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甘肅土地條例

甘肅土地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23 11:45:08

Ⅰ 農村承包土地徵收補償法律標准

各地的標准不一,您到 當地 國土資源局 查詢,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Ⅱ 2020年甘肅省土地徵收標準是什麼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2)對於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3)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費也不是就歸集體所有、被征地人一點都得不到了,土地補償費由村集體統一分配,具體如何分要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但在分配時,或者是所有村民都有權平均分、然後由村裡給被征地人另行調配土地;或者是多分配給被征地人一些款項作為補償、而沒有被征地的村民就少分或是不分給所征地的土地補償費。
希望能幫到您

Ⅲ 關於甘肅慶陽的土地徵用補償標準是怎麼樣的

土地徵用補償標准
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辦法》辦法 第二十四條 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標准執行。徵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青苗補償費按以下標准執行: (一)土地補償費 徵用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用地的,按被徵用土地所在村同一地域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4倍補償,徵用村民住宅用地按3至5倍補償,徵用荒地、廢棄地和連續四年以上十年以下棄耕地等按2倍補償。 (二)安置補助費 徵用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村民住宅用地的,按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被徵用的土地數量除以徵用前被征地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土地所在村同一地域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3倍。但是,每公頃被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所在村同一地域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7倍。徵用棄耕地、荒地、廢棄地等不予補助。 (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被徵用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按重置價結合成新作價補償,其中,公共設施按重置價補償。徵用土地上零星的未到產果期的果樹、未成材的用材樹按營造同種樹木費用的4倍補償;產果期的果樹按該果樹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補償;成材的用材樹按當地木材價補償。徵用耕地上壓有砂面的,按該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2至3倍補償。 (四)青苗補償費 被徵用耕地上的青苗,按當茬作物產值補償,無青苗的,按當季實際投入補償。 第二十五條 徵用、佔用林地、草原、養殖水面的補償標准,按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非法建築物、構築物和在徵用土地公告後搶建、搶栽、搶種的不予補償。 徵用集體土地建設用地,經批准確需佔用耕地的,徵用土地單位應當按規定繳納耕地佔用稅和耕地開墾費

Ⅳ 甘肅征地補償標准新規

法律分析:1、徵收耕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徵收基本農田補償標准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徵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徵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徵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Ⅳ 甘肅省農村土地徵用補償辦法是什麼

  1. 土地補償費: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至八倍。

  2. 安置補助費:每個需要安置戶口的安置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倍。

  3.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具體數額根據當地標准計算。

  4. 實行被徵收土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

Ⅵ 甘肅省土地徵用補償標准

征地補償標准規定每兩年調整一次。上次是2011年12月31日調整,2012年1月1日施行。2012年1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補償制度作了修改。有業內專家推測,此次修改,主要內容是提高征地補償數額,提高額度可能至少為現行標準的10倍。
甘肅省征地補償標准有哪些
1、針對耕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政府徵用或徵收有集體土地的,必須支付有關補償費用,具體包括三大塊:土地補償費、安置費、青苗補償費。後兩項發到居民手中。
2、針對住宅。村民原宅基地及上建築物可以參照一定標准(建房成本等)對地上建築物給與補償。
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徵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餘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征地補償標准數額: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Ⅶ 甘肅省的土地政策有什麼變化

甘肅省的土地政策沒有變化。
甘肅省財政廳、甘肅省農牧廳聯合出台了《甘肅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資金管理細則》,對中央和省級財政用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程序及監督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
細則明確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農村土地承包檔案資料收集整理,耕地測量測繪和承包地權屬調查,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印製,農村土地確權資料庫和土地承包信息平台建設,農村土地確權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農村土地確權檢查驗收,農村土地確權成果整理等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有關的費用支出。
農村宅基地是具有一定的許可權的,在我國主要是限於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定的成員,享受農村宅基地必須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標准使用,用於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農村土地。它是為了滿足農村居民的住房要求,但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並需要經過申請。通過申請之後才可以作為宅基地使用。
國家根據一定時期內的政治和經濟任務,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和管理方面規定的行動准則。它是處理土地關系中各種矛盾的重要調節手段,一般包括地權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賦稅政策等。

Ⅷ 甘肅省規定佔用耕地的賠償標准都有哪些規范性文件急!!!!!!!!

你網路下載工標網到工標網搜索下載相關的內容來看看吧!

Ⅸ 宅基地確權,多大面積算超出標准了附31省市宅基地面積標准

2020年5月14日,自然資源部印發了《關於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2020年底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是黨中央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現在2020年已過了一半了,宅基地確權工作馬上要接近尾聲了,目前已有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宅基地確權工作,沒完成宅基地確權工作的地區也在加緊開展確權工作了。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在此次宅基地確權過程中,國家對超出宅基地面積標準的情況也採取了分歷史階段的處理方法。

30.寧夏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農民建住宅用地標准:

(一)引黃灌區:每戶不得超過四分。

(二)山區、牧區:使用水澆地的,每戶不得超過四分;使用平川旱地的,每戶不得超過六分;使用山坡地的,每戶不得超過八分。

縣級人民政府在上述用地限額內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規定具體標准。

本辦法公布之前農村居民已有的宅基地超過上述標準的,具體處理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規定。

農、林、牧、漁場職工建住宅用地參照場部所在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具體標准執行。

31.新疆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農村村民宅基地面積按下列標准執行(人均耕地以縣為單位):

(一)人均耕地0.04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200平方米;

(二)人均耕地0.04公頃以上0.07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300平方米;

(三)人均耕地0.07公頃以上0.1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400平方米;

(四)人均耕地0.1公頃以上0.14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500平方米;

(五)人均耕地0.14公頃以上0.34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600平方米;

(六)人均耕地0.34公頃以上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800平方米。

使用未利用土地建住宅的,宅基地面積標准可適當放寬,但最高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標準的1倍。

縣(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標准內,具體規定各鄉、村的農村村民宅基地標准。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2-12 01:44:07 瀏覽:465
附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01:43:16 瀏覽:447
新刑事訴訟法全文下載 發布:2025-02-12 01:42:00 瀏覽:538
訴訟法考研試卷 發布:2025-02-12 00:13:19 瀏覽:230
2018年新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2-11 23:00:34 瀏覽:421
不動產證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1 22:38:33 瀏覽:101
葉仙兒道德 發布:2025-02-11 22:38:21 瀏覽:892
民法總論案例選評 發布:2025-02-11 22:27:24 瀏覽:768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