並無引渡罪犯的義務,但如果國家間有條約規定,應履行條約義務。

如無條約規定,是否向他國引渡,則完全由一國自行決定。如果發生幾個國家同時要求某國引渡某一罪犯時,在原則上,被請求國有權決定接受哪一國的要求。

引渡條約是有關國家之間關於把在一國境內被他國指控為犯罪和判刑的人根據後者請求移交給該國進行審判和懲罰的條約。引渡條約通常是雙邊的,如1971年加拿大和美國之間、1972年英國和美國之間訂立的引渡條約。

也有多邊的,如1933年的美洲國家間引渡條約、1957年的歐洲引渡公約等。引渡條約通常規定政治犯一般不予引渡。

(7)美國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締結的引渡條約清單:

截止2018年2月,中國已對外締結50項引渡條約(其中37項已生效)。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引渡條約 1993年8月26日簽署 1999年3月7日生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 1995年6月22日簽署 1998年5月7日生效;

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 1995年6月26日簽署 1997年1月10日生效;

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1996年5月20日簽署 1997年7月3日生效;

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 1996年7月1日簽署 1999年1月16日生效;

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引渡條約 1996年7月5日簽署 1998年2月10日生效;

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引渡條約 1997年8月19日簽署 1999年1月10日生效;

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 1998年4月27日簽署 2004年4月27日生效;

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 1998年12月10日簽署 2000年7月13日生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 1999年2月9日簽署 2000年12月13日生效;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共和國引渡條約 1999年11月8日簽署 2000年9月29日生效;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 2000年10月18日簽署 2002年4月12日生效;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1年10月30日簽署 2006年3月12日生效;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1年11月5日簽署 2003年4月5日生效;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1年11月19日簽署 2005年12月29日生效;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1年12月10日簽署 2004年11月17日生效;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2年2月4日簽署 2003年8月13日生效;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引渡條約 2002年5月13日簽署 2004年5月24日生效;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2年6月17日簽署 2003年6月21日生效;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3年11月3日簽署 2008年1月10日生效;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賴索托王國引渡條約 2003年11月6日簽署 2005年10月30日生效;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4年11月12日簽署 2014年8月16日生效;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5年3月17日簽署 2010年12月1日生效;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 2005年11月14日簽署 2007年4月4日生效;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5年12月19日簽署 2009年9月19日生效;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6年6月20日簽署 2013年10月17日生效;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6年11月6日簽署 2009年9月22日生效;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7年1月31日簽署 2009年7月25日生效;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 2007年3月20日簽署 2015年7月17日生效;

3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引渡條約 2008年7月11日簽署 2012年7月7日生效;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2009年7月1日簽署2018年1月19日生效;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義大利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0年10月7日簽署 2015年12月13日生效;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2年9月10日簽署 2017年1月14日生效;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引渡條約 2012年12月20日簽署 2014年10月12日生效;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4年9月13日簽署 2017年1月18日生效;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3年9月27日簽署 2017年5月23日;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4年5月4日簽署 2017年12月2日生效;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3年5月10日簽署(未生效);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引渡條約 2007年9月6日簽署(未生效) ;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5年4月7日簽署(未生效);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智利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5年5月25日簽署(未生效);

4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貝多引渡條約 2016年3月23日簽署(未生效);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格瑞那達引渡條約 2016年3月24日簽署(未生效);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4月7日簽署(未生效);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摩洛哥王國引渡條約 2016年5月11日簽署(未生效);

4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7月5日簽署(未生效);

4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 2016年10月31日簽署(未生效);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厄瓜多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6年11月16日簽署(未生效);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7年5月13日簽署(未生效);

50、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肯亞共和國引渡條約 2017年5月15日簽署(未生效) ;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貝多引渡條約 2018年8月31日批准(未生效) 。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專家分析追逃「優先名單」:中美未簽署引渡條約



㈧ 現在中國和美國簽訂了引渡條約嗎

中國目復前並沒有與美國簽訂引制渡協議,美國、加拿大分別與110個國家和115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英國、法國分別與96個國家和108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而我國目前僅與41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

引渡(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比如賴昌星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內,但被我國指控有犯罪行為,我國向加拿大請求將其移交於我國進行審判。加拿大應請求移交的行為就是引渡。

㈨ 中美為什麼沒引渡條約

中美為沒引渡條約的原因:

1、中方也向美方提出過要簽署中美引渡條約,但是美方對此提議表示,「還沒有準備好」。

2、長期以來,西方以中國司法制度缺乏透明度和正當程序為由,不願向中方移交嫌疑人。中國公安部經偵局負責人劉東表示,美國當局對中國法律制度存有偏見,「錯誤地以為我們會對嫌疑人不公平起訴。」

3、中美未來有沒有可能簽署一份引渡條約?美國國務院給出的前提是,從美國引渡到別國的人須受到公正審判,不受到酷刑或其他方式虐待,另外除非別國承諾引渡本國國民,否則美方不考慮就引渡條約進行談判。

4、對於美方的顧慮,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袁鵬表示,有時美國出於政治原因把貪官當成政治犯,雙方有不同的標准,這屬於政治、司法和認知差別。賴昌星被遣返回國的判例表明,只要誠心合作,中間還是有很多妥協空間,出於人權原因不遣返貪官的擔憂應當會越來越低。

(9)美國引渡條例擴展閱讀:

引渡條約的法律依據和相關條約

法律依據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自己的事情,對於賴昌星案件來說,如果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引渡條約,那麼加拿大想引渡就引渡,不想引渡就不引渡,我國沒有絲毫辦法。

但是如果有了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於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麼引渡就成為了國際義務,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

相關公約

截至2019年1月,我國已與77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引渡條約和打擊「三股勢力」協定共161項(131項生效)。具體如下:

1、引渡條約55項(39項生效)

2、刑事司法協助條約45項(36項生效)

3、民刑事司法協助條約19項(全部生效)

4、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項(18項生效)

5、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1項(尚未生效)

6、打擊「三股勢力」協定7項(全部生效)

7、移管被判刑人條約14項(12項生效)

熱點內容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
2018年新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2-11 23:00:34 瀏覽:421
不動產證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1 22:38:33 瀏覽:101
葉仙兒道德 發布:2025-02-11 22:38:21 瀏覽:892
民法總論案例選評 發布:2025-02-11 22:27:24 瀏覽:768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